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春嬌救志明》中的志明買了一件沒什麼用的達利作品

2021-01-11 小魚聊歷史

薩爾瓦多·多明哥·菲利普·哈辛託·達利-多梅內克,普波爾侯爵,一般簡稱薩爾瓦多·達利,是著名的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畫家,因其超現實主義作品而聞名。

達利

達利是二十世紀藝術舞臺上的一位表演者,他天生具有幽默感。大眾認為荒謬的東西,他卻抱著極大的興趣,他覺得任何事情都有可能。

他創造了一種奇異夢境的繪畫風格,從而形成他的超現實主義畫風。超現實主義的意思是它讓人腦海中浮現起離奇和意外,或者不合常理的場景。

能產生這種感覺,完全歸功於達利,是他將超現實畫風變為主流。

但隨著他古怪滑稽的外表和荒謬的行為,許多人譏諷他為小丑,一個渴望成功又善於推銷自己的人,他創作那些傑出的作品也遭到了不少非議。

如果今天談及達利,很多人會想起他標誌性的鬍鬚和融化的時鐘。

《記憶的永恆》暗示著時間、夢境,我們潛意識中的幻想和恐懼。面對這幅作品,會有很多困擾,這是一種虛無的夢境,充滿了不安的感覺,令人印象深刻。

好似達利了解我們內心對時光流逝以及死亡的無形焦慮,並且把這些都表現在畫中。那是什麼使得這幅畫如此引人注目?我認為可能是因為達利運用非常寫實的畫法卻描繪了一個虛無的世界,給人一種異樣的真實感。

《記憶的永恆》

1904年5月11日達利在西班牙費格拉斯小鎮出生,達利的父親是一位富有的公證員,對他十分嚴厲,而他的媽媽卻非常寵他,他媽媽是第一個支持達利藝術創作的人。

在達利的一生中必須提到的一個地方叫做卡達克斯,可以說沒有卡達克斯小鎮,就沒有達利。他以這個地方為藍本創作了不少作品。

達利童年繪畫卡達克斯小鎮的時候,表現了他不可思議的天賦。

單看他那些溫柔的,充滿陽光氣息的畫作,很難相信達利度過了一個艱難又憂慮的童年。這些憂慮在他很多年後的作品中才表現出來。

卡達克斯小鎮

達利童年的記憶被夢境和渴望佔據著,夢境和渴望強烈到以至於充滿了他的思想,而這些又是他後來創作時靈感的來源。

達利後期的很多畫作,那些超現實主義作品,讓人迷亂又十分的不安。

我想達利十分孤寂,他是個內向靦腆男孩。他的焦慮有一部分來自於他的媽媽,他非常愛他的媽媽,但他媽媽身體不好,在他小時候就病逝了。

他不得不與他有暴力傾向的爸爸相依為命。他雖然很欣賞他爸爸,想成為他那樣的人,但是對他很恐懼。

《睡眠》

18歲時達利來到馬德裡美術學院求學。在這裡達利的畫作讓他名聲鵲起。他在畫作中探索立體主義,並吸引了後來成為西班牙藝術界傑出人物的注意。

在這裡他克服了以前靦腆害羞的缺點,轉變成為一個全新又古怪的達利,他開始蓄起他標誌性的鬍子。

他原先害羞靦腆的性格變為肆無忌憚的狂妄自信。他放言沒有老師能指導他的作業,這使得他被學校開除。

馬德裡只是達利蛻變的第一步,達利結交了一群才華橫溢的巴黎超現實主義者,這群藝術家和作家努力證明人的潛意識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為重大的現實」。

超現實主義風格改變了達利的生活,使他能夠將他心中的渴望、恐懼、不安,通通大膽表現在畫布上。

《甜蜜於血》是達利早期的超現實主義作品,海岸上隨意散落這奇怪的物體,這些奇怪的東西正是代表了他童年和成年後的焦慮。

他將他潛意識的憂慮通過藝術表達的淋漓盡致。很顯然,達利23歲時內心充滿了不安與死亡。

《甜蜜於血》局部

在1929年,達利懷帶著他夢境般意象的風格,將自己的一些作品翻拍成了電影。達利與他在藝術學校認識的電影製作人布努埃爾製作了《一條安達魯的狗》。

這個電影荒誕怪異,驚人的不合理與可怕的怪異現象好似夢魘一般,結合了荒唐的幽默,使得它無論是在超現實主義還是電影史上都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我想因為達利,人們才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潛意識,對於超現實主義這場文化運動來說,達利不是開創者,但這位手法犀利的年輕天才才是超現實主義最重要的領軍人物之一。

