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說到瑜伽,大多數人都以為瑜伽就是做動作(體位法),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學術範兒」的爺們(肯定自己是不練瑜伽體位法的了)他們的看法正好相反,這些人非常看不上瑜伽體位法Asana - 一張口就是三摩地,覺醒之類的,要不就印度哲學六大體系呀,四禪八定,天人合一之類的一張口都一套一套的;總之就是說你們練的這Asana體位法太初級了,聽我來把你一路侃進三摩地吧。 這類「三摩地婊」 (我給他們起的外號以便快速識別)偶爾會溜達到我這個公眾號,看完文章很不屑地留下點珍貴的筆墨,總之就是holy than thou (我比你聖潔)的意思。其實他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瑜伽確實是為了「更高」的目的,但是至少Asana也是瑜伽八支的一支呀;八支瑜伽缺了三摩地不行,缺體位法不也不再是八支了嗎?而且那個被叫做「瑜伽」的狀態是一個體驗性的神秘,只能發生在自己身上,不可以言說;我猜來侃侃而談引導人進入三摩地的人自己不會有三摩地體驗,這是我可以確定的,就像確定我還沒有三摩地的體驗一樣。
另有一些瑜伽人對瑜伽體位法有誤解,認為傳統的瑜伽的確有體位法Asana修行;但是說的其實就是打坐;其他的動作都是「現代發明"; 的確, Asana這個梵文詞語言學意義就是打坐,打坐確實在瑜伽傳統中是Asana的「高峰」體位;但是認為瑜伽體位法Asana的各種動作都是現代發明這種看法也是誤解。特別是前幾年有一本書:Mark Singleton 寫的《瑜伽身體:現代體位練習的起源》這本學術著作我看過,他寫的真的邪乎,按照他的說法:艾楊格和阿斯湯加的大部分動作不是從歐洲馬戲團就是從外國駐印度殖民軍的體力訓練項目中模仿來的;比如下面書中的配圖:他把艾楊格和瑞士馬戲達人逐幀對比,我看了也是被懵到天昏地暗日月無光。要不是我看過克裡希納馬查亞1939年紀錄片裡年輕的艾楊格的串聯動作,這本書編的有模有樣的我還差點信了。
安妮薇,咱們把教授們請回大學,把院士們請回研究所,該幹嘛幹嘛去,咱鋪開墊子,坐在墊子上看看自己修煉瑜伽30年以上的Eddie Stern前輩在《One Simple Thing》(這本書我推薦大家看,但是我只知道有英文版)怎麼說:
雖然帕坦珈利在《瑜伽經》中只有三句話是關於體位法Asana而且沒有具體講做什麼和怎麼做,但是《瑜伽經》的時代記錄智慧的媒介有限,所以只把重要的綱領總結成文字,至於要做什麼和怎麼做都是天下的Guru們給他們的弟子親身傳遞的。 比如,第一個評註《瑜伽經》的Vyaas列出了11種體位然後在最後放了一個「還有很多...."意思就是這就是讀者自己的Guru的責任了。一個可以追溯到7或者9世紀的文字經典Kapala Kurantaka Hathabhyasa Paddhati 羅列過112種體位...很多瑜伽經典都有記錄過一些體位,但是都暗示有更多;Pranayama的練習方法也是這樣,比如商羯羅在 《Yoga Taravali》中提到有上千種呼吸控制法,但是他只明確寫了一個...
