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中醫院:冬病夏治三伏貼,穴位敷貼正當時

2020-12-23 網易河南

隨著氣溫的升高,又到了每年冬病夏治的時節。經歷了新冠疫情讓我們明白,最好的特效藥就是我們自己。唯有增強自身的抵抗力,才能抵抗住病毒的侵襲。


古語「冬養三九補品旺,夏治三伏行針忙。」對於患有呼吸系統疾病、虛寒性體質等慢性疾病的人群來說,夏天是一個不應放過的最佳治療時機。

夏季中的「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此時陽氣升發,氣血趨於體表,毛孔腠開,利用藥物滲透皮膚,刺激穴位,可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溫陽利氣、驅散伏痰的功效。


激發陽氣,驅寒固本

三伏天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根據「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此時人體腠理開洩,氣血趨於肌表,經絡氣血流注最為旺盛。三伏貼是藉助天地之陽氣和藥物之陽,來激發人體自身陽氣,從而起到溫陽固本、驅寒散邪、活血通絡等作用。

以三伏貼貼於特定穴位,可持續刺激穴位,藥物最易從皮膚滲入穴位經絡,並通過經絡直達病處,有助於驅寒固本,治病防病,尤其對於哮喘、咳嗽等呼吸系統疾病以及反覆感冒免疫力偏低等人群具有獨特的優勢。

冬病夏治,增強體質

冬春季容易發作、復發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一般會比較平穩,因此在這個季節調理身體,增加抗病能力,讓這些疾病在冬春季發作的次數減少、病情減輕、甚至不再發病。

「三伏貼」尤其適用於反覆發作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慢性胃腸道疾病、風溼類疾病以及其他以反覆發作、冬季加重為臨床特點,中醫辨證為寒證或虛證的其他疾病。


三伏貼對亞健康調理,常見的肺部疾病,咳嗽感冒,抵抗力衰弱,頸椎病、風溼類風溼疾病,以及一些常見的脾胃虛寒等症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用。專家提醒:

●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患者;

●貼敷部位有皮膚創傷、潰瘍、感染者;

●瘢痕體質者及對敷貼成分過敏者;

●妊娠期女性,裝有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糖尿病患者需慎用。


此外,三伏貼需遵醫囑,不可自行盲目敷貼。敷貼當天應避免遊泳和洗冷水澡,以免影響療效。也切不可貪涼,不要馬上進入溫度很低的空調房裡,防止遇冷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更不要將電扇、空調直接對著貼敷部位吹。在飲食上,治療期間宜清淡飲食,禁食生冷、寒涼、海鮮及辛辣刺激的食物。

(通訊員:李亞 姚娜 編輯:劉鐵牛 王鐧 許鵬飛)

