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家庭輟學人數動態清零,「十三五」時期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2020-12-21 西部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義務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要保證貧困山區的孩子上學受教育,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

抓好控輟保學、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是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十三五」期間,各地各校開展的控輟保學行動取得顯著成效。2019年我國小學學齡兒童淨入學率達99.94%,初中學生毛入學率達102.6%,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4.8%,相關指標已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有學上

讓失學兒童重返課堂

這天,河北省懷來縣官廳中心校校長趙建兵又一次直奔李銀和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為的就是讓李銀和的孩子們能重返校園。

踏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在很多地形複雜、交通不便、人口流動大的貧困地區,每一個輟學孩子的返校,背後都有科學細緻的頂層設計及基層幹部、校長、老師的努力。

千方百計保障「一個都不能少」,給「義務教育有保障」再上一道「保險閥」。

「十三五」期間,教育部與10餘個省份籤訂《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合作備忘錄》,將控輟保學作為重要任務寫入備忘錄;與重點省份籤訂「任務書」,明確控輟保學工作任務,強化控輟保學工作責任。2020年初,教育部黨組又專門成立調研指導小組實施掛牌督戰,助推貧困縣脫貧摘帽,上下合力做好控輟保學工作。

各地積極響應,層層壓實責任,全國95%的縣「一縣一案」出臺了控輟保學工作方案。在貴州、四川、廣西等地,「政府一條線、教育系統一條線」的「雙線多級包保責任制」帶動縣長、局長、鄉長、村幹部、校長、家長參與控輟保學;湖南建立了控輟保學工作抽查制度,開展實地督查……一個個輟學的孩子被找回來,重返課堂。

既讓孩子有學上,還幫家庭減輕後顧之憂。近年來,各地持續健全完善資助幫扶機制,為控輟保學託底。

海南在全省範圍內調劑使用國家資助名額,貧困市縣多安排、農村學校多安排、貧困學生多的學校多安排;江西再次擴大義務教育生活補助範圍,重點保障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非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等。

最新數據顯示,與2019年5月底相比,截至2020年9月15日,全國義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60萬人減少至24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輟學學生數由20萬人首次實現動態清零,為2020年實現國家規劃的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5%、全面實現「義務教育有保障」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好學

確保「控得住、留得下,學得懂」

「好長時間沒有念書,聽課也跟不上。」16歲的雲南姑娘曉妹面對「勸返」,心裡沒底氣。

曉妹家裡窮、姊妹多,12歲才進入一所民辦學校讀一年級,上了一個學期就輟學了。面對這種狀況,雲南省金平縣有關工作專班認真研究、反覆勸導,將曉妹安排在了金平縣「普職融合班」,不但能學基礎文化知識,還能學一門實用技能。

讓重返校園的孩子們喜歡學校、留在學校、學有所得。「十三五」期間,農村教育水平不斷提升,為廣大農村適齡兒童接受良好義務教育創造了更好條件:

——改革創新教育教學方式,運用「網際網路+教育」免費為農村學校提供優質學習資源,打造鄉村溫馨校園,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農村教育質量。

——啟動實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項目,中央財政每年投入近300億元,重點加強鄉村小規模學校和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增強農村學校吸引力。

——嚴格鄉村小規模學校撤併程序,防止因上學遠而導致輟學。

與此同時,各地結合實際,大力完善後續保障措施,讓優質教育資源在農村開花結果,確保孩子們「控得住、留得下,學得懂」:

在海南,2008年起就實施教育扶貧移民工程,累計投入14億元,建成24所思源實驗學校,改建、擴建14所學校,覆蓋了包括全省所有民族市縣在內的16個市縣,提供優質學位5.5萬個,使邊遠民族貧困地區和山區的孩子享受到與城市孩子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

在河南南陽,通過「名校+新校」「名校+弱校」「名校+鄉校」等方式,讓名校教育集團覆蓋了83所中小學校、33.2萬中小學生。211所縣城優質學校還與364所農村學校「結對子」,進行管理、教學、教師、辦學條件等多方面支援。

