「離婚可以,但是你不能住回娘家」父親一席話,拯救了我的婚姻

2020-12-23 騰訊網

前年表姐離婚了,然後從婆家搬回了姨媽家住。

都說這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不無道理,因為自表姐離婚又住回了娘家以後,家裡就一直矛盾重重。

老實說表姐的脾氣不太好,雖然是年過三十的人了,可依然我行我素,對待家裡的事一點也不上心,相反還會鬧很多脾氣。

比如,表姐喜歡買,姨媽則以省為主,姨媽看不過去說兩句時,表姐不吃不喝地賭氣,心裡認定自己離婚被家人嫌棄了;

比如,家裡給介紹對象,姨媽叫表姐去看一眼時,表姐以為家裡人急著嫁她出去,能瞬間火冒三丈,搞得一家人都不敢跟她提對象;

……

諸如此類的事情很多,家裡人的好心她都能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生一堆莫名奇妙的氣,然後到處訴說自己的苦衷,覺得自己離婚以後無家可歸,有一種寄人籬下的冤屈,於是對家人的怨恨很深,覺得自己離婚之後被大家排斥了。

這脾氣在自家裡還能說得過去,可是自從表哥結婚以後,狀況完全變了。

表哥去年結婚,因為房子買在了同一小區,所以除了睡覺時間,一家人基本都在一塊兒。

這表姐和表哥倆人從小就不和,如今都是結過婚的人,絲毫不學著忍耐,經常因為你拿了我的東西或者你多吃了排骨而爭執。

這個時候,家裡人都會怪表哥多事,表哥被埋怨的多了,自然不服氣,同樣是父母的兒女,憑什麼大家都向著表姐。

這其中原因還是因為表姐離婚,一家人為了緩和她的情緒便事事以她為主,姨媽經常說:這結過婚的女兒和沒結婚的女兒是兩碼事,沒結婚的女兒怎樣都行,這結過婚的女兒想得太多。

也許表姐自己不覺得,但在我們看來的確是這樣,很多事情就是表姐自己玻璃心給弄砸了。

受點小委屈就拿自己失敗的婚姻做比較,覺得自己人生坎坷,有一次,表姐竟然說:"這離了婚的女人真不該住在娘家,感覺跟我免費吃喝他們的一樣,到底對我有防備之心。"

其實啊,表姐這想法完全是錯的,娘家是女人永遠的家,沒必要把自己當成外人,但是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父母再寵也不能任由自己的想法來,雖說不能把自己當外人,但也要有界限感,我行我素在哪裡都得不到包容。

有人說父母在哪兒家就在那兒,這話是每個父母對孩子期許的最溫暖的承諾,但總有些人能曲解這些意思。

朋友李惠就是這樣一種人,她的婚姻按理說過得還可以,但這李慧過分把娘家當成自己家,搞得她丈夫很為難。

一點小吵李慧都要去娘家消化,大吵意見不合之類的事,更是在娘家住個把月成了家常便飯,李慧覺得娘家就是自己家,在小家受地委屈就要找父母傾訴,讓娘家人拿主意。

這一般的小矛盾還好說,頂多李慧住兩天,她丈夫愁兩天,然後接回家也就完事了,可逢年過節的時候,李慧也堅決不回婆家,都是在娘家過。

結婚四五年,去婆家只是偶爾路過去拜訪一下,搞得她丈夫很難堪,一心覺得李慧一點也不尊重婚姻和他身後的家人。

對此,倆人經常鬧矛盾,李慧常說:"我為什麼要去他家,我家有我自己的父母,我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難道去他們家?"

