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XX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非常泛濫,今天我也來效顰。作為體制內小夥伴,上吃部級,下食鎮級,經歷豐滿,就在這裡分享一下吃機關食堂的體驗吧!
本文不針對任何堂、任何人,均屬雜糅。
機關食堂最常見的日常是排隊。中國人排隊是頗有意思的,黃線以外排隊就是不可能,大家都是爭先恐後的秉承「前進前進再前進」的口號和行動。不過,與一些體制外朋友們排隊線路自動增胖拓寬相比,除了不時穿插的調皮小孩,機關人還是收斂的,基本可以井然有序地排隊取餐,插隊的現象基本杜絕。
要做好排隊這項技術活,大家都卯足勁,做好準備,具體如下:
場景一:為了贏在起跑線上,許多朋友都會掐著時間點出發。待預備時間到位,你關電腦、起身、籤退、洗手,一氣呵成,好了,拔腿奔向食堂花現,哇塞,腫麼來了這麼多人,好氣啊,可還要保持微笑……
場景二:我受不了排隊煎熬了,我選擇離開。抬頭看蠕動前行的前人,回首望一望無際的後輩,唱一首譚校長的《講不出再見》離開是最適合不過了:「我最不忍看你,背向我轉面,要走的一刻,請不必諸多眷戀,浮沉浪似人潮,哪會沒有思念,你我傷心到講不出再見……」留下你孤單美食俠那倔強而瀟灑的背影,讓他們在你背後吃灰去吧……阿雷,真的有人注意到我的存在?
場景三:我是個能屈能伸、能入能出的男(女)人,我就很有節奏的動下去唄。如果伸手可摘盤,那是最好不過了,可萬一餐盤在千裡之外呢?這時候技術含量就出來了,到前邊第幾個人的時候殺出去拿餐盤是最合適的呢?插入的瞬間要選好,特別需要注意對準。回來時還得帶一個尷尬不失禮貌的微笑是最好,但是往往會有伊叫到:「XX,幫我拿個餐盤唄。」得,還要出去一趟。若是擅長蠅營狗苟的我輩,看到XX部門的還會主動服務:「先生,要幾張呀,這張我剛鑑定過了,特別乾淨哦!」所以我還是喜歡那種自帶傢伙的食堂,畢竟不是太漂亮的美女的話,我不會允許她來分享我的餐盒的……
場景四:我自帶沉默氣場,我的手機就是我的天下。不好,前方愁人出現!手機護體!看到討厭的人出現在面前,趕緊假裝看會手機,我是左刷右看上拉下點,原來手機還真好玩!還有就是,上班還沒刷夠,下班再來一發,看完時事新聞,內心憂傷都寫在了臉上,看完女神留言,立馬露出了猥瑣的笑容。猛抬頭就像敲起警世鐘,我不看也不問,我說我的眼裡只有你,只有你讓我無法忘記,我的餐盤。老實說,我偶爾也嘗試,但很快就被後來的小夥伴圍毆了一頓,也是,誰能沒幾個朋友呢?
場景五:對於一些人來說,餐盤是罪惡的階段敵人,排隊拿完後必須洗白它。拿完餐盤後必須出去洗刷刷,洗白白,洗香香,duang,各種洗,特別講衛生。也是,這樣打的湯湯水水比較讓人放心。遺憾的是,有人一邊洗一邊無意往別人身上招呼水漬,有人一邊洗一邊自帶「咳-噗」聲,似乎見到了世界上最骯髒的東西,不吐露不足以表達——我說各位啊,咱可是為人民服務的同仁,咱可得講文明樹新風啊!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自上而下,機關食堂可謂各有千秋,各有所長。除了硬體基本過硬,軟體有的卻相當軟了。
有些單位的食堂,不僅有下午茶+點心,還講究營養搭配,這些主要分布在省一級機關的食堂裡。有的食堂每天賣斷貨的竟然是……稀飯和米飯,沒有「想吃什麼吃什麼」的快感,只有身體被充滿的感覺- -
有句話講「眾口難調」,不僅是說話方面,吃飯也是如此。豆漿、粽子、荷包蛋到底是甜的鹹的?豆腐腦應該放糖還是料?梅菜扣肉能不能做餃子餡?抄手、雲吞、餛燉、扁肉到底區別有多少?