在山西晉城市陽城縣芹池鎮中心學校,老師們把圖書搬到了教室、樓道、宿舍,把教學儀器放在孩子們隨時能夠到的地方,讓他們隨時隨地閱讀、自由探究科學奧秘。學校還設置了足球、桌球、書法、繪畫、農作物種植等10多種課程,極大調動學生積極性。

抓精準

「一對一」幫扶關愛

離老遠就聽出來是老師到家裡來了,呂斌一下子衝過去抱住老師。呂斌,智力殘疾一級的8歲男孩,生活不能自理,從未像健康孩子那樣享受校園生活的樂趣。

「孩子動手能力弱,我就分階段、有重點、循序漸進地對他進行運動、感知等能力訓練,把動作分解開來,一遍遍演示。」河南周口市盛和小學教師韓冰在呂斌身上傾注了大量心血。

「一個都不能少」,不僅包括健康兒童,還包括殘疾兒童。確保他們不失學輟學,保障他們的受教育權,需按照「一生一策」原則,做到精準幫扶和精準送教,才能切實解決每一個家庭的實際困難。

目前,教育脫貧攻堅戰「總攻」的號角已然吹響,加快補齊短板弱項,關鍵在於「精準」。攻堅目標要精準、規律把握要精準、保障舉措要精準……這需要各地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方法,在關鍵節點精準發力。

湖南省以省教育數據中心、湘教雲認證體系、數據中間件等平臺系統為依託,在省級雲計算環境基礎上,開發教育精準扶貧「一單式」信息服務系統。系統上線以來,已開展三次全省大數據比對,實現「大數據精準確定每個學生就學去向」,能呈現每一名貧困生資助狀態。

青海發動3萬餘名幹部,克服交通不便、天寒地凍、食宿無保障等諸多困難,逐人逐戶深入居民家庭、牧民帳篷摸排勸返;甘肅開發了「控輟保學APP」,組織各學校每天清點在校人數,實現摸排常態化;貴州統籌各方力量掌握學生動態,對輟學風險較高人員建立完善「一對一」幫扶關愛機制……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教育部進一步完善了中小學生學籍系統與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全國貧困人口信息庫比對機制,要求「三庫比對、相互核查」,建立「控輟保學工作檯帳網上管理平臺」,記錄每個輟學學生信息,並對374個控輟保學國家重點監測縣進行重點監測。

今年6月,教育部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要求以52個未摘帽縣為主戰場、以「三區三州」為決戰地,全面梳理已復學和仍輟學學生情況,一人一案制定工作方案,確保除身體原因不具備學習條件外,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確保2020年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

控輟保學既是一場攻堅戰,也是一場持久戰。「十三五」期間,各地各校開展的控輟保學行動取得顯著成效,為拔掉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帶來可能,為更多孩子、更多家庭注入信心、帶來希望。