《一條安達魯的狗》劇照

達利涉及電影、電視,而且在喜劇方面造詣不淺,像現代喜劇《紳士聯盟》或者是《魔幻之旅》都受了達利影響,結合了恐怖的荒謬、深刻和離奇。

喜劇的笑點大致分兩種:一種是看來以後你覺得:「嗯,還不錯,是想像範圍內的笑點」,另外一種喜劇是能夠讓你想像到除了表演之外的東西,內容十分荒唐可笑,讓你一笑就停不下來,因為這種荒謬能夠讓你的大腦興奮起來。

我不太喜歡看那種情節大家都能想出來的喜劇,我覺得太古板。我喜歡達利是因為他的想法大家都想不到。

達利最有趣的地方,是他帶有魔術的表演,他把所有的東西順序打亂顛倒。他想要成為一個獲得眾人關注的超現實主藝術家。正是這點讓他更加真實,我想喜劇想要成功也離不開真實。

達利回到卡達克斯小鎮後,在這裡他遇到了他的真愛,他的妻子加拉,一生的知己和伴侶,他們在海灣邊買下了小小的漁屋,在這裡他們度過了五十年光陰。

妻子加拉的支持再加上此地漂亮的景色,激發了達利的創作熱情,他在這裡創作了大量為後世所知的傑作。

達利筆下的加拉

它們都帶有明顯的達利風格,荒涼的風景,筆直的光線、犀利的陰影、詭異、錯位的物體以及光的運用。

達利善於把不尋常、不相似的東西結合在一起,當這西東西湊在一起,便表現出荒誕但卻搶眼的效果,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他設計的龍蝦聽筒。

它的作用確實是通話,它是終極超現實主義產物,它由兩部分完全獨立的部分構成的,一個是龍蝦,一個是電話,把它們結合到一起就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效果。

它為何出名?簡單的創意,精巧的設計,底座與龍蝦聽筒之間的滑動也非常精美。想想你對著一隻龍蝦講話是不是一件很詼諧有趣的事情?

龍蝦聽筒

超現實主義風格非常有趣,令人意料之外,改變著今天我們周圍的事物。達利超現實主義作品提示我們,一切皆有可能。

達利涉足的領域再無限制,喜歡挑戰的達利開始當起了傳播超現實主義的使者,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而在當時,全世界只有一個地方適合他開展這項工作,那就是紐約。

紐約成為了達利作品展示的舞臺,他的作品在紐約當代藝術館展出。

達利曾經說過:「名氣對於我來說就像春天的清晨,」但是達利來到美國後,他便感受到什麼叫做名人待遇,自從成為了舞臺的完美表演者,達利很快意識到美國很合自己胃口,他熱衷於宣傳表現自我。

1936年他第一次登上了時代周刊的雜誌封面,對於這位年輕的西班牙藝術家來說意義非凡,這時的他才30歲。

達利是藝術史上第一個大肆宣傳炒作自己的人,他也是第一個在嚴肅、誇張的美術界中運用不敬而又荒誕詼諧手法的人。他是後來藝術界超級巨星沃霍爾的開路者。

我認為達利拓展了藝術的範疇,他是一個偉大的藝術符號。達利的作品擴大了人類的眼界,通過把一切意料之外的東西結合在一起,挑戰我們的知覺,讓人驚異。

五十年代末,達利成為世界上超現實主義領域名副其實的大師,他想涉足我們周圍的每個領域。隨著時間的流逝,他的小鬍子越長越長,他的舉動也越來越怪異,他不斷製造噱頭,登上頭條。

