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玉器鑑賞知識

2020-12-16 紫色百合香

明代玉器一方面繼承宋元代時期的傳統,另一方面又形成本朝獨特的風格。明代玉器造型豐富,工藝推陳出新,玉器上甚至還出現了詩,書、畫、印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以陸子剛為代表的玉器成為明代玉器的亮點,而且帶有吉祥寓意的玉器更加傾向於世俗化和生活化。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明代玉器分類知識,通過細緻的分類介紹,使您鑑賞獨特的明代玉器。

一、明代玉器-日用玉器

1.明代玉杯

明代玉杯造型精美,樣式繁多,較宋元時期的玉杯更加獨特。明代玉杯常常用鏤雕進行裝飾,鏤雕部分有時甚至超過了杯子的容器部分,刻工細緻,工藝精湛。

2.明代玉碗

明代玉碗的碗壁通常較厚。永樂、宣德時期以花卉紋玉碗居多。嘉靖時期之後多為龍紋玉碗和魚紋玉碗。

二、明代玉器-陳設玉器

1.明代玉瓶

明代玉瓶多以仿古造型出現。常見的玉瓶種類有仿古瓶、琮式瓶、蓮花瓶等。

2.明代玉山子

明代玉山子在明代玉器中非常有特色,其內容題材也十分廣泛,主要是以人物、花草、樹木、山石、禽獸、亭臺樓閣等為主,此外,還有神仙、佛教、道教等題材。

三、明代玉器-裝飾玉器

1.明代玉佩

明代玉佩種類十分豐富,造型繁多,常見的玉佩主要是方形玉佩、瓣形玉佩、玉牌飾和玉組佩等。

玉牌飾以明代蘇作玉器匠人陸子剛製作的最為精美。

玉組佩是春秋戰國時期非常流行的一種華麗的佩飾玉器,唐宋時期幾乎已經消失,但是到了明代,玉組佩又重新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之中,並成為明代裝飾玉器的特色玉器。

2.明代玉帶鉤

明代玉帶鉤的造型和紋飾主要繼承前朝特色,但是鉤身造型由琵琶形轉變為螳螂形,形體較窄,鉤鈕移至鉤身中間。

此時玉帶鉤的紋飾也更加豐富,常見的紋飾主要是龍紋、鳳紋、蟠龍紋、瑞獸紋、雲紋、花卉繪、靈芝紋、細繩紋等。這些紋飾雕刻精細,相當華美。

四、明代玉器-禮儀玉器

1.明代玉璧

玉璧是古時非常重要的禮儀玉器,唐宋時期幾乎消失不見,但是明代非常崇尚復古之風,因此明代仿古玉璧又出現在許多禮儀活動之中。此時的仿古玉璧多用白玉和青玉製成,且數量龐大。仿古玉璧的形式主要是依據文獻古籍記載的樣式加以仿製,多仿製戰漢時期的古玉璧。八卦紋飾的玉璧也出現在明代。

2.明代玉圭

玉圭是古時非常重要的禮儀玉器。明代玉圭的使用有諸多限制,如玉圭的形制、大小及用途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明代玉圭一般呈三角形狀,且為長方形玉片。玉圭的紋飾既有光素無紋的簡約玉圭,也有帶有紋飾的精美玉圭,常見的紋飾主要是谷紋、弦紋和山形紋等。

五、明代玉器-頭飾玉器

1.明代玉簪

明代玉器中,頭飾玉器的種類非常多,製作工藝非常發達。玉簪多以白玉和青玉製成,一般青玉較多。玉簪的造型複雜多變,有時簪頭還會鑲嵌有華美的寶石,絢麗奪目,光彩照人,體現了豐富的明代玉器文化內涵。

2.明代玉梳

玉梳,古時又稱之為「玉櫛」,將它插戴在頭髮上,既可綰髮,又可以作為精美的裝飾。明代婦女非常流行頭上插戴玉梳,這也是當時的一種時代風尚。玉梳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充當男女之間定情的一種信物。明代玉梳傳世的器物非常稀少,因此彌足珍貴。

我是紫色百合香,請您點擊關注,每天為您分享各類精華收藏知識。感謝您的每一次瀏覽、轉發及收藏文章!