本文來源: 駐馬店市中醫院 責任編輯:劉鐵牛_HN034

相關焦點

  • 馮妮、侯帥:7月16日入伏,冬病夏治三伏貼正當時
    《健康鹹寧》節目邀請鹹寧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疼痛科馮妮醫生、侯帥醫生聊聊 冬病夏治三伏貼知識↓↓↓嘉賓介紹馮妮 鹹寧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疼痛科醫師,醫學碩士。研究生期間規培於湖北省中醫院,跟師於名老中醫李家康教授、名老中醫向賢德教授。中國針灸學會會員。
  • 中醫調理話養生冬病夏治三伏貼 專家:不可自行盲目敷貼
    三伏貼又稱三伏天灸,是一種如銀行卡大小的膏藥,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是中藥貼敷穴位的一種外治法,可疏通經絡,調理氣血,健脾胃,使人體的免疫功能不斷加強。它的原理就是我們中醫理論中所說的「冬病夏治」,是根據《黃帝內經》中的「春夏養陽」,利用夏季氣溫高,自然界的陽氣盛,人體經絡中氣血最旺,最能促進藥物吸收的有利時機,通過中藥穴位貼敷來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從而預防寒性疾病在冬季復發的目的。  據悉,三伏貼對亞健康調理,常見的肺部疾病,咳嗽感冒,抵抗力衰弱,頸椎病、風溼類風溼疾病,以及一些常見的脾胃虛寒等症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 寧波市中醫院「三伏貼」一年接待近10萬人次
    與之相對應的,寧波各醫院的「三伏貼」也開始變得火熱異常。僅孔浦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天就接待市民100多人。隨著市民對養生保健越來越重視,每年入伏後貼「三伏貼」的市民也逐年攀升。據了解,市中醫院2017年貼敷達96247人次,2018年貼敷達97648人次,呈逐年攀升趨勢。冬病夏治對中醫師的臨床經驗、中醫理論要求非常高。
  • 省中醫院邀您趕敷「三伏貼」
    7月16日上午,湖南省中醫院(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冬病夏治「三伏貼 三伏灸」活動現場,一大早就來趕貼三伏「頭一貼」的李女士說,聽說今年省中醫院推出「個性化治療」方案而且優惠頗多,她特意請假帶上父母和孩子,全家出動來赴「三伏之約」。
  • 冬病夏治|升級特色貼敷!新區中醫醫院康復科2020年三伏貼7月16日...
    何謂「冬病夏治」?所謂「冬病」是指每到秋冬季發作或加重的陰寒屬性疾病,而「夏治」是指在夏季人體氣血旺盛,腠理開洩之時,使用辛散溫通的藥物敷貼特定穴位,扶陽祛寒,激發正氣,固其根本,能達到未病先防,祛除冬病病根的目的。
  • 冬病夏治適應哪些病?今年貼敷時間公布
    中醫專家提醒:三伏天養生要把握三個原則:冬病夏治,合理鍛鍊,科學飲食。 加載中... 冬病夏治的適應病症有哪些?三伏貼的禁忌病症有哪些?中醫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高慧: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對貼敷藥物極度過敏,特殊體質及接觸性皮炎等皮膚病患者;貼敷穴位局部皮膚有破潰者;妊娠期婦女、心臟起搏器植入術後患者。什麼是「冬病夏治」,它的原理及常用方法是什麼?
  • 2017年三伏貼貼敷時間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節氣的變化,並依此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洩,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如果在緩解期敷藥治療,能夠鼓舞正氣,增強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 入伏忙貼敷 冬病夏治正當時
    7月16日起,柯橋正式入伏,夏令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熱、陽氣最盛的日子。  按照中醫的說法,冬病夏治也正式進入最佳時節。今年雖受梅雨影響,氣溫不高,但柯橋區中醫醫院的「三伏貼」依舊熱鬧開場。入伏當日,選擇「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的市民絡繹不絕,一大早就開始排隊。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
  • 姜堰中醫院冬病夏治系列報導:穴位貼敷療法
    泰州市姜堰中醫院冬病夏治t——穴位貼敷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源遠流長,可追溯到明清年代,特別是中醫外治之宗清代名醫吳尚先在姜堰行醫多年,「冬病夏治」貼敷療法作為中醫特色治療之一,是重要的治未病的手段之一。其本質是通過三伏天貼敷治療,激發人體陽氣,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的目的。通過十幾年的臨床實踐,冬病夏治貼敷療法並不是立竿見影的治療方法,而是通過提高人體免疫功能,發揮自身的抗病能力,逐漸減病減症,次數越多,堅持多年,療效更顯,甚至達到治癒疾病。
  • 7月16日入伏,「冬病夏治」受追捧市中醫院三伏貼貼敷火熱進行中
