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英特爾和AMD相繼推出新一代處理器平臺,如今的硬體性能可謂是強悍,甚至很多遊戲本都能配備到很高的硬體,欲與PC試比高啊!如果說遊戲本在便攜移動性方面具有優勢,現在基本上已經做到了,但是如果在性能上想要超越臺式機,恐怕還需要很多時日,臺式機在內部空間、電源配備、散熱設計、頂級硬體的選配和擴展,以及個性化的燈效等,都是遊戲本所不能比擬的,所以包括職業的電競賽事,發燒級的硬體玩家,設計師們、視頻剪輯製作等,臺式機所帶來的高效性能發揮,依然是不二之選。
近日,ROG繼光魔G15推出之後再次上新,推出了頂級的ROG光魔G35電競主機,這款主機搭載了AMD全新一代7nm 銳龍9 3950X處理器,以及支持光追技術的RTX 2080Ti獨立顯卡,而更大的亮點就是這款主機更加深度地融入了ROG元素,讓信仰全方位加持,難怪不少ROG玩家們都表示:敗家之眼+AMD YES!愛了愛了!
外觀設計與接口
ROG光魔G35電競主機採用暗黑機身配色,稜角分明的流暢線條與全新的風切設計元素相呼應,給機身提供更高效的散熱。機身的規格為27.9(W)x43.3(D)x50.1(H)cm,約45L體積,重量約15kg。前面板採用了對角斜切設計,中間是菱形的電源按鍵,向下設計了漸變式燈帶。左上部分細膩精緻的面板上是敗家之眼的LOGO,右下部分凌厲的梯狀柵格看上去非常剛毅。
在機身前部的右下角還隱藏了一個小秘密,那就是這款主機還支持外接硬碟的擴展,提供了兩個快拆機械硬碟位,對於需要經常交換大文件,或者是當作數據倉庫的用戶,這個擴展就太有用了。
機身上方設計有提手,便於移動。但是差不多15kg的整機重量,加上主機本身相比常見的機箱要寬體一些,所以也很難手提很遠的距離,但相比抱在懷裡搬運,手提反而會有種安全感。此外,整個機身頂部體也設計了很大面積的散熱格柵,造型上更加立體而有力量。
主機的頂部、靠近前面板,是快捷接口,包括2xUSB3.1 Gen1 Type-A,2xUSB3.1 Type-C Gen1,音頻輸入和音頻輸出埠,用於連接耳機就方便的多了。
在前面板的左側,還提供了一個摺疊式耳機掛架,隨手將耳機掛在這裡,便於遊戲玩家使用,相當貼心的小創意。
機箱左側採用特製的鋼化玻璃面板,ROG的設計字體顯得剛毅有力也很科幻,起到了很好的裝飾作用。通過玻璃面板可直接看到內部硬體的運行,以及主板、顯卡等處的RGB燈效,如果設置為同步,在遊戲環境中將會更加具有氛圍感和個性化。
通過主機的後部可以看到,電源位於主板的背部,空間更大,與前面的核心硬體不會造成幹擾。主板上的接口從上到下包括HDMI2.0、DP1.2,4xUSB3.1 Type-A Gen1,3xUSB3.1 Type-A Gen2,1xUSB3.1 Type-C Gen2,1個千兆網口,5x音頻輸入/輸出,SPDIF OUT。RTX 2080顯卡上提供了2個DP接口,2個HDMI接口和1個Type-C接口。此外,該機還提供了802.11AC無線網絡連接和藍牙5.0連接,非常方便。強大而豐富的接口,足夠你連接更多外設,打造自己的性能中心。
機身內部:水冷+燈效
ROG光魔G35機箱內部採用了腔室分隔的解決方案,所以整個機箱看上去很寬體,這樣做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畢竟要想發揮高端硬體的全部潛能,必須要有充足的散熱空間,所以我們看到銳龍9 3950X處理器採用了240mm水冷散熱,RTX 2080Ti顯卡上有三個散熱風扇,機身後部和電源都有自己獨立的空間和散熱風扇,以及內存、硬碟都做了散熱馬甲,再加上機身大面積的散熱格柵,所以這是一個經過特別優化設計的機箱,目的就是確保性能強力釋放和長時間保持穩定運行。
