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大蒜抗疫?

2020-12-23 騰訊網

疫情在歐洲迅速擴散,當中以義大利最嚴重,截止今天累積確診7375例,曾一度超過韓國的確診數量。緊接著是法國和德國,截止到3月9日,德國已經確診超過1000例新冠肺炎患者

據Welt、Bild等德國媒體報導,德國病毒學家德羅斯滕教授(Christian Drosten)近日表示:「大約60%-70%的人會被感染,但我們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時候感染。疫情可能持續兩年甚至更長時間。」這些數據一發出來,確實是震驚了不少人。

* 這位德羅斯滕教授被德國華人群體稱為德國版鍾南山,是2003年SARS病毒的共同發現者之一,且研發出了SARS病毒診斷方法。

沒過多久,德羅斯滕教授又對疫情的進展有了新的發聲。他表示「隨著緩慢傳播,病毒造成的死亡率會跟正常死亡率合併在一起,逐漸減少到不需特別關注。「

然而,隨著目前確診人數一天天的增加,德國人很難不關注。

根據德國之聲的報導,德國人逐漸意識到,他們和其他數十個國家一樣,很快將面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情形,新冠肺炎也成為了大家的日常話題,因為害怕日後需要受到隔離,部分居民甚至出於擔心開始囤積物資。

上個月月底,德國最大連鎖超市集團REWE的發言人證實,全國各分店,人們開始增加購買食品和罐頭類的商品;另一家大型連鎖超市Lidl也證實,部分地區的分店銷量上升,尤其是罐頭食品、義大利麵條、衛生紙、消毒劑等類型的商品。

其實關於在緊急情況囤積物資這件事上,德國政府早就在2016年就建議大家隨時在家裡常備大約10天的物資以應對緊急情況,並列了一份囤貨清單,上面要求至少儲備20升飲用水,3.5公斤米麵,6.5公斤罐頭裝蔬菜乾果,2.6公斤奶製品以及便於儲存的魚類肉類製品和全蛋粉。

前幾天,德國視頻博主@Hey_Tobi就在B站上發布了一條自己去超市囤貨的視頻,其中還提到每天早上要吃五瓣大蒜,網友的彈幕也是一波接一波。

截圖來自作者Hey_Tobi視頻

自由放飛的德國人,在大蒜面前終於也坐不住了。難道德國人準備用大蒜抗疫了?先看完段子先

那麼問題來了,

德國人,到底有多愛大蒜?

說他們愛蒜就像愛生命一點都不為過。德國人均壽命81歲,一日三餐都要吃大蒜,據相關統計,德國人吃大蒜的年消耗量在8000噸以上,走在德國的超市裡,你會發現他們會用蒜頭搭配炸魚和喝蒜泥酒等等,就連冰淇淋也會有大蒜的味道(有點想吃)。

在他們看來,大蒜不僅可以用來調味,還是「延年益壽,永葆青春」的好東西。按德國人的說法,如果想多活個年,就多吃大蒜吧!

「蒜王」的狂歡

在德國,不僅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大蒜節,還有起源於德國的大蒜研究中心。每年,德國光大蒜節每年就要舉辦20多場,被選出的大蒜皇后到各地宣傳,讓大蒜的益處更加深入民心。

在大名鼎鼎的薩克森大蒜節背後,還藏著一段難忘的故事。據記載,薩克森地區曾廣泛種植大蒜,甚至敵國稱呼薩克森國王為「蒜王」,在一次戰爭中這位「蒜王」不幸去世。為了紀念這位國王,當地人在他遇害的那天,也就是星期三吃大蒜。

Photo | aiyanqing.com

除此之外,德國人還開設了大蒜研究所,是專門研究大蒜飲食和藥理作用的國際機構。世界首家「大蒜研究所」也誕生在德國。竟然還有機構專門研究大蒜的藥理學歷史、大蒜的藥理學歷史以及前沿科學,是不是想想就很有趣又不可思議!

Photo | aiyanqing.com

研究所專家克萊門斯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大蒜含有近400種有效成分,如大蒜素、硫化合物,有抗菌、軟化疏通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隨著德國人對大蒜研究的不斷深入,大蒜周邊的保健品,例如大蒜精,也開始在德國日漸風靡。

在某寶能找到非常多的德國大蒜精的代購商品

黑手黨走私大蒜?