其中有一個是他12米長的麵包條,許多人認為達利是在砸自己的名聲,作為一個創造了如此有影響力,一個全新領域的奠基人,大家開始對他感到失望,認為他越來越滑稽可笑。

但是達利的滑稽行為卻繼續推動超現實主義的流行,超出了當時。

更為嚴重的是,當法西斯主義橫掃歐洲時達利並沒有明確反對,這使得佔超現實主義主導地位的左翼人士對他更是大為光火。他們特別反對他為希特勒創作的畫作。

超現實主義者對他嗤之以鼻,但達利卻毫不理會。他認為自己就是超現實主義藝術家,不管別人怎麼說。

《迷之希特勒》

隨著冷戰和核時代的來臨,一個更大的主題闖入了他的腦海中,隱藏在原子彈背後的核物理深深吸引了達利。

他的藝術生涯進入了一個新的篇章,並且很快他就把自己變為原子時代的第一個以之為主題的畫家。

這一階段,他稱為核神秘主義,他開始重新修改他之前一些著名的圖案,賦予了更多關於日常生活是如何由移動的原子構成的之類意義。

感覺這些東西都以一種怪異的、富有韻律的節奏跳躍蹦跳著,你的一生都將伴隨著原子彈爆炸般的韻律。

修改後的《記憶的永恆》

六七十年代,達利行走於西班牙、巴黎和紐約之間,繼續展現自己、宣揚他那獨具風格的個性。

達利回到家鄉西班牙,他致力於他最後傑出的工程,超現實主義品牌的裡程碑式的,代表他一生傑作——達利劇院博物館,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現實主義藝術作品。

它的設計包含了很多達利的理念,參考好萊塢式的黃金雕塑,裡面有蛋、球形的原子模型以及紅色外牆。達利將這些雞皮疙瘩似的麵包圈狀的東西作為外牆。

達利劇院博物館

達利劇院博物館會讓我覺得,達利是想讓所有參觀他藝術館的人都覺得像是進入了夢境,走進了達利的大腦裡。

因為達利曾經說過,他想要營造以一種夢境,類似於進入起居室一般,也許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他將一些畫作掛在牆上,製作了奇異的帶標誌的壁爐,在房間的正中,他放了一件他最出名的作品之一紅唇型沙發,從這個角度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安裝的樣式顯然又是他一貫風格好玩、令人意外而又不羈超現實風格,最主要的是它特別性感。

達利劇院博物館內部

我想這個博物館算是從達利多年來創作的眾多傑作中凝結出來的精華,他的寶貴遺產,對於他的城市來說,這是財富、美好的源泉。

這不禁將我們引領到他和妻子的時代,在那裡,他們為將來的生活指引方向,但達利的內心對死亡及未來充滿恐懼。

這裡和一般美術館相比,這裡顯得與眾不同,當你推開一扇門,你都要做好思想準備,因為你不知道裡面有什麼樣的作品等待著你。

達利的妻子加拉在1982年過世以後,達利的健康狀況也每況愈下。不久他在家中的一次火災事故中被燒成重傷,使他的健康更加惡化。到1989年1月,達利死於心臟病和呼吸併發症。

達利曾經如此評價自己:「以一個畫家的水準,我自認是一個庸劣的藝術家。當我將自己與過去偉大的名家如委拉斯開茲相比較,我自認為是一個藝術大劫難。但是相反的,與當代的畫家相較之下,誠然,我是最優秀的;並非我是非常好的畫家,而是其他的畫家是如此的拙劣,以致無法與我做任何比較。」

《冥想的玫瑰》

對於他的自評,我想表達的是每個時代賦予藝術家的使命是不一樣的。當時的歐洲正是物慾橫流的時代。

誠然,達利被自己的欲望驅使,帶著他對超現實主義的欲望以及對巨大名利的欲望,一直走到盡頭。但我依然認為達利是個偉大的畫家。

達利早期超現實主義畫作是20世紀真正偉大的傑作,這些傑作勾起了所有的欲望及焦慮,而正是這些才支撐起了現在這個社會。

他重新詮釋了什麼才是一名藝術家,他用他那狂野不羈的方式將超現實主義的思想傳播至世界各地,達利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從電影到畫作,從珠寶、時尚到設計、廣告,甚至喜劇,這個世界上沒有受到達利影響的領域少之甚少。

