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關注!新型玩具磁力泥風險調查!存在損傷兒童消化道的風險隱患!

2020-12-23 產品可靠性報告

磁力泥是近兩年市面上新出現的一款新型玩具,它是一種帶有磁性的橡皮泥,內含鐵粉或磁粉等成分,隨包裝還會附贈一塊方形小磁鐵,玩的時候可以用磁鐵吸引磁性黏土,將其塑造成各種形狀。因其特性新奇,且價格低廉,磁力泥一上市就受到眾多兒童和家長的歡迎。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每周質量報告》2020.6.28

近日,上海市市場監管局發布了最新的磁力泥專項風險監測,結果發現,採樣的19批次磁力泥全都被檢出磁通量不符合標準,存在損傷兒童消化道的風險。

這次風險監測採樣19批次磁力泥中,網購平臺採樣17批次;批發市場、文具店採樣2批次。價格方面10元以下採樣10批次,10元到30元之間採樣5批次,30元以上採樣4批次,基本涵蓋了市面上此類產品的各類情況。

採樣完成後,檢測人員參照國家標準《玩具安全 第1部分:基本規範》、《玩具安全 第2部分:機械與物理性能》、《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5部分:玩具》等相關標準,對磁力泥的小零件、磁通量指數、標識、可遷移元素等多個指標進行了檢測。

據檢測人員介紹,標識和使用說明包含著玩具的基本信息,是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保障。按照國標要求,玩具產品包裝上應標註出產品名稱、年齡範圍、安全警示等內容。但是記者發現,這次風險監測有18批次標識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不符合率高達94%。其中,有16批次無年齡範圍,11批次無安全警示或警示不規範。

除了年齡、警示說明缺失,這次風險監測還發現有12批次磁力泥找不到產品名稱、產品標準編號、生產者名稱和地址等信息,屬於三無產品。

小零件存在嗆噎、窒息、化學傷害等危險,是最常見的玩具危害之一。現行國標規定3歲以下兒童使用的玩具,不允許有小零件;3歲以上但不足6歲兒童使用的玩具,雖然允許有小零件,但應設警示說明。這次風險監測19批次磁力泥中包含的小磁鐵都屬於小零件,須設置警示說明。

廣檢集團消費品檢測中心工程師 李晶:玩具缺乏警示說明或警示說明不規範,在使用的時候就不能給家長足夠的提示,讓家長充分了解這個玩具可能存在的一些傷害。小零件可能會被兒童放入口中或鼻中,一旦發生誤吞的話可能會因為堵塞咽喉或者氣管而造成哽咽或窒息,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除了磁通量不符合標準,存在嚴重風險之外,有些磁力泥還存在化學安全風險,可能對兒童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磁力泥屬於黏土玩具的一種,生產過程中加入硼砂,可以增加產品的延展性和彈性,達到更易塑形的目的。

硼砂學名四硼酸鈉,廣泛應用於陶瓷、玻璃、藥皂、化妝品等產品中。而我國現有的玩具標準中還沒有對硼元素進行限量要求。有研究表明,兒童長期高劑量的硼元素暴露或攝入會表現出毒性作用。如果兒童長期接觸含有硼砂的玩具,對兒童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等都存在潛在的風險。

廣檢集團消費品檢測中心部長 段曉霞:現有的國內標準沒有對玩具中硼元素進行限量要求 產品風險監測就是為了發現問題,推動有關標準設立和修訂,這次風險監測採用了歐盟的相關標準。歐盟標準對硼元素遷移量這個指標主要是依據EN 71-3中提到的(硼元素)限量值300mg/kg。

經過檢測結果發現,有17批次磁力泥硼元素遷移量超過300mg/kg,不符合歐盟相關標準

除了磁力泥,市面上磁性玩具還有很多種,這次風險監測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對種類繁多的磁性玩具也進行了檢測,共計採樣50批次產品,涉及強力磁鐵套裝、發聲磁鐵玩具、棋類玩具等10類磁性玩具。其中100元以下有36批,100到200元之間11批,200元以上3批。

