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記者調查:星巴克咖啡中國市場高價

2021-01-08 中國臺灣網

  這杯咖啡的名字叫做星巴克。這段時間,這個品牌的咖啡備受關注,原因就是一些顧客發現,它在我國的售價比在美國、歐洲都高出了很多。西方國家一杯普通的咖啡,在我國卻成了咖啡中的「奢侈品」。星巴克在中國的銷售價格是否真的比在其他國家高?價高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今天我們就來為您揭開答案。

  為此,新聞頻道藉助全球記者站的資源,對星巴克在全球的價格做了全面的調查,其中我們選取了美國芝加哥、英國倫敦、印度孟買這三個城市與北京的價格進行對比,並且採訪了當地的消費者。

  一、星巴克咖啡價格調查

  北京:中杯拿鐵咖啡27元/杯

  調查的第一站是北京市。北京的記者來到商業區西單的這家星巴克咖啡店,雖然是工作日,這裡也已經坐滿了顧客,需要排隊才能購買到咖啡。從價目表上看,幾乎所有的咖啡價格都超過20元人民幣。

  這裡的咖啡飲品基本上分為美式咖啡、拿鐵咖啡、摩卡咖啡等多個品種,根據中杯,大杯、超大杯的容積價格也有所不同。為了便於比較,記者購買了一杯中杯拿鐵咖啡。

  在這家咖啡店附近,記者做了個隨機採訪,一部分市民覺得雖然價格有些高但是自己還是可以承受的,但是更多普通市民還是覺得這個價格貴得有些離譜。

  美國:中杯拿鐵咖啡19.98元/杯 相當於當地白領月收入千分之一

  在北京,我們的記者選取了這樣一杯354毫升的拿鐵咖啡,它的價格是27元。被採訪的大多數消費者認為這樣的價格有些高,那麼同樣是這杯咖啡,在其他三個地區的售價怎麼樣呢?先看一下美國芝加哥市的情況。

  美國,也是星巴克咖啡的起源地,在芝加哥市的這間咖啡館裡,記者賣到了354毫升的這杯拿鐵咖啡。這杯拿鐵咖啡在當地的售價是3.26美元,折合人民幣19.98元。

  在當地,普通工薪階層的月收入將近3千美金左右,花上3美金喝杯咖啡,對於他們來說,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調查中,記者發現在美國不僅僅咖啡價錢不貴,這些星巴克馬克杯的價格也很便宜。您看這款陶瓷馬克杯,在北京星巴克咖啡店裡的價格大約是100元人民幣左右,而在芝加哥,它的價格折換成人民幣只有不到60元。整整比在中國便宜了一半,此外,記者還發現這樣一個細節,在芝加哥的這些馬克杯上都有著這樣的標識「中國製造」。也就是說這些中國製造的杯子漂洋過海運到了美國,售價還比在中國便宜很多。

  英國:中杯拿鐵咖啡24.25元/杯 相當於當地人月收入千分之一

  同樣的咖啡,在美國價格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二。 「中國製造」的馬克杯,售價更便宜。再來看記者在英國倫敦的調查情況。在當地星巴克門店,一杯中杯的拿鐵咖啡,當地售價是2磅5,合人民幣24.25元。

  在英國,人均月收入大約在2000英鎊左右,一杯星巴克咖啡的價格差不多是英國人月收入的千分之一。據我們了解大多數英國人覺得這個價格可以承受。由於英國,咖啡連鎖店競爭非常激烈,相對於其他的一些老牌咖啡店,星巴克在口碑上優勢並不明顯,但價格倒是相對便宜不少。

  印度孟買:中杯拿鐵咖啡14.6元/杯

  無論是美國還是英國,人均收入都比我國高上很多,而即便是這樣的情況下,同樣的一杯星巴克咖啡價格卻比在中國要便宜不少。這次價格比較,我們選取的最後一個地點是印度的孟買。同是亞洲國家,那裡星巴克咖啡的價格又是怎樣的呢?

