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基因庫首次發表:日本人與北方漢族人完全重疊

2020-12-11 環球Tech

最大規模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首次發表。4月30日,瑞金醫院內分泌科領銜的ChinaMAP(中國代謝解析計劃)聯盟攜全國29家研究機構和醫院,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研究團隊對隊列中代表中國不同地區和民族的10588人DNA樣本進行了40×深度全基因組測序,完成了高質量的中國人群遺傳變異數據構建、中國人群體結構分析、基因組特徵比較以及變異頻譜和致病性變異解析。

此次發表意味著,通過中國人自己的儀器、平臺、分析方法,對中國人的基因組特徵進行深入、廣泛的研究,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意義。

日本人群與中國北方漢族人群聚類完全重疊

為什麼有些人喝酒臉紅,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患癌?其實,這些都與體內某些特定基因有關。

長期以來,中國人的很多遺傳疾病研究,都直接應用外國人的數據和結論。但由於不同地域人群和種族之間的歷史淵源和遺傳背景存在著巨大差異,如果把具有其他人群偏向性的知識和結論,直接拿來做為中國人的疾病風險評估、遺傳諮詢或診斷治療依據,並不完善、可靠。

國家代謝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上海)基於瑞金醫院牽頭開展的多項覆蓋全國的隊列研究,依託轉化醫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和醫學基因組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施了中國代謝解析計劃ChinaMAP (China Metabolic Analytics Project)。

本文圖片均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微信公眾號 圖

研究覆蓋中國七大地理區域,包括了人口排名前十的漢族、壯族、回族、滿族、苗族、彝族、藏族和蒙古族,顯示了中華民族跨地理區域人群遺傳背景的多樣性和複雜性。

研究團隊首次揭示了漢族人群可顯著分成7個亞群:北方漢族、西北漢族、東部漢族、中部漢族、南方漢族、東南漢族、和嶺南漢族。

少數民族中,藏族、彝族、蒙古族、苗族和壯族都有著獨特的人群聚類,而滿族和北方漢族相近,回族和西北、北方漢族相近。不同地域人群的變異特徵也與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徙和變遷相關,例如河西走廊是絲綢之路中不同民族遷徙的交通要道,歷史上包括粟特人等許多民族曾在此經商生活。

瑞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王衛慶教授介紹,研究團隊對隊列中代表中國不同地區和民族的10588人DNA樣本進行了40×深度全基因組測序,完成了高質量的中國人群遺傳變異數據構建、中國人群體結構分析、基因組特徵比較以及變異頻譜和致病性變異解析。在ChinaMAP一期資料庫中,包含1.36億個基因多態性位點SNP和1千萬個插入或缺失位點(NDEL),其中一半是在國際通用的多個資料庫中均沒有的新位點。

不少遺傳性疾病是寫在基因密碼中的。疾病相關變異位點在中國人群與歐美人群中的頻率存在差異,因此,中國的遺傳諮詢和解讀,對重要性不確定的基因變異(VUS)的研究,以及相關臨床指南和路徑制定,需要依據中國人自己的大樣本和高質量數據。

研究揭示,現代河西走廊地區的人們具有的基因多態性位點數量更多更複雜。與全世界其他人群相比,中國人的遺傳特徵與歐洲、非洲、南亞和拉丁美洲人群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與非洲人群差距最大,而與東亞人群非常相似。研究者在成分分析中發現,日本人群與中國北方漢族人群聚類完全重疊。

山東人酒量並不突出

ChinaMAP對中國人的營養代謝和藥物代謝相關遺傳特徵也進行了分析比較。

對受到廣泛關注的酒精代謝能力,從總體上看,北方人比南方人酒量相對更好,藏族、蒙古族、彝族人民和河南人酒量居於全國前列,山東人酒量並不突出,福建人和廣東人排在最後。