    祛除寒邪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7月16日入伏,當天,在威海市中醫院,近20個科室均迎來了絡繹不絕的三伏貼貼敷市民。市中醫院針對不同體質人群進行「量身定做」的個體化三伏貼貼敷,贏得大家的交口稱讚。張萌達 攝「三伏貼對於冬天發病率比較高的疾病,比如咳嗽、哮喘、支氣管炎、風溼類風溼性關節疾病等,大都可以收到比較好的效果。」針灸二科主任于波說,針灸二科自建科以來,便行三伏貼貼敷,至今有20多年了。于波同時指出,冬病夏治,並不單純指三伏貼貼敷,針灸二科在三伏貼貼敷基礎上,還結合針刺、灸療等,對患者辨證施治,提昇陽氣,效果不錯。
  • 2020年三伏貼新規!三伏貼能不能貼?怎麼貼?看看官方怎麼說
    7月2日,北京市中醫管理局印發《2020年北京中醫藥「冬病夏治三伏貼」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三伏貼是根據《黃帝內經》中「冬病夏治」「春夏養陽」的原則,在夏季三伏天,將中草藥貼敷於特定穴位的一種「冬病夏治」的外治方法。通過穴位藥物敷貼激發經絡,調整人體的氣血陰陽平衡,輔助人體陽氣,驅散體內陰寒,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復,對於冬日常發或加重的疾病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 冬病夏治預約火爆!三伏貼你貼對了嗎?看看專家怎麼說
    每年六七月份,到醫院預約三伏貼的人絡繹不絕。不過,三伏貼雖然好,卻非人人適用,更不可隨意亂貼。醫護人員為小朋友貼「三伏貼」三伏天指的是夏至過後第三、四個庚日及立秋後第一個庚日,具體到今年來說,是從7月16日開始進入初伏,7月26日進入中伏,末伏是8月15日開始,這幾十天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也是貼三伏貼的最佳時機。
  • 個體化辨證貼敷市中醫院三伏貼開貼了
    「小暑過,每日熱三分」,7月6日是小暑節氣,威海市中醫院冬病夏治三伏貼於當日開貼。據了解,威海市中醫院開展「冬病夏治」三伏貼已有近20年,三伏貼的方藥在經方的基礎上不斷改良,研發創新,醫院近20個科室,針對不同體質的人群進行「量身定做」的個體化三伏貼貼敷,取得了非常好的貼敷效果,贏得市民的一致肯定。耳鼻喉科醫生為市民貼敷三伏貼。 威海晚報記者 時英豔 攝「您好,請問您平時哪裡不舒服?
  • 頭伏首日陰雨涼爽,三伏貼療效會否打折,今年雨水多,敷貼防寒祛溼正...
    武漢市中醫醫院醫生正在給孩子敷貼不少市民趕場來貼三伏貼昨日一早,在湖北省中醫院鳳凰門診的兒科敷貼處,9歲的小男孩鵬鵬熟練地掀開衣服,把後背露給做治療的醫生。鵬鵬的父親王先生告訴記者,這是鵬鵬第三年來做冬病夏治了,「之前氣溫一變就開始咳,吃很多藥也不見好。
  • 三伏灸、大青鹽熱敷!冬病夏治正當時!
    三伏灸、大青鹽熱敷!冬病夏治正當時!錯過就要再等一年了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療法中的特色療法,通俗而言,就是「冬天好發的疾病,選擇在夏天治療」。
  • 【三伏貼專題】2017冬病夏治三伏貼你準備好了嗎?
    一)患者取正坐位,暴露貼敷部位,先擦去汗液,再用75%的酒精消毒貼敷局部皮膚(面積要大於貼敷面積),皮膚乾燥後,將貼敷膏放在選取的腧穴上貼敷。(二)每次藥物貼敷時間以不超過5小時為宜,兒童、老人及體質敏感者應酌情縮短時間。(三)根據病情每伏貼敷3~5次,連續治療3年為宜。二、選取穴位基本原則(一)根據疾病辨證與辨病相結合。如哮喘、久咳、肺痺、肺脹(呼吸系統疾病)應選取背部雙側的肺俞、心俞、膈俞、定喘、膏肓等穴位。痺症(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應選取病變部位周圍的穴位。
  • 冬病夏治三伏貼火爆 專家提醒貼敷前要弄清這幾點
    醫務人員在為女士貼三伏貼。紅網時刻6月24日訊(通訊員 向婷)三伏貼治療對於慢性咳嗽、慢性鼻炎、慢性胃炎、原發性痛經、軟組織損傷、風溼骨病以及亞健康狀態……效果顯著且老少皆宜,三伏貼這麼火,它是怎麼來的?有什麼用?哪些人可以用?
  • 三伏貼≠萬能貼!為何貼、誰能貼……了解完這些你再貼
    同往年一樣,此時各個醫院貼三伏貼的預約,也已經開始了。有的人抱著「有病治病、沒病強身」的態度湊熱鬧,網購平臺甚至推出了「醫院同款」三伏貼……三伏貼不能「想貼就貼」,操作不當會出問題。
  • 廣東省中醫院「三伏貼灸」 分時段做天灸
    在夏季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抗病能力廣東省中醫院針灸科主任李滋平介紹,冬病夏治來源於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素問·六節髒象論》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和「長夏勝冬」的記載是冬病夏治的雛形,後世醫家在中醫「整體觀」和「天人合一」理論指導下,將冬病夏治逐漸發展為在夏季對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的治療方法
  • 不能「包治百病」自行貼敷需謹慎,三伏貼出新規:嚴禁不合理擴大...
    「冷在三九,熱在三伏」,氣溫一天天在升高,一年中最熱、最悶、最潮的「三伏天」來了。如伏天的天氣一樣熱的還有「三伏貼」,儘管還有兩天入伏,已有不少市民預約貼三伏貼了。近年來,「三伏貼」越來越受到大家的熱捧,每伏的第一天,各地中醫院、中醫科的門口就排起長隊,似乎三伏貼成了治病和防病的「萬能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