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種努力的精神啟動了國際鐘錶公司,或者正如您現在所知,IWC萬國表。
1868年,制表師佛羅倫斯·阿里奧斯託·瓊斯(Florentine Ariosto Jones)在瑞士沙夫豪森(Schaffhausen)創建了IWC(這是其名稱的最後一點),其餘部分則是為美國市場創造瑞士製造的懷表機芯。說,是輝煌的歷史。
今年,IWC萬國表慶祝150年的追蹤時間,分鐘,小時,數月甚至數年,其中包括一系列高技術和美麗的手錶,如Portugieser,Ingenieur,Big Pilot和Portofino。
毫無疑問,它躋身於世界上最好的奢侈制表大師之列。在這裡,我們計算了導致這一刻的最重要的時計。
瓊斯口徑
與1870年的傳統瑞士機芯不同,第一款瓊斯機芯沒有配備指形橋,而是配有四分之三的板。這種在美國廣泛採用的結構使其具有更高的穩定性並簡化了小零件的生產。
Pallweber懷表
在1884年的夏天,IWC迎來了數字時代,推出了第一款帶有跳躍數字的懷表。這些基於Pallweber系統,並在旋轉盤上顯示大小數字的小時和分鐘。
葡萄牙人
1939年,兩位來自葡萄牙的商人訂購了一系列大型腕錶,這些腕錶可以像海洋天文臺一樣精確地運行。好奇的要求是葡萄牙商船海軍的船長和軍官,他們想要在他們的手腕上佩戴「非常大的手錶」。
IWC決定將男士懷表的74口徑放入手錶表殼中,因此第一款具有超大表殼直徑41.5毫米的Portugieser誕生了。鐵路軌道風格的章環,阿拉伯數字和細長的feuille指針定義了這件作品的永恆品質,這裡都有介紹。
85 Calibre和Ingenieur
1950年,IWC推出了首款內部自動機芯,85機芯。亮點?一種高效的自動上鏈,與當時類似的系統不同,它使用轉子在兩個方向上的運動來纏繞主發條。帶有Pellaton繞組的85機芯受到熱烈歡迎,隨後在1955年的第一個工程師中使用。
Aquatimer
隨著水肺潛水的興起,IWC萬國表在1967年的巴塞爾鐘錶展上推出了第一款潛水錶。除了防水深度達200米外,Aquatimer還在玻璃下方設置了一個旋轉表圈(讀取:對表殼的防水性能為零),使用第二個錶冠設置潛水時間。黑色錶盤及其大號數字和螢光指針即使在能見度差的情況下也能保證最佳的清晰度。
達文西萬年曆
可能沒有其他手錶在IWC的歷史上留下了印記,而不是帶有Kurt Klaus萬年曆的Da Vinci。1985年,隨著石英危機的爆發,IWC決定創造一個由82個獨立部件組成的機械萬年曆。
這是一個巧妙簡潔的設計:日曆模塊與計時碼錶相結合。這裡有許多很多東西,包括高度精確的月相顯示,它將在122年後的一天內偏離實際的月亮周期。
大飛行員的手錶
受到飛行員腕錶Calibre 52 TSC的啟發,IWC萬國表於2002年創造了Big Pilot腕錶,其直徑達46毫米。這款大而厚實的錶冠和超長肩帶可以追溯到飛行員穿著絎縫飛行服時的早期飛行厚厚的手套,在每次任務前使手錶同步時會使設定和纏繞變得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