ChinaMAP證實,導致喝酒臉紅和酒精代謝能力差的乙醛脫氫酶2基因rs671變異是東亞人特異性的,在中國人群中的攜帶者(純合子比例4.50%,雜合子比例34.27%)遠高於全球其他人群。rs671變異也是誘發食管癌發生的重要風險因素,所以喝酒臉紅應少喝酒。

代謝性疾病,特別是Ⅱ型糖尿病和肥胖,已成為中國和世界範圍內發病率最高的重大慢病。但是,歐洲人群中最顯著的Ⅱ型糖尿病遺傳風險TCF7L2基因變異(如rs7903146)在中國人中的頻率卻很低,可見在代謝特徵和疾病研究中,僅參考和驗證歐美人群的結果是不行的。

另外,一個人攜帶的某個基因變異產生的疾病風險可能並不大,但綜合多個基因變異的作用後對個體特徵有重大影響。因此,基於特定人群的大規模基因型和表型資料庫,通過多基因風險評分(PRS)評估個體的疾病風險是一種比較準確的方法。

在ChinaMAP研究中,研究者對Ⅱ型糖尿病遺傳風險進行了多基因風險評分,以量化評分、年齡和血糖值的排序三維顯示了每個人在整個群體中的精確位置。多基因風險評分排名顯示了Ⅱ型糖尿病高風險和低風險的個體之間存在非常顯著的血糖差異,高風險個體隨著年齡的增加,空腹和餐後2小時血糖都顯著高於中風險和低風險者。

此外對比證實,基於東亞人群的基礎數據比基於歐洲人群的數據結果更加準確。這些結果提示,基於中國人群基礎數據對Ⅱ型糖尿病及其他代謝性疾病進行精確風險評估的重要性,對重大慢病的預防、個體化健康管理和公共衛生決策具有價值。

綜上所述,ChinaMAP以覆蓋中國各地區的研究隊列為基礎建立了高質量中國人群資料庫,通過高深度全基因組數據和精細表型分析,可為疾病機制研究、預防、遺傳諮詢和公共衛生管理提供依據。

