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守四行倉庫是另一種局面?《八佰》德械裝備給八路軍會如何

2020-12-13 影視劇來了

電影《八佰》已經上映,四行倉庫這一經典戰例成為大家熱議的話題,難道四行倉庫一戰我們不是勝利方嗎?此次戰鬥的目的不是殲滅日軍,而是達到某種戰略目的。

《八佰》宣傳海報

首先,給主力部隊撤退和市內重要機關轉移贏得了時間;其次,讓世界各國尤其是英美國家看到了我們抗戰的決心,和中國士兵的大無畏精神。從這兩點來看,四行倉庫一戰已經達到了戰略目的,後來的撤退是必然的,沒有支援沒有補給,無論哪支部隊去打,四行倉庫那一戰的結果都一樣,只是過程有所改變。

四行倉庫真實圖片

【在硬體方面,我們處於劣勢】

1937年是抗戰初期,日本人沒有太平洋戰爭,美國英國還在看熱鬧,所以日本人的全部精力全在我們國家,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國家傾全國之力去攻打一個貧窮落後的農業國家,其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戰爭打的是消耗,從長遠看,日本必敗無疑。但是單說四行倉庫一戰,即使把800壯士的裝備交給當時我國的任何一支部隊,其結果還是一樣。

謝晉元

謝晉元的一營裝備,在當時的我國部隊裡屬於裝備精良了,清一色的德械裝備,但並不是最先進的德軍裝備,只是他們淘汰或不用的裝備賣過來了,就像現在我們出口的武器和自用武器還是有差別的。

所以,當時800壯士的武器裝備同日軍比起來仍有差距,從電影裡可以看到,士兵抱著炸藥包跳下去炸坦克,運氣好了可以炸掉坦克,運氣不好會被對方的步兵先打掉,由於沒有反坦克武器,對方的步坦協同作戰會讓我們很吃虧。

二戰時國軍德械裝備

當時謝晉元所部最好的裝備也就是迫擊炮和重機槍了,在面對敵人飛機大炮坦克的重壓之下,800壯士的裝備也是捉襟見肘。

單兵素質方面,日本人長期正規軍事化訓練,而我們當時還處在解決溫飽狀態,士兵的體能和協同作戰也處於劣勢,直到抗戰中後期,我們才摸索總結出對敵經驗。

在硬體沒有優勢的情況下,無論哪支部隊去守四行倉庫,其結果都會和800壯士一樣,只是戰鬥過程和堅守的時間有所改變。

二戰時國軍單兵裝備

【從地理位置分析】

就當時蘇州河兩岸的情況來看,四行倉庫無疑是最好的堅守位置,這場戰鬥的目的是堅守不是殲滅,所以這裡不適合打遊擊,我們當時的遊擊戰法在這裡行不通。如果退入城市打巷戰,那正好達到敵人的目的。所以四行倉庫一戰,無論換哪支部隊去打,其結果都不會比800壯士更好。

滿目瘡痍的四行倉庫

【如果換成八路軍去堅守倉庫,其過程和結果會更加悲壯】

八路軍抗戰是為了尋求民族獨立,擺脫殖民統治,如果國際社會能毫無條件主動出面調停,讓民眾免遭生靈塗炭,這是求之不得的事,但是八路軍不會拿民族的尊嚴和人民的利益去跟國際社會做交換。

我們假設一下,八路軍換上當時的德械裝備去守四行倉庫,由於敵我懸殊,最終的戰鬥結果仍然是日軍長驅直入,但是八路軍內部團結指揮得當,堅守的時間會更長,而且我相信他們不會撤到租界接受外國人的繳械,他們會戰鬥到最後一刻,直到全部為國捐軀。

電視劇《亮劍》

所以八路軍守四行倉庫不會改變戰爭的走向,但戰鬥過程會更加悲壯,能更加激起國人的戰鬥意識,能讓外國人刮目相看。

戰爭打的是消耗,打的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論持久戰,彈丸之國必敗無疑!

