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孩子的天空》北野武的殘酷青春

2021-01-13 奕奕說美味

今天就來聊一部對我影響深遠的北野武電影—《壞孩子的天空》。

《壞孩子的天空》對於北野武來說是一部具有強烈救贖和反思意味的作品。在此之前,北野武駕駛重型摩託車出了一場嚴重的車禍,修養了八個月,經歷了這次死裡逃生,北野武的半邊臉永久癱瘓,植入了大量鈦合金。這也就是為何後來的北野武出現在銀幕上時左臉總會不自覺地抽搐。

在車禍前,北野武拍攝完成了無釐頭喜劇《性愛狂想曲》,上映後惡評如潮,加上此次車禍,北野武的事業陷入低谷。北野武決定重振旗鼓,拍出了《壞孩子的天空》,在此片中,北野武第一次開始研究電影的理論和技巧。

在此之前,北野武總是在片場想拍什麼就拍什麼。由於身體原因,北野武的製片森昌行希望他只做編導,故此片也成了他在《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之後第二部沒有出演的電影。

強悍的人生是不斷地在摔倒之後站立起來,此片上映後取得了巨大好評,低潮期的北野武用事實告訴大眾北野武浴火重生了。挫折令人反思,在此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北野武對人生的思考。

《壞孩子的天空》講述的是高中好友新志和小馬對學業無興趣,整日無所事事做惡作劇。小馬個子高大欺負同學,一次被欺負的同學找來一位拳擊手一拳擊倒了小馬,受到衝擊後,小馬決定帶著新志一起去學習拳擊。

新志是個沒有主見的單純少年,只有小馬一個朋友,在當時,小馬是新志的主心骨,仿佛他的人生就是跟隨小馬。二人都開始學習拳擊,過程中小馬熱情高漲,陪練新志也被教練發現拳擊天分極高。一次小馬和新志的比賽失敗打擊了小馬的熱情,小馬放棄拳擊進入了黑幫。

由於天賦極高,新志被教練重點培養,成了拳擊部的新星,小馬也在黑幫中逐漸上位。在黑幫的爾虞我詐之中,得意洋洋的小馬被自己人算計驅逐。

沒有了主心骨的新志遇人不淑,被一個在拳擊部混日子的前輩帶壞,沒能自律的保持身體,最終沒能在拳擊場上打出一片天。

結尾,失落的二人相遇,像以前一樣共騎一部自行車在久石讓的音樂《kids return》中像以前一樣回到學校操場飛馳。

新志問小馬:「我們的人生完蛋了嗎?」小馬回答:「笨蛋,才剛剛開始。」過去被整蠱的老師看到二人鄙視的說到:「倆傻子又回來了。」

看電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你對一個片的喜愛與否有時與你的經歷有關。做過失學少年的我,因為親身經歷,非常喜歡此片。

輟學是日子裡工作不順,家裡人總是勸我回去,而我一直在猶豫,鼓不起勇氣來。在一位朋友的巧妙勸說下才決定重新回去,此片也給了我決心,我才22 歲,也才剛剛開始。

回到學校之後和一群比自己年紀小的人一起上課,不同於重修基礎課的混班,上專業課時就有點不好意思,羞恥感是自己給自己的,同學們對我還不錯。

每當這樣的時候,我都會想起《壞孩子的天空》的結尾,老師看到小馬和新志後很鄙視的那句「倆傻子又回來了。」我就想自己做了錯事被說成傻子也是應該的,不必在乎,況且周圍的同學也都挺nice。

其實回學校這事對於我來說最重要的是要給自己上的十幾年學一個交代和結尾。儘管重新完成了學業,我還是不喜歡我的專業,我承認回去是件正確的事,但是換個角度想,我也背叛了當初的自己。

和小馬新志一樣,是因為失意才回到那個地方,算一種逃避,但也算有了重新開始的機會。北野武比我們牛逼,他也是大學輟學,經歷了一系列失意後取得了成功,大概也正是因為這些經歷,《壞孩子的天空》拍的特別情真意切。