相關焦點

  • 中國人基因庫:日本人與北方漢族人完全重疊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主辦的《Cell Research》雜誌首次報導了對覆蓋全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其中的一個結果是,日本人的基因與北方漢族人完全重疊。
  • 日本人民族來源在哪裡?事實證明,與中國人存在關係
    有不少人說日本人來源於本土,也有人說起源於中國,因為在歷史記錄之中,有多次中國人向東海諸島嶼遷徙的事跡,如今事實證明,與中國人是真的有關係。基因庫證明與中國人真的有關係根據《Cell Research》雜誌登刊報告指出,這是第1次公開我國基因庫數據,其中包含了我國27個省份和直轄市,8個民族,超過1萬人的高深度全基因組測序數據和表型的系統性分析。
  • 【有範回顧】破解我們自己的「基因密碼」
    為什麼有些人更易生病? 為什麼有些人更易發胖? 哪些地區、民族的人喝酒厲害? 日本人群與中國北方漢族人群 是一類人嗎?
  • 「中國人常患什麼病」等問題有解了!ChinaMAP發布最大規模中國人群...
    圖說:華法林和氯吡格雷藥物基因組學分析首次打造大規模中國人自有的基因組資料庫大規模人群隊列的基因組學和多組學大數據正在重大慢病、腫瘤和遺傳病的預防、診斷和新藥研發中發揮引領作用,推動個體化精準健康管理和疾病診療的變革。
  • 中國人(漢族)和通古斯人、日本人、韓國人、馬來人並不是同一人種
    例如,日本人有一半矮黑人和澳大利亞土著人種的血統,中國都沒有。日本的基因來源雜亂。  漢族人的身材比例比日本、韓國好,這是日本以前的報導過的,中國人普遍身材比例比他們好,很少會和日本人上半身下半身一樣長,也不會和韓國人一樣,骨骼過度寬,在相同身高下,中國人下半身比他們要長。  還有顴骨,中國人的顴骨沒有像日本韓國那樣突兀,日本又比韓國好一些。所以很多韓國人整容都要調整顴骨,或者面部注射,營造嬰兒肥童顏掩蓋顴骨裝嫩。
  • 基因研究表明漢族分為七大亞群,這七個亞群是不是同一個民族?
    近日,最大規模的中國人基因庫研究結果公布,這次研究把漢族分為:「北方漢族、西北漢族、東部漢族、中部漢族、南方漢族、東南漢族、和嶺南漢族。」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這項研究結果一項科學的調查研究,通過對全國七大地理區域28個省級行政區,直轄市進行高深度的全基因組測序和系統性分析得出的結論。
  • 日本人身高啥時超過中國人的?中國人一定要知道!
    近代將日本人稱之為「小日本,小鬼子,蘿蔔頭」,此種影響一直流傳到現在。但是,如果你到日本旅遊,發現日本男女青年的身高和中國人沒有多大分別。按現在基因結果分析,中華民族中佔多數的漢族,與日本大和民族相比較,從基因上對比,完全是兩個民族。  韓國漢城大學東亞人種研究所,1999年研究成果,中日遺傳基因相差很大。日本綜合研究大學提出,經基因分析現代日本人,由日本列島土著繩文人和來自東亞大陸的彌生人,不斷混血結合形成。  傳統人種分析中國漢族,屬典型的蒙古利亞人,東亞種的分支。
  • 為什麼說中國人基因和日本人一樣,是一件細思極恐的事情?
    而外來移民的人基本就是2種,分別是南北方向來的,一部分是從朝鮮半島過來的通古斯人,另一部分就是東南亞諸島上的,古代馬來人種。這裡要說到徐福東渡的事情,這是發生在秦代,但是在那個時候,日本人的基因構成已經定型了,徐福東渡不會產生太大影響。
  • 日本人為什麼能區分誰是中國人?日本網友表示,因為中國人顏值高
    日本人拘謹又愛鞠躬,長著齙牙羅圈腿,韓國人大餅臉小眼睛,大白臉紅嘴唇千人一面大呼小叫沒禮貌。中國恕我說不出來,風格太多。畢竟咱56個民族兄弟姐妹各有各的特色,主要還是看氣質!日本人有更多亞洲矮黑成分,所以看上去更東南亞,而中國人的話,上古時期中國的土著也是矮黑居多,但是後來幾千年來各種民族種族之間交流戰爭融合,逐漸混血形成現代中國人,基因構成不同,自然長得就不同。中國人的人種構成比日本複雜。
  • 從基因角度看,誰是最古老的中國人祖先?
    而「南朝」這邊呢,在福建周邊形成了一支獨特的人群,古福建人不是現代中國人的主要祖先,而是南島語系人群的祖先。此時南北的相貌、體質都完全不同。南北人群在9500年前開始分化,分化痕跡很明顯。之後,經歷了一千多年的南北對峙,兩大人群開始逐漸融合。
  • 一直被說是ABC的我,基因檢測下來居然是1/10的日本人??
    當作為一個少數族裔來到新的國家時,你所擁有的基因上的特徵就會被無限放大,也會更有意識地察覺到自己與多數人的不同,誒?我的頭髮好黑,我的眼睛是內雙,我是黃種人,我是亞洲人,我是中國人。☘從小我就一直被別人說長得不像中國人,小學被說長得像印度人(?),中學同學們又說我很有東南亞風情(??)
