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國際兒童節!
大朋友和小朋友手牽手過節啦!
可你知道我國的兒童節最初是定在4月4號的咩?
What?兒童節定在4月4號?
是個啥情況?
還不止這個吶,
原本兒童節也不像今天這般歡樂!
它的背後還隱藏著一段痛徹心扉的往事,
想知道關於國際兒童節的秘密麼?
快來看,揭秘了!
1925年8月,瑞士的日內瓦舉行兒童幸福國際大會,共有54個國家參會,包括中國。在會上通過一則宣言,叫《日內瓦保障兒童宣言》,《宣言》呼籲各國要設立「兒童節」。
沒成想這個提議得到許多國家的一致響應。
其實關於國際兒童節的設立還有一段心酸的往事。
那是發生在二戰期間一次屠殺——利迪策慘案。1942年6月10日,德國法西斯槍殺了捷克利迪策村16歲以上的男性公民140餘人和全部嬰兒,並把婦女和90名兒童押往集中營。村裡的房舍、建築物均被燒毀,好端端的一個村莊就這樣被德國法西斯給毀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世界各地經濟蕭條,兒童的處境更糟,有的得了傳染病,一批批地死去;有的則被迫當童工,受盡折磨,生活和生命得不到保障。為了悼念利迪策慘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戰爭中死難的兒童,反對虐殺和毒害兒童,以及保障兒童權利,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在莫斯科舉行理事會議,各國代表憤怒地揭露了帝國主義分子和各國反動派殘殺、毒害兒童的罪行。為了保障世界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為了改善兒童的生活,會議決定以每年的6月1日為國際兒童節。當時的很多國家表示贊同,特別是社會主義國家。
英國把兒童節定在7月14日,美國定在5月1日,日本更是把兒童節分為男兒童節(5月5日)和女兒童節(3月3日)。咱們中國在這時是沒有兒童節概念的,所以當時的中國並沒任何反應。
到了1928年,中華慈幼協會在上海成立。這個協會為日後兒童節的設立起到決定性作用!
1931年3月7日,中華慈幼協會給上海市社會局致電函,並請求社會局將電函轉給南京國民政府。電函裡建議將每年的4月4日確立為兒童節,國民政府教育部的人討論了討論,認為「事屬可行」。
於是在同年8月正式頒布《兒童節紀念辦法》,規定每年4月4日各幼兒園、小學、社會機構和家庭等,都要紀念這個節日。
話說當時過個兒童節超級隆重,像開大會一樣。程序性的環節有奏樂、唱歌、向總理遺像致敬、靜默、主席報告、市長致辭、名人演講等等。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還別出心裁地解釋了「雙四節」的含義:第一個「四」指的是衣、食、住、行,告誡小朋友現在他們的基本生活全部仰仗父母,將來成人後要努力工作孝敬父母。第二個「四」說的是德、智、體、美,告訴小朋友們要鍛鍊身體,去讀書,學做人的道理,陶養性情。
1935年4月4日,上海兒童節,兒童代表演說「兒童新生活運動」
除此之外,蔡元培還在1939年4月4日創作了《兒童節歌》,但是這歌嘛,並不是朗朗上口。後來大教育家陶行知也作了一首,叫《兒童節大人歌》:「四月四,四月四,大人要立志,肯跟小孩學,才算大本事。」
這時候肯定就有童鞋問了,後來為什麼要把兒童節從四月四改成六月一呢?事情的經過是這樣滴。
1949年11月,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將6月1日定為國際兒童節,這個時候,咱們剛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給予積極響應,當時的政務院在12月23日舉行第十二次政務會議,通過了全國年節和紀念日的放假辦法,這其中就包括兒童節,規定為6月1日。
1949年4月4日,《人民日報》第一版關於兒童節的報導
1950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在3月30日專門發布通告宣布廢除「四四」兒童節,規定新的兒童節為六月一日。
新華社也配合發表一篇名為《兒童節為什麼從四月四改為六月一日?》的文章。文章裡說,咱們國家現在已與全世界勞動人民的兒童建立了兄弟友誼的親密關係。所以呢,我們國家的兒童節應該與國際兒童節統一起來。
這樣,中國的兒童節便與國際接軌,定為6月1日,並延續至今。
資料來源:《人民政協報》2019年5月30日第11版《兒童節的由來》
來源:人民政協報
編輯:王麗鑫
審核:周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