相關焦點

  • 哪裡是春嬌救志明,明明是志明救春嬌
    因為他太依賴香港語境和香港大男孩的種種套路,所以《志明與春嬌》的姐弟戀,《春嬌救志明》回歸香港背景的吵吵鬧鬧,都好看,第二部北上後的《春嬌與志明》就很難看了,因為北京的套路和段子,彭浩翔顯然並不熟悉。帶妹子去吃夜宵?燈下不觀色?工體還是去得少。對於對第二部大感失望的觀眾來說,第三部是可以一試的,套路清晰,段子齊全,港味濃鬱,不用尷尬。
  • 《春嬌救志明》你真的走心了嗎?
    閒來無事,把《春嬌救志明》又看了一遍。其實在二零一七年的時候就看過一遍,但是那時候可能想法比較簡單,也沒多大耐性,算是跳躍式看完的吧,所以說實話,沒怎麼看懂。如今時隔三年再看,才發現,其實這部電影挺好的,至少影片中春嬌與志明的感情發展的很真實。
  • 觀《春嬌救志明》有感
    回到劇情,我們到底有看出來志明多麼不成熟?我們看到他花了九萬五買了一個在別人看起來無用的「達利」,就一定是不成熟的標誌麼?我們怎麼知道它不就是一件藝術品,具有升值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他認為有價值的,我們有什麼道理去指責?當然,春嬌可以批評他沒有去為結婚生子考慮一點儲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大是不夠成熟的。
  • 志明換眼鏡拍《春嬌救志明》!!
    在早前的電影《春嬌與志明》中,飾演男主角的香港潮流Icon餘文樂戴著一副Barton Perreira眼鏡出鏡,令該款眼鏡爆紅,更被喻為 「志明鏡
  • 春嬌救志明:真愛是兩個人的互相拯救
    結婚生孩子不是一件事嘛,有什麼區別啊?」志明依然是理所當然的樣子。「重點不是我想不想,重點是你突然之間想。假如你真的想了,就不會選這麼個地方,加著油跟我說了。」「在哪說不都一樣,對不對?再說很多人不都先懷孕後結婚呢?」春嬌無語。
  • 春嬌開始救志明,志明開始由Barton Perreira換Dita ......
    由余文樂、楊千嬅主演的《春嬌救志明》,近日正在如火如荼地拍攝當中
  • 《志明與春嬌》七年之久《春嬌救志明》朝新人生階段邁去
    《志明與春嬌》七年之久《春嬌救志明》朝新人生階段邁去距離《志明與春嬌》第一部上映已經過去了七年,在這七年時間裡,餘文樂有了女友,楊千嬅做了媽媽,「志明」和「春嬌」各自朝著新的人生階段邁去。但只要糾結的彭浩翔思前想後後決定把這個系列再往下拍一部,兩位主演就會即刻歸來,親密如昔。
  • 春嬌救不了志明,中女中男自救罷了
    假期看了《春嬌救志明》,我90後的妹妹問我:好看嗎?我說:我覺得好看,但是你不一定覺得好看。
  • 志明為何在這裡「睡服」春嬌
    《春嬌與志明》一對普通都市情侶,    就這樣圈了八年的粉。    上帝造人用了7天時間,    春嬌和志明相識於後巷    (香港室內禁菸後,後巷成為菸民打諢聊天的場所)    這段由香菸引發的情愫,    從遲疑到相愛,恰好也用了
  • 汙版「春嬌救志明」,好多人問我要
    從《志明與春嬌》到《春嬌救志明》,張志明和餘春嬌都有了七年之癢。導演彭浩翔卻「死性不改」,滿屏小趣味,所以無意外的,《春嬌救志明》內地版也被「閹割」。通過對比港版和內地粵語版,Sir幫你們整理出了15處「找茬」。特別提醒!汙處Sir已細心標明,妙處自己領會,看完你就會成為一個……成熟的人。簡稱,成人。
  • 《春嬌救志明》西安天津行 楊千嬅解讀片名含義
    楊千嬅天津路演  誰救誰?楊千嬅解讀片名含義  春嬌與志明的感情走過八年,第三部的《春嬌救志明》從片名會聯想到新的故事裡,被救的應該是志明。然而據楊千嬅透露,這一次其實被救的應該是春嬌。那麼片名為什麼會叫《春嬌救志明》引發了眾多人的疑惑。針對這個問題,楊千嬅做出了自己的解釋。第二部中志明在春嬌的影響下開始做出了正面的改變,在這個過程中志明也意識到他真的很愛春嬌,一個長不大的男孩子開始變得成熟。八年後,春嬌自己心裡的情緒開始發作了。
  • 《春嬌救志明》超前點映 看餘文樂楊千嬅挽救愛情
