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福布斯中文網
2005年是桐華開始創作小說《步步驚心》的年份。當初為了疏解初到異鄉的苦悶,而「無心插柳」創作出這部作品的她,沒有想到,這部小說在15年後的今天,依然為人津津樂道。
2020年再版《步步驚心》封面圖 。圖源:受訪者供圖
2017年3月,《散落星河的記憶》第一部出版。到2018年5月,這部小說正式完結。這是桐華最近的一套作品,也是她創作的第10部長篇小說。
15年間,桐華從未停止創作的腳步。快的時候,一年一部作品,不僅創作效率極高,作品質量同樣可圈可點。比如最新的這部《散落星河的記憶》完結篇,曾獲得央視主辦的「2018年度中國好書」。
創作小說的間隙,桐華還去嘗試了影視策劃、編審和監製等工作,在多重身份之間轉換得遊刃有餘。《步步驚心》後,她也有更多作品被改編成影視劇,登上熒幕,被越來越多人熟知和喜愛。
在創作中,桐華不會提前寫大綱,不會給作品設定框架;在生活裡,她也不會規定自己必須要去做什麼、要在多少年內做到怎樣的高度。她打趣道自己的智慧不允許她看到太遙遠的未來,她只能做到在面對當下的每件事時,投入百分百的認真與熱情。
圖源:受訪者供圖
如果說一定要問問她成功的密碼,大概要歸結於兩個字——真誠。
「你很真誠地調動自己的所有智慧和情感去創作的東西,它裡面所帶的那種情感的力量,也自然而然地能打動人。」
寫作是一種本能
對於從未接受過寫作科班訓練的桐華來說,寫小說就是一種憑藉喜歡的本能去做的事情。而在創作《步步驚心》時,她又養成了邊寫邊想的習慣。她一般只會為小說構思一個開頭,之後的情節走向就完全「隨緣」了。
有時候創作遇到了瓶頸,她也不會硬逼自己寫下去,會索性放下,和身邊的朋友出去旅行,「胡吃海喝,侃侃大山」,回來發現思路好像又通了,就繼續寫下去。
解決寫作瓶頸的過程被她比喻為道路清障,出去散心的時間就是清除障礙的過程,好像路上有一個障礙物,放置一段時間後,會發現怎麼搬走障礙物,或者原來此路是不通的,那就換一條路再走。「所以我覺得在寫作中解決瓶頸其實不是一種『好像突然之間有靈感的感覺』,更像是想通了。」
言「情」小說不僅僅是言愛情
儘管愛情被大眾認為是桐華小說中的主線,例如《步步驚心》中,若曦和四爺的感情,打動了無數的讀者與觀眾。但在桐華看來,小說中,若曦和十三爺「無關風月,只為真心」的友情,同樣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圖源:受訪者供圖
桐華坦言自己是以「情」為核心創作,愛情、友情、親情不分高低和輕重,都是人生重要的組成部分。她舉例,小說《最美的時光》裡,親情線就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女主角蘇蔓在父親最後的彌留之際辭去工作,對父親不離不棄的照顧,還有她和麻辣燙之間的友情,全部合在一起才是「最美的時光」。如果讀者只是去看愛情,這部作品是很單薄的。
所謂言「情」小說,言的不單單只是愛情的部分。儘管讀者會先入為主地跟著愛情線走,但仔細看來,桐華小說中的友情和親情線同樣非常完整。而這,與她自身的生活和情感體驗分不開。
在生活中,桐華同樣也是個十分重感情的人,「我覺得這(感情)是你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家庭和睦,這是非常好的,因為家庭和睦相當於令你的身心永遠有一個休憩之處,然後再有三五知己,你這輩子在任何時候都不用害怕孤單,心裡是有底的。」
靈感源於生活
這些生活中的感情故事也變成了桐華創作時的靈感,「靈感源自生活」。
在採訪過程中,桐華三次提到她的一位好朋友與初戀不斷錯過的故事,那段感情發生時的天氣、他們走過哪些路、坐了哪路公交車等等細節,至今都令桐華印象深刻,後來她將這個錯過的情緒寫進了小說《雲中歌》。
