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小仙女在變美的這件事上耗盡了洪荒之力,各種護膚品忍痛砸下,也有不少小仙女選擇去專業的美容機構為美麗加分,但稍顯遺憾的是,傳統護膚產品效果有待提升,專業的美容機構價格過於昂貴,也正是因為如此,美容儀越來越多走上了人們的梳妝檯。
目前市場上對美容儀普遍的定義為:美容儀是一種利用物理、電子技術、光學等方法,作用於人體身體、面部,達到美容效果的儀器。儘管在產品用途上,美容儀能夠滿足現代消費者生活節奏加快,並且在短時間內實現相關美容護理的需求,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目前美容儀仍是一個新興品類,國家法律法規和標準還沒有專門針對美容儀的定義、分類作出明確規定。
現在的問題是,美容儀作為一門能夠幫助消費者變美的的「生意」,收割了無數消費者,也成功颳起了一陣「勁風」,但行業監管的缺失,這項為美麗加分的事業真的如同表面看起來那麼光鮮亮麗嗎?
市場銷售火爆
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美容儀行業市場規模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我國美容儀行業正處於高速發展階段,目前美容儀產品產量增速超過20%,截至2019年中國美容儀產量679.4萬臺,同比增長21.82%。
另外,根據智研諮詢發布的《2014-2019年中國美容儀行業消費量》相關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9年,我國的美容儀產品消費量從131萬臺增長至655.2萬臺,複合增長率高達37.79%。一個不爭的事實,我國美容儀市場迎來了發展的黃金期。
其實這也很好理解,美容儀產品宣稱的提拉、緊緻,能祛皺變年輕,能夠讓臉型變更好看……,通過光電科技解決皮膚問題,這完全成為了消費者「種草」的理由,試問有誰能抗拒變美呢?
當然,美容儀產品銷量飆漲的背後,也離不開明星、網紅的帶動。我們永遠也不要忽略明星和網紅的力量,他們的種草就可能帶火某一個行業。小仙女迪麗熱巴、被演戲耽誤了的美妝博主林允、佟麗婭、張韶涵種草日本雅萌YAMAN射頻美容儀;林心如、倪妮在節目中使用日本refa;演員胡冰卿種草以色列Tripollar;關曉彤在微博曬出使用Foreo潔面儀的照片……
以Luna潔面儀為例,王菲女兒李嫣在2015年網絡直播時鏡頭簡短介紹了王菲的化妝檯,引發網絡熱潮,眾多網友紛紛截圖詳細分析王菲所使用的護膚與化妝品,發現了Luna潔面儀;隨後Luna在網絡上的熱度開始集中爆發,迅速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而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來看,固然我們搞不清楚美容儀的原理到底是什麼,但看到這麼多的明星都在用,沒個美容儀當然不能夠,所以明星超強的帶貨能力下,美容儀成為了小仙女梳妝檯上的具備產品。
專利侵權
在美容儀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仿製或山寨美容儀頻頻出現,不僅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更是侵犯了品牌方長期積累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6年,Panasonic 松下電器起訴珠海金稻公司生產及銷售的「金稻離子蒸汽美容器KD-2331」,認為侵犯旗下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要求銷毀有關被訴侵權產品宣傳資料以及相關經濟損失補償,經過審查,法院判決松下勝訴。
2019年9月斐珞爾公司向上海智慧財產權法院起訴,認為珠海金稻公司、中山金稻公司、上海卓康公司侵害了Luna潔面儀外觀設計專利權,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300萬元。據了解,Luna潔面儀是斐珞爾公司於2013年開發,潔面儀以其開創性的產品設計一經推出便贏得消費者青睞,成為行業知名產品。