  印度,是星巴克剛剛進入的一個市場。去年10月19日,第一家星巴克在孟買開業,但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就已經建立了24家店面。印度的星巴克和中國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便宜。

  同樣的拿鐵咖啡,價錢卻幾乎是中國的一半。可是即便是這麼低廉的價格,但印度民眾卻依然認為太高,所以這家店裡的顧客並不是很多。

  二、分析:在中國及亞太區利潤率最高

  是什麼原因導致在中國,一杯普通的咖啡貴出很多呢?下面我們接著看,記者的採訪先從今年第二季度星巴克公司的財務報表開始。

  您現在看到的這份就是星巴克公司最新一期的財報,統計的時間是2013年第二財季。其中最讓人關注的是在各個地區的利潤率,我們也是根據財報上的數據做了一個示意圖,星巴克把全球銷售區域劃分為了美洲大區、歐洲中東及非洲大區、中國及亞太大區一共三個大區,這三個大區的利潤率分別是21.1%、1.9%、32%。

  中國所在的中國亞太大區可以說是其中利潤率最高的區域。

  而就在去年4月, 星巴克CEO霍華德·舒爾茨(Howard Schultz)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中國市場對於星巴克來說是高利潤率市場,並透露星巴克計劃將中國市場的門店增加兩倍,在2015年前達到1500個門店,把中國市場作為美國市場以外的主要增長點。

  三、回應:星巴克公司高層受訪避談高價格高利潤率

  企業根據市場策略制定價格無可厚非。咱們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買賣雙方本來就是「你情我願。可是在全球一體化的今天,另一個貿易原則也被各國認可,這就是「公平貿易原則」,不應對任何國家的消費者進行「歧視」對待。

  那麼,星巴克在中國市場價格高的真實原因是什麼?是因為不同國家成本支出不一樣?還是真的針對中國市場採取「高價」策略?為了弄清事實真相,記者找到了星巴克中國區的北京公司。

  多次溝通之後,星巴克表示可以對「高價格」、「高利潤率」作出回應,並給我們一份書面的聲明。

  那麼星巴克公司在中國的成本是否比在歐美還要高麼?中國區域的利潤究竟怎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來到星巴克北京公司,但是這裡的工作人員拒絕了我們。

  記者再次嘗試聯繫星巴克公司,幾經周折,星巴克中國區傳播總監表示可以接受採訪,但只能是通過電話進行。

  四、業內人士揭秘

  每杯星巴克拿鐵物料成本不足5元

  星巴克的回應,我們可以梳理一下,其實表達的是兩個意思,首先,在中國賣出這樣的價格,是因為原材料、租金這些綜合因素決定的;其次,利潤率高,是因為在中國很多的「合資店」都沒有把成本體現在財報當中。

  但是對於這樣的說法,咖啡產業的業內人士給記者算了一比細帳。

  在一家咖啡店裡,上海咖啡專業委員會會長王振東接受了記者的採訪,說到一杯價格的成本,他表示可以為記者演示調製一杯咖啡拿鐵的完整過程。

  根據王振東的介紹,我們大致列出了一杯星巴克咖啡拿鐵的物料成本構成:咖啡豆加上牛奶和紙杯等一次性用品,加起來不到5元人民幣,而它在中國的定價為27元。

  此外王振東還透露,事實上,近幾年全球咖啡豆的價格在一直走低,目前咖啡豆的價格比2011年左右低了近30%。而在去年,星巴克在中國連續兩次提價,總提價幅度在每杯3-4元。那麼,中國的星巴克拿鐵比美國的貴,是否是人工、運輸等成本造成的呢?對此,王振東也予以否認。

  王振東看來,星巴克在中國價格高,主要原因是國內消費者對星巴克等洋品牌的迷信。從全球看,星巴克相當於餐飲中的麥當勞,只是作為一個為消費者提供品質穩定的咖啡而存在,本該是一個大眾化的消費產品,按照人均收入對比,在中國售價應在10元/杯左右。

  解密星巴克中國掘金路

  星巴克回應當中的第二個重點就是,中國亞太區利潤率高的主要原因就是直營店比例不大,「直營」、「合資」這兩種模式對於星巴克的利潤有多少影響?星巴克在中國的利潤到底高不高,幾經周轉,記者找到了一位和星巴克公司合作過的業內人士。

  畫面中的這個人就是原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總裁王朝龍。中國大陸地區的第一家星巴克就是由這家公司1999年在北京國貿建立的。對星巴克公司中國直營門店比例低的說法,王朝龍並不認同。

  事實上,星巴克現在在中國有1000家左右的店面,400家左右和臺灣統一集團合作經營,各佔50%股份,這些合資店集中在江浙滬地區,除此以外中國境內的其它600家左右店面全部直營。但在星巴克進入中國市場之初,是採取授權代理商的模式。