而小說《最美的時光》中,又暗含了她另一位朋友的故事,「相親對象是暗戀了一整個高中時代的男生」這種戲劇化的場景,也曾在生活中真實上演。她創作《散落星河的記憶》的初衷,則是看了一個和基因有關的紀錄片。
桐華第10部長篇小說《散落星河的記憶》。圖源:受訪者供圖
對於桐華來說,創作基於對生活的點滴體驗。儘管有些作品的時代背景不同,但人的情感是共通的。「我們對真摯愛情的渴望、對溫暖友情的需求,是永遠不變的。」她說,「所以我雖然寫的有可能是一個遙遠時空的故事,但這個故事所闡述的情感,其實源自當下,只不過它被放在了另外一個時空中去發生。」
每部小說都是一段珍貴的記憶
從2005年創作第一部小說至今,桐華基本保持著超高的創作效率,有時一年一本書是常態。回想起來,每一部作品都包含著她一段時間的回憶,它們不分伯仲地存在於桐華的心中,都很珍貴。
有些經歷想起來會令她忍不住笑起來,比如閨蜜與初戀的愛情故事,也有些故事回想起來令她神傷。比如她講到,自己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心情很低落,有位同學邀請她去自己的老家三亞散心。桐華去了三亞,在那裡住了一個月。她至今還記得朋友家的院子,記得院子裡的番石榴,記得朋友的媽媽用鐮刀開椰子給她吃,還記得用公孫桔做「醋」、蘸馬鮫魚吃的經歷,她把這些經歷感受寫進了小說《那片星空,那片海》。
2019年再版《那片星空,那片海》。圖源:受訪者供圖
可惜的是,朋友的媽媽後來生病過世。她講到這裡,用了很久才平復心情。「所以我說每部作品對我來說都有它很特殊的地方,每一段經歷也都很特殊,都很珍貴。」
創作是一件沒有遺憾的事情
桐華並不太在意網絡上對作品的評價,她覺得創作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一個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是屬於作者的,但一旦發表出版了,就不屬於自己了,讀者有評判喜歡與否的權利。
創作小說和拍影視劇也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影視劇在整個拍攝的過程中,有無數次妥協,是一個不斷妥協的過程,而創作小說則更為自由和私人化。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創作每部作品的過程中,竭儘自己全部的智慧和努力,「我只能做到這個份上了。」她笑道,「儘管有缺點,但在能力範圍內已經盡力,對我來說是沒有遺憾的東西。」
對於桐華來說,儘管回頭看那些以前創作出的作品,還是會覺得有缺點,但她認為這些缺點是在當時的那個時間點沒有辦法克服的。她盡力去做了,盡力過就沒有遺憾。
而關於未來,她說:「再去寫每一本新的小說,就像再談一次戀愛一樣,永遠勝敗未卜。」
圖源:受訪者供圖
福布斯中國對話桐華(節選):
福布斯中國:除了作家,您還是影視策劃人、編審及監製等,在多重身份間切換對您來說有怎樣的挑戰?
桐華:這個過程比較自然而然,我是個沒有職業規劃的人,如果《步步驚心》沒有改編影視劇的話,我可能會只是一直不停地寫小說。這部劇的改編,讓我接觸到了(新的領域)。後來我做了編審的工作,也做了策劃的工作,也有個別的去做了一些監製的工作。其實應該感謝一起工作的團隊,(這個過程)主要是我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跟團隊商量,最後在團隊的幫助下,在很多老師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些想法變為現實。《步步驚心》幫我打開了一扇門,讓我走到門裡面去,然後再在這條路上繼續嘗試著,跌跌撞撞地摸索著往前走,(挑戰是)畢竟我是非科班出身,還是屬於要邊學邊做。
福布斯中國:您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沒有刻意考慮到影視改編,而做出一些文字創作方面的調整?
