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個問題,問為什麼我們中國的神仙都是騰雲駕霧,仙氣渺渺地在空中趕路;而西方的超人、雷神啥的,卻都那樣橫著飛?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啊!
更有意思的是,還有牛人針對這個問題作出了更進一步解釋,說我國騰雲駕霧的都是神仙,那些橫著飛的,則是低等級的坐騎!
比如說,啥青牛精、獅子精、老虎精之類,都是跟著神仙主人作威作福的妖怪,一旦脫離了主人的掌控,就下界為禍、惹是生非。
我們仔細回想一下,小時候看的那些電視劇裡,確實有不少類似的鏡頭。
比如,每年暑假都要重播的兩大神劇:《西遊記》和《新白娘子傳奇》。
騰雲駕霧的諸如如來、觀音、老君等各位仙家,以及男主角孫悟空。
橫著飛的典型,那必須是白素貞白娘娘啊!她一手蘭花指指向前,雙腿向後微抬,整個身體基本呈水平微向上傾的20度夾角,飄飄若仙的白衣舒展開來,加上白娘子那標誌性的假髮髻。
整個畫面,那叫一個美啊!
即使是橫著飛,那也是最美麗的橫飛女郎,比西方某些內褲外穿的傢伙,那感官程度還是大不相同的。
不過,美歸美,問題也來了。
騰雲駕霧和流線橫飛,這兩種飛行方式,哪個才是更正確的?
首先,我們來看看騰雲駕霧是怎麼回事。
諸多神話劇中,越是有身份地位的大佬,就越是不會像妖怪一樣瞎飛,他們起飛之前,會揮揮手,漫不經心地招來一朵棉花糖白雲,然後將白雲當成滑板車也好、平衡車也罷,就開始了一段「雲載人」的旅程。
飛行期間,神仙大佬們衣衫不亂、髮絲整齊,搞不好連蒼蠅踩上去都得打滑。
也有大佬,是起飛之後,突然腳底生雲霧,也說不清是大佬自帶飛行源動力?還是那雲霧化作實體,有承載飛行的作用?
要弄清楚這二者之間誰為因果的關係,我們翻篇到現代社會,借用科學的思維方式,來探究一下飛行時雲霧的奧秘。
現代社會,飛機是常見的出行工具,而在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過程中,我們常常會發現,飛機後面,經常會拖出一條長長的白色尾巴,就好像是噴出的一條長煙。
有人要問,這是飛機尾氣嗎?那汙染可夠重的,隔這麼遠都能清晰看見。
當然不是!
這條白色尾巴可不是汙染尾氣,而是一種尾跡雲,也叫機尾雲。
機尾雲其實是因為飛機高速飛行過程中,產生了大量熱量,使得周圍的冷空氣迅速凝結出水汽,進而形成雲霧。
說穿了,這就跟我們打開冰箱後,內外較大的溫差下,形成的水霧一樣,只不過,尾跡雲的成形更加壯觀,也更讓人矚目。
解決了飛機身後的尾巴問題,我們同理炮製,神仙們腳底的雲霧,實際也是一種尾跡雲,當神仙們將動力、能量集中在腳底,從而對抗地球重力的時候,過高的熱量就會導致周圍的冷空氣凝結出水汽,進而形成騰雲駕霧的景觀。
如此說來,騰雲駕霧只是神仙們飛行技能的附加玄幻效果,而不是動力源頭,更不是能夠搭乘載客的仙界交通工具,誰家徒弟想上天,師父們就友情贈送筋鬥雲一朵。
如果筋鬥雲真的可以用來作交通工具,那青牛精、獅子精、成群的天馬等坐騎,在天庭還有存在價值嗎?
既然有大量的坐騎存在,那就說明,筋鬥雲的同類,各種交通工具版雲朵是壓根兒沒有的,否則天上冷空氣遍布,神仙們早就實現了工具雲的量產,壓根兒不用養天馬,耗費仙力。
天馬還是天兵天將的標配,那工具雲就只是一個美麗的概念產物,跟升鬥小民們沒半分關係。
也許,又有朋友要說了,但《西遊記》裡,薩提祖師就是送了孫悟空一朵筋鬥雲啊?這還有假。
是這樣的嗎?
其實,筋鬥雲不是某種特殊的雲,而是一種功法,原文中說得明白,悟空是運神煉法,才會了筋鬥雲。
而此前,孫悟空騰雲是真的騰到雲上去,菩提祖師嘲笑他,你這是爬雲,還騰雲?而且神仙們騰雲,大多跌足而起,猴子卻好動,要扯個跟頭才踏雲而去,菩提祖師,就著猴子的這個勢,才傳的他筋鬥雲。
說白了,筋鬥雲中的筋鬥,其實是孫悟空自己的行動習慣,而菩提祖師做的,只是在猴子本身固有的習慣之上,幫助他運神煉法,也就是提煉身體動能,達到能夠起飛的目的。
所以,不管是跌足盤腿也好,還是蹦躂筋鬥也罷,其本質都是選擇讓自己舒適的角度,讓自己能夠打開身體能量的閥門,釋放源動力。
從這個角度看,不管是神仙們的騰雲架霧,還是妖怪們的橫著飛,都是怎麼舒服怎麼來,最根本的問題在於,解決動力。
能夠產生出源動力的,就能夠飛,反之,你怎麼擺poss,那也是原地踏步,沒得飛。
但不管怎麼辦,只要速度夠快、能量夠大,天上的冷空氣又足夠多,一朵仙雲,那是跑不了的。
至於說西方的超人們,為啥不在身後拖一條尾跡雲?那多簡單,他的飛行是無視重力、沒有理由的啊,你看鋼鐵俠不就有噴氣式尾巴?也從腳底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