  • 曾經被中國人稱作倭寇的日本人,如今比中國人還要高?
    原創 看鑑君 看鑑關於中日韓的身高問題,一直以來有一個公認的事實:韓國人最高,日本人最矮,中國人最沒存在感。到了近些年,這個共識在中日間出現了「爭議」:多數中國網民深信「日本人如今已比中國人高」。
  • 有人說,日本人是中國人的後代
    一種傳說認為,日本人是中國人徐福的後代。秦始皇為了找仙丹,派徐福帶了童男童女,結果一去不回,留在日本本土繁衍後代,成了日本人的祖先。 這種說法對嗎? 別說現代日本人,連古代日本人都不這麼認為,他們和古代中國人、古希臘人一樣,認為自己是神的後裔。
  • 兵馬俑都是單眼皮,那中國人的雙眼皮基因,是從哪裡來的?
    中國人大多是外高內低。 古羅馬東徵有一支最遠的到達過河南地區,現代考古落實已留下融入當地,所以河南一帶的雙眼皮,高鼻梁,高顴骨基因來自這一支。另外就是西域傳入,當然最早的應該還有春秋戰國時期的北狄西戎血統,另外,後來南北朝的北方少數民族整體融入,隋唐的開放(李唐興起本身就是和鮮卑族高度合作和通婚開始,李世民的長孫皇后就是鮮卑族等)五代十國時期進一步融合完畢。
  • 是你的酒精代謝能力差,中國人酒量真不行!
    中國人酒量不行喝酒臉紅要少喝酒保健時報記者 燕聲酒在中國文化中歷經歲月洗禮始終佔有地位,很多喝酒臉紅或有其他反應的人並沒有因為不適而停下飲酒的腳步。對受到廣泛關注的酒精代謝能力,項目證實:導致喝酒臉紅和酒精代謝能力差的乙醛脫氫酶2基因變異,中國人群攜帶最多,這種基因變異也是誘發食管癌的重要風險因素。中國人的酒精清除率普遍較低中國代謝分析項目的研究人員通過全國10588人的全基因組集中分析結果,一期研究覆蓋中國七大地理區域,包括人口排名前十的漢族、壯族、回族、滿族、苗族、彝族、藏族和蒙古族。
  • 丹尼索瓦人,東亞人的神秘先祖之一,中國人身上有他們的基因嗎?
    中學歷史課本講到中國古代歷史時,第一課的內容往往便是元謀人、北京(猿)人等這些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年前的古人類,那麼,如今的中國人是這些人的後裔嗎?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今天東亞大陸上的人類,和這些人沒有關係。現代智人的歷史要晚得多,距今歷史不到十萬年。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69期:北大發現新冠病毒存在兩個主要譜系...
    我國科學家首次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 有助遺傳育種我國科學家日前首次構建家蠶全基因組編輯篩選平臺,並運用該平臺建立全基因組家蠶基因編輯文庫,篩選鑑定出家蠶具有代表性的必需基因,推動家蠶遺傳育種工作。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期在國際生物學領域期刊《基因組研究》在線發表。
  • 雙眼皮竟然不是純正的漢族人,單眼皮才是,必須了解!
    這讓人很疑惑,為何有了生就一定要有死?那人的樣貌為何都不盡相同,都說中國人就是黃種人,那皮膚黑一點的就不是中國人?並且還有人說真正的漢族人是單眼皮,那雙眼皮來自哪裡?有人說如今這個社會就是看臉的社會,有人不服,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好像又不得不服。招聘要求中總會標有「五官得體」、「樣貌得體」等字樣,難道長得不雅的人就不陪擁有工作嗎?這簡直比「性別歧視」還過分。
  • 世上最稀有人種,僅剩三千人,為何精子庫卻拒絕收錄他們的基因
    大多數中國人對西方外表的印象概括為四個字,金髮碧眼。由於生物學中存在著一種外星效應,人們很難識別不同種族的面孔。因此,不僅是中國人,整個東亞的黃種人也分不清西方人的外貌,只能概括為金髮碧眼。同樣,西方人也分不清黃種人的外貌,認為中國人也是黑髮黑眼。
  • 日本人的祖先是中國人嗎經過研究,得出的答案很複雜
    很多人的心中,可能都有一個疑問,那就是日本人和中國人有沒有關係?兩者長相大同小異,只不過日本人的個子普遍低矮,而且日本人的文化、建築有些和中國都十分的相似,那麼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呢? 其實這一切都要從秦朝開始說起,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後滅掉了燕趙韓魏齊楚六國,一統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