  當時,星巴克在華北授權漢鼎亞太投資公司等成立美大星巴克,在華南授權香港美心集團成立美心星巴克,在華東授權臺灣統一集團等成立統一星巴克。王朝龍所在的漢鼎亞太投資公司就是星巴克的合作夥伴之一。而王朝龍也親身感受到大陸市場帶來的高額利潤, 2003年之後美大星巴克利潤連年倍增,新開店經營一兩個月就能收回成本,開始賺錢,公司淨利潤也超過20%。而就在這時,美國星巴克總公司看到如此火爆的市場,決心結束授權模式,自己獨資直營。

  五、外資品牌暴利比比皆是

  企業根據自身的情況,制定發展規劃,確定產品價格,這無可厚非。但是我們看到得,不僅僅星巴克一家,也不僅僅是咖啡,汽車、箱包等一系列進口產品,都存在著國內國外價格差距大的問題,究其原因就是一個跨國企業「定價高」。

  記者在北京調查時發現,很多進口汽車銷售火爆,甚至「一車難求」。

  這款車即便是不加價的情況下,在國內的銷售價格是189萬元,但是它在美國的售價折合人民幣54萬元,英國的出廠價不超過52萬元。來到中國,即便是按照最高稅費計算,價格也應該是130萬元人民幣。但它的實際價格卻是189萬。

  幾經周折,記者拿到了路虎在中國銷售利潤的分成方式,以這款路虎車為例,中國總代理給4S店的價格是177萬,建議他們按照189.8萬的價格銷售,即便即便如此,除去4S店的利潤後,這個數字還是比記者計算出的銷售價格多了46萬。

  記者了解到,和大多數大多說國外車企一樣,路虎在中國的總代理和廠家實際上是一家公司,也就是說這款路虎車在中國市場高出的這46萬元,是由路虎公司直接加上的。不僅僅是汽車,這款英國某品牌的圍巾在當地售價折合成人民幣的價格不到2400元。

  但是到了中國就變成了4500元。在我國,圍巾類產品不徵收消費稅,按照海關人員給出的稅率,即便是用這款圍巾在英國的零售價,加上關稅、增值稅後,也只有3408元。

  在租金方面,為了吸引國際品牌進入,不少商場給出特別優惠,例如減少租金、免費為品牌裝修。這在國外是沒有的。而我國的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也比西方國家低得多。

  這款包,在法國的價格折合成人民幣23000元,但是在中國的售價37500元。

  這條美國品牌的項鍊,在當地,花上不到7000元人民幣就可以買到,但在國內購買,要花上一萬多。

  六、專家觀點:品牌"自由定價" 也該"一視同仁"

  本應該企業根據市場形勢進行的「自由定價」,可是一到我國,就全部變成了「集體漲價」,一些在國外的普通商品,一到我國就因為價格高而躋身「奢侈品」行列。面對這樣的事實,我們到底應該怎麼看?為此,我們特意採訪了貿易方面對專家,而他們給出的回答是「這是不公平」、「這是歧視」。