另一個我們不得不說的是,儘管ROG光魔G35擁有強悍的硬體和散熱系統,但是在內部走線方面做的相當優秀,明面上幾乎看不到什麼走線,這也跟合理的布局設計是離不開的。所以對於那些躍躍欲試、說DIY更好的小夥伴們,與其花費那麼多時間、精力去DIY,倒不如直接買一臺整機更直接,把節約的時間用到提升遊戲技能上去,畢竟一款有精緻做工的整機,其工業化製造和專業的整機測試平臺,所帶來的性能和穩定性更有保障。
這款主機採用了ROG STRIX X570-F主板,滿足銳龍9 3950X處理器性能需求的同時,也能為遊戲玩家、網絡直播用戶和創作者帶來超強體驗。一體式CPU水冷散熱器,對於銳龍9 3950X的性能發揮絕對是有力助攻!無論是遊戲,還是超頻,水冷都能滿足散熱的需求,讓處理器性能隨時爆發而不拖沓。
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顯示晶片),三風扇散熱,電競級顯卡的高端之選,帶有的光追技術更是讓遊戲畫面提升到電影大片級的視覺享受。
4×16GB DDR4 3200高頻內存,並且預裝定製款ROG內存散熱片,有助於增強內存工作穩定性,玩家後期無需升級就能滿足各種應用的需求。
在燈效方面,這款電競主機支持AURA SYNC神光同步技術,可與ROG鍵鼠、耳機以及其它具有神光同步的電競外設,打造一體化沉浸式遊戲體驗,燈效相對柔和不刺眼,滿足玩家在電競氛圍中的個性化需求。
硬體性能測試:頂級核心硬體的矩陣
如果說在外觀設計上,ROG光魔G35主機已經令人心動,那也只是外表光鮮,我們更需要的是內外兼修,到底這臺主機有著怎樣硬核的配置和性能呢?先說重點!7nm工藝 16核心32線程的AMD 銳龍9 3950X處理器,帶有AI光追技術的RTX 2080Ti顯卡,64GB DDR4-3200MHz內存,2TB PCIe 4.0×4固態硬碟,這些已經代表著目前臺式機硬體的旗艦級水準,堪稱武林大家的矩陣!但是,如果你僅僅以為不過如此,那你可能言之過早,如果再加上ROG信仰全家桶的加持,你是不是感覺晃瞎了氪金眼呢!
1. CPU
AMD在去年底推出了第三代7nm製程工藝的銳龍9 3950X處理器,其擁有的16核32線程的配置,是目前AMD中除了線程撕裂者之外最強的處理器。基礎頻率3.50 GHz,單核加速時鐘頻率4.70GHz,64MB三級緩存,TDP105W,支持DDR-3200MHz內存,在搭配X570平臺的PCIe 4.0之後,在易用性和拓展性上將發揮更強悍的性能,而這款G35臺式機主板正是X570晶片組,同時支持PCIe 4.0。下圖是這款臺式機的CPU-Z信息和測試分數,可以看到其單核任務得分達到526.7,多核任務得分更是達到10851.8的性能水平。
在銳龍9 3950X處理器剛推出的時候,當時與之對應的是Intel桌面旗艦級酷睿i9-9900K處理器,儘管在頻率上,i9-9900K還略微高那麼一點點,但是AMD卻得益於7nm工藝、擁有更高的核心/線程數,其性能表現要比i9-9900K強的多。
註:以下G35臺式機硬體測試跑分均在ROG Armoury Crate設置為增強模式下進行,室溫28°C。若有超頻測試會特別說明。
(1)CINEBENCH R15
CINEBENCH R15主要加強了著色器、抗鋸齒、陰影、燈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是CPU性能檢測常用的軟體之一。在R15測試平臺上,這款AMD銳龍9 3950X在未超頻的情況下,多核性能輕鬆跑到4129cb的成績。超頻後可以達到4342cb,約有5%的性能提升。
(2)CINEBENCH R20