是的,因為歐盟對中國大蒜規定進口配額,超出配額需要每噸徵收1200歐元關稅,這令針對走私高檔商品進行洗黑錢的黑手黨也開始介入了大蒜市場,我們將其稱為Garlic Smuggling 大蒜黑手黨。

甚至有網站畫了大蒜黑手黨的圖 Photo |greyduckgarlic.com

曾有新聞報導過一則走私大蒜的新聞,一個國際走私集團為了把144噸中國大蒜運到德國等大蒜消費大國,不惜從中東開始起航,輾轉到荷蘭和波蘭。

除此之外,有些「大蒜黑手黨」還會先將中國大蒜轉運到緬甸、塞爾維亞或保加利亞等一些不需要繳納歐盟關稅的地方,假冒成是當地的大蒜再申報出口。

BBC關於大蒜黑手黨的報導

最後想說的是,大蒜抗疫只是玩笑話,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復工,路上的人也開始多起來,希望大家不要放鬆警惕,戴好口罩,儘量和別人保持1~2米的距離,每天勤洗手,還有最重要的,不扎堆!

——

KLOOK客路旅行出品

作者:大魚

「跟著我們玩點不一樣的」

相關焦點

  • 德國人不習慣戴口罩,靠吃大蒜抗疫,比蒼山人還能吃
    在疫情形勢越來越嚴峻的情況下,口罩又搶不到,德國人只好指望吃蒜,來跟別人保持一米距離。實際上,德國人吃蒜,比咱蒼山人都狠!幾乎1天3頓飯都離不開大蒜,1年就能吃掉8000噸,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當主食呢。常吃大蒜能夠提高人的抵抗力,這是事實。抵抗力增強了,對病毒的抵抗增加,就不容易被感染。所以,並不需要用大蒜來消滅病毒,只要大蒜能幫助增加人體的抵抗力就行了。
  • 國內疫情逐漸穩定,國外卻開始大爆發,德國竟開啟吃蒜抗疫之旅?
    當然德國人沒有真傻到以為吃蒜能防疫,他們只是靠吃大蒜來和朋友們保持安全距離而已, 這邏輯聽起來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對呢。 所以如此看來,大蒜抗疫是假,但德國人想找個藉口肆無忌憚的吃蒜才是真的~ 德國人吃起蒜來,比咱們東北人都生性(狠)。
  • 德國人長壽的秘密:健康飲食
    德國人一般每天攝入一茶匙油,而且鍾愛植物油。(橄欖油和菜籽油是他們的最愛,亞麻籽油、南瓜籽油、核桃油和葡萄籽油也很受歡迎。)此外,德國是水果消費大國,人均年消費各類水果超過50公斤。蘋果和香蕉是德國人的最愛,其次是葡萄、獼猴桃、柑橘和梨等。值得一提的是,德國人對草莓、覆盆子、桑葚和藍莓等漿果類情有獨鍾。
  • 方大九鋼:貢獻抗「疫」穩產的鋼鐵力量
    勇作貢獻顯擔當 「班長,這是我的捐款,請代我轉交給組織用於抗「疫」!」3月4日,該公司天車工蘆萍將506元現金交到班長邱勇手中匆匆離開。這是方大九鋼黨員群眾為抗擊疫情捐款現場的感人一幕,也是方大九鋼勇擔社會責任的真實見證。 「只要黨和國家有需要,方大企業一定全力以赴。」這是方大集團的鄭重承諾。
  • 觀抗疫新聞有感
    觀抗疫新聞有感 2020年01月30日 19:18:03
  • 「詩詞」抗疫戰歌
    抗疫戰歌文/鄭州市 王建設抗疫、抗疫衝鋒的號角吹響在春天裡吹響在錦繡平原山川吹響在長城內外首尾兩端歲未年初你們帶著親人的祝託不分時段、晝夜兼程逆行弛援在抗疫的最前線你們冒著生命危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當今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抗疫、抗疫
  • 廣東首個抗「疫」主題展!數十件武漢抗「疫」實物在大元帥府紀念館...
    昨天(29日)下午「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專題展覽在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拉開帷幕這是廣東省首個與抗「疫」主題有關的展覽眾多戰「疫」一線的珍貴實物首次亮相廣東省首個與抗擊疫情主題有關的展覽「逸仙人的家國情懷」專題展覽是廣東省第一個與抗擊疫情主題有關的展覽,同時,也是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與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首度聯袂辦展
  • 青年滇商敢於擔當 眾志成城共同抗疫
    據統計,截止2月14日,雲南青年企業家商會及其會員企業已向湖北疫區和雲南省「抗疫」一線捐款捐物1995萬餘元,有力地支援了疫情防控工作,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了貢獻。—周鋒  商會黨支部書記企業雲南磨漿農業股份有限公司抗疫行動報導  雲南省青年企業家商會監事長——楊向榮  商會監事長企業雲南季季豐農資連鎖有限公司抗疫行動報導  雲南省青年企業家商會副會長——陳鴻睿  商會會員企業抗疫行動報導
  • 攜手抗「疫」 哈爾濱華德學院收到一沓來自抗疫一線的表揚信
    中國教育在線 訊 「劉桐同學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的精神築起了疫情防控的堅強防線,充分展現了華德青年的良好風貌……」「在學校領導教育帶領下,防疫一線志願者宋爽同學不畏艱難、頂風冒雪、衝鋒在前……成為社區戰『疫』的絕對力量」「在王鑫同學身上我們看得到了璞玉成璧的光彩奪目,更感受到了貴校『大愛、責任、榮譽、合力、堅韌