經檢測結果發現,50批次磁性玩具中,有14批次產品存在質量安全風險。其中,10批次不符合標識標準要求,2批次小零件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10批次樣品磁體和磁性部件不符合標準要求。

這次風險監測,被檢出不符合標準要求的14批次磁性玩具全都為100元以下產品。其中,磁力泥、巴克球、磁鐵筆是被發現問題最多的產品,分別在磁通量、小零件、標識三個項目上都出現了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情況。記者發現,這些玩具的共同特點是都含有一個或多個小磁鐵部件,容易被兒童誤吞,一旦磁通量不符合要求,很可能導致兒童消化道損傷,極端情況下會造成胃腸黏膜穿孔,危及兒童生命。

近年來,各地有關兒童因誤吞磁鐵玩具受到傷害的案例幾乎每年都有報導。記者經梳理後發現,報導中的孩子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其中最小的2歲,最大的13歲,都是因為誤吞了小磁珠或小磁塊導致消化道損傷。

2020年3月,江蘇淮安2歲的小女孩兒冉冉就因在玩耍時誤吞入7顆小磁鐵,造成小腸壁穿孔,險些危及生命。

淮安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副主任醫師 夏順林:到醫院以後拍了個片子 發現腹腔有7顆磁珠 有5顆方形的 從片上看判斷它在胃腔 還有兩個是圓形的 從片是位於小腸。為了減少創傷,醫生首先用胃鏡將5顆方形磁鐵取了出來。而另外2顆圓形磁鐵由於位置特殊,而且已經造成小腸壁穿孔,最終不得不通過手術才把它們取了出來。

2019年11月,山東淄博一名兩歲的小男孩也曾因誤吞了多顆小磁珠被緊急送醫。

淄博市婦幼保健院小兒外科主任 張正茂:深夜腹疼,嘔吐不睡覺,急症來到醫院了,來到醫院以後一拍片子,發現他的肚子裡面有十一個鋼珠。手術中發現十一個磁珠已經串成一串,而且小腸有穿孔,總共五處穿孔,我們對穿孔的部位進行修補,然後將十一個磁珠取出來了,手術很順利,孩子也很平穩,但是孩子受了很大的痛苦。

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磁力泥和磁性玩具時應關注產品信息是否完整,拒絕購買「三無」產品。購買前還應確認好玩具的適用年齡,磁力泥等磁性玩具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建議不要給14歲以下兒童購買。

更多資訊: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來源: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

申明:文章不代表平臺立場、也不具有法定效力,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本期主編:李俊

《產品可靠性報告》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管,中國質量報刊社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一級期刊;我們將圍繞汽車及周邊產品、10類重點消費品及民生關切度高的消費品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提供參考,為行業扶優治劣提供有力依據。