總之根據我的粗淺的考證,各種瑜伽體位的文字記載至少可以明確地追溯到過2000年前,而一些明顯是瑜伽體位動作的壁畫和雕塑文物可以被追溯到5000年前...所以誰模仿誰還真的不好說,反正說克裡希那馬查亞去看了瑞典馬戲或者殖民軍士兵訓練於是才有了今天的阿湯和艾楊格,呃,這個我還真的沒被說服,文獻考證學家和語言專家寫的書,開的課我都不信,學術味道太濃和瑜伽沒連接。我只信有實修並且有學術修養的人,比如Eddie前輩。
時間推移到現在,瑜伽貌似不再神秘,yoga這個梵文的音譯中文瑜伽也進入了大眾日常的詞彙;現在你在城市中走不了幾步就能感到一個瑜伽館的牌子。瑜伽,在大多數人腦子中就和一些體位動作畫了等號。但是,我們練習瑜伽體位法-就是在瑜伽墊上做的各種體式動作-這種練習雖然根植古典印度的瑜伽傳統,但是在現代社會的商業環境中已經被放了很多的添加劑以至於都面目全非了 - 瑜伽的功用,比如健身,拉伸,肌肉健美,理療...等等都是近30年才和瑜伽搭上了界,嚴格來講我們現在接觸到絕大多數瑜伽都不是無添加的原生態瑜伽。而這個剛剛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人類非物質文明遺產的瑜伽已經有差不多5000年的歷史了,而在這麼長久的瑜伽傳統中前面提到這些功用和目的都和瑜伽沒有任何一點點關係。當然瑜伽這個詞彙的語意要比做一系列的瑜伽動作(瑜伽八支其中一支asana就是體位法) 要寬泛很多,瑜伽是一個八支的修行 - 體位法asana只是這八支修行中的一支;這篇文章先不看整個這個八支的完整瑜伽系統,而只是看瑜伽體位法,我們就暫且假設「瑜伽」這個名詞就是指瑜伽體位法練習 - 但實際上單就體位法而言,我們大多數情況下理解的瑜伽體位法也不是傳統上瑜伽經典裡記載描述的,以及通過Yogi身口相傳下來的真正瑜伽傳承了。
這篇文章重點看一看關於瑜伽體位法(就是我們大多數情況下說的「瑜伽」這個詞)的功用和目的到底是什麼?回歸瑜伽的本義,yogi們做瑜伽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經常會談到的我們的練習要讓我們的身體更加靈活同時也更加強壯,哦,不僅身體,還有心靈也更柔軟同時更堅強... 或者是瑜伽可以讓我們慢下來,放鬆,找到覺知,安住在當下的身體中... 瑜伽可以讓我們減壓,這樣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生活的挑戰..或者是瑜伽可以讓生命的能量在身體中運行的更順暢.... 這些,都不能算錯;但是讓我們回歸本源的瑜伽傳統,看看根據瑜伽的經典,無添加原生態的瑜伽體位法到底是練什麼?瑜伽可以帶來身體的健康,可以有柔軟,靈活,力量,穩定,愈療 ... 在身體層面,瑜伽是這些,但是又遠遠大於這些...不是什麼新聞,絕大多數瑜伽愛好者練習瑜伽都是追求身體層面的益處,我們開始瑜伽體位法 - 這種身體層面的「健身」或者「理療」項目是為了緩解腰疼...是為了減重...是為了緩解慢性頭痛...或者只是為了讓身體更加健康,更加輕鬆.... 幾乎絕大部分瑜伽愛好者都是從健身這個門走入瑜伽的,但是其中一些人,當她們經久投入到瑜伽的習練中,當她們的練習變得更加深入的時候,這些人就會發現瑜伽能夠給她們的,比她們原來期望的多的多...原來瑜伽體位法是一個非常深入的練習....最後,她們發現做瑜伽更夠讓大腦平靜下來,讓人感覺到非常平衡;而這種平衡是在身體,情感和超越現實的靈感層面都會發生。我們可能並不能明確地搞清楚到底是因為什麼我們會不停地回到我們的瑜伽墊上,只有通過長期不間斷的練習和自我探尋,我們才可以意識到在練習中隱含的更加深層的意義。在練習的早期階段,瑜伽練習好像是一個單獨的事情,是和我們墊下的生活分開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持續和練習的成熟,瑜伽開始溢出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時候當我們談瑜伽的時候,我們都會談到「靈性」,實際這個詞彙一出來就是問題,「靈性」這個詞從英文「spiritual」翻譯過來聽上去不是很達意。唯物主義訓練的大腦們一聽到這個詞就會馬上關門,不僅連了解一下這個詞彙實際真正的含義的機會都不會給,而且會第一時間產生下意識的拒絕。要我來講解這個問題,實際上用不用「靈性」這個詞彙無所謂,也根本不是重點,當然我們在語言表達上必須依賴詞彙。當我在談「靈性」的時候,我實際上要說的是我們對我們存在的性質是否有疑問,是否好奇我們的存在是不是會比每天眼前的生活的紛紜更加多一點?