桐華:我不太會考慮,正是因為我自己從事了影視創作,所以我知道影視創作跟寫小說,更像是從一個根上長出來,但又截然不同的兩朵花。我在做劇本的時候會發現,限制是非常大的,要考慮成本,還有畫面到底能不能拍到。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在小說裡可以說「千軍萬馬」,就是這簡單的4個字,或者說在這個基礎上再展開幾十字到幾百字的描寫,這就是在電腦上敲鍵盤的事兒。但是「千軍萬馬」這4個字放在影視劇裡,它的局限性是非常多的,它有大量的成本考慮,還有場景、季節等等多方面的考慮。而且小說更多的是一些個人表達,它是作者自己的作品,而影視劇不一樣,一般來說整個團隊加起來幾百號人,(影視劇)是由這幾百號人來共同完成的一個東西,是一個集體創作的過程。
也正因為我知道影視劇的局限性,所以我在寫小說的時候反倒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讓我在影視創作中學習到的一些東西影響我的寫作。我希望寫作是一個私人的東西,能夠天馬行空,能夠想寫千軍萬馬就寫千軍萬馬。
福布斯中國:2019年,您的多部作品推出了全新修訂的版本。為什麼要在今年推出再版?全新修訂版中新增了怎樣全新的內容?
桐華:這個時間不是我刻意選擇的,是正好所有的版權都到期了。(笑)再版的《長相思》從頭到尾全文修訂了一遍,《步步驚心》加了一個序,《曾許諾》以前在第2版的時候已經修訂過了,所以基本上沒有改動。它們都是我10多年來辛辛苦苦工作的見證。
2019年再版《長相思》。圖源:受訪者供圖
福布斯中國:您會去在意網絡上的一些評價嗎?
桐華:不是很在意,因為我覺得我身邊的人給我的東西很多,親情、愛情、友情都給予了我很多的東西。當這些東西足夠多的時候,內心是很豐盈,並且很堅強的。我寫的每一本小說,對於讀者來說,有可能他覺得不好看,但是對於我來說,創作每一部小說的時候,我都是拿出了百分之百的誠意和努力。雖然我認為它們是有缺點的,但是我知道我已經做到了當時的最好。
福布斯中國:在您十幾年的創作生涯中,心態發生過怎樣的變化?
桐華:比如說寫《步步驚心》的時候,就想的特別的少,完全是在靠本能去寫。寫《大漠謠》的時候就會開始思考。《雲中歌》第一次用第三人稱,那個時候很「痛苦」,好想改回第一人稱去寫,但又不行,必須要邁過這個坎。像《那片星空那片海》是寫給自己的,那個故事就比較童話一點。每一本書都跟我當時的心態有關,是不一樣的,一直在變。
福布斯中國:有沒有是朝著一個方向,比如說變得更加成熟自信了?
桐華:不會。我舉個例子,即使你談了很多段的戀愛,但是當你又發生一段感情的時候,難道你不忐忑嗎?或者說這次一點都不緊張,因為我已經談過3次戀愛了?不會的。我覺得寫作的過程就像戀愛一樣,不會說因為我寫了第9本書,我寫第10本書的時候就不忐忑,我依然很忐忑。只能說我對於文字駕馭也許更嫻熟了一些,但這並不成為這個作品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
2019年再版《曾許諾》。圖源:受訪者供圖
福布斯中國:有沒有給自己設定過未來職業發展的方向和高度?
桐華:希望能寫出更好看的小說。能有一個作品,它既有真摯的情感,又有非常好的寫作經驗,能把這兩者完美結合到一起。我覺得到現在為止,每一部作品回過頭看的時候都有缺點,永遠好像覺得還是差那麼一點。
福布斯生活系列活動
涵蓋沙龍、晚宴、論壇、展覽、品鑑會等形式
暢談健康、消費、居住、出行、科技等前沿趨勢
致力於打造生活愛好者與創新者的跨界交流平臺
見證中國新消費時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