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講的是一對售價2799元人民幣的電子產品,它支持無線充電、可以與手機APP完美匹配,可以唱歌、可以切換不一樣的燈光,它可以根據你的需求調節鬆緊程度,甚至,它還長得有點像籃球鞋!懷著「實戰至上」的態度,接下來就給大家帶來Nike Adapt BB的實戰長測。
緩震:6/10
作為一雙售價近三千元的籃球鞋,Adapt BB的中底配置無疑是寒酸的。沒有zoom、沒有react,只有非常普通的cushlon(phylon與少量橡膠混合製成)材料,只要是稍微用力跳起做出跳投或者強打籃下這種動作,落地時都能感覺到輕微的震腳,並且是前掌震到後掌的那種。雖然加厚的材料勉強能滿足我73KG左右的體重,不至於說完全無法打球那種,但如果是體重更重或者期待出色緩震腳感的朋友,可以先走一步了。整個中底唯一的優勢就是啟動快,踩石感讓我的突破第一步以及最後的起跳變得非常有力,然而跳得越高震得越厲害,一切都像是個死循環一樣。
落地時的細節很關鍵,韌到偏硬的緩震讓我在落地後本能地快速挪開腳步,避免落地時衝擊力對膝蓋造成過大的壓力
強打籃下落地時也同樣是迅速挪開腳步,分散衝擊力
這次的壓縮不需要考慮內在了,肉眼可見的cushlon壓縮就是它緩震的全部
抓地:10/10
淡藍色水晶底採用的紋路看起來非常簡單,前後掌發力區域各有一個同心圓,再加上其餘區域的一些橫條紋路,整體抓地效果卻讓人非常驚喜。穿著Adapt BB實戰時大部分是在油漆地以及塑膠地,環境條件有好有壞,但它的抓地力基本都能保持極高的水平,如果是在非常乾淨的塑膠地,這種落地就生根的抓地感甚至會讓你覺得膝蓋不太舒服。如果像我一樣沒有辦法經常在室內木地板打球的話,油漆地或許才是最適合Adapt BB的舞臺(當然,排除售價因素),完美的抓地力配合不拖沓的中底,讓你的腳步更加乾脆利落。
淡藍色水晶底,簡約、實用
啟動毫不拖沓
抗扭:10/10
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次Adapt BB的中底放置了用於實現自動繫鞋帶的電機系統,同時起到了中底抗扭片的作用,想偷工減料都無法。鞋子整體抗扭非常給力,在實戰中卡位搶板或者是轉身跳投時,鞋子的穩定性都是足夠的,不會出現形變過度的情況。
彎折區域正好是腳掌彎折部位
卡位時很考驗鞋子的抗扭
實戰中的腳步都能滿足,比如轉身
防側翻:6/10
防側翻是最值得吐槽的部分。首先鞋子側向移動方面還是可以的,外側邊沿上翻的cushlon材料、後跟tpu的支撐以及鞋底加寬的處理都讓我在做側向蹬地時腳掌不會移出鞋底。腳踝處的保護就完全是另外一碼事了:低幫的鞋筒無法給予我的腳踝任何保護,而過高的重心讓我在落地時崴腳的機率大大增加,即便是沒有身體對抗的情況下,落地時依舊是提心弔膽。
大底外沿有做加寬的處理
側向蹬地時支撐還是足夠的
一次非常普通的搶籃板後落地,卻也變得驚心動魄
腳踝力量不足的朋友建議遠離
鞋面支撐:7/10
鞋面採用的是高韌性flyknit,看起來不像印象中的織物面料,整體質感更加光滑,有一定的彈性,而鞋面底下是另外一層銀白色的織物,兩層織物加起來的支撐性其實沒有特別出色,大部分支撐感還是來自於鞋舌部分以及自動繫鞋帶系統的包裹感,實戰中偶爾會出現腳在鞋子內滑動的現象。最加分的部分,也是我認為最有質感的部分,就是它的鞋後跟了,麂皮的面料加上黑色TPU,不僅美觀而且硬度給力,支撐感十足。
新形態的flyknit鞋面
雙層織物
將表層織物放大後的樣子
美觀且實用的後跟tpu
包裹:7/10
Electro-Adaptive Reactive Laces 系統一定是Adapt BB最大的賣點了,你可以通過摁壓鞋身上的物理摁鍵對鞋子的鬆緊程度進行調整,也可以連結手機APP進行燈光換色、調整鬆緊、查看電量等操作。通過設置之後,鞋身部分確實能夠帶來不錯的包裹感,但實戰起來問題也很明顯:實戰中腳的大小是會隨著運動的進行而變換的,於是我經常要停下來重新調整鞋子的鬆緊,而在球場上因為無法方便地使用手機進行精確的調整,經常會出過松或者過緊的情況。
通過手機APP調整鬆緊
打球中經常要進行調整
耐久:8/10
鞋面的耐磨性沒有問題,實戰過後沒出現磨損或者彎折處破裂的情況,外底的紋路居然也不是橡皮擦的水平,實戰下來比普通的水晶底要更為耐磨。中底cushlon的耐用性一般,目前已經有明顯摺痕,緩震材料的潰縮也讓中底電機系統的存在感越來越強,逐漸有種頂腳的感覺。另外,別忘了這是電子產品,如果出門時才發現鞋子沒有充電,也是讓人非常頭疼的。
鞋面沒有任何磨損
外底耐用性可觀
中底cushlon摺痕明顯
設計:6/10
如此高科技的鞋子設計只給到及格分的原因是我個人認為Adapt BB還沒有真正進入到實戰籃球鞋的領域,即便產能提高了售價依舊是絕大部分實戰黨無法接受的。自動繫鞋帶系統同樣有可以改善的空間:加入實時監測的功能,結合用戶個人偏好來進行智能的調整,在比賽給予球員實時變換的包裹和支撐。
自動繫鞋帶系統的聲音非常大,至於是好是壞就見仁見智了
重量:5/10
重量方面,Adapt BB作為一雙低幫鞋重量竟然達到了480g左右,很可能是電機系統的重量過重所致。在實戰中,雖然依賴著抓地力和中底的反饋,鞋子沒有顯得特別拖沓,但依舊是有一定的負重感的。
單只44碼的重量約480g
單只44碼的保羅11的重量約413g,AJ33SE約444g
透氣:7/10
透氣方面差強人意,沒有特別透氣也沒有很熱整雙鞋子最透氣的恰恰是上面提到的鞋面支撐不足的部分,沒有了較厚的鞋舌覆蓋,雙層織物的透氣做得還是不錯的。
最透氣的織物部分
總分:76/100
最後得分是76分,總的來說Adapt BB算不上一雙實戰性能非常優秀的球鞋,而我相信大部分實戰黨也不會花接近三千元去購買它。唯一值得推薦的是資金非常充足、想要嘗鮮或者想要收藏的朋友,畢竟,這次或許是我們離自動繫鞋帶球鞋最近的一次了。
Nike Adapt BB 總得分
送分題:2799元的Adapt BB=AJ33SE+KD12+極客鞋談T恤
希望下一代的Adapt BB
能夠擁有平均水準之上的緩震
更加智能的包裹系統
更適合實戰的保護性
畢竟如果是面向純粹的實戰黨
僅僅會唱歌會發光
是遠遠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