而且我想吃的是:
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
燒花鴨,燒雛雞兒,燒子鵝,
滷煮鹹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
晾肉,香腸,什錦蘇盤,
燻雞,白肚兒,清蒸八寶豬,江米釀鴨子,
罐兒野雞,罐兒鵪鶉,
滷什錦,滷子鵝,滷蝦,
燴蝦,熗蝦仁兒,山雞,兔脯,菜蟒,銀魚,
清蒸哈什螞,燴鴨腰兒,燴鴨條兒,清拌鴨絲兒,黃心管兒,
燜白鱔,燜黃鱔,豆鼓鯰魚,鍋燒鯰魚,烀皮甲魚,鍋燒鯉魚,抓炒鯉魚,
軟炸裡脊,軟炸雞,什錦套腸,麻酥油捲兒,
熘鮮蘑,熘魚脯兒,熘魚片兒,熘魚肚兒,醋熘肉片兒,熘白蘑,
燴三鮮,炒銀魚,燴鰻魚,清蒸火腿,炒白蝦,熗青蛤,炒麵魚,
熗蘆筍,芙蓉燕菜,炒肝尖兒,南炒肝關兒,油爆肚仁兒,湯爆肚領兒,
炒金絲,燴銀絲,糖熘餎炸兒,糖熘荸薺,蜜絲山藥,拔絲鮮桃,
熘南貝,炒南貝,燴鴨絲,燴散丹,
清蒸雞,黃燜雞,大炒雞,熘碎雞,香酥雞,炒雞丁兒,熘雞塊兒,
三鮮丁兒,八寶丁兒,清蒸玉蘭片,
炒蝦仁兒,炒腰花兒,炒蹄筋兒,鍋燒海參,鍋燒白菜,
炸海耳,澆田雞,桂花翅子,清蒸翅子,炸飛禽,炸蔥,炸排骨,
燴雞腸肚兒,燴南薺,鹽水肘花兒,拌瓤子,燉吊子,鍋燒豬蹄兒,
燒鴛鴦,燒百合,燒蘋果,釀果藕,釀江米,炒螃蟹.氽大甲,
什錦葛仙米,石魚,帶魚,黃花魚,油潑肉,醬潑肉,
紅肉鍋子,白肉鍋子,菊花鍋子.野雞鍋子,元宵鍋子,雜麵鍋子,荸薺一品鍋子,
軟炸飛禽,龍虎雞蛋,猩唇,駝峰,鹿茸,熊掌,奶豬,奶鴨子,
槓豬,掛爐羊,清蒸江瑤柱,糖熘雞頭米,拌雞絲兒,拌肚絲兒,
什錦豆腐,什錦丁兒,精蝦,精蟹,精魚,精熘魚片兒,
熘蟹肉,炒蟹肉,清拌蟹肉,蒸南瓜,釀倭瓜,炒絲瓜,燜冬瓜,
燜雞掌,燜鴨掌,燜筍,熘茭白,茄乾兒曬滷肉,鴨羹,蟹肉羹,三鮮木樨湯,
紅丸子,白丸子,熘丸子,炸丸子,三鮮丸子,四喜丸子,氽丸子,葵花丸子,餎炸丸子,豆腐丸子,
紅燉肉,白燉肉,松肉,扣肉,烤肉,醬肉,荷葉滷,一品肉,櫻桃肉,馬牙肉,醬豆腐肉,罈子肉,罐兒肉,元寶肉,福祿肉,
紅肘子,白肘子,水晶肘子,蜜蠟肘子,燒烀肘子,扒肘條兒,
蒸羊肉,燒羊肉,五香羊肉,醬羊肉.氽三樣兒,爆三樣兒,
燒紫蓋兒,燉鴨雜兒,熘白雜碎,三鮮魚翅,慄子雞,尖氽活鯉魚,板鴨,筒子雞
老闆,你那邊有沒有呀?
在一些單獨辦公的機關裡,偶爾還可能根據單位需要,花樣翻新一下,例如在春節時辦點大盤菜,端午節包個粽子。
在鄉鎮街道,由於條件有限,大家基本成為圓桌騎士,統一做個N菜一湯,像自助餐一樣,大家你爭我奪,很快就沒了,氣氛是極好啦。而同樣在一些科局食堂,圓桌騎士卻不好當,幾盤菜擺在中間,卻要來個講究先來後到的規矩,吃的慢一點,菜就沒有了,這可就慘了!
