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開始,是常見的梅雨季節,因此在許多人的家中,除溼機變成了標準配備。不過,在使用除溼機的時候,對於正確的使用方法你了解多少?是不是也犯了幾項常見錯誤呢?
一、晚上睡覺能使用除溼機嗎?
若不是在非開除溼機的必要下,還是不要開著睡覺,因為每個人體質各不相同,有過敏體質的人儘量不要,尤其在密閉環境下,若過於乾燥,人體容易產生不適,也容易造成皮膚癢。關鍵在於除溼機的設定值,對人體最無害的數值介於50%~60%之間。另外,也提醒大家儘量在已完成除溼及環境溫、溼度都固定時,再回到室內比較好。而且基於安全考量,長時間離開使用場所或睡眠時,應該關閉電源,並將插頭拔離電源插座。
二、除溼機該放在哪裡?
因為怕除溼機擋到出入的動線,很多人會習慣把除溼機放在較靠牆邊的地方,但其實除溼機有一定的循環原理,所以應該放在較空曠的地方,不能靠牆,一旦靠牆造成循環不夠,除溼效果就大打折扣。而根據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布的除溼機使用須知也曾提到「除溼機使用時,應與牆壁、家具及窗簾保持適當距離,以避免通風不良造成機體散熱不易。」
三、開除溼機的同時,需要放一杯水嗎?
網上有許多網友建議,開除溼機時應該放一杯水在旁邊,才不會讓人體流失太多水分。但其實,人體有自我調節機能,裝一杯水在旁邊的作用其實沒有必要,但適時地補充水分是必要的。另外,開冷氣時裝一杯水反而更重要,因為的確可以維持環境溼度。另外,也建議大家,除溼機不可在密閉的衣櫥或更衣間使用,且除溼機運轉時,不可直接將衣物覆蓋在機器上方,以免釀成火災。同時,除溼機的濾網也應該定期清洗或更換,才能避免因灰塵附著而降低除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