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糧食日,糧食自古以來都是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而我國自古以來就是農業大國,所以糧食在我們國人的心中是非常重要的,糧食的質量及安全也是重之中重。
(圖源網絡)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到關於今年冬天是寒冬的報導,這不前兩天黑龍江省下雪了,黑龍江省作為我國的產梁大省,每到10月都是糧食豐收的季節,而今年突如其來的降雪,把許多還沒來得及收割的水稻壓倒了,再加上今年陰雨天氣過多,好多地方都發生了大洪水,導致田地被淹,直接影響了今年的糧食產量。
(圖源早報網)
那麼以往遇到災年,糧食不夠充足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你一定會想到進口糧食,其實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國家會打開國庫,發放儲備糧。每年國家都會收入一批糧食作為儲備糧,但是最近總是會出現關於儲備糧質量問題的一些新聞,大多是因為監管不到位,導致在糧食的檢驗環節出現了徇私舞弊等現象,收糧人員和糧食入庫前的檢驗人員相互勾結,將低價收購的劣質以優質糧的價格收入糧倉;又或者收糧人員把優質糧拿去扦樣,但最終送到糧倉的糧食都是劣質的,從而從中賺取差價,牟取暴利。
如何杜絕這種現象?是一個令人頭痛且值得思考的問題,而這一問題關係到全國人民的民生問題,一定要杜絕徹底。
其實問題基本都是出在檢驗入庫的環節,如果可以嚴格的把控這一環節,是可以實現徹底杜絕這一問題的。但是嚴格的把控就代表著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時間,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那麼有沒有一舉兩得的辦法?
答案是有的,只需安裝LIMS實驗室管理系統就可以實現,LIMS系統會建立入門登記,實現一車一人一物一標籤,所有車輛與負責人員信息綁定,車輛進場前將對車輛、人員、送糧單位等信息進行核查,確認準確無誤後放行進場,之後售糧車將根據引導排隊扦樣,系統自動讀取標籤信息,取樣完成後,車輛進入等待區進行等待,此過程收糧人員全程不可參與,樣品送去檢測。系統可以與檢驗儀器直接通訊,檢驗員認證身份信息,開始進行樣品的水分、容重、雜質等常規檢驗,檢驗儀器自動將檢驗結果上傳到系統,檢驗儀器上的數據不可以隨意修改,只有擁有權限的用戶可修改,最終的檢測結果可逐條傳輸至大屏進行公示。 糧食完成檢測、稱重卸糧後,系統便會自動獲取對應的計價方式,按照對應的計價方式生成最終的售糧總額。而對於在檢測過程中留取的樣品,會進行賦碼操作。當發生復檢的情況時系統可通過掃描留樣料袋上的條碼信息,自動調出該樣品的歷史檢驗記錄。
你看,這樣是不是既防止出現徇私舞弊現象,又節省了人力、物力等資源,該系統也適合其他製造業的產品檢測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