李慧說到做到,對娘家的事,事事都盡力,對婆家的事漠不關心。

有一次,李慧婆婆病了,需要人照顧,她丈夫百般懇求李慧,希望李慧能幫他一起照顧母親,可李慧說:"我才不照顧呢,你的母親跟我有什麼關係,愛咋咋。"

夫妻倆人就這個問題鬧了很深的矛盾,李慧一氣之下竟又故技重施回了娘家,不過這次是以離婚為目的,背著行李回的。

回到娘家,二話沒說先安頓好了自己的行李,然後才跟父母說自己要離婚的想法,這時候,她父親說:"你要離婚可以,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但是離婚以後不要住在這裡。"

李慧不明所以:"不住這裡我住哪裡?這是我家呀。"

父親說:"這是你家沒錯,但不是說你有這個家,就可以隨便應付你組建的新家或隨便敷衍你的婆家,況且你弟弟也要結婚,難道你要住一輩子嗎?可能你弟弟結婚以後,要麼你會被迫搬出去,要麼你會尋另一個人結婚,到時候還是要走,所以我勸你提前做好思想準備,你可以留在我們身邊一輩子,但是這個家不行,你弟弟他要組建新的家庭,以後的情況會很不一樣。所以,你現在要經營自己的家,而不是永遠投靠娘家。"

李慧沒想到自己的父親會說這種話,一瞬間覺得自己無家可歸,突然又想起自己對待婚姻的態度,於是又無奈的回了自己家。

等她好好的對待自己的婚姻,把小家完全當成自己的家,不再往娘家跑以後,才發現,自己有兩個家,婚姻是以後的家,父母是永遠的家,兩者不矛盾,還可以兼容。

也許,女人最該投資的除了自己,莫過於是婚姻創造的這個家,但如果不得不離婚要搬回娘家住以後,也要試著改變自己,尤其是在有兄弟姐妹的家庭裡,不能任由自己的性子來,已成年的人,即使再親,也要懂得界限感。

