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的朋友都了解,雞的消化道比較短,需要不斷攝入食物,來補充營養。而胃是上下相通,當消化道出現病變,就可能出現上下不通,導致雞出現」吐水「現象。經常看到雞出現口流粘液或者在料槽中看到成片的溼料,這是雞吐水打溼的飼料。吐水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我們找準病因才是對症下藥的第一步。
1、嗉囊炎
雞群嗉囊感染了白色念珠菌,念珠菌病也稱為嗉囊炎,是由色白念珠菌引起的囊嗉真菌病。病雞感染後,食採減少或不增,偏瘦,嗉囊食積不下,解剖發現囊嗉黏膜散有在或密集的乳白色菌落斑塊,成形白色偽膜,嗉囊色顏變淺,嗉囊內壁炎症感染,致導粘液逆流吐出。
防治方案:
加強飼養管理,定時定量飼餵全價易消化的飼料,不間斷地供給飲水,根據雞日齡大小保持合適的溫溼度和飼養密度,合理細緻地調配飼料;同時,在育雛時注意觀察採食量,合理安排餵食次數,及時清除雞舍的異物,是預防本病發生的關鍵。飲水時加一物:二甲酸鉀用於雞飲水,清理水線去除生物膜,防患於未然。
2、腺肌胃炎
一般在前期15日齡前預防好腺胃炎,後期很少再發生,但是如果20日齡後,雞群超料多於正常基礎量又沒有及時控料,雞群吃多了,不能很好的消化吸收未消化的飼料小顆粒在嗉囊和胃腸停留時間長,就很容易造成雞群發生腺胃炎,一般中後期有了腺胃炎,雞群又出現吐水的現象。
防治方案:
選用優質飼料原料,飼料中添加防黴劑。保證水源清潔,定期對飲水管線進行消毒,可以在飲水中加入酸化劑二甲酸鉀調節水質,還能防黴。
3、黴菌毒素中毒
飼料中的玉米發生黴菌,滋生的鐮刀菌,黃麴黴菌等,產生的嘔吐毒素,黃麴黴毒素,當雞攝入過量的變質飼料,就會出現黴菌毒素中毒現象,表現為吐水,腹瀉等問題。解剖以後,有雞內金潰瘍嚴重,腺胃水腫,鬆弛等症狀。
防治方案:
不用黴變的飼料,在天熱棚舍溼度大的情況下,飼料中要加飼料防黴劑預防飼料黴變,和在飲水中加入防黴劑雙乙酸鈉和酸化劑二甲酸鉀,以保證飼料和飲水的乾淨衛生。
4、雞群發生慢性新城疫或病毒性疾病
多數病毒性雞病,都會導致雞體溫快速上升,飲水量增多。這點在新城疫上表現的明顯,當雞發生新城疫後,採食量下降,拉綠色糞便,口吐粘稠液體。
防治方案:
一般雞群過了30天,21天免疫的抗體水平消耗的差不多,建議在28-29天加強提高雞群免疫力,防治中後期因發生非典型新城疫造成吐水、吃料不增、癱雞、軟脖子和綠便等情況。
除了以上這些情況,還有飼料的粉化率太高,飼料酸敗、發生腸道疾病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雞群吐水,建議選購好的飼料,給雞飲用乾淨的水、同時預防好腺胃炎和腸炎等疾病以及保護好肝臟,這樣可以大大減少雞群吐水的情況,讓雞群發揮生長速度和生產性能,這樣才能有好的養殖效益。
華瑞牧業只生產綠色、安全的飼料添加劑
二甲酸鉀:安全、無殘留,歐盟批准的非抗生素,生長促進劑
飼料級甲酸鈣:降低飼料系酸力,提供畜禽所需的有機鈣源(小分子鈣)
雙乙酸鈉:飼料防黴防腐劑
免責申明:
本微信訂閱號所發資料信息來自網際網路收集,主要用於供給大家學習、交流。我們尊重原創作者和單位,支持正版。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權益,請直接留言或電話聯繫我們,立刻刪除!
關注
長按識別二維碼
關注我們
聯繫電話:15006417880
公司網址:www.sdhrm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