結尾,新志和小馬都失敗了,大概在北野武看來年輕就是要經歷失敗和失意,青春就是有著殘酷的一面。

但是他又給了我們一個重新開始充滿希望的結尾,結合他當時的事業低谷,這個希望是他送給觀眾和自己的,重新開始,從何時都不晚。

片中除了小馬和新志還有幾個學生。老實聽話的乖孩子追逐愛情,最終和喜歡的姑娘在一起,婚後做銷售業績不好去做計程車司機,拼命工作休息不好出了事故死去。

兩個經常被欺負的傻子,喜歡漫才(日本的相聲),一直追求夢想,最終開始了二人的劇場表演。還有兩個一直跟隨小馬新志的腳步,結尾可想而知。

這些人的結局代表著北野武的私人觀點,對錯不一定。老實本分上學生活的人在北野武看來特別沒意思。

也就不難怪他寫書的名字叫做《無聊的人士我死也不要》,老頭子總是抨擊日本年輕人的甘於平庸。我比較相信一個人的成功是由性格決定的,學校教育是普遍性的,卓越是獨特的。

兩個被小馬欺負,被同學嘲笑漫才不好笑的傻子最後小有所成。對比小馬和新志,他們是一直堅持的人。

另一點是他們選擇的原因,兩個傻子是出於對漫才的喜歡才選擇了這條路。拳擊和黑幫,小馬兩次的選擇是因為被打和失落。新志更加被動,完全是跟著小馬,自己的天賦被發現時,他也沒展現過對拳擊的熱愛,就是跟著練習。

其實新志是最有可能取得成就的,因為他沒有太多私心雜念,儘管顯得有點沒主見,什麼事都做得挺認真。

我有一位很優秀的同學,她曾經和我說:「我從小到大沒有啥喜歡的事情,像白紙一樣,但是你把事情交給我,我就會去盡力做好。」做事情,沒有好惡之心是一種極其難得的本領。可是新志遇到了那個如同活死人一般混日子的前輩。

如果小馬沒有因為接受不了打不過新志的事情而離開,新志也許可以在拳擊這條路上走得更遠。

小馬離開後,那個前輩成了新志新的寄託,相信我,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容易像新志這樣,我曾經也像小馬這樣輕信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油條」。

這個前輩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形象,這個角色不同於一般電影中的惡人那樣惡的那樣分明。他一切的行為看起來都像關心新志,吃點油炸食物,喝點酒,趁人不備用肘擊,體重不合格吃點瀉藥……在新志看來,這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前輩。

在西方傳說中,撒旦的任務不是拉攏惡人,而是把好人拉攏成惡人,接近好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偽善。所以,高段位的魔鬼看起來都最像好人。

生活中更是如此,你討厭的人從來對你影響不大,最可怕的是哪些關係近的人。每個人都可能成為魔鬼,舉個例子,當我們自己想逃課又想找個一起搭伴兒的人是,我們就和魔鬼一樣,為了自己的心裡安慰去拉別人下水。

新志那個前輩就如此,自己在拳擊部破罐破摔混日子會產生罪惡感,拉個有潛力的新人一起墮落的快感可以補償自己內心的罪惡感。電影需要戲劇化,現實生活中沒有那個惡人像《功夫》中的晨哥那樣壞的驚天動地。

我曾經覺得優秀的人比我們優秀很多,然而事實是他們比我們更能堅持本心。就像鮑勃迪倫說的:每天都有成千上萬次的和內心的魔鬼作鬥爭才能守住心中的高地。

撒旦從來不會逼迫收買人犯罪,他是引誘人犯罪,糖衣炮彈才是他的武器。不能守住本心時,我們自己就是自己的撒旦。

《壞孩子的天空》中那個前輩面對新志時總像一位關心新志的長者,獨自一人時那眼神如同行屍走肉。也許在之前,他已經親手毀了無數有潛力的拳擊手,墮落是人的天性,所以我們要自律和堅持。

