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機器學習技術,Google Photos 2D照片加入3D特效

2020-12-21 深夜書評

引進機器學習技術 Google Photos 2D 照片加入 3D 特效

Google Photos 不斷加入新功能,昨日在官方網誌再公開新功能 Cinematic Photos(電影感照片),簡單來說就是為原本 2D 平面照片加入 3D 立體的效果,Cinematic Photos 將會在 Google Photos 的「回憶」功能內出現。

Google Photos 的產品經理 Jamie Aspinall 解釋 Cinematic Photos 的操作原理,他表示縱使用戶上載的照片並沒有任何景深的數據,Google 透過機器學習亦能估計影像的景深,從而創造出該場景的 3D 效果。Cinematic Photos 會仿效電影拍攝的運鏡,將 3D 效果呈現。

Google Photos 會自動為合適的照片製作 Cinematic Photos,並且會在「精選」和「回憶」中出現。新功能由即日起推出,未來 1 個月會陸續向所有用戶提供。

相關焦點

  • 【CGwang動漫】知識普及時間:2D、2.5D、3D遊戲的區別
    早先所有遊戲都是2d遊戲包括最開始的超級瑪麗、坦克大戰。所謂2d遊戲不是視點上的分別,只是加工方式為2d的方式。2d遊戲是技術層次的定義。引擎沒有3d引擎。只是2d的動畫的交互。3d遊戲最開始的狀態就是這樣。大多邊形看起來很不爽,但是帶來的衝擊感是2d無法給予的。
  • 2d和3d有什麼區別 2d和3d的區別
    2d和3d代表著兩個不同的維度,那麼用這些維度表達出來的電視劇、電影、遊戲等帶給人怎麼樣的感受呢?2d和3d又有什麼區別?二維是平面技術的一種,例如普通的平面動漫,稱之為二維動漫、簡稱二維。  3D即三維,三維是指在平面二維繫中又加入了一個方向向量構成的空間系。所謂三維,按大眾理論來講,只是人為規定的互相交錯(垂直是一個很有特性的理解)的三個方向,用這個三維坐標,看起來可以把整個世界任意一點的位置確定下來。原來,三維是為了確定位置。
  • 2D手遊美術實現方案分析
    2)因為圖片是靜態,換裝和特效掛接會成為難點。建議配合技術:1)配合染色換色方案可以對序列幀做出非常多的變體.減弱換裝問題。2) TexturePacker的pvrtc4貼圖打包,可以將內存佔用降低到1/8。3) 探索更好的三渲二流程.達到更快,更好的序列幀製作效果。
  • 都快2021年了,還有人說3D動畫不如2D?睜大眼睛看看吧
    一直以來3d動畫和2d動畫之間就有很大的爭論,尤其是以日漫為代表的2d動畫和以我國為代表的3d動漫。很多人總是覺得3d不如2d,甚至很多看日漫的人看不起看國漫的,但是我想說,這都快2021年了,還有人這樣說?那麼還請你睜大眼睛來瞧瞧如今的國漫吧!
  • 輕備學院:視頻特效設計師需要學習什麼?影視特效培訓哪裡好?
    相信很多小夥伴對特效的了解,都是從各式各樣的影視作品開始的,要說啟蒙作品非《西遊記》莫屬,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變革,在今天,只有更逼真效果更為炸裂的特效效果能夠擊中人們的內心了,比如說《復仇者聯盟》系列,除了精彩的劇情之外,影片中的視覺衝擊力,同樣也是它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之一。特效是什麼呢?
  • Google相冊現在可以將您的2D照片變成電影3D圖像
    眾所周知,Google一直在努力開發適用於Android和iOS的照片應用,以使其與競爭對手並駕齊驅。因此,現在,山景城巨人最近宣布了Google相冊的一項很酷的新功能,可以將常規圖像轉換為逼真的3D圖像。
  • Google Street View 全面加入紅藍 3D 模式
    Google Street View 界面中加入了如上的新圖標,點擊後就可以使用紅藍3D模式查看 Street View 圖像了。
  • 高逼真度2D照片生成3D人像模型研究AvatarMe
    6月19日青亭網報導,此前我們報導過很多類似的基於2D圖片生成3D模型或3D人像的技術,不過大部分都是支持將人臉部分貼圖到3D模型中。而在近期的CVPR 2020會議上,倫敦帝國學院的一篇論文正在結合AI和機器學習技術,與面部數據分析公司FaceSoft.io研究人員共同發布這個名為「AvatarMe」的機器學習模型。
  • Facebook 又出黑科技,手機照片一鍵切成 3D 大片