娘家是女人永遠溫暖的依靠,但現實裡有了太多的條條框框,長大結婚即意味著不能隨意,父母再疼愛自己,終歸是能力有限。

作為子女,婚姻失敗之後,也要考慮站在父母的角度看待事情,不能用"外人"定義自己,也不該怨父母給的不夠。

結婚要有開啟新生活的態度,不能過分依賴原生家庭;那麼離婚,也是新生活的開始,不代表住回娘家就回到了原點。

有些事,還得自己端正態度,結了婚就好好經營自己的家,適當的脫離娘家,婚姻出現問題時,更不宜覺得有娘家離婚也無所畏懼。

而離婚,也不宜把自己想得過分生疏和特別隨意,娘家永遠不會拒絕兒女,但這不是不成熟不獨立的藉口,即使住回娘家,也要用心創造自己的生活。

相關焦點

  • 「媽,我離婚了,想搬回娘家住」母親回答很殘忍,卻給女人上一課
    一開始李濤只是把她當傾訴的對象,但是彼此單獨相處的機會多了,慢慢就產生了感情。 穎珊是一個很好面子的人,她的眼睛裡也揉不得沙子,得知老公背叛自己後,她立馬和李濤攤牌。選擇離婚,對於女人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穎珊雖然表面看起來很堅定,但其實說出離婚兩個字的時候,她的內心還是期待老公可以為自己的錯誤行為道歉,並且有所挽留。
  • 離婚的女人,你還要回娘家嗎?3個女人的真實故事,讓你望而卻步
    但這也是有條件的,就是你一定要有底氣,在婆家過的還有希望,娘家人感覺你值得他們來幫你,為你打抱不平。如果你本身就很窮困,即使娘家人為你出頭露面,也改變不了你的現狀,那麼,我相信,就是娘家人也不會理睬你。當然,在你離婚時,也許你會發現,你連娘家的家也沒有了,你會無路可退,唯有咬牙向前衝,一個人獨自堅強。
  • 《傾城之戀》白流蘇:女人離婚後若沒有這幾樣,回娘家住會有多慘
    在她帶回一大筆錢回娘家住時,家人都眾心捧月地對她,但在幾年後財產耗盡,她便成了遭人唾棄的了。這樣的冷眼比一開始就拒絕、痛罵還要讓人錐心。雖然是小說,但也有著現實的縮影,從古至今,寫成白紙黑字或搬上螢屏的故事多多少少都有現實的影子。我認識一個姑娘。她在男方出軌後離婚,一開始回娘家住,剛開始她有離婚後分得的一部分財產。
  • 「再回娘家就離婚,也不嫌丟人」「小姑子總住娘家不丟人嗎」
    回娘家對嗎 不知道為什麼,大家腦海中總有一種傳統觀念,那就是女人嫁出去之後,動不動的往娘家跑了,更別說長期住下去,如果真這麼做了,肯定會被別人說閒話。咱也不知道這是啥道理,但總有人一直盲目跟風。雖說嫁到別人家去了,但終究是娘家的女兒,住一段時間又怎麼了?有錯嗎?
  • 丈夫徹夜未歸,我怒回娘家,母親一席話卻改變了我對婚姻的看法
    面對老公的薄情,我難過地回到了娘家,沒想到,母親講的故事,卻使改變了我對婚姻的態度。02.母親用智慧,戰勝了父親刻骨銘心的初戀,贏得家庭母親聽了我的遭遇,沒想到,她竟然淡淡地說:「你這樣做,不是把男人往外推嗎?」
  • 大姑姐生二胎回娘家坐月子,兒媳不同意她住新房,婆婆叫兒子離婚
    坐月子是要休息好的,但這應該是小夫妻要解決的事,長輩適當幫助一些,但小夫妻不能覺得理所當然的。出嫁的女兒能回娘家坐月子嗎?按老規矩的話,在很多地方都是有說法的,一般都是不主張女兒回娘家坐月子的,有的地方還認為這樣會導致娘家不吉利的。戴小姐他們那兒就是如此,認為出嫁的女兒回娘家坐月子,會給娘家帶來黴運的。所以那些出嫁的女兒,沒有特殊情況,都不會回娘家坐月子的。
  • 「過年在婆家是規矩,回娘家絕無可能」兒媳離婚歸家:終於解脫了
    但在我母親的心中,媽在哪裡,哪裡就是娘家,她不是想去弟弟家,而是想回娘家。好在是,我父親對此並無異議,雖不能陪她同去,但也表示了理解,很爽快的就同意了,讓我母親安心去,家裡的事情都不用她操心,想回來的時候再回來,住多久都可以。
  • 離婚女人的忠告:離婚後再難也要租房住,去娘家會失去僅剩的尊嚴
    昨天琳琳和老公辦完離婚手續後,就帶著孩子在酒店裡休息了一晚,因為孩子的撫養權,琳琳什麼都沒有要,這一晚琳琳想了很多,還是覺得這個城市容不下自己母子,早上起來後就給父親打了個電話,「爸爸,我離婚了,今天就坐火車回去,你讓媽媽把我之前住的房間收拾一下。」爸爸只是不鹹不淡地說了一句,路上注意安全。
  • 弟媳買好新房後,讓婚姻不如意的大姑姐回娘家住,大姑姐很感動
    大姑姐家住得不遠,所以有大姑姐幫忙照應著公婆,徐子昕小夫妻倆挺放心的。 大姑姐的婚姻表面看起來很幸福,但實際上大姑姐過得並不如意,她婆家人對她不好,她老公有時還會打她呢!每次說到大姑姐時,徐子昕的公婆和老公都很無奈,徐子昕就很不明白,大姑姐為什麼不能離婚呢? 大姑姐的性格隨了父母,也是個很善良的人,性格又很溫順。