那個前輩做的就是引導我們釋放墮落的天性,一個組織中這種人一定要及時去除。希望大家都能及時發現身邊那個如同新志前輩的那種人並敬而遠之。生活中的惡人都不像斧頭幫的琛哥。

回到上文把新志小馬和兩個傻子的對比,傻子因為熱愛主動走上漫才這條路,也許有無數人質疑他們,但是不在乎詆毀奚落,他們知道自己要什麼。

小馬和新志是被動選擇,小馬受不了被新志打敗的打擊放棄自己選擇的拳擊,新志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而被前輩誘導墮落自毀前程。人想要做成一件是真的很難。

小馬和新志特別像我們這些普通人,多少次的選擇是因為逃避或者一時興起,有幾個人能像那兩個傻子(實在記不得叫什麼了),發自內心的主動選擇並堅持做下去呢?

因為眼前的生活不喜歡,我們會想做這個,想做那個……然後遇到點困難就放棄或者因為一些原因失敗。

這些失敗是殘酷的,也是必須經歷的,小馬和新志得到了成長,有些殘酷來的早不是壞事,至少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重新開始。北野武自己也是,有低谷,但是還有爬起來的機會。

相關焦點

  • 北野武鏡頭下的壞孩子,他們有著不一樣的青春物語
    《壞孩子的天空》講述的是兩個吊車尾:小馬和新志的故事。二人剛開始在學校整天混日子,不學習,偶爾還會收取同學保護費玩兒。小馬和新志,一個懷揣著黑幫大哥的夢想,另一個誤打誤撞接觸了拳擊,雖然最終大哥沒做成,拳王夢也放棄了,但還能共同在學校騎著一輛單車,被老師向學生們說起:「又是這兩個壞孩子」。人生就是這樣充滿戲劇性,有的人很有主張,但總是選錯了路;有的人一股腦的努力 腳下的路卻不是自己應該走的那條。
  • (電影)真正殘酷真實的青春從不是早戀墮胎 北野武:壞孩子的天空
    電影的最後進二用單車載阿正返回中學校園,像以前一樣在操場兜圈子,像最初進二穿著學校的制服,阿正穿著紅色外套,天空泛白的藍。進二問阿正:「我們倆大概都玩完了吧?」「笨蛋,都還沒開始呢!阿正回答後,兩人的面上露出了笑容。
  • 《壞孩子的天空》「壞孩子」就不能擁有美好的人生嗎?
    今天呢,我要給大家帶來一部日本高分電影,名字叫做《壞孩子的天空》,這是由北野武指導的。 故事的主人公們都是典型的壞孩子的作風,每天不喜歡上課,整天在校園裡面表演獨門絕技,嚇壞低年級的學生,並且勒索他們的錢,這就是我們主人公小馬和新志每天日常的生活。
  • 《壞孩子的天空》:青春轉瞬即逝
    我沒被大人叫過「壞孩子」。憑著看似稚嫩無害的模樣在大人面前扮成一個好孩子,乖巧、懂事。別的家長看到,便向我父母奉承到,「真是一個好孩子。」然後父母再回應,「哪裡哪裡。」在這樣的相互客氣下長大後,突然顯出一個壞透了的性格,沉默寡言,兇神惡煞。一下嚇壞了母親,不明白的以為是十六歲的叛逆推遲到了二十歲,就連自己也不太了解這狀況。
  • 北野武導演回顧展強勢來襲!
    北野武,俄羅斯攝影師Petr Lovigin作品久等了!繼往年如約而至的香港影展之後,這個冬天,我們迎來了另一個重磅影展——Kitano BEAT Takeshi 北野武導演回顧影展。不知不覺,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已經走過十個年頭。在喜迎十周年生日之際,北京百老匯電影中心全體成員精心為影迷策劃了北野武導演回顧影展。
  • 回顧北野武