相關焦點

  • 選了偽問題 央視「星巴克咖啡價格調查」挨批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近日,央視的「星巴克咖啡價格調查」節目,遭到來自星巴克的強烈反彈,也遭到輿論的一些批評。媒體監督物價,既符合消費者的權益,也有助於《價格法》的實施,同時也體現了媒體的社會責任。這樣的「三符合」節目,卻遭到輿論的反批評,這表明在不少人心中,星巴克咖啡的價格問題未必是個真問題,未必具有社會普遍性。
  • 星巴克:「價格戰」引發的輿論戰(圖)
    >星巴克咖啡全球市場調查》痛批星巴克價格虛高,這場由一杯咖啡引起的「價格戰」卻引發了一場口水飛揚的輿論戰。  央視批星巴克咖啡暴利  反被質疑缺乏財務學常識  儘管批的是高價與暴利,但這次央視的報導卻被一些大V與部分網友駁斥報導缺乏財務學常識。經濟學者、北京市政協委員馬光遠在其實名認證微博上表態說,針對一個競爭性行業,定價問題,不宜簡單拿成本來說事。  實際上,整個咖啡店行業的價格,近年來都算不上親民。
  • 「高價」星巴克到底值多少錢?
    《環球時報》社評寫道:「國內媒體保護消費者的利益,卻遭到本國輿論有規模的嘲弄,輿論高呼「我們用不著保護」,這恐怕是中國輿論場上獨一無二的奇觀。」央視「好心」批評星巴克咖啡對中國市場價格歧視售價過高,卻引得國內輿論一片嘲諷。    央視認為星巴克在中國市場已違背了WTO公平貿易原則,對中國消費者構成了歧視。
  • 雀巢攜手星巴克 發力中國咖啡市場
    發力中國咖啡市場  日前,雀巢宣布與星巴克結成的全球咖啡聯盟正式發力中國市場,面向中國消費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產品及為店外飲用場景提供「星巴克咖啡服務」整體咖啡解決方案。這是星巴克咖啡產品首次正式進入家用場景及店外渠道,業內人士認為,雀巢星巴克聯盟此舉意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咖啡市場中,通過推出咖啡消費場景化形成產品差異化優勢。
  • 超市賣假星巴克咖啡 食藥監部門介入調查
    真假星巴克速溶咖啡對比圖。新京報實習生 許文豪 攝家樂福下架涉事「廣州百益星巴克咖啡」;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據媒體報導,南京多家超市售賣貼有「廣州百益」字樣防偽標籤的假冒速溶咖啡,警方查封一生產窩點。
  • 星巴克—高價咖啡的內幕!
    星巴克的咖啡跟其他的咖啡,又有什麼區別呢?星巴克咖啡的故事也是從這裡開始。霍華德·舒爾茨決定,將葡萄酒的品鑑方式運用到咖啡中,並且把這個戰略稱為「地理即風味」。假設我們現在身處咖啡店,你需要向店員描述喜愛的咖啡口味,是清爽的酸味,還是溫和,抑或是微妙的堅果味道?其實大多數消費者都不太清楚。
  • 2014國家公務員面試熱點:星巴克在中國何以「暴利」
    熱點概述     近日,央視報導了星巴克在華定價高的事件,有媒體調查了星巴克在四個國家的售價,星巴克中杯354毫升拿鐵咖啡在北京的售價為27元,這一價格比美國售價貴三分之一,比印度售價貴一倍,而其物料成本不足5元。
  • 知名超市賣的星巴克咖啡竟是假的!星巴克中國公司證實
    對於廣州百益生產的星巴克咖啡,星巴克中國公司方面回應:星巴克免煮速溶咖啡只在星巴克咖啡店和星巴克天貓旗艦店有售,星巴克中國客服人員:「我們這邊也不太清楚您說的這個廣州百益」,看來,目前已經可以確認這些在知名超市裡面售賣的星巴克咖啡為假冒產品。
  • 多家超市售賣假星巴克咖啡 食藥監部門介入調查
    超市賣假星巴克咖啡 食藥監部門介入調查  家樂福下架涉事「廣州百益星巴克咖啡」;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介入調查  星巴克中國方面表示,「廣州百益」並非其經銷商,北京部分超市售賣的該款產品系假冒。昨日下午,記者從家樂福超市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區該款咖啡已經在家樂福全部下架。  目前,北京市食品藥品投訴舉報熱線已接到上述相關投訴,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已展開調查。
  • 中國即飲咖啡市場規模已達76億元 星巴克也要分杯羹
    圖為星倍醇濃咖啡系列即飲印品。  東方網記者柏可林6月12日報導: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咖啡市場之一,在一、二線城市,連鎖咖啡店、小眾咖啡館遍地開花。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即飲咖啡市場也異軍突起,吸引包括全球最大的咖啡品牌星巴克入局。  6月12日,星巴克在上海推出了星倍醇濃咖啡系列即飲印品。據介紹,該系列是星巴克旗下的一款高端濃咖啡即飲印品,選用阿拉比卡咖啡。在產品上市前,星巴克研發團隊進行了大量的顧客口味測試,最終選定了四款為中國消費者量身打造的口味:經典濃鬱咖啡、經典美式咖啡、黑醇摩卡味咖啡、焦糖瑪奇朵味咖啡。
