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高度發達的今天,網絡上逐漸出現了很多人造節日,比如「雙11」購物節,「雙12」購物節,以及京東的「618」購物節。
只要可以轉化成企業的利潤,似乎哪裡都可以「人造節日」。
這些東西呢,在管理學領域都被稱作是「營銷」。營銷和推銷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區別在於,營銷講究的是「他要買」,而推銷推行的是「我要賣」。買賣雙方的優劣勢和動力完全相反。
此外,在營銷界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案例就是——鑽石營銷。
我們都聽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廣告詞「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這話說的原也沒錯,鑽石確實可以「永流傳」。但我們需要搞清楚的一點是,能長久保存是否和價值可以直接畫等號?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搞收藏的朋友都知道,很多的收藏品都可以做到「永流傳」,之如,銅錢、金銀幣、玉器、瓷器等等。
但能做到「永流傳」的,一定都價值高麼?
我只需要說兩個品種:宋屌絲和開元通寶,您就知道了。能夠完好地長久保存和價值高,完全是兩個概念。
那麼價值由什麼決定呢?
其實很多朋友都知道,價值是由存世量決定的。存世量少的商品,才具有較高價值。
那麼,鑽石的存世量少麼?
其實並不少,除了南非還有大量的鑽石礦未開發之外,我們現在也已經掌握了人造鑽石的技術,河南就有很多的加工廠。
所以,鑽石營銷的關鍵在於「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的廣告在偷換概念。
這個廣告巧妙地將能夠長久儲存和存世量概念做了一個偷換,讓消費者不知不覺覺得它很值錢。
除此之外,還有更厲害的一招,鑽石廣告將鑽石和婚姻聯繫到了一起,並將這種觀念很好地傳遞給世人,以至於有些鑽石商家進一步採取「飢餓營銷」,聲稱一個男士,一生中只能買一枚鑽石戒指給自己心愛的人,從而進一步提升人們對鑽石的感知價值。
所以,厲害的不是每天找人拼命的推銷產品,而是想方設法把一種觀念推銷給客戶。讓客戶追著趕著想要買。真正實現「我想賣」,變成「他想買」的實質性轉化。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另外一個成功營銷案例就是泉友們熟知的「五帝錢」。
為什麼說「五帝錢」是一個成功的營銷案例呢?
因為「五帝錢」是一種圈內人不太認可而圈外人大量想買的存在。它和鑽石營銷相似的一點就是,它們都在推銷一種觀念,而非商品本身。
營銷大師將「鑽石與婚姻有關」的概念成功地灌輸給消費者,讓想要結婚的男士哭著喊著買(有些男士明明知道鑽石不值錢,但還是得買)。
那麼,在錢幣領域,「五帝錢營銷」就是他們的又一個傑作。營銷者將「『五帝錢』與『鎮宅』、『闢邪』」有關的概念推銷給錢幣圈外的人。以至於很多原本不玩錢幣的人,紛紛尋求購買「五帝錢」。
「五帝錢」傳奇也成了錢幣領域最著名的營銷案例。
說了這麼多,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五帝錢」的前世今生。
「五帝錢」指的是清朝前期五位皇帝鑄造的錢幣,它們分別是: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和嘉慶通寶。
在五種錢幣中,除了順治錢幣的版式較多外(參見我們之前的推文《順治通寶——滿漢文化交融的產物》),其他滿清的年號錢都以滿漢文相結合的方式鑄造。其版式表現為:正面漢字,背面滿文(滿文一般表示錢幣鑄造的錢局)。
推銷的高手是去找一個個的客戶談,而營銷大師呢,坐在家中,等等一個個客戶趨之若鶩地來買自己主推的產品。哪種技巧更高明?
想必大家心中已經有答案了。
您是否相信「五帝錢」的功效呢?
** 本文著作權歸本人所有,其他平臺轉載請聯繫本人。
** 圖片:「生命小馬達」拍攝
** 排版:得失隨緣
** 版權:十布一泉、愛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