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的總統任期將在2022年結束,今年,他遭遇了執政以來最艱難的考驗,文在寅此時如何應對,將關係到他之後的政治命運。對韓國的保守派來說也是如此,如果這個時候能扳倒文在寅,2022年想翻盤,就容易得多了。
因此,執政黨和保守派之間的較量從今年年初就進入了白熱化狀態。兩方之間為了獲得更多民眾支持率,那叫一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文在寅這邊剛想要全民發錢,就被那邊樸槿惠「娘家」,國民力量黨反將一軍。
據韓聯社報導,文在寅最近宣布,將投入12萬億韓元提振民生,根據政府規劃,這筆錢中的一半會用於疫情防控,剩下的大部分,將會用於為各類弱勢群體提供針對性的補助。
具體分配方案是,韓國近300萬小個體戶,每戶最高可得2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約11510元)的現金補助,此外,還有超過十分之一的預算將用於維持119萬個工作崗位。其中包含了緊急補貼、就業補助和通訊支援費等,覆蓋面幾乎達到了韓國的全體國民,可以說是「全民撒錢」。
本來這一舉措有利於韓國的國計民生,應當是人人稱道,但文在寅卻在這個該慶功的時候被國民力量黨反將一軍。
國民力量黨認為,「全民撒錢」是文在寅政府在明面上對國民的公開討好,說文在寅是通過撒錢買支持率也不為過,除了國民力量黨,還有不少小的在野黨也附議,認為文在寅在濫用職權,他們紛紛要求文在寅取消這項政策。
尤其其中一筆「通訊支援費」爭議最大。保守派認為,當前韓國政府要首先解決的問題應該是新冠疫情,通訊補貼不在此列。同時保守派還提出,這筆錢應當用於疫苗接種,這麼大一筆錢足夠支付全體國民的新冠疫苗費用。
其實,在文在寅剛剛公布這項規劃的時候,保守派沒有人站出來表示反對,現在已經過了好幾天,才提出不同意見。可以想像,保守派是拼命尋找才找到一個「通訊支援費」的漏洞,還用了疫苗接種這麼強有力的理由。
為疫苗接種做準備,又確實是韓國民眾難以拒絕的。試問,在當前的疫情現狀下,有多少人會為了電話費,放棄免費的疫苗接種呢?
自疫情爆發以來,韓國幾乎每次國內民調支持率的大幅波動都與疫情緊密相關。
此前,保守派以黃教安為首,以疫情相逼文在寅,由於操之過急,最終自食苦果,在4月份的國會大選中慘敗。而後雖然佔據了國會常任委員所有席位的執政黨被批判「獨裁」,但執政黨畢竟大權在握,保守派也無可奈何。
本來保守派應該安安靜靜等待下一個反攻時機,奈何時間緊迫,未來統合黨選擇在光復節再次組織遊行,這次缺乏相應防護措施的遊行造成了韓國疫情反彈。保守派支持率暴跌,還被迫改名成為現在的國民力量黨。
保守派一連兩次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想來也是知道了疫情的重要性,所以這次才選擇從疫情角度切入,將了文在寅一軍。文在寅方面也及時對保守派提出的疫苗做出回復,認為疫苗需要提前預定,現在就準備全民接種的可行性不大。
此外,除了通訊費的補貼,文在寅「撒錢」政策的其餘補貼又是韓國國民急需的,如果因為通訊費和疫苗費的爭議就取消,國民估計也不答應。
總之這一次,國民力量黨是找對了切入點,不過按正常邏輯推演,依然是執政黨獲勝的機率比較大,或許,保守派也沒想直接推翻全部政策,只要能表現出為國為民的姿態,支持率有所反彈,對處於不利狀態下的他們來說,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