  • 雀巢與星巴克聯手,開拓中國家用咖啡市場
    文 | 非 蟲雀巢和星巴克,是全球咖啡市場兩大著名品牌。8月8日,在上海,這兩大品牌正式聯手發力中國市場。一年前,雀巢與星巴克已經結成全球咖啡聯盟。如今,兩家咖啡巨頭面向中國消費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Starbucks At Home)」系列產品。
  • 央視批星巴克咖啡暴利 盤點世界十大最貴飲品
    「我不在星巴克,就在去星巴克的路上。」曾經被視為小資生活方式之一的星巴克10月20日被央視痛批,稱在全球範圍內對比,中國售價最貴,成本不足4元的中杯「拿鐵咖啡」,在北京賣27塊一杯,比倫敦貴將近3塊,比印度孟買則貴了幾乎一倍。
  • Costa咖啡要大面積關店?記者實地探訪:有的要改星巴克
    對此,北青-北京頭條實地探訪部分被傳已關門店,發現有的同一園區有多店,有的已經要改為星巴克了。COSTA咖啡方面9月1日回應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稱,確認其確實在多城市關閉部分門店,而此舉是由於市場環境和消費習慣的變化,對中國區優化門店以及對業務的調整。同時,其強調關店並不是為了收縮市場,而是為了拓展多元化渠道發展鋪路。
  • 一杯星巴克到底該賣多少錢?
    湖北日報訊 記者 雷闖 彭一葦  昨日,央視報導了星巴克在4個國家的售價,中國居首位,不僅高於美英發達國家,甚至比發展中國家印度也高出一倍。報導一出各方關注,有人認為,星巴克在中國成了「土豪」,謀取暴利;也有人認為,這是市場行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一杯咖啡到底值多少錢?咖啡是否是暴利行業?
  • 可口可樂、星巴克、統一加碼即飲咖啡,搶佔中國1500億元咖啡市場
    中國咖啡市場正以每年15%-20%的幅度增長。而其中,即飲咖啡的複合增長率更是高達34.2%。從可口可樂高調推進喬雅,怡寶「聯姻」日本麒麟火咖,星巴克選擇與康師傅聯手,而統一也推出了即飲咖啡戰略新品「雅哈hey」系列和高端「朗朵咖啡」,各巨頭動作頻繁都預警著一個信號:即飲咖啡。
  • 星巴克不是央巴克
    財知道:星巴克近日成為輿論焦點,據央視走訪調查,雖然工作日也需要排隊才能夠購買到咖啡,但有很多北京市民覺得星巴克的咖啡貴得有些離譜。你怎麼看?胡釋之:有很多市民覺得星巴克的咖啡貴得離譜,顧客卻需要排隊才能買到,這說明什麼?說明要麼是這些市民得了便宜還賣乖,要麼就是有更多市民覺得星巴克的咖啡便宜得離譜。也幸好是還有很多市民真覺得貴,沒有都去買,不然定是要擠到爆。
  • 星巴克在中國市場復甦超預期
    李女士告訴記者,她還留意到,與此同時,瑞幸咖啡從不少商場退出,卻選在了一些普通寫字樓開新店,比如中大西門仙蹤林關門後,原址新開的瑞幸就總是人滿為患。 記者分享給星巴克方面一篇關於《星巴克部分飲品漲價,回應:營運成本及市場浮動所致》的報導,星巴克有關人士回復稱:「這是2018年吧?如果沒記錯」。對於記者詢問星巴克近一兩年沒有價格調整這一問題,對方回應:價格沒有變化。
  • 星巴克聯手康師傅推高端瓶裝飲品 掘金即飲咖啡市場
    「國產」星巴克  最近,星巴克在中國推出了4款符合中國消費者口味偏好的瓶裝星冰樂產品。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星巴克新品定價並未明確,範圍大概在16~20元。此外,在和康師傅合作後,這些產品也都將在中國生產。
  • 星巴克:切入即飲市場的罐裝咖啡,或是一匹「黑馬」
    ▲速溶、現磨、瓶裝即飲咖啡在中國、日本、美國、英國的發展趨勢而在中國,鄙視鏈的各層不約而同將星巴克作為咖啡行業的「風向標」:星巴克在中國默默進行咖啡市場教育近 20 載,截至目前,在中國 140 多個城市開了 3400
  • 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正式動工
    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正式動工 總投資將追加至近1.56億美元  中新網蘇州11月16日電 (記者 鍾升)16日,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在江蘇崑山正式破土動工。開工儀式上,星巴克宣布將繼續追加項目總投資至近1.56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