對此,上海知產法院審理後認為被訴侵權潔面儀與Luna潔面儀的外觀設計相比,在整體外形結構、刷毛及凸起弧線的排列分布、按鈕及充電口的位置設置上均基本一致。雖然被訴侵權潔面儀和Luna潔面儀專利之間確實存在一些區別,但對整體視覺效果不產生實質性影響,被訴侵權潔面儀的設計落入斐珞爾公司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範圍,構成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同時法院向天貓、阿里巴巴發出調查令,查明侵權產品的合計銷售數量為358074個,合計銷售金額為35262990元。最後法院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侵害LUNA潔面儀的外觀設計專利權,被告珠海金稻公司、中山金稻公司賠償斐珞爾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300萬元,被告卓康公司在5萬元範圍內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家用美容儀行業成為智慧財產權侵權的重災區,相信這與家用美容儀構造簡單、進入門檻低有關。大家都看到了商機,爭先恐後的殺了進來,但由於行業監管的缺失,外觀專利侵權事件頻發。
對此,一位美容儀行業品牌商曾無奈又憤慨的表示,「行業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勢在必行,我們花大力氣研發一款產品,上市後不出兩個月,必有仿品出世!」
質量堪憂
事實上,除了外觀專利侵權外,美容儀產品質量問題也成了制約行業發展的頑疾。黑貓投訴平臺上,國產知名美容儀品牌金稻就引發了消費者的瘋狂吐槽。
用戶名為「Doris思朵兒」的消費者投訴稱其購買的「金稻智能冷熱噴霧蒸臉儀」擺弄5個小時無法聯網,退貨卻遭推諉。
一名匿名用戶表示:「金稻蒸臉儀型號23313,使用時突然噴出水滴,商家聲稱是凝露,不同意退貨,蒸臉儀噴出的應是水霧,客服一直在咬文嚼字說是凝露,不承認存在質量問題,那可是噴臉啊,難道要等到真的出問題了再去找商家嗎,聽說金稻售後垃圾,算是見識到了」。
另一名匿名用戶表示:「金稻美容儀用了幾次後,電源燈不亮,冷霧不噴氣,商家以超過退貨期限為由拒絕退貨,只好寄回廠家維修,維修後故障依舊,本人不想再次維修,要求退貨退款,商家不同意。」
根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調查,選用了市面上熱銷的10款美容儀進行試驗,其中,有5款為微電流型美容儀,涉及NuFACE、娜蜜絲、康堡仕、金稻和黎琺5個品牌,另外有5款為電離子型美容儀,涉及品牌有SKG、松下、MKE、Notime和雅萌,基本涵蓋了家用美容儀的暢銷品牌和類型。
結果發現有6款產品的鎳釋放量不符合相關標準要求;2款產品在使用時存在低溫燙傷的風險;5款產品清潔功能卸妝不如日常人手卸妝乾淨;還有5款產品溫熱導入效果未能達到廣告宣傳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央視《每周質量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日系美容儀品牌雅萌和refa都栽了個大跟頭,產品均存在鎳釋放量超標的問題,其中雅萌鎳釋放量是歐盟限值的近40倍,至於refa的鎳釋放量是歐盟限值的近150倍。
深圳市品質消費研究院工作人員 李蔚蘭表示:目前我國針對家用美容儀產品,還沒有鎳釋放量的限值要求,所以這次比較試驗參考了歐盟法規的相關,結果顯示,10款家用美容儀產品的樣品當中有6款就超出了限值要求。
據了解,目前我國市面上的家用美容儀普遍採用金屬離子電鍍工藝,加工過程中加入鎳可以增加產品的耐磨性,讓美容儀的金屬鍍層更光亮,但鎳是最常見的致敏性金屬,長期或反覆地使用鎳釋放量不符合要求的產品,可能引起過敏症狀。
對此,醫學專家表示:「消費者使用美容儀時都會與皮膚直接接觸,每次使用時長平均為10到15分鐘,這樣的使用頻率足以導致鎳過敏人群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症狀。」
這到底叫人說什麼呢?美容儀帶來的美容效果還有待商榷,但美容儀產品質量堪憂,甚至連雅萌、金稻這樣的大品牌都折在了質量關上,消費者購買的美容儀很有可能是毀容儀,這就完全讓人恐慌了。
總結
當前,我國家用美容儀市場品類眾多,但國家層面卻沒有明確的定義,監管匱乏,整個行業游離於「灰色地帶」。據悉,目前適用於家用美容儀的國家標準只有家電通用《GB 4706.1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以及《GB 4706.15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皮膚及毛髮護理器具的特殊要求》標準。而美容儀多多少少帶有一定「醫療器械」性質,尷尬的是美容效果沒法得到臨床驗證,這就給了商家鑽空子的機會,企業炒作概念,往往在產品營銷時誇大作用,美容儀市場亂象橫生,真的需要好好管管了。幸運的是,國家相關部門目前正在主導制定國際上互認的家用美容儀安全標準,預計將於明年發布,屆時將等同轉化為國家強制性標準來採用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