相關焦點

  • 上海市場監督管理局風險預警發布:19批次磁力泥玩具存在較大風險
    來源:消費者報導「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兒童離不開玩具,相比古代的玩具「風箏紙鳶」,如今兒童玩具種類繁多,近兩年市面上超火的磁力泥、磁性玩具產品就值得注意。▲磁力泥遇到磁鐵時、磁力泥百變造型一、結果發布為了評估磁性黏土(磁力泥)、磁性玩具的質量安全狀況,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權威檢測機構開展磁性黏土(磁力泥)產品和磁性玩具產品專項風險監測,結果顯示,19款磁力泥產品全部存在嚴重質量安全風險。另外,50批次磁性玩具中,14批次產品存在質量安全風險。
  • 磁力泥玩具存在較大風險,會出現毒性作用!
    2018年以來,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陸續監測到涉及「磁力泥」的風險信息,包括歐美通報、國內外傷害案例。為了評估其質量安全狀況,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委託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開展了磁性黏土(磁力泥)產品和磁性玩具產品專項風險監測,並組織權威專家進行風險評估。
  • 磁力泥玩具存在較大風險,會出現毒性作用!
    2018年以來,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陸續監測到涉及「磁力泥」的風險信息,包括歐美通報、國內外傷害案例。為了評估其質量安全狀況,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委託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開展了磁性黏土(磁力泥)產品和磁性玩具產品專項風險監測,並組織權威專家進行風險評估。
  • 「監管」滬抽檢19批次「磁力泥」,均存在質量安全風險
    磁力泥、磁性玩具產品安全性如何?市市場監管局說,經檢測,「磁力泥」產品共採集19批次樣品(線上17批次),發現19批次樣品全部存在質量安全風險。磁性玩具產品共採集50批次樣品(線上20批次),發現14批次產品存在質量安全風險。
  • 給孩子買玩具留神!磁力泥存安全風險,多家電商登黑榜!
    據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微信號消息,為了評估其質量安全狀況,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委託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開展了磁性黏土(磁力泥)產品和磁性玩具產品專項風險監測,並組織權威專家進行風險評估。本次專項監測主要針對標識、小零件、磁體與磁性部件(磁通量指數)、可遷移元素、特定元素遷移項目。
  • 廣州市消委會提醒:解壓玩具存在隱患 消費者購買需謹慎
    近日,廣州消委會對19款發洩類解壓玩具進行對比試驗發現,發洩類解壓玩具容易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菌落總數過多等風險。普遍存在標識信息缺失的情況解壓玩具又稱減壓玩具,包括擠壓、摔砸、揉捏、旋轉等多種類型,主要供成年人使用,幫助釋放壓力。
  • 19批次「磁力泥」全部有質量安全風險 家長可用一招自測
    圖說:「磁力泥」玩具網上大熱,但存質量安全風險 採訪對象提供輕輕一吸,磁性黏土就會被吸出「犄角」,這種「磁力泥」玩具最近在網上大熱。殊不知,看似安全的磁力泥也有風險。近期,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陸續監測到關於「磁力泥」的風險信息,包括歐美通報、國內外傷害案例等,今天監管部門發布專項風險監測結果,19批次磁力泥產品全部存在質量安全風險。
  • 排除兒童平衡車風險隱患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近年來,兒童平衡車這種新型玩具迅速流行。據悉,市場上的兒童平衡車產品名稱並不統一,有的叫兒童平衡車,也有的叫滑步車、滑行車、學步車等,不僅缺乏標準規範,其存在的風險隱患也不容小覷。
  • 「磁力泥」事件引家長擔憂,中國玩具是否真不靠譜?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專項監測顯示:「磁力泥」產品共採集19批次樣品(線上17批次),發現19批次樣品全部存在質量安全風險。磁性玩具產品共採集50批次樣品(線上20批次),發現14批次產品存在質量安全風險。種種現象表明,誤食「磁力泥」易引發中毒!
  • 「網紅」玩具磁力泥抽檢19批次均不合格……昆明是否有售?部分商家...
    磁力泥是一種磁性玩具,能被塑造成多種形狀,受到了不少兒童和成人的追捧。那麼,市面上超火的磁力泥、磁性玩具產品安全性如何呢?前幾天,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公布了19批次磁力泥檢測結果,結果顯示這些批次樣品全部存在質量安全風險。