Cinebench R20能更準確地測試CPU的性能,判斷不同CPU的能力差距。該測試場景非常複雜,需要「8倍左右渲染速度的計算能力」和「大概4倍的內存」,所以針對更強性能的CPU,目前也大多採用R20進行評測,這裡值得一提的是,銳龍9 3950X處理器搭配DDR4 3200MHz規格的內存,性能表現十分明顯。
CINEBENCH R20測試中,銳龍9 3950X處理器在未超頻下多核得分9256cb;超頻下的得分多核達到9855cb,約有6%的提升。由此可見,簡單超頻後,CPU的性能提升空間還是不錯的。不過,如此性能下,銳龍9 3950X處理器在應對圖形圖像設計、視頻剪輯、3D建模等的運算,可以說是毫無壓力,因此,超頻的意義也就沒那麼大了。
(3)Geekbench V5.1.0測試
Geekbench 5是通過許多不同的測試或工作負載來測量CPU性能的,並能相當完整地顯示整個測試平臺的硬體信息。Geekbench 5.1.0版測試的最終結果單核成績1267,多核成績14568,超頻後多線程得分可達15003,約有3%的提升,多線程的成績相當不錯。
(4)X264 FHD Benchmark
X264 FHD Benchmark是一款視頻轉換類測試工具,主要用來測試CPU的編解碼能力並得出相應的分數。單開的最終成績為69FPS,由於X264 FHD Benchmark最大支持16線程,實際上雙開轉換的成績也同樣會很不錯。
(5)西洋棋基準測試
該軟體測試能夠調用CPU來運行AI測試電腦的西洋棋運算能力。由於支持CPU多線程,而且它做的是大量科學計算,所以也成為檢測CPU的主流工具。同樣由於線程數的限制,16線程最終的結果為30924千步每秒。
2. 顯卡
我們評測的這款ROG 光魔G35電競主機搭載的是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顯示晶片),支持實時光線追蹤和AI智能技術,使遊戲獲得電影級畫面。這款顯卡採用了華碩全自動化製程技術打造,確保了顯卡擁有一致高穩定性的同時,還能提升顯卡的性能與使用壽命。此外,這款顯卡還採用了AURA RGB燈效,支持同步,未玩家提供個性化的遊戲氛圍。
性能參數方面,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顯卡基於 NVIDIA® Turing™架構打造,核心代號TU102,12nm工藝,擁有11GB GDDR6 顯存,擁有4352個著色器,272個紋理單元,總線位寬352bit,Boost頻率1545MHz,
接下來我們使用最新版3DMark進行測試,測試項目包括TimeSpy、Time Spy Extreme、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itra,結果均統計綜合得分;此外還包括Port Royal測試、DLSS測試,該測試只有支持AI光追技術的顯卡才能進行。
關於光線追蹤的技術在之前也介紹過很多了,目前僅有RTX20系列的顯卡能夠實現硬體支持,其對於遊戲製作方面可大大節約成本的同時,也帶來更加高清而逼真的畫質,尤其是在3A大作的遊戲中,其畫面效果堪稱電影級體驗。
3. 遊戲
遊戲測試環節,由於區域網網絡限制的原因,我們僅測試了《CS:GO》、《古墓麗影:暗影》和《地鐵:離去》三款遊戲,但是毫無疑問,AMD銳龍9 3950X處理器的計算能力,以及ROG STRIX GeForce RTX 2080 Ti顯卡,絕對夠得上頂級組合,在遊戲方面的性能表現同樣令人側目。
《CS:GO》遊戲的歷史比較久遠了,數次的遊戲優化,其對硬體的需求也不是很大,在G35臺式機平臺下的發揮,輕鬆2、300幀以上,而且CPU的溫度僅有59°C左右,佔用僅7%,顯卡溫度47°C,佔用54%,功耗僅149W,可以說是毫無壓力。