    從2009年到2017年,志明春嬌這對痴男怨女的感情生活一直牽動著無數影迷的心。作為第41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幕影片,影片在香港首映當天便獲得讚譽無數,部分區域的點映現場也是好評如潮,影迷紛紛留言:「每一部都好看,每一部都有新驚喜,《春嬌救志明》更是笑中帶淚挽救愛情。」
  • 《春嬌救志明》:真心相愛的兩個人,難道經不起時間的考驗嗎?
    隨著時間的流逝,兩人相愛,他們遭遇危險,其中一人依然只顧自己躲避,另一人私自動用房子首付,去買一件自己喜歡的飾品!到底是女人太過無理取鬧?還是男人太過自私?這不僅讓我想起了《春嬌救志明》的一部愛情影片:這晚春嬌與志明來到水塘邊,她躺在志明的腿上,給志明一邊講著,自己小時候,媽媽曾給自己講過一個恐怖的故事,一邊等著不明飛行物的出現。其實志明是不相信,世間真的有UFO出現,他還說來這裡的人,都是想尋求一些刺激而已!
  • 想當年丨《志明與春嬌》:戀愛男女的常態
    《志明與春嬌》(2010)是朵奇葩,以此片為中心,往前推十年、往後推十年都很難在香港愛情片裡找到同類,即便放在彭浩翔自己的作品中,它也不是那個「我們熟悉的彭浩翔」,尤其該系列後來又推出兩部續集,從第二部的《春嬌與志明》起,前一部裡和張志明一樣略顯拘謹的彭浩翔,開始和張志明一起放飛自我了。
  • 結案信息 | 擅播《春嬌救志明》 誰來「救」你
    結案信息 | 擅播《春嬌救志明》 誰來「救」你 2020-07-03 0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春嬌救志明》今日公映 8年戀情忘不了戒不掉
    在此次第三部的《春嬌救志明》中,相戀多年的春嬌與志明生活趨於平淡安寧,卻也進入愛情長跑的瓶頸期,面對著現實隱擾。比志明大四歲的春嬌遭遇「中女危機」,顏值褪去,春嬌閨蜜的一句「吃膩啦」,讓春嬌開始敏感懷疑自己,患得患失。偏偏恰逢「邪花入宅」,蔣夢婕飾演志明的年輕「乾媽」,神經大條卻膚白貌美,強勢「入住」春嬌與志明的愛巢,還提出「借精生子」的要求。
  • 志明春嬌相遇10年 餘文樂發文n 55!w ! 啥意思?
    倒過來看,就是I miss you延伸閱讀:彭浩翔:講述志明與春嬌,就像講述我自己那英的這首經典情歌《夢一場》被導演彭浩翔作為插曲用在了電影《春嬌救志明》中。在電影剪輯期間的一天,彭浩翔一邊聽著這首歌,一邊把《春嬌與志明》系列前兩部的一些回憶鏡頭剪輯在了一起。「我一個人就在那兒哭了,老婆過來問我怎麼了。我才想起來,原來為了這兩個人物,已經搞了八年。」
  • 《春嬌救志明》:我想和你好好的
    《春嬌救志明》:我想和你好好的作者|阿短 微信|一隻妖精的故事 配圖#是時候長大了#在看第三部《春嬌救志明》之前,我重溫了一次《志明與春嬌》和《春嬌與志明》,其實我們都很明白,我們為什麼愛這部戲。有些人鬧著鬧著就散了,有些人還在這樣的分分合合中受盡折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裡面說:青春裡最煩惱的一件事情就是,同齡的女孩永遠比男孩成熟。更何況,春嬌比志明大了4歲。之前在綜藝裡有這麼一句話:「不要期待男人會變成熟,他們只會變老。」是呀,其實很多男的都是張志明,長不大。不會關心人,凡事都是只想到自己先。
  • 當年餘文樂在《春嬌救志明》中秀的Dita眼鏡,如今時尚界再無法拯救
    但凡說到時尚眼鏡是時尚不可缺少的一件單品眼鏡界的佼佼者數不勝數總是潛伏在時尚的前端
  • 《春嬌與志明》:多年後我才明白,其實志明並沒有那麼愛春嬌
    《春嬌與志明》是一部由香港導演彭浩翔執導的一部浪漫愛情喜劇,由余文樂、楊千嬅、楊冪、徐崢等主演。影片以《志明與春嬌》為背景前提,講述了餘春嬌與張志明分手多年後兩人再度陷入愛河的故事。我發現其實志明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愛餘春嬌,這可以從以下三個細節便可看出。NO1.餘春嬌因為誤解回娘家時,志明只找了她一次。首先張志明連餘春嬌母親的生日聚會都忘記了,之後也沒有過去向丈母娘賠不是。春嬌心裡已經有了隔閡。人可以年輕不懂事,不過有些東西該記住就會記住。可惜志明連這份心意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