    這些成年人大小的北野武面具,戴在孩子們的臉上,乍一看去,幾十個神態各異的北野武共坐一室,給人一種特別怪誕的感覺。    人格分裂者:哪個北野武?    彼得·洛維金的靈感顯然來自《雙面北野武》的海報。海報有兩張,一張是片中的演員彼特武這個角色的大特寫,片名用藍色表示;另一張是片中的角色導演北野武的大特寫,用紅字寫著「雙面北野武」。
  • 北野武,真意外,銀座的酒也才14萬……
    第一次看《壞孩子的天空》,相信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疑惑,一向好色風流,長得像個黑幫大叔的北野武,竟能把青春片拍的如此細膩有溫度。電影中小馬和新智的青春太張狂了!兩個男孩子的青春充滿活力又異常悲傷,兩個人友誼「基情四射」實在令人上頭。之所以如此刻骨銘心,離不開北野武把人生中的真實經歷賦予電影靈魂。生活中的北野武也有這麼一個朋友。
  • 發呆役和吐槽役:北野武的秘密藏在他最初的「相聲生涯」
    最明顯的表現是,他的電影的主角往往成對出現,類似於漫才的雙人組合,從《小心惡警》中的我妻諒介和清弘,到《壞孩子的天空》的新志和勝,從《花火》的西和堀部,到《菊次郎之夏》的菊次郎和正男,以及《雙面北野武》中的彼特武和北野武。他的電影角色融合了漫才喜劇的發呆役和吐槽役,同時又跨越了這種二元性,使他們既是傻子,又是冷酷的觀察者,既是冒犯性的叛逆者,又是迷人的孩子,這是他的電影最能連接他喜劇的特色。
  • 北野武合集電影資源!附帶三本導演隨筆集
    這次選的是日本導演北野武,原因是最近讀了他寫的隨筆集《北野武的小酒館》,翻完的時候才感嘆,他真的是一個生活哲學家。 除此之外還有幾本:《向死而生》、《毒舌北野武》等等,從感悟的極致思索,再到尖銳的思想語言,其實他只是個表面鬧哄哄的但冷靜且溫柔的成年人。
  • 北野武:我想要的,是驚世駭俗
    沒有任何表演基礎的北野武,在電影中將殘酷戰爭下的人性彷徨刻畫得淋漓盡致。那張帶著淚的笑臉,再配上那句經典臺詞「聖誕快樂,勞倫斯先生」,讓這一幕成為了整部電影的高光鏡頭。這部電影讓觀眾非常驚訝,他們不相信北野武能拍出一部關於童年,幾乎稱得上溫柔的故事。這部電影被視為北野武與父親的和解之作,但和解的不只是父親,北野武也像是在與自己對話一樣,試著放下許多年來對家裡的不諒解,用他不擅表達的鐵漢外表訴說著柔情。
  • 影人北野武 電影合集
    亦如北野武。大原作風粗魯,冷酷無情,他對待歐美戰俘從來不留情面,而對於那些有同性戀傾向的人更殘酷至極。相比之下,相貌俊美的世野則顯得紳士許多。英國陸軍少佐傑克瀟灑俊朗。他的第一次出現便讓世野心有所動。同性之風盛行的戰俘營中,幾多情感不能自已。
  • 北野武對前妻和情人的「歉意」!在他22年前的金獅獎最佳影片中
    最近,日本當今最著名的導演,已經72歲的北野武離婚的事情,被鬧的沸沸揚揚。關於北野武小17歲的情人,關於北野武為了離婚賠上了全部身家,關於北野武所有的200億日元的資產,關於北野武和妻子已經分居了30年,都成了大家熱議的話題。但是在關於情人和妻子,關於家庭和情感的問題上,北野武已經糾結了幾十年了。
  • 一代猛人北野武,既做郭德綱,也做姜文!
    我選擇用郭德綱和姜文總結,只是想說明:北野武先生是一位橫跨多個領域的大師,並且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和姜文、郭德綱一樣,都是演藝圈裡少見的猛人。北野武的電影在我國頗受歡迎,《菊次郎的夏天》《壞孩子的天空》《花火》《座頭市》等等,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影迷自發組織觀影活動。