相關焦點

  • 《八佰》:倉庫之後,電影之外
    出品 | 虎嗅年輕組作者 | 長江公寓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謹慎閱讀1985年,《八佰壯士》上映10年後,冒死給士兵送旗的楊慧敏飾演者林青霞,應謝晉導演邀請來到上海。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參觀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
  • 電影《八佰》中的四行倉庫到底是什麼來頭!
    近日,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真實歷史事件發生地的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也成為了影迷的熱門"打卡"地點,四行倉庫究竟有什麼來頭呢?四行倉庫是一座位於上海靜安區中南部,蘇州河北岸,西藏路橋西北角的倉庫建築。這座倉庫創建於1931年,為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一座建築物。它原是大陸銀行和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及鹽業銀行)聯合倉庫,即緊靠西藏北路的大陸銀行倉庫與緊靠現晉元路的北四行倉庫兩部分組成的,但一般均統稱為「四行倉庫」。1937年8月13日,淞滬戰役爆發。
  • 電影《八佰》上映,利川這名抗戰名將的故事被搬上大熒幕!
    8月21日,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影片講述了淞滬抗戰中著名的上海四行倉庫四天四夜保衛戰。利川抗戰名將陳樹生就是在這場戰役中壯烈犧牲的。該影片中,陳樹生的角色由著名演員鄭愷扮演。電影劇照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在10月28日的四行倉庫保衛戰中,日軍一組十幾人的小分隊潛至四行倉庫樓下,企圖安裝炸藥,進行爆破。陳樹生身上捆滿手榴彈,拉響導火索後,從六樓跳進了日軍突襲小隊之中,與十幾個日軍同歸於盡。陳樹生犧牲時年僅21歲。
  • 電影《八佰》,帶火了四行倉庫,歷史不該遺忘
    隨著電影《八佰》的熱映,上海四行倉庫紀念館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八佰》讓我們了解了這段歷史,四行倉庫是一段不能忘卻的記憶。四行倉庫位於蘇州河北岸、新垃圾橋即西藏路橋西北角,是交通銀行與北四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與鹽業銀行)的聯合倉庫。它是當時閘北一帶最高最大的建築物,建造得十分堅固。因此,這裡也被被當作第八十八師師部,倉庫中貯存了大量食物、救護用品及彈藥。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在這裡發生了四行倉庫保衛戰。
  • 電影《八佰》裡哪些場景是虛構的?四行倉庫平面圖來了
    8月21日,電影《八佰》正式公映,是停擺許久的中國電影市場復工以來的首部商業大片。上映4天獲得了9.1億的票房,加上此前點映的1億多票房,綜合票房超過了10.49億元,成為復工後首個達到10億票房的大片。
  • 電影《八佰》:八百壯士,用血肉之軀死守四行倉庫,創造美好未來
    管虎導演的影視作品《八佰》已於8月21日放映。影片《八佰》是以淞滬會戰四路護衛軍為題材的戰爭影片,敘述了在歷史上被稱作「八佰將士」的戰士們在四路護衛軍的倉庫裡衝鋒陷陣,阻殺日軍的典故。
  • 大神用樂高還原電影《八佰》 追憶四行倉庫之戰
    大神用樂高還原電影《八佰》 追憶四行倉庫之戰 近日,一名網友大神用樂高動畫還原了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
  • 深度解讀《八佰》你不能錯過的10個細節,2刷才能找全
    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段歷史本來就眾說紛紜,存在很多種說法,而《八佰》在採用一種相對可信說法的基礎上,藝術化的再次創作。它不是還原歷史的教科書,它的重點在於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眾生相。守軍和蘇州河對岸「隔岸觀火」的各層百姓,共同構造了這個淞滬會戰大背景下的眾生相。
  • 《八佰》為什麼上百人的保安團,會被幾個日本騎兵打得七零八落?
    如果你看過電影《八佰》的話,你就知道電影一上來有個橋段,湖北保安團被命令增援淞滬戰場,可沒想到這支隊伍完全上演了啥叫「送人頭」進入到了交戰區域沒一會,就遇到了日本騎兵,可沒想到日本騎兵也就10來個人,可這樣一支上百人的部隊,一下子就被打得七零八落了,這就讓人好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啊
  • 國軍「德械師」典型標誌:M35鋼盔!抗戰中一共裝備了多少?