相關焦點

  • 中國玉器鑑賞-清代玉器解讀
    中國玉器中,清代玉器一直佔有重要的一席之位,而且是中國玉器史上的鼎盛時期。清代玉器是集歷朝歷代大成的玉器。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解讀古玉史話:清代玉器全面收藏知識與精品玉器鑑賞,通過一些清代玉器的精品實例,使您能感受到我國清代鼎盛時期玉器文化的輝煌成就。
  • 中國古代玉器-明清玉器特徵知識
    中國古代玉器中,明清玉器是廣大玉器愛好者收藏的重點品類。明清玉器的特徵和知識綜述可以更好地輔助藏家了解那段讓後人銘記的輝煌歷史成就。一、明代玉器-玉器綜述明代玉器的總體風格是:清新活潑,稜角分明。二、明代玉器-玉器玉質明代玉器主要是採用我國新疆出產的和田美玉。和田美玉有質地溫潤、細膩、瑩潤的特點,仿佛有玻璃質般的感覺。三、明代玉器-玉器品類明代玉器的常見品類一般是實用器皿,常見的有玉碗、玉盤、玉杯、玉壺、玉文房用具等。明代的古人喜歡佩戴玉佩,所以玉佩方面,又有新品類出現,如方形玉佩、玉串飾、玉片等等。
  • 明代玉器已落伍 ,珠寶首飾是新寵 !
    河北省民俗博物館明代花形玉飾玉器豐富的文化內涵和令人賞心悅目的質地,致使人們崇玉、尚玉、藏玉之風經久不衰。如何把握古玉器的時代特徵和真偽,就成為收藏領域一項專業性很強的科學知識。湖北省博物館明代雙龍紋鎖形玉佩【一】明代玉器工藝的發展歷程明代玉器工藝的發展經歷了早、中、晚三個時期:
  • 紋飾,玉器上雕琢出各種花紋圖案,是鑑賞玉器的重要方面
    紋飾,玉器上雕琢出各種花紋圖案,是鑑賞玉器的重要方面玉器上往往雕琢出各種花紋圖案,即紋飾。紋飾的雕刻技法、構思、表現主題等方面是評價玉器及鑑賞玉器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歷史時期,紋飾的表現形式及雕琢技法,往往都有很大區別,所以紋飾成為玉器斷代及鑑賞的一個重要標準。
  • 瓷器鑑賞:《明代·黑釉弦紋瓶》和《青瓷撇口碗》,一真一假!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338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中國文化管理協會藝術品市場管理委員會陶瓷組專家
  • 全面概述唐代玉器知識點
    唐代玉器一直受到廣大藏家的喜愛和青睞,不僅僅是因為它是大唐盛世下的產物,更多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紫色百合香為您全面概述唐代玉器基本知識點,這篇知識匯總篇帶您領略唐代玉器之美,感受大唐傲人之姿。這一時期,不僅僅傳統玉器得到了大力發展,而且各種異域風格的玉器也在不斷湧現。由於上層統治者生前和死後都以玉器為專屬品,因此也促進了當時玉器的發展,使得玉器經過了數百年的低谷之後又走向了又一個新的高度。二、唐代玉器-基本形制唐代玉器的形制大致可以分為:禮儀玉、佩飾玉、裝飾玉、擺飾玉等幾大類別。
  • 唐代玉器收藏小知識
    唐代玉器承載了太多的文化歷史,其工藝之精、紋飾之華美足以讓世人見證大唐風範下的精品玉器。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玉器科普知識-唐代玉器,從知識綜述、玉器種類、玉器紋飾、玉器工藝、各式玉佩等多方面收藏小知識深入了解別具一格的唐代玉器。
  • 古代玉器常見紋飾大全
    中國玉器上各種紋飾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鑑定玉器的重要標準之一,今天就介紹一些基本的紋飾。 古玉器上的紋飾,或樸實無華,或精維細琢;或簡單幾刀的簡練勾劃,或繁縟到無以復加。各種紋飾的雕刻技法、構圖、表現的主題一直為鑑賞專家所重視。
  • 明代萬曆通寶金幣孤品鑑賞
    在明代萬曆年間,推出的萬曆通寶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傳承了嘉靖的火漆、鏇邊、金背等工藝,所鑄錢幣樣式規整,鑄量充足,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明代經濟的發展。萬曆鑄錢亦更多為黃銅材質所鑄。然而,這一情況並不表明,期間鑄錢材質無青銅或者紅銅。事實上,三銅鑄錢直至清代,仍沿用之,無非嘉靖年後,黃銅錢趨多,或者叫做以黃銅正式批量鑄錢而已。
  • 中國古代玉器鑑別
    中國古代玉器數千年來一直被世人所傳承。玉器被世人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因而有黃金有價玉無價之說。古代玉器古樸大方,造型新穎別致,無不透露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玉器鑑別是古代玉器中最難掌握的一項專業知識,通過本文紫色百合香為您逐一梳理。一、黃金有價玉無價黃金自古以來就是富貴的象徵,但是玉器更多象徵著平安吉祥。