是否會感悟我們的生命的意義是不是就是眼前的苟且加上偶爾遠方的田野和詩的補償... 我寧願說,所謂有靈性無靈性,不如說有沒有這個感悟存在更大意義的好奇心....瑜伽人用體位法練習達成「靈性」 - 這個意思根據瑜伽的古籍經典就是每個瑜伽人來到世界上都是履行一個生命賦予的使命,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為了完成生命成長的業力。這個就是古籍中講到過的Dharma達摩 - 生命在一個進化的過程中,而一個瑜伽人的業力就是履行生命進化之整體的召喚。這些聽起來很「唯心」,但是瑜伽的這個意義不是相信和不相信的問題,也不是學習瑜伽哲學的問題 (其實瑜伽根本不是哲學,甚至不是任何「學」)所以根本用不著你我相信。Dharma達摩 (瑜伽人的使命和需要完成的「業」)就在每個人的內心,問題不是你信還是不信,而是你看得到還是看不到;而瑜伽體位法練習就像為自己的內心點燃一個蠟燭,而經久持續的練習就可以讓這個光越來越亮,這樣深入持續的瑜伽練習帶來了足夠的「光」,我們就會看到本來就在我們內部的達摩 - 生存的意義和使命。就像阿斯湯加瑜伽達人David Williams說的:這些道理如果沒有練習瑜伽,聽起來像天方夜譚;瑜伽練了一段時間就會顯而易見。身體層面的體位法練習的一個主要的作用是純淨身體內部的能量。通過瑜伽練習我們打通了身體內部的各種能量通道,排出了不潔淨的元素,清理了能量的通道,這樣身體內部能量運行更為通暢,能量的質量也會更加純淨。在瑜伽練習的開始時候,也許我們的能量沒有用最有效率的方式在身體內部流動,但是練習結束後,能量的流動會順暢很多。而經久持續的瑜伽練習就是讓身體的能量更加純淨和高效,而最後進入中脈的能量就是靈性覺悟的身體能量層的對應形式。根據瑜伽經典Hatha Yoga Pradipika, 純淨能量和提高能量流動的效率是我們練習瑜伽體位法的主要目的。瑜伽體位法練習這個層面的意義用「科學」的頭腦理解起來也會有障礙,因為現代醫學用解剖學和化學的手段都不能看到這個所謂的「能量」, 而且一用「能量」這個詞彙就可能關閉了「科學」訓練人類的很多潛在的理解之門。但是讓我們暫時忘掉「能量」這個名詞,聚焦到一下我們用這個名詞描述的內容,這個梵文叫做prana普拉納的東西就是那個讓生命鮮活的東西,中華傳統叫做「氣」 ...給了一個軀體生命活力的那個東西。如果說人的軀體是電燈泡,那麼讓這個燈泡亮起來的那個東西就是我們想用「能量」來表達的那個東西;現代醫學「科學」就連電燈泡的(物質身體)的機制都沒完全搞清楚,給電燈泡「亮」的能量還要靠更深奧更廣博的瑜伽科學 (對的,瑜伽是一種科學,儘管用的方法論,邏輯和語彙和現代科學完全不同;但瑜伽完全是科學的邏輯:你去做,你就可以得到;就像現代科學中的你按照規定方法重複實驗就能重複得到一個相同的實驗結果)。如果你還不相信有能量的存在,你可以去看一個修煉瑜伽時間很長的yogi的眼睛:就像嬰兒一樣明亮,似乎在眼中還能看到一個小火苗!你不信,找個機會在一個修行瑜伽時間很長有成就的yogi身邊坐一會,你能夠親身感受到一種強大的氣場,的的確確是真的!這種時候你就會真真切切地感覺到能量的流動...
大家幾乎都知道yoga這個梵文詞的本意是連接,連接的是「梵」和「我」 - 這個就是瑜伽的終極目的, 日前發過的關於vinyasa那篇文章中用了老子道德經的一段經文:夫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夫物芸芸,就是你,我,她,所有路人;各歸其根,就是各自找到各自的達摩 - 所有人各自的達摩也就是一個達摩 - 是生命的完整;這個「各歸其根」就是連接,生命的表現形式回歸生命源頭的連接,每個水珠每朵浪花回歸海洋的連接,世上每條河匯聚到一個大洋的連接...這就是練習瑜伽體位法的意義,也是在這裡瑜伽練習真正地成為了「瑜伽」 ;瑜伽,純粹的瑜伽,是yogi的歸家之路...冥想導師
瑜伽教練
DiamondX 講師
妮古瑪瑜伽創始輔導員
上海美麗心靈「百家診所」離離愛心專項基金髮起人
美國DCI金剛商學院在培講師, 堅持瑜伽&冥想練習近10年,2013年開始追隨 Geshe Michael Roach在美國鑽石山大學,聖多納國際管理學院學習經典智慧和經典冥想,並於2013年開始在全國各大讀書會和企業分享和教授經典智慧和冥想。
Sabrina&Isabel老師在上海的金剛智慧精品修習菁英班火熱招生中,識別下方海報二維碼直達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