(原標題《一個都不能少!「十三五」時期中國控輟保學成效顯著》)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甘肅省控輟保學清零 幫助2.56萬名青少年重返校園
    我省控輟保學清零 幫助2.56萬名青少年重返校園  中國甘肅網12月8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 ​雲南省曲靖市會澤縣:助力廣大貧困家庭孩子走出大山
    ,擺脫貧窮,阻斷家庭貧困代際傳遞。三是教育扶貧成效不斷彰顯。僅2010年以來,128名被北大、清華錄取的學生中建檔立卡學生就有43人;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的1萬餘名學生,被本科院校錄取的3萬餘名學生中,30%是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其中,2019年,全縣6116人高考,600分以上587人,1736人被全國重點大學錄取。大批貧困家庭的孩子逐步通過教育改變命運,教育扶貧成效得到進一步彰顯。
  • 山東曬基礎教育「十三五」攻堅收官帳單,56人以上大班基本消除
    省教育廳基教處處長邵學倫表示,「十三五」期間,山東在控輟保學、消除大班額、整治配套園實現了年初承諾的「三個清零」。邵學倫表示,學前教育方面,山東努力推進「普及普惠」發展,學前毛入園率、普惠率等核心指標已全面實現預定目標;義務教育方面,以推進優質均衡為主線,2017年全省所有縣(市、區)已實現基本均衡,正在向優質均衡邁進。
  • 永康打通控輟保學「最後一公裡」
    3539政務公開/col/col1229159977/index.html政務動態/col/col1229160388/index.html縣市區動態/col/col1229160391/index.html永康市
  • 江西興國:控輟保學「一個也不能少」
    一次次踏上「勸返」之路,一次次為喚回學生重返課堂而費盡心力,一次次為拴住「遊子」的心而屢出實招……自開展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江西省興國縣教科體系統把「不因貧輟學」作為阻斷貧窮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兌現了教育扶貧控輟保學
  • 山東基礎教育改革攻堅實現「三個清零」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2日訊 (記者 葛婷婷)12月22日上午,記者從山東省教育廳舉行的「基礎教育改革攻堅新聞通氣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山東全面完成基礎教育控輟保學、消除大班額、整治配套園「三個清零」。
  • 湖南教育扶貧「成績單」亮眼,貧困地區孩子家門口享受優質教育
    現場,花垣縣、新化縣和湘陰縣分別作典型經驗交流,與此同時,省教育廳廳長蔣昌忠也展示了一份湖南教育扶貧「成績單」:控輟保學實現「應返盡返」、學生資助實現「應助盡助」、學位保障實現「精準供給」、教學保障實現「學有優教」。
  • 「十三五」時期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
    原標題:「十三五」時期我國環境汙染治理成效顯著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
  • 十部門發文要求解決外出打工、早婚早育等四類輟學問題
    教育部、國務院扶貧辦等十個部門6月29日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工作 健全義務教育有保障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要求確保今年全國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切實解決因學習困難、外出打工、早婚早育、信教而輟學問題。
  • 控輟保學一個也不落,開福區118名教師免費送教上門
    控輟保學一個也不落,開福區118名教師免費送教上門 2020-12-24 20: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7年以來全省累計勸返失輟學學生2.8萬人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從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7年以來,全省累計勸返失輟學學生2.8萬人,勸返率99.89%,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入學率100%。為達到「一個也不能少」的目標,各地積極建立健全由黨政主要領導掛帥的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各級扶貧、公安、司法、民宗等部門和社會組織在工作中發揮各自的作用,齊抓共管。堅持依法依規控輟,對拒不落實《義務教育法》的人員嚴格依法懲戒,切實維護法律權威、維護兒童少年權益。
  • 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教育扶貧再發力:「泰愛行動」落實控輟保學推進...
    「泰愛行動」是由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輕鬆集團、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會共同主辦的公益項目,旨在幫助因疫情和洪災面臨失學、輟學的貧困學子複課復學。「泰愛行動」精準助學貧困學子,是將公益助學行動與國家扶貧攻堅戰略深度融合的有益實踐,不僅展現了發起各方的社會責任與擔當,而且能夠為社會各界投身教育公益提供可借鑑的模板。據悉,此次「泰愛行動」為桑植縣223位貧困學子捐贈共計60.
  • 【你笑起來真好看】四川昭覺教育扶貧成績單:貧困家庭子女入學率...
    我國第一部教育扶貧藍皮書《中國教育扶貧報告(2016)》中指出,教育扶貧是讓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獲得自我發展、自主脫貧的能力,是一種內生式的扶貧脫貧方式。  「以前,我們這裡群眾平均受教育的程度不到5年,文盲和半文盲在農村有很大的佔比。」近日,昭覺縣副縣長廖宇超在「你笑起來真好看——決戰脫貧攻堅看西部」網絡主題活動走進四川接受採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