  • 女人離婚後,為什麼寧願租房也不回娘家住?原因離不開這2個
    娘家永遠是女人遮風避雨的港灣,在婆家受了委屈,娘家人都總是女人最好的依靠。即便如此,在生活中卻會看見另一面---女人離婚後,無處可去之時,她選擇自己租房也不回娘家住,這是為什麼呢?真的有必要如此「見外」嗎?
  • 一位38歲離婚女士的提醒:婚姻是好是壞,春節回趟娘家就明白
    過去人們受到社會觀念的影響不敢輕易離婚,如今人們的觀念產生了很大的改變,離婚不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果斷結束不幸福的婚姻。一位38歲離婚女士提醒大家:想知道自己的婚姻好不好,有沒有嫁對人,過年回趟娘家就知道。
  • 已婚女兒做錯事被趕,回娘家求助父母遭拒,父親:子不教父之過
    「我被夫家人趕了出來,是我的不對,我承認這個事情,那既然夫家過不去了,娘家得接受我吧,可我爸媽就是不讓我回,天天把我往外趕」小郭告訴我們,她今年36歲,是一名普通工人,和丈夫張大哥結婚有7年了,育有一個孩子,因為孩子的事,二人一直鬧不和,於是在前幾天協商完成了離婚
  • 一個30歲女人的離婚覺悟:婚姻裡,補貼娘家不要超過3次
    兒孫自有兒孫的福,爹娘有自己的歸宿,不會總是插手兒女的婚姻,真正為子女好的父母,是希望子女過得幸福,而不是一味地從子女哪裡索取。女兒嫁出去了,可以多回家陪陪爹娘,給老人洗衣做飯,照顧老人,儘儘孝心,給爹娘養老和看病,但是不要給太多錢,會讓丈夫覺得在婚姻裡受了委屈。
  • 離婚後婆家沒了關係,娘家也回不去:你窮的時候,壞人最多
    ▲點擊關注[佳人] → 點擊右上角[...] → 點擊[設為星標★]活在這個世間,「窮」就是「弱」的通假字,你窮的時候,最無力,也最窘迫,遇到的壞人也最多
  • 40歲離婚女人,娘家回不去,婆家留不住,有多難
    我就這樣被迫離開了家,我的前夫和我性格不合,對這事我們倆都下崗了,我竭盡全力爭取了孩子的撫養權,什麼都沒有了,至少我還有孩子。可是自從和前夫離婚以後,也和前夫的父母斷絕了關係,過去沒有離婚,婆婆和公公這個還算可以的,還有很疼孫子,自從我鬧離婚,婆婆和公公就站在前夫一邊,對我不再同情,把我看成陌生人,我也不再受歡迎,那個家我也回不去了。
  • 為什麼回娘家要是正月初二?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
    回娘家,是一種很有特色的中國風俗。每年正月初二,幾乎全國各地出嫁的女兒都在這一天回娘家,夫婿也要同行,所以俗稱迎婿日。那麼結婚女子為什麼必須在初二回娘家?初一為什麼不能住娘家?下面讓我們共同穿越時光,解讀一下過年出嫁女回娘家的風俗。
  • 「媽,過年別讓我姐住酒店了」「兒啊,離婚女人不能回娘家過年」
    譬如:大年初一不能掃地,大年初三不能到別人家串門,更離譜的要屬,女兒不能回娘家過年,倘若是回娘家過年會斷了娘家兄弟的財路。我不知道這些「無釐頭」的說法是怎麼來的,本以為女兒不回娘家過年主要是因為有婆家,誰知道有的娘家是根本不歡迎女兒回去。甚至有的女人即便離了婚,她的娘家也很封建和狠心,為了所謂的面子和一些舊規矩而不讓女兒回家過年。
  • 小鎮離婚女人:回不去的婆家,呆不住的娘家,再嫁了才有家
    離婚時,曉冰沒能分得到房子,於是只好回了娘家;可娘家顯然也不是她的家,父母嘰嘰咕咕,哥哥嫂子嫌棄,天大地大,竟然沒了她一個離婚女人可以容身的家。她說,這麼多年,我最後悔的就是沒有買個自己的房子,我後半生的願望,就是有一個屬於我的家。
  • 「婆婆過生日我轉帳六千,看到家族群裡一句話,我直接回了娘家」
    Chapter 02胡杉就面臨著這個困擾,她向朋友們哭訴道:「婆婆過生日我轉帳六千,看到家族群裡一句話,我直接回了娘家」。胡杉在娘家住了好幾天還沒有回去,也沒有主動地聯繫他,周志林開始著急了,趕緊跑過去找到胡杉問清楚。胡杉把事情的原委都告訴了他,誰知道周志林卻說:「我媽也是無心的,你知道她就這樣,有什麼說什麼,再說了,她生日,又是長輩,你就不要和她計較了」。
  • 「媽,我回自己家不行嗎」「等到你哥離婚才可以」
    孟可想家了,想要回家住一段時間,但是卻沒被母親告知不能!原因就是她的嫂子李春,李春很不樂意見到她回來。不只是她,還有她的母親同意如此。想想自己沒出門的時候,這個嫂子還是挺順眼的,等到自己出嫁後,竟然成了這樣一個人。李春其實能感覺到嫂子對她的態度,自己每次回家都會遇到嫂子的精神攻擊,顯得很不舒服。但是那裡畢竟是自己活了20年的地方,而且還有她最愛的母親,哥哥孟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