  • 前浪當如北野武
    從淺草法國座的電梯小弟到擁有多檔電視節目的喜劇明星,北野武花了十年。那些有關青春和夢想的「狂牛」歲月,其中滋味,再多形容也不如聽老年北野武用他的破鑼嗓子唱一首《淺草小子》。雖然北野武的確有一個弟子們組成的北野武軍團。當初震動日本的「Friday事件」——Friday娛樂周刊爆料北野武某女性朋友是他的情婦並用暴力手段騷擾她,北野武盛怒之下帶著軍團成員打砸並用滅火器清洗了報社辦公室——也的確給北野武賦予了黑幫氣質。以暴制暴的秉性一如他影片中的人物。
  • 北野武離婚上熱搜!對於了解他的人已經見怪不怪了
    北野武離婚的消息又上了熱搜,72歲的北野武與妻子正式協議離婚,40年來他們育有一子一女,但此前屢次傳聞北野武出軌並育有私生子。70多歲的北野武近來可是大消息不斷,去年北野武就推出了個人的服裝品牌KITANOBLUE,網上流傳出他穿著自己品牌衣服拍攝的寫真。
  • 北野武:只有一次的人生,拿出幹勁來啊!
    1996年,北野武擔任編劇並執導的由金子賢、安藤政信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壞孩子的天空》在日本上映,北野武憑藉該片獲得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導演獎。該片講述了兩個男生他們互相逞強,結小朋黨,你嚇我一次,我打你一拳,打打鬧鬧的青春故事。1997年,北野武自導自演犯罪片《花火》,影片反映了他對生命和自身的審視,獲得了威尼斯影展金獅獎及蒙特裡爾影展最佳導演獎。
  • 前浪當如北野武-虎嗅網
    那些有關青春和夢想的「狂牛」歲月,其中滋味,再多形容也不如聽老年北野武用他的破鑼嗓子唱一首《淺草小子》。不明所以的國外影迷,以為現實中的北野武,就是一個前呼後擁的幫派大佬。雖然北野武的確有一個弟子們組成的北野武軍團。
  • 讀《北野武的小酒館》,了解日本繼黑澤明之後的又一位大師北野武
    2017年,70歲的日本殿堂級導演北野武出了一本書,名叫《北野武的小酒館》,廣受大眾好評,目前豆瓣評分8.1。全書分為五部分內容,包括生死、教育、人際關係、規矩、電影。在書中,北野武基本把他一生經歷的迷茫、頹廢、奮鬥、牛逼閃閃的事情說了一遍。
  • 菊次郎的夏天確定引進,終於能在內地影院看到北野武的電影了!
    8月10日,北野武溫情之作《菊次郎的夏天》中文海報曝光,確認引進內地,檔期暫定。這部由北野武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為其個人作品的內地首秀。這部作品8.8豆瓣高分力薦,金棕櫚獎提名加持,成為今年夏天不得不重溫的清涼之旅。
  • 從《菊次郎的夏天》開始,打開北野武和他的電影世界吧
    《菊次郎的夏天》是不那麼北野武卻也十分北野武的作品,這個夏天溫柔、輕快,但同樣帶著他對這個世界背負的傷痛經歷,褪去目露的兇光,用一種和解的口吻訴說他的成長。北野武的絕大多數電影裡都有自己的人生,《菊次郎的夏天》裡看的是北野武如何釋懷自己的童年。電影裡,正男的父親早早離世,母親也在他未懂事之時就很早離開了,這樣的經歷仿佛也在映射著北野武自身,童年記憶裡那個叫做「下町」的廢墟間,一家七口擠在兩個逼仄的房間裡,鐵皮屋鏽跡斑斑,貧窮肉眼可見。油漆工的父親總在深夜醉酒後對母親拳打腳踢,年幼的北野武只能夠害怕地躲在隔壁角落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