在縣一級,吃飯的餐盤是學生時代熟悉的長方形不鏽鋼餐碟,大媽小哥笑容可掬,櫃檯上一個個鐵盆子裡裝著菜,刷一下卡或給一張餐票,就給你打點。不過打菜時候,隨著他們身體的一陣顫抖,縮水的菜量肯定會使一切變得索然無味……
以我以身試吃的結果來看,各地的菜的味道都差不多。廚師儘量秉著不出錯的原則做菜,不會太難吃,也不算好吃,符合大眾這個標準。
其實,大家吃機關食堂,味道並不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原因還是因為吃的放心,畢竟管理嚴格,肉菜專供,精心篩選,政府主管,種種措施讓人吃得放心。至於味道,就湊合一點吧。不過有一點,似乎是普遍現象,那就是樂於放油。都說「油水」多,是真的油水確實不少。可能放油管飽,也是一點福利?
在機關食堂吃飯,是一件再簡單又不簡單的事情了。在機關後勤改革還未完全到位的今日,到機關食堂吃飯,應該算一種對身份的特別的鑑別方式了,和你一起吃飯的平平無奇的人,都算是「自己人」或者「自己人」的人。
在這裡吃飯,有幾類人是相當特殊的:
一是領導。如果大領導和大家同地同吃,一般會安排坐在最靠外或者方便取餐的座位,有的單位則是設有單獨的雅間,當然了,也有不加區別的地方,不過領導們也會自發抱團坐一起。至於加菜,在「八項規定」出臺的今天,也加不了什麼。多贈送條魚,多打幾片肉,有區別嗎?
記得我剛到某地某單位上班時候,第一天去食堂吃飯,就有好心老哥哥一邊指路一邊告訴我:「這桌子是頭家們的地方。」我也算心領神會:「吃飯、商議、扯淡的地方。」他嚴肅的看著我:「把最後一個詞給我摘了。」
是的,領導們需要一定的空間。特別是基層的領導們,公務繁忙,吃飯是個難得的休憩時間,我們還是不要去打擾他們了!
二是忙人。在機關工作,並非大家的工作量都差不多。這是崗位、單位和服務對象所決定的,不能做單純的比較,但落實到吃飯上,就不一樣了。
大多數人都是固定時間就去排隊的,大體是遵紀守法、認真負責做完工作的同志;十二點過後才到位的,有可能是下鄉剛回來,也可能是重要黨政部門的同志,沒辦法,事情太多了。如果遲點來吃飯的話,經常沒剩下什麼菜餚。這時候大師傅早有準備,三下五除二,立刻燒制兩隻菜或者煮點米粉湯作為補充——應急機制還是執行得相當到位的啦。
吃飯的時候,大家也是形態各異。有的人沉默不語,低頭吃飯,有的人狠刷手機,抓緊學習;有的人則高談闊論,呼朋引伴;有的人則抓緊調戲身邊的妹子、捉弄小孩扯淡拱趴——咦,怎麼出現了個小孩?下面說。
三是親屬。親屬來食堂吃飯,應該算個默認的「潛規則」。這其實也能理解。除非已經半大孩子,不然家裡小孩沒人管,大夥放心不了,不來單位吃飯腫麼辦?領導也不敢怠慢。於是乎,接完小孩子放學後,就把他們丟在食堂裡等開飯,既可以寫作業,又可以幫忙佔位。而且他們還帶來了十足的活力,我就很喜歡和他們聊天,不得不說他們比我想像中的要強壯、聰明和奔放。有小朋友愛看B站鬼畜區,有小朋友愛說班級閒話,有小朋友會吐槽培訓班質量,簡直太有意思了。
於是乎,還沒下班的時候,孩子們就開始排隊了。到點了就主動幫爸爸媽媽排隊、佔位、買餐。一般而言,食堂也不會收更多的錢,一視同仁的價錢、一視同仁的眼色。
但是,機關食堂怎麼讓家屬吃飯,要不要收錢?怎麼收錢?收錢收多少?都是一些值得研究的問題。
四是工友。指的是來食堂一起哈啤的保安大叔、保潔大媽等人。除了排隊略不規矩,其他都還好。不過有些設區市的食堂由於提前開飯,往往是工友們一馬當先吃完了,待下班後來吃已經木有了,這就十分尷尬了!