  • 大蒜素抗病毒?專家給出權威答案
    新鮮大蒜中並沒有大蒜素,只含有蒜氨酸。當大蒜被切開或粉碎後,大蒜中的內源酶即蒜氨酸酶被激活,催化蒜氨酸分解合成為大蒜素。大蒜素具有多種生理功能,如抗細菌、真菌、病毒、寄生蟲等多種病原微生物,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長和繁殖。淋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腸球菌等眾多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均證實可被大蒜素抑制。大蒜素還抑制真菌、病毒以及寄生蟲的生長和繁殖。
  • ​華人醫生在美抗疫:手術臺醫生穿雨靴,鼓勵同事送她臘八蒜
    ​華人醫生在美抗疫:手術臺醫生穿雨靴,鼓勵同事送她臘八蒜 2020-04-10 12: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抗疫兒歌十首(毋東漢)
    抗疫兒歌十首毋東漢(一) 洗手手爸爸剛剛回到家,我把毛巾遞給他。武漢封城設崗哨,全球抗疫戴口罩。(四)微信拜年我的姑姑嫁武漢,工作崗位在醫院。收救病人一長串,沒黑沒明忙珍斷。春節抗疫難來家,發來微信拜個年。(五)小蝙蝠小蝙蝠,很優秀,不是禽鳥是怪獸,白天倒掛巖洞頂,晚上夜班苦戰鬥。
  • 石家莊記「疫」|同心抗疫 一家三醫齊上陣
    石家莊記「疫」|同心抗疫 一家三醫齊上陣 2021-01-14 23: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德國人餐桌上少不了藥草
    「德國人開始興起藥草食品與瘟疫有關。」博物館藥材專家維海恩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世紀歐洲暴發的黑死病造成無數歐洲人死亡。歐洲人也開始反思亂吃野味、生吃食品等飲食習慣。後來,歐洲傳教士不僅把世界各地的健康食材,如番茄、土豆、玉米等,帶入歐洲人的廚房,還把中國草藥種植技術也帶到歐洲。
  • 黨建| 「疫」線黨旗飄飄 抗「疫」黨員先行——浦興路街道社區黨校...
    黨建 | 「疫」線黨旗飄飄 抗「疫」黨員先行——浦興路街道社區黨校停課不停學 2020-04-08 15: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河北省老年文協抗疫美篇火爆網絡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河北省老年文藝協會與省直老年書畫研究會,聯手創辦編輯了線上《抗疫美篇》。通過網絡,大力宣傳黨中央的抗疫部署和抗疫中的英雄事跡,弘揚抗疫正能量,以實際行動為防控疫情作出了積極貢獻。省老年文協抗疫美篇代表作品。
  • 「學會抗疫風採錄」中國電子學會:講好中國抗「疫」故事,發出中國...
    在堅持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抓緊推進復工復產,深化服務內容和服務能力,發揮科技社團優勢,與多家國際機構溝通合作抗「疫」,助力講好中國抗「疫」故事, 發出中國抗「疫」聲音。各業務版塊結合行業特點,積極發出抗「疫」倡議,堅持科技戰「疫」。倡議將科技成果運用到抗「疫」一線,132家機構和企業積極響應。
  • 抗疫急,萬馬戰猶酣
    抗疫急,萬馬戰猶酣  ——國防動員系統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中匯聚同心抗疫的全民力量  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堅決打好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協調軍地 同心抗疫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北省軍區著眼「面向三軍、協調軍地」的職能使命,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力促軍地抗擊疫情力量聯防聯動,形成了軍民同心、眾志成城的戰「疫」合力。  跨軍地聯動,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  「襄陽請求支援!」「宜昌請求支援!」
  • 央視《新聞聯播》報導「溫州最美抗疫人」蘇瑪抗疫故事
    今年年初,在中國疫情最嚴峻時,蘇瑪和丈夫豪孟德主動報名參加溫州南高速出口防疫篩查,在海外社交媒體闢謠引導;在家鄉模里西斯疫情發展之際,蘇瑪又積極投身家鄉戰「疫」,通過網絡傳授防疫知識,鼓勵人們居家抗疫,並籌集醫療防疫物資捐助模里西斯共同抗疫,他們的抗疫行動受到了我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的讚揚。  5月,蘇瑪曾受邀參加全國友協在華亞非抗疫志願者座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