  • 瓷器鑑賞:「仿成化杯」,還是有一定距離!
    全民愛收藏: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174)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瓷器鑑賞1:藏友諮詢撒角和挖足不夠自然,裡面的畫工和明代成化年間的畫工不太相似,外面的邊飾畫得過於死板。釉過於發青灰,沒有成化時期底釉的那種質感,款識從照片看寫得有些像,但是也不太自然,尤其是底足的胎質。雖然這種從照片上不能做出百分百的判斷,但至少從照片來看不開門。
  • 中國古代玉器-高古玉收藏知識大全
    中國古代玉器中,歷代高古玉有著獨特的特點和風格。而高古玉的收藏知識繁多而雜,今天紫色百合香為您介紹歷代高古玉基礎知識集錦,通過十個簡單的問答題讓您對高古玉有大致的認識和了解。1.夏代玉器的材質特點?從考古出土的實物發掘觀察,出土的玉器多以綠色玉為最多,而白色玉則比較少見。2.商代玉器的遺址分布有哪些?商代早期的代表性遺址主要有:二裡崗鄭州商城、山東濟南大辛莊、偃師商城、山西垣曲商城、湖北黃陂盤龍城、江西樟樹吳城等地。
  • 全面概述古代玉器紋飾知識點
    中國古代各歷史時期的玉器紋飾各有特色之處。紫色百合香為您全面概述不同歷史時期的古代玉器紋飾特點,通過這些知識點綜述,使您對各種古玉紋飾有更加清晰的認識和了解。一、龍紋龍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動物。龍的形象一直深入人心,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 玉器史上最後的輝煌——清代玉器
    據楊伯達先生的研究,清代的玉器生產可分為四期。第一期自清朝開始至乾隆二十四年(1644~1759年),共115年。此期玉石材料來源不豐,其玉器生產繼承了明代的風格。此期玉石材料來源豐富,玉業空前繁榮,加工技藝成熟,琢磨成功許多巨型玉器,為清代玉器史上的豐碑,在中國玉業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上圖為青玉萬松山房圖山子,清中期,高20.6釐米,長28釐米,底寬4.6釐米。清宮舊藏。山子青玉質,作重疊山巒形。
  • 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史,值得收藏
    中國古玉器世代單件作品的產出與積累,與日俱進的玉器生產技藝,以及與中國玉器相關的思想、文化、制度,這一切物質的、精神的東西,構成中國獨特的玉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一個重要的分支而光照全世界。鑑賞中國古代玉器,我們不但要欣賞它們的工藝價值,更要研究它們深刻的文化內涵。
  • 崔凱:仿「明代·青花高仕圖梅瓶」,風格不對,青花不佳!
    收藏之旅:考考你的收藏眼力(2020第487期)鑑賞範圍:陶瓷、字畫、玉器、錢幣、銅器、雜項鑑定老師簡介:崔凱,中國古陶瓷研究會鑑定委員會委員鑑定專家,北京電視臺北京青年《我愛收藏欄目》 特約鑑定嘉賓,河南衛視《華豫之門》 特聘瓷器專家,在從事文博工作十餘年,對陶瓷雜項工藝類文物研究考證鑑定有較深的造詣
  • 各時期玉器上的螭紋特徵
    清宮舊藏 明代玉器上的螭  明代玉器上常見螭紋,試舉數形如下:  一是明墓出土兩例。其一為淺浮雕螭紋,頭部如鼠首,腦後有一卷彎的獨角,回首,扭絲紋頸,背脊有一條隨形陰線,前兩足,一伸直置頸下,一後伸置腹側,後兩足一伸一縮,尾長細分兩叉。
  • 仿古玉器特點知識綜述
    玉器仿古之風始於宋代,但是尤其以明清時代的仿古玉器最具有藝術特色,其仿製效果也最為精妙。紫色百合香為您詳細介紹宋、元、明、清時期及現代的仿古玉器特點,通過簡單明了的知識綜述,使您對歷代仿古玉器有更為深入的認識和了解。
  • 宮廷精品玉器拍賣場上出風頭
    扳指雖小身價不低 據統計,2009年國內拍場成交價前100名的玉器,成交總額為15.47億元,與2008年的8.86億元相比,增幅達到了91.26%。 業內人士認為,與以往玉器拍賣市場上大型玉器走俏相比,近年來的玉器拍賣市場上,以扳指、印章、插屏為代表的小型精品玉器開始受到投資者的關注。
  • 盤點明代瓷器上的龍紋,都記全了,也就這麼幾種
    至殷商時期,龍的造型具體了一些,但仍舊十分抽象,今天還能夠見到的,是青銅器、玉器和漆器上的圖案紋飾,比如下面這種。這是商代的夔龍紋,至於為啥這麼叫,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是這麼說的,「夔」乃龍的一隻腳,因此這種一隻腳的龍自然被叫做夔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