    可能不少人都想過,假如出現一種黑科技,讓我們拍攝的平面 2D 照片變成立體的 3D 照片......Facebook 也早就想到了這個問題。為改善用戶體驗,2018 年,Facebook 就推出了 3D 照片功能。這是一種全新的沉浸式格式,你可以用它與朋友、家人分享照片。但是,這項功能依賴於高端智慧型手機才具備的雙鏡頭「肖像模式」功能,無法在尋常的行動裝置上使用。
  • 一款能玩出3D眩暈的2D橫版過關遊戲《三位一體4》
    但今天的這款遊戲則是來自芬蘭的一家獨立遊戲工作室Frozenbyte的作品,《三位一體4:夢魘王子》發售於2019的10月8日,該系列累計收入了過億美元,對於筆者來說,時至今日這依然是體驗最優秀的2d橫板過關遊戲。
  • Google Photos將更新3D動態照片合成功能
    12月16日消息,Google Photos應用剛剛更新了Memories、3D Cinematic Photos等新功能,可以讓你回顧以前的老照片,同時還可以將普通的2D照片渲染得更加立體,有一種動態運鏡的感覺。據悉,這些更新內容已經開始陸續推送,將於下個月完成更新。
  • Google 麵館營業啦!揭秘拉麵背後的機器學習技術
    揭秘拉麵背後的機器學習技術 我們期待通過谷歌麵館這一互動體驗,激發更多開發者與 TensorFlow 開原始碼社區一起,用技術創造更多超乎想像的可能性,探索更非凡的交互體驗。話不多說,一起點擊 2020 Google 開發者大會官網把面拉起來!
  • 免費的谷歌機器學習速成課,了解一下?
    這種譯製片般的感覺,得益於谷歌的AI技術。所有的中文語音,其實都是根據原音(英文)識別並翻譯之後,由機器合成的中文發音念出來的。你也可以點擊上方的 「發送反饋」 提交錯誤報告和建議,協助谷歌改進配音技術。除了語音之外,課程中所有的文字乃至公式,也全部用中文顯示。
  • 重溫史詩級經典科幻巨作,見證這場由AI推動的3D電影特效技術革命
    20 年之後,《指環王》和《阿凡達》的成功掀起了一場技術革命,數字虛擬角色的製作在電影當中開始靠動作捕捉技術來製作。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特效的製作開始走向數位化,從傳統的機內特效,特效化妝,光學洗印等物理特效手段發展至到現在的數字合成、數字繪景、流體動力學等電腦生成圖像。
  • 【遊戲】一款能玩出3D眩暈的2D橫版過關遊戲丨三位一體4
    但今天的這款遊戲則是來自芬蘭的一家獨立遊戲工作室Frozenbyte的作品,《三位一體4:夢魘王子》發售於2019的10月8日,該系列累計收入了過億美元,對於筆者來說,時至今日這依然是體驗最優秀的2d橫板過關遊戲。北歐是一個十分舒適的地方,悠閒,安逸,而來自芬蘭的製作組無疑將他們生活的美景還原到了遊戲裡。
  • 造福社會工科生:如何用機器學習打造空氣檢測APP?
    TensorFlow Lite 用低精度的數據類型進行計算(當帶寬受限時,對下載速度有優勢),用訓練好的機器學習模型在手機上進行推理。Firebase。從圖像中提取的參數(如下圖所示)將發送到 Firebase。每當新用戶使用該 APP 時,都會為其創建一個唯一的 ID。這可以用於以後為不同地理位置的用戶定製機器學習模型。Amazon EC2。
  • 《星之物語》2D炫酷特效實現方式
    引言 特效在任何一款遊戲裡使用的都是非常普遍的,漂亮的炫的特效能讓玩家很快的對遊戲感興趣,喜歡上遊戲 ,並且會給遊戲增色不少。 網頁遊戲作為近年來新興的一種遊戲形式,在特效的使用上也比較廣泛,大家能立馬想到的就是戰鬥特效各種大各種炫,界面上到處都在閃啊閃的。這篇文章主要結合頁遊《星之物語》中特效來歸納下頁遊中特效的使用方法以及一些小心得,全當拋磚引玉,中間會有一些不全面,歡迎各位交流。
  • 臺灣清華大學與Facebook再度攻破3D照片技術
    更新:網友Alegriabaile指正「最新的3d照片與原來的主要區別是,原來的是根據蘋果人像模式RGB-D進行三維全景圖生成,重點在深度圖的全局一致性變形,當時Facebook發布的只是用到了裡面較簡陋的內容生成方法;最新的這個和19年的practical 3d photography更像,拍攝單幅RGB顏色圖片,利用深度學習得到深度圖
  • 讓紅白機遊戲的2D畫面變3D,steam上的這款模擬器軟體非常有意思
    大多數玩家也就想想而已,而博士則注意到有一位技術高手把上述想法實現了!近期,Steam上出現了一款有意思的NES模擬器《3dSen PC》,它可以把小時候玩過的經典8位元遊戲轉換成3D立體呈現!或許大家會有疑問,比如:紅白機2d轉3d很難嗎?只能轉70多款遊戲,是不是少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