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有好壞之分嗎?一定要讓孩子愛上閱讀嗎?什麼樣的閱讀才是真正的閱讀?8月9日晚19點,第四期「瑞思教育·大咖思享會」火熱開播,同步上線騰訊新聞。圍繞「閱讀有道 成長不惑」的對話主題,瑞思教育董事長兼CEO王勵弘女士與「童書媽媽三川玲」創始人三川玲女士從教育從業者和家長的雙重視角出發,共同探討當下家長對於閱讀這件事的困惑與糾結,解密孩子的成長密碼。
被點亮:閱讀是孩子與世界之間的靈魂碰撞
閱讀是件公認很重要的事,但每個家庭、每位家長對閱讀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有著不同的期待,每一個孩子從閱讀中所收穫的也各不相同。
在三川玲看來,閱讀的意義在於給予了我們與世界對話的機會。「你周圍的人未必可以理解你,但是不妨礙世界上有一個人理解你,點亮你的心,讓你對未來充滿活力,這是閱讀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情。」
「讀書可以打開你的世界,讓你不僅僅活在自己的空間裡面,更可以穿越任何的界限。」王勵弘對此深信不疑,「讀書的時候我也經常能感到靈魂發生了碰撞,那一瞬間我覺得是被點亮了。」
此外,孩子讀書與成年人讀書之間還存在許多不同。三川玲老師認為成年人的閱讀動機有兩個,一是實用型,二是怡情型。「但是孩子大多數時間是被管理的讀書,他會有一些不是那麼心甘情願的讀書,當她不願意讀的時候就會幹這件的事情就會假裝去讀書。」這也源於在現實中,孩子們的閱讀不太存在實用的目的,他們的生活場景有點不真實。因此,三川玲認為教育要改變的話,可以多創造一些真實應用場景,讓孩子們在閱讀中玩、在閱讀中學。
讀什麼:書籍真的有好壞之分嗎?
當下很多家長都相信「閱讀是好事」,覺得給孩子買書絕對不是問題,但家長們還是有一些關於閱讀的焦慮,比如:孩子應該讀什麼樣的書?有沒有好書、壞書?書籍有沒有年齡段的區分?
三川玲老師認為,在一個感興趣的領域多多閱讀是沒有問題的。三川玲的女兒非常喜歡貓,很愛看與貓有關的書,從《貓武士》類的虛構童話小說,到《貓國物語》式的日本畫家故事,再到知名作家夏目漱石的《我是貓》。「從一本關於貓的書,孩子逐漸轉移到對日本文化的審視和理解,其中更是涉及道德、思辨、藝術等多個領域,從情懷到類型都十分廣闊。」
王勵弘則認為,孩子讀的書越多,自身品書的能力也越高,自己會精進。「我兒子在看《貓武士》,我覺得書中的故事在他身上也有所體現,比如說他看完書後會覺得不應該有欺騙行為,比如他開始相信正義最後會佔上風。」
要引導:家長應該不功利、不教條、不著急
作為家長,最為關心的是在孩子閱讀這件事上自己可以做什麼。那麼,究竟怎麼引導孩子發自內心真實的讀書呢?通過網上打卡等方式養成的閱讀習慣是不是真的可以引發內生的需求,變成自發性的閱讀呢?如何讓孩子在閱讀之中產生愉悅、學到知識,甚至找到自我呢?
「我們家長應該在閱讀的世界裡跟孩子一起成長,在讀書的路上找到親子關係發揮的途徑。」圍繞上述困惑,王勵弘給予了家長三點建議:不功利、不教條、不著急。「很多家長說我特別特別忙,沒時間閱讀,但是我希望小孩閱讀,小孩就會覺得這是任務,這是父母對我的期望,在這種情況下小孩就會覺得好像是強加於我的。因此,家長本身自己就要閱讀,才能帶動孩子讓閱讀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王勵弘認為,閱讀是一項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家庭活動。「大家有可能互相推薦,把自己的觀念、想法和思考與家人一起分享。所以我覺得閱讀確實是性價比最好的教育方式,它可以變成親子活動,同時可以促進包括考試在內的長期價值實現。」
三川玲則肯定了這一觀點,她認為來自家長的引導是必要的。「小孩不是天然愛閱讀的。閱讀的競爭對手其實是手機、遊戲、動畫片這些東西,因此應該跟孩子約定哪段時間是專屬閱讀的時間,閱讀才有粉墨登場的機會。」
關於如何引導,三川玲給出了三個階段的建議。「初期就是他要進來,不要把他打出去,讓孩子喜歡,讓他看到閱讀快樂。中期要精深,小一點的孩子可以採用複述法,大一點的孩子可以通過為書籍打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觀點。後期要思考,讀書引發孩子行為和內心的改變,家長就能漸漸看到孩子被書裡的偉人引導到想要的方向去了。」
王勵弘十分認可三川玲為家長們提出的三段式建議。「第一是不直接評價,把問題給到孩子,讓他在開放式的提問裡面把自己的想法講述出來,我覺得開放式問題能進一步提升孩子的判斷力和分析力。第二是層層遞進。從簡單評價到思考方式,甚至是批判性思維,對於孩子綜合能力的提升幫助極大。」
走更遠:閱讀是通往世界性價比最高的方式
閱讀是培養孩子底層能力的一種手段,這些底層能力可被遷移到任何領域。如何從閱讀出發,讓孩子能夠通過「通往幸福的教育」,掌握「通向未來的能力」,成為國際化、多能力的未來人才,也是每個家長最為關注的長期問題。
三川玲認為閱讀是性價比最高到達幸福的方式之一。「其實算下來就是吃一碗牛肉麵的錢,就能買到某個領域最有核心的人,你可以閱讀,可以隨時取用。你將來想要戰勝別人,想要取得什麼成就,想要達到什麼目標,閱讀都可以幫助你,因為世界上只要有價值的,都被出版了。這就是出版業的價值,這就是閱讀通往世界的路,而且是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路。」
而在王勵弘看來,以書會友是孩子在鑑別誰跟自己更相近,誰跟自己愛好更相同的過程。」我覺得閱讀可以帶給小孩另外一個世界,包括交友的世界。古語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不是簡單說書裡有美人或者有金錢,但是是講一個人生道理,可以在書裡面找到生活方式,有親密的人。」
節目最後,王勵弘也分享了自己對於閱讀和成長這個話題看法。「閱讀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們要把這件事放到更長的時間範圍內,閱讀能給孩子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實際上是為孩子打開了一個世界的大門,可能幫他找到了老師、找到了知音,豐富他的心靈,最重要的是由此找到自己成長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