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住許巷的王大伯(化名)突然身上長出了大片的紅斑、水泡,而且從右邊胸口一直順著腰部「瀰漫」到了後背,看著十分的可怕……這究竟怎麼回事呢?
王大伯今年57歲。一開始長出紅斑、水泡的時候,因為不痛不癢,所以王大伯也就沒有在意,更沒有告訴家人。
然而,一周以後,王大伯的胸口突然痛了起來,就像觸電一樣疼,而且紅斑十分得嚴重,看起來十分可怕。
王大伯越想越害怕,實在忍不住了,他只好撩起衣服告訴了老伴,自己遇到了「怪病」。老伴一看急壞了,但是她並沒有帶王大伯去正規醫院,反而趕緊拉著王大伯去見了村裡的一位老太太。
原來,他們去見的這位老太太,據說是當地專門「醫治」各種疑難雜症的。她看了王大伯的情況後,告訴他們,這是「蛇纏腰」,只有用土方子才能治好——要用泥巴覆蓋在紅斑上,來斬斷「蛇蘚」,才能治癒。
於是,王大伯按照老太太的說法,在紅斑、水泡上塗滿了泥巴……
塗抹好泥巴,王大伯和老伴便回家了。可在回家路上,王大伯越想越覺得心慌,總覺得這樣「治病」很不靠譜。
於是當天下午,王大伯來到了位於長安的海寧市中心醫院,掛了皮膚科的號,找到了當時坐診的凌喆醫師。
凌醫師告訴大潮君說,王大伯就診時,右側前胸、右側肋間、右側後背均有大片水腫性紅斑,沿肋間呈帶狀分布,紅斑上可見多量簇狀分布的水皰,水皰皰液清亮。
當時紅斑上還黏著大量泥土,這不僅給隨後的清理工作增加了難度,還大大增加了傷口感染的可能性。假如有水泡破裂,當時泥土裡的細菌就會隨之感染傷口,嚴重的會出現潰爛。
經過一番仔細檢查,凌醫師確診了王大伯的病。原來,王大伯的胸口痛並不是真正的「胸口」痛,而是得了「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在民間,老百姓通常稱呼它為「蛇纏」。
隨後,凌醫師為王大伯進行了相關的抗病毒、營養神經、止痛等相關措施。
那麼
「帶狀皰疹」這個病可怕嗎?
什麼情況下會得病?
又該如何預防?
今天
大潮君給大家好好科普一下
所謂「帶狀皰疹」,也就是土話所說的「蛇纏」。這個病多發於春秋季節,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當身體免疫力低下時,潛伏的病毒就會被激活,所以多發於免疫力低下的中老年人群。
陣發性神經痛是這個病的特點。發病早期常被誤診為肌肉拉傷、牙痛、腎結石等,還伴有輕度發熱,全身不適,食欲不振等前驅症狀。1~3天會出現數群水皰,沿皮神經排列成帶狀。
雖然這個病看上去嚇人,但是在合理治療後,一般都能結痂脫落,病程在2~3周左右。有些人可能會出現後遺神經痛,尤其是老年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病具有傳染性。這種病毒和小孩子的「水痘」是同一種病毒,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或皮膚病損處病毒的氣溶膠化作用,通過空氣傳染,因此要注意通風換氣。成年人免疫系統比較完備,不容易被傳染。但是患者一定要遠離5歲以下嬰幼兒,以免傳染出痘。
孕婦懷孕時感染帶狀皰疹,一般不會傳播給胎兒。但孕婦感染水痘時,會傳染給胎兒。傳播可發生於宮內、圍產期或產後。
至於預防帶狀皰疹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疲勞、提高身體免疫力。
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話——「蛇纏」(帶狀皰疹)要是發一圈就會死人。這種說法其實是沒有根據的。
據了解,帶狀皰疹多數情況下分布於身體半側,通常不會超過身體中線,表現為沿著神經走向分布的紅斑,然後出現成簇分布的小水皰。
不過,帶狀皰疹並不只發生在腰部,事實上從頭到腳都可以出現。有一些部位發病時,應該引起注意。
眼部帶狀皰疹,可以導致眼角膜炎甚至失明。
耳部帶狀皰疹,可以導致面癱而嘴歪眼斜。
會陰帶狀皰疹,可以導致便秘或排尿困難。
在民間,由於對「帶狀皰疹」的認識不夠全面,還流傳著多種版本的「蛇纏腰」。 有的人只知道「蛇纏腰」會很痛;有的人說這是一種很難纏的「怪病」;有的人說「蛇纏腰」纏一圈神仙都救不了,需要斬斷「蛇蘚」才能得救。於是,由此產生了很多自主研發的治療「秘方」。
帶狀皰疹的疼痛程度輕重不等,通常年齡越小疼痛越輕。因此年輕人不一定疼痛,而老年體弱者則疼痛劇烈,甚至難以忍受。
大潮君了解到,在醫院皮膚科門診中,像王大伯這樣的病例不在少數。
醫生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群帶狀皰疹病人——除了王大伯這樣塗泥巴的,還有塗著牙膏的;用紫藥水、黑墨水等畫著圈圈的;甚至還有用刀背砍水泡的。可謂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帶狀皰疹宜儘早治療。如果早期治療不及時、不充分,容易導致損傷較重,恢復較慢,疼痛程度重、康復時間長等。要是3個月以後仍有神經痛,就認為轉成「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了,後續恢復就更慢了。
治療時首選注意休息,越充分越好,疼痛嚴重時可服用一些止疼藥。
一般來說,帶狀皰疹痊癒後會獲得免疫力。要是反覆發作,就要查找原因了,包括是不是太疲勞、身體免疫力下降,甚至腫瘤。
最後
大潮君想再次提醒大家
偏方大多是不科學的
也沒有原理依據可尋
結果只能是延誤了病情
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假如身體出現了
陣發性觸電樣或針刺樣的疼痛
皮疹等疑似帶狀皰疹的症狀
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
切勿自行治療!
戳個
趕緊把這個信息告訴身邊的人~
部分資料來源:海寧市中心醫院
本文由大潮網獨家編輯報導 未經允許嚴禁轉載
漲了知識的,都戳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