    現在不少影視劇中都有明顯的「固定式」形象的刻畫,如抗戰劇中八路軍的形象大都是小布帽、灰軍裝。而對於國軍形象,尤其是中央軍的刻畫,大多離不開一頂德式鋼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龍文章和虞嘯卿的德式鋼盔就很亮眼;電影《捍衛者》中的國軍也是頭戴德式鋼盔。
  • 5億投資的八佰,復刻取景地就花費3億元,四行倉庫成熱門打卡地
    八月中旬,隨著電影院的陸續復工,許多優秀的電影也進入了排期,作為影院復工之後的首個大片,電影《八佰》爆紅,上映十天總票房數就突破了18億元,也成為了本年度位置最火爆的一部影片。《八佰》講述的是淞滬戰役的故事,恢宏大氣的場景把蘇河兩岸的地獄與天堂刻畫得淋漓盡致。作為一部大投入、大製作的好片子,《八佰》的電影情節讓觀眾感動不已,同時這部電影也帶火了一個地點,那就是《八佰》的主要取景地,也是標誌著松湖戰役結束的重要標誌。
  • 導演管虎:《八佰》超越了電影的意義
    在對排片時間和排片影院做出限制的情況下,《八佰》仍然收穫了超過1420萬元的點映票房,成績喜人。點映過後,《八佰》豆瓣評分達到8.3分,獲得良好口碑。《八佰》取材自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講述「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這樣一個悲壯的歷史事件,導演管虎拍出了戰爭的宏大與殘酷,也拍出了大時代下小人物的掙扎與血性。
  • 二刷《八佰》,解讀20個你最該注意的細節
    四行倉庫保衛戰這段歷史本來就眾說紛紜,存在很多種說法,而《八佰》不過是在採取一種相對可信說法的基礎上,藝術化的再次創作。它不是還原歷史的教科書。電影沒有美化國民黨,也沒有描寫孫元良,因為這些都不應該成為《八佰》的重點。它的重點在於四行倉庫保衛戰中的眾生相。
  • 《八佰》熱屏:四航倉庫擠滿了遊客,牆上還有彈孔
    如果你只看一部國產電影,有人說是「八佰」。日本寇接近上海。為了保存力量和將來反擊,抗戰軍隊從上海撤退,只留下400人。為了迷惑敵人,他們召集800人保衛上海閘北倉庫,以較少的敵人擊退了十餘次進攻,並重新組織了全國抗爭的士氣,稱「八佰壯士」。
  • 《八佰》背後那場會戰:整個上海都是「四行倉庫」
    《八佰》難得的是,在國產片中前所未有地拍出了日軍的剽悍。中日士兵對射間無視生死、血肉橫飛的場面,帶給很多觀影者久久不能言語的震撼。電影終歸是電影,有藝術化的加工。但它至少告訴人們:83年前那場會戰中,我們面對著怎樣兇狠的對手。
  • 八佰,進一步摧毀了人們對於國民黨的印象
    於是老蔣黃埔系骨幹張治中率國軍87師、88師(八佰所屬師)兩萬多人對駐紮在上海的日軍發動進攻。這都是國軍精銳之師,配備德系裝備。但當士兵到了前線,枕戈待旦,士氣最高,當三軍用命之時,蔣介石產生動搖,「光頭」優柔寡斷的性格又暴露出來了。
  • 八路軍繳獲了很多日本軍大衣,為什麼沒見八路軍穿過呢?
    在以抗日為主題的影視作品中,八路軍的形象一直是條件艱苦但是意志堅定的,不管是武器彈藥,還是衣服糧食等物資,都是短缺的。我們都看過八路軍繳獲日軍武器的情節,但是好像從來沒見過繳獲日軍軍大衣的情形?
  • 上海一廢棄倉庫成熱門旅遊地,因電影《八佰》走紅,遊客絡繹不絕
    2020年因疫情原因,電影院長達半年時間關門歇業,但恢復營業之後,仍然湧現出了許多好作品,《八佰》就是其中一個。這是一個抗戰故事,也是一段真實的歷史。這支部隊奉命進入四行倉庫,與日軍奮戰四天四夜,多次打退了敵人的進攻,振奮了士氣,這一支隊伍被譽為「八百壯士」,其實歷史上參與這場奮戰的只有420人,為了提高威懾力,才對外稱作八百人,這也是電影《八佰》所講述的故事。電影中的四行倉庫,是在蘇州華誼兄弟電影世界取得景,帶領我們重回了19世紀的上海灘,而歷史上真正經歷過這場戰役的四行倉庫,則坐落在上海靜安區。
  • 《八佰》:家園即將失去時,沒有旁觀者
    由管虎執導的電影《八佰》,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晚間,點映票房已達1億元,觀影人次達232.2萬。票房不俗,口碑亦有不錯的表現,豆瓣網評分至今停留在8.0。《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的一段往事。
  • 八路軍打的唯一一場大戰,繳獲裝備堆成幾座小山
    日本也憑藉強大的軍事能力打的中國節節潰敗,雖然在抗戰初期,中國軍隊取得了臺兒莊大捷,但是卻無力阻擋日軍的步伐,而國民政府首都也一直是日軍的重點進攻對象,所以國民政府的首都也遷了幾次,就算是在重慶也免不了日軍飛機的轟炸,到了1940年,此時中日之間正在處於艱難的拉鋸時期,不僅是中國人民對抗戰的前景比較迷茫,而在歐洲戰場,德軍也是擊敗蘇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在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而中國人民更需要一場酐暢淋漓的勝利還鼓舞士氣,就在這個時候,八路軍站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