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位男士遭遇了一些尷尬的情況,他之前在某大牌珠寶專櫃購買了2克拉D色鑽戒,當時購買價格為319999元左右,準備向當時的女朋友求婚。可由於疫情原因導致資金短缺,不得不推後求婚的計劃,並且想把鑽戒賣掉,以解決燃眉之急的資金缺口。
當他將鑽戒拿到二手回收處典當,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當時花大價錢購買的鑽戒,二手回收只給出10萬的價格,鑽戒轉手掉價2倍。他感覺非常不可思議,明明說鑽石珠寶可以保值升值的,怎麼反而貶值了呢?
—大牌珠寶回收掉價?—
仔細了解過珠寶回收規則就會發現,回收主要看裸石品質及戒託含金量,由於大品牌經過了品牌商和供應商等中間環節的層層加價,此外會將巨大的成本注入其創意設計與品牌附加值,其售價會高出成本價太多,但其商品質量和品質並不高,所以大牌珠寶回收時掉價意料之中的。
有一個叫《國際大牌成本揭秘》的電視臺紀錄片,被瘋狂刷屏,這部熱議的紀錄片中顯示,市場上一些大牌的成本,僅為售價的1%!一組組觸目驚心的對比價,令人震驚不已!由此,珠寶愛好者們購買珠寶時,務實很重要。選擇相對合適的。
—大牌設計vs平價材質—
寶格麗的Bvlgari B.ZERO1系列包括戒指、耳環以及吊墜等品類,主體由陶瓷、18K金及鑲嵌碎鑽組成。梵克雅寶四葉草系列,深得各路時尚人士的喜愛,選用的材料一般是紅瑪瑙、黑瑪瑙、虎睛石以及貝母之類。
大牌珠寶的設計和切割工藝確實出色,每款產品都稱得上時尚精緻的藝術品。但如果單單就材質來講的話,其成本價可能只有售價的10%不到,對於一些更追求性價比的消費者來說可能就沒那麼划算,所以購買時還要看個人需求和消費理念。
—私人訂製vs品質珠寶—
相比大牌,私人訂製品牌的性價比更高。並且鑽石的品質主要是由證書決定(4C標準及GIA鑑定),並非品牌。而貴金屬價格一向透明,我們購買的是產品自身的價值,並非品牌服務。
選擇私人訂製,就像是為珠寶賦予生命的過程,能夠更好的表達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積極或優雅,知性或智慧。從稀有寶石的甄選,到金屬的質地紋理的選擇;從款式線條的設計,到融入個性化元素的工藝,真正屬於你的定製珠寶由內到外都有著自己的印記,這樣的珠寶於你將會更有意義。
我們在購買珠寶時,其實不需要盲目追求大牌,務實購買是關鍵,在我們能夠承受的價格範圍內,選擇品質更高的裸石及戒託,才能達到價值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