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周子荑)繼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王子海藻蘇打水之後,另一家啤酒行業巨頭百威英博集團也宣布進軍蘇打水市場。實際上,目前看好蘇打水產品的不止是啤酒企業,很多傳統水商、飲料企業、零售企業也紛紛入局蘇打水市場。
業內人士分析,眾多企業紛紛入局蘇打水市場無疑是看中了蘇打水產品的健康標籤。然而,目前我國蘇打水市場尚處於發展初期,沒有龍頭企業支撐,市面上產品的質量良莠不齊,部分企業還涉嫌虛假宣傳等問題。此外,很多消費者對天然蘇打水、蘇打水飲料等概念並不清楚,行業發展有待規範。
眾多企業入局
近日有外媒報導稱,百威英博將在其自然光(Natural Light)品牌下推出一個新系列蘇打水產品。據介紹,這款蘇打水新產品共有兩種口味,芒果桃子口味和黑櫻桃酸橙口味。而不久前,國產啤酒龍頭企業青島啤酒也宣布推出王子海藻蘇打水,正式入局蘇打水市場。
為何啤酒企業紛紛推出蘇打水產品?對此,青島啤酒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蘇打水最開始的發現就和啤酒有關,而且公司生產啤酒產品和生產蘇打水產品可以共用生產線。
值得注意的是,不僅啤酒企業大舉進軍蘇打水市場,目前包括瓶裝水生產商、飲料生產商甚至終端零售商都瞄準了蘇打水市場。
中國商報記者在北京某大型超市走訪發現,目前市面上銷售的帶有蘇打水、蘇打汽水、蘇打水飲料字樣的產品眾多。在價格方面,國產品牌蘇打水的價格在每瓶4-6元之間。而國外品牌的蘇打水價格相對較高,在每瓶10-15元之間。
對於推出蘇打水的原因,匯源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匯源集團的樂鹼天然蘇打水於2015年8月份籌劃上市,主要是為了滿足健康天然飲用水消費升級的市場需求。
像匯源一樣,眾多企業紛紛推出蘇打水產品都是看中了蘇打水市場良好的增長態勢。尼爾森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蘇打水市場規模為79億元,2017-2018年,蘇打水市場銷量增長36.9%,遠高於飲料行業整體的3.1%。預計到2020年我國蘇打水市場規模將達200億元, 且未來十年內蘇打水品類的整體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00億-500億元。
對此,深圳中為智研諮詢有限公司研究員張穆麗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前幾年蘇打水的消費在國外較為普遍,但隨著我國消費者對健康產品的渴求度越來越高,蘇打水這一品類逐漸被國內消費者所接受和認可。大打健康牌的天然蘇打水和蘇打水飲品銷售迅速增長,從而催生出更廣闊的消費市場。
蘇打水市場亂象叢生
對於當前我國的蘇打水市場,張穆麗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目前我國蘇打水市場上有十餘種品牌,屈臣氏、名仁、娃哈哈、悅動力等品牌較為常見。其中娃哈哈、屈臣氏等品牌入局較早,已經有了一定的市場積累,名仁蘇打水等「後發」品牌也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張市場。但總體來看,尚未出現具有明顯優勢的行業龍頭品牌。
快消行業專家朱丹蓬也對中國商報記者介紹說,目前我國蘇打水市場進入到導入期的最後階段,經過了近十年對消費者的教育和宣傳,蘇打水概念已經被很多消費者所認知了。
但也正是因為目前我國蘇打水市場發展尚處於導入期,行業還存在很多亂象。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類似的產品包括蘇打水、蘇打水飲料、蘇打汽水等種類繁雜,消費者對各個概念並不了解。一位消費者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自己選購蘇打水時主要看包裝上是否有零糖等的標誌,對於蘇打水和蘇打水飲料有什麼區別並不知曉。
對此,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目前,我國的蘇打水產品分為天然蘇打水和人為添加的蘇打水飲料。天然蘇打水確實對人體有較好的功效,但後添加的蘇打水飲料則並沒有太多的功能性。
「因為現在我國蘇打水市場只是處在導入期,還沒進入成長期,也沒有龍頭企業出現,自然會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虛假宣傳等的亂象。預計未來三年一定會有大企業力推,最終使得蘇打水市場形成一個品牌化的產業。」朱丹蓬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上述匯源內部相關負責人也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公司推廣蘇打水遇到的最大問題是消費者認知問題,消費者對純淨水、礦泉水、蘇打水沒有明確的品類區分。
此外,我國蘇打水市場的行業監管也並不完善。中國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蘇打水市場的標準規範包括中國標準化協會於2013年6月發布的《飲用天然無氣蘇打水》(CAS 229-2013)和中國飲料工業協會於2017年8月18日發布的我國飲料行業首項團體標準《蘇打水飲料》(於去年2月18日正式實施)。不過,目前兩個標準在執行過程中還有很多沒有覆蓋的地方。
對此,張穆麗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我國蘇打水市場由於起步時間不長,還未形成統一的行業監管,對添加劑的種類和分量沒有相關規定,這也造成了行業魚龍混雜的局面。由於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均屬於市場標準,由市場自主制定,並不像國家標準需要強制準入,目前市面上的部分廠商對天然蘇打水及蘇打水飲料的宣傳和定義存在分歧。市場急需來自國家標準層面的統一規範和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