這個話題,略顯沉重,富有現實主義感。
有的單位,在工資裡扣掉費用,補貼若干,定期收費;有的單位,搞現金充值刷卡,吃一次刷一次,補貼若干;有的單位,實行報膳制,一報一餐,定期收費;有的單位,既不要你的錢也不要你的卡,只要你的人在就行了……大體來講,在機關食堂吃飯,肯定是比外部要節省一些的。本來政府辦食堂就是為了服務幹部職工,費用自然不會太高。
收費口也是個問題,畢竟是錢的問題。偶爾也有人和結算的大姐小弟爭吵:「這錢到底怎麼算的,這個番茄炒雞蛋不是三塊錢嗎,怎麼多了一塊錢?」雖然不是大事,但是事關錢包。我想,算術應該不是問題,大概是工作太忙的緣故吧,不過要是能有更好的競爭,更換一下服務思維,應該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了。
看過一篇文章《島內啥沒有機關食堂?》說臺灣很早就取消了機關食堂,然後大家都沒餓死。文章說:「以我的實際觀察,如果以一線城市的市場價格為基準,再考慮到管理人員與廚師的薪資、消耗浪費、水電補貼等因素,一個『辦得好』的食堂,機關為每人提供的補貼,每天不少於50元。假如一個機關有500人就餐,按每年240天供餐算,一年的夥食補貼就有600萬元。在北京市,這樣的機關食堂不少於1000個吧?那就要花掉60億。全國的機關食堂加起來總有20個北京吧,那每年就是1200億。這些錢用來為貧困地區的中小學生提供午餐,應當綽綽有餘了。」「中石化的前董事長陳同海貪汙了兩個億,並不稀罕;他每天的公務消費4萬元,才讓我們吃驚。這固然是腐敗,但一個公務員,每天公款補貼他40元吃飯,也是腐敗。」
挺好笑的一個觀點。公知們有外國爸爸,自然不愁吃飯的問題;普通工作人員混口飯吃,食堂算是少數的獲得感由來了,而且補貼出處有文件、帳目可查。這都神馬居心?如此挖空心思的話,那還有啥要招呼的?我自乾五無懼!
其實,現在從中央到地方,有關方面制定的各項規定已經規範了食堂、接待的問題。至少我去駐村之後,吃的菜都只剩下三個了!
不過,2011年開始,昆明市政務中心餐廳已向社會開放,農民工、學生和官員同堂用餐已成常態,這就不好分辨誰是誰了。這可能就是之後機關食堂改革的一個去向,讓我們再觀察觀察。
辦機關食堂從來是一件好事,與此同時,眾口難調,任何食堂也會伴隨著各種吐槽和掌聲。吃了公家飯超過五年了,還是希望吃過的每一碗飯裡,不僅擁有信任的溫度,而且能讓幹部職工更有獲得感。畢竟,我們可以做的更好!近來,在網上看了不少資料,這份規定也許可以研究研究。
XX市黨政機關食堂管理辦法規定
1、實施範圍為市級黨政機關、市直事業單位和各鄉(鎮、辦事處)所屬食堂。
2、機關食堂主要為機關工作人員提供工作餐,同時可兼顧提供機關公務接待工作餐。
3、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負責市級機關食堂管理工作的檢查和指導,並協同有關部門對食堂管理工作進行監督。
4、食品加工要加強計劃性,建立每周食譜制,制定食品質量標準。
5、機關食堂要貫徹執行勤儉辦食堂的方針,加強經濟結算,實行個人繳費、適當補助、結餘留用、超支不補的內部核算辦法。
6、食堂管理費用收入包括:職工個人繳納的夥食費、機關撥入的補助費、外單位人員的夥食費。
7、市級黨政機關和市直事業單位所屬食堂每人每天夥食費用應控制在15元以內,單位給予的夥食補助不得高於每人每天夥食費用的50%;鄉(鎮、辦事處)所屬食堂既要體現服務基層,又要切實厲行節約,單位給予的每人每天夥食補助應控制在9元以內。
8、鼓勵實行社會化服務,但每人每天的夥食補助標準不得高於本辦法二十三條之規定。
9、機關食堂原則上不對外開放,職工家屬、親友若在食堂就餐,應全額繳納夥食費,機關不得提供補助。
10、單位來客的接待工作餐標準不得高於職工餐費的200%,且需全額繳納夥食費。
11、有條件的單位食堂管理應採用刷卡方式。刷卡就餐,月底匯總,逐月結算,憑卡補助,造表存檔,全程留痕。
12、機關食堂要實行專帳,食堂管理員要對上月的收入支出定時進行帳目公布,做到公開、透明。
13、機關食堂的人員工資、設備更新、炊具購置、桌椅配備、水電氣暖等日常費用可在單位相應科目中列支。
14、機關食堂嚴禁購置、報銷煙、酒、茶等費用。
15、食堂主辦單位應當建立並嚴格執行食堂財務管理制度,定期開展食堂財務管理情況監督檢查。
創意:禿髮烏狐
編輯:禿髮烏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