古墓麗影已經更新了光追技術,我們使用內置的性能測試,在默認影像為高的設置下,渲染幀數23431,平均幀率達到152,自定義調高紋理質量,開啟光追效果,渲染幀數22943,平均幀率為147,同樣能夠非常流暢運行。
《地鐵離去》測試,我們運行RTX光追模式,最終獲得最大126.95的幀率,平均達到78幀,可流暢運行。
4. 內存
該機配備了4x16GB DDR4 3200MHzROG定製內存,全新規格的內存對於AMD銳龍7處理器性能的提升很有幫助,加上預裝了內存散熱片,能夠有效確保內存的工作穩定性。使用AIDA64內存檢測,讀取速度為49268MB/s,寫入速度為46867MB/s,Copy 51744MB/s,延時82.9ns,響應迅速,無論是容量還是讀寫速度,都足以應對各種大型軟體和遊戲的流暢運行。
5. 硬碟
ROG光魔G35臺式機採用了雙希捷FirceCuda 520 PCIe 4.0 SSD,並採用了PCIe 4.0×4傳輸模式,支持NVMe標準,所以在容量和速度方面都相當有保障,此外,這款主機還在前面板提供了2個SATA接口2.5寸硬碟的擴展,玩家可以通過主機上的快拆插槽進行擴展,尤其適合大文件數據分享,非常方便快捷。
我們分別對兩塊固態硬碟進行讀寫速度的測試,C盤順序讀取速度達到了5001.05MB/s,寫入速度達到4280.48MB/s,D盤讀取速度達到了5008.60MB/s,寫入速度達到4274.48MB/s,相差無幾,性能非常穩定,該成績同樣也達到了目前的旗艦級水平,為大數據傳輸和程序運行帶來極速體驗。
6. 散熱
AMD 銳龍9 3950X的熱功耗設計為105W,最高安全溫度95°,其採用了雙腔室結構240mm水冷CPU散熱器。而RTX 2080 Ti的TDP為250W,3風扇6銅管散熱方案。此外,ROG光魔G35的主機箱還採用了分割式設計,以及在頂部、後部、側面板都做了通風口的設計,各個硬體都有自己的風道,內存和固態硬碟也增加了散熱馬甲,所以在散熱方面,G35主機有足夠的信心。
使用AIDA64進行FPU單烤48分鐘,CPU溫度能夠穩定在89°C,核心電壓1.10V,功耗192W,頻率3.91GHz也同樣非常穩定。
之後再同時運行Furmark進行雙烤,12分鐘GPU溫度穩定在最大71°C,當關閉運行,幾乎是數秒就能恢復到正常水平。可見在散熱方面,水冷+優化的散熱方案優勢明顯。
毫無疑問,在性能上,ROG光魔G35臺式機的硬體表現非常優秀,尤其是搭載了AMD銳龍9 3950X處理器以及水冷系統,讓CPU動力表現源源不斷、穩定發揮,各項成績也完全達到預期。同時,包括RTX2080Ti顯卡,64GB DDR4 3200MHz規格的內存,以及2TB固態硬碟,都無可挑剔。它不僅滿足了遊戲玩家的性能需求,也為視頻創作者、設計師們提供了更卓越的硬核表現。
評測總結與購買建議
ROG光魔G35電競主機給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提供了ROG「全家桶」式的頂級配置,無論是外觀設計到燈效,還是核心硬體的定製,ROG的光芒和貼心設計隨處可見,它讓我有種安全感,還有一種想要起飛的感覺,這不是錢的問題,因為你要想DIY攢機,湊齊這些配件,不僅耗費精力,可能也很難達到這樣的效果,所以相對來說,G35已經至臻完美。
正值京東618購物節期間,原價29999元的ROG光魔G35臺式機於6月1日優惠1000元秒殺,到手價僅28999元,此外還可享白條6期免息購買。強烈推薦遊戲玩家或視頻創作的朋友購買,此外,對於ROG信仰粉們,這也是一款值得擁有的個性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