  • 您家有這些批次的磁力泥或磁性玩具嗎?快快扔掉!
    「磁力泥」產品共採集了19批次樣品(線上17批次),發現19批次樣品全部存在質量安全風險。磁性玩具產品共採集50批次樣品(線上20批次),發現14批次產品存在質量安全風險。50批次磁性玩具中,14批次產品存在質量安全風險。10批次不符合標準要求;2批次小零件項目不符合標準要求;10批次樣品磁體和磁性部件不符合標準要求。
  • 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磁力泥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使用
    孩子們「閉關」在家,家長都給他們買了哪些玩具?有磁力泥嗎?聽說此類玩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可玩性,能幫助孩子動手、動腦,受到大家的追捧。那麼市面上超火的磁力泥、磁性玩具產品安全性到底如何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資料圖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8年以來,上海市市場監管局陸續監測到涉及「磁力泥」的風險信息,包括歐美通報、國內外傷害案例。上海市市場監管總局已將磁性黏土(磁力泥)等磁性玩具納入2020年上海市產品質量監督抽查計劃,進一步加強監管。並且,發布如下消費提示。
  • 快評| 解壓玩具怎能成傷身隱患
    發洩球、捏捏樂、摔不碎的燈泡、擠蛋小雞、尖叫玩具雞、指尖陀螺……近年來,「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解壓玩具成了玩具市場的「新寵」。近日,廣州消委會發布部分解壓玩具的比較試驗結果,並發出消費提醒:目前市面所售解壓玩具可能存在較大安全隱患,且標識信息缺失嚴重,建議廣大消費者謹慎購買。
  • 這些危險的「解壓玩具」,你孩子手邊有嗎?|精選
    結果發現它們普遍存在不容忽視的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家長們可一定要留心啦!19款發洩類玩具共有5款樣品可以發聲,其中2款樣品聲響實測值大於標準限值85dB。Part 2磁力泥玩具磁通量過高、硼元素超標對兒童存在危害參與本次試驗的磁力泥玩具共8款,產品外觀基本相似。
  • 存在傾倒風險,Babycare、德拉瑪召回近6萬輛兒童推車
    ■按:@寶爸寶媽,兒童推車選購&使用技巧你們了解嗎? 近期,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公布兩起兒童推車召回通告,涉及babycare、德拉瑪(DELAMA)品牌,涉及數量為59160輛,召回原因均為存在推車傾倒的風險,給兒童帶來不可預見的傷害。
  • 網紅兒童平衡車 風險不容忽視
    宣稱能夠鍛鍊兒童的平衡能力,加上各個商場舉辦有關競賽吸引人氣,兒童平衡車近年來迅速流行。這種兒童新型玩具,商家在銷售時都表示環保安全,但近期多家媒體曝光該產品有不少風險。
  • 兒童地墊主要質量風險的監測
    三是按照GB6675-2003《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有1批次小零件項目不符合要求。四是參照GB/T8332-2008《泡沫塑料燃燒性能實驗方法水平燃燒法》,對120批次樣品燃燒安全性進行測試評定,發現所有樣品都存在燃燒安全隱患。
  • 這些「危險玩具」對兒童有傷害!快看你家有沒有
    玩具對於兒童的成長有著重要意義,然而一些存在安全隱患的玩具卻威脅著兒童健康。近年來玩具產品質量狀況如何?主要是哪些方面不合格?存在哪些風險點? A:近三年國家和上海市玩具監督抽查、上海市兒童用品中附贈類玩具產品風險監測,玩具合格率為75%~95%。
  • 這些「解壓玩具」有問題!
    提到發洩球、捏捏樂、尖叫雞、指間陀螺,這些「打不還手、罵不還口」的解壓玩具,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甚至可能還是潛在用戶。可是,因為成人解壓玩具暫無相關標準,所以此類玩具存在許多安全隱患。近日,廣州消委會對19款發洩類解壓玩具進行對比試驗發現,發洩類解壓玩具容易存在揮發性有機物釋放量過高、菌落總數過多等安全隱患和風險。
  • 郭樹清提出「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信息量很大
    必須關注這些機構風險的複雜性和外溢性,及時精準拆彈,消除新的系統性風險隱患。」這一表述,信息量很大。什麼是新型「大而不能倒」風險「大而不能倒」不是一個新詞。然而,這種技術+規模效應的經營戰略,導致其一旦出風險,就容易跨越企業自身的風險可承載範圍,擴張成新型系統性風險,導致監管不得不考慮可能出現的負外部性,進而可能出現「投鼠忌器」。簡言之,其一旦出風險就容易擴張成新型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