鋪前鎮流動廣播村村響 防控知識人人曉

2020-12-11 文昌發布

為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家喻戶曉,構建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近日來,鋪前鎮發動由黨員幹部、鄉村振興工作隊和民兵組成的疫情防控隊伍,利用流動宣傳車、廣場舞音響、喊話喇叭等工具,將疫情防控宣傳帶到千家萬戶。

現場聲:「如果出現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請及時就近選擇發熱門診就診。」

「少出門、不串門,預防傳染病,從戴口罩開始…」在鋪前鎮墟上的大街小巷、各村卡點和村莊裡的房前屋後,可以看到一支支由黨員幹部帶頭的防控隊伍,把平日裡給群眾帶來娛樂的廣場舞音響、喊話喇叭和收音機變成將防疫宣傳不落死角的「神器」。

鋪前鎮鋪前村委會文園村村民小組組長林軍:「這個音響原來是村民用來跳廣場舞的,現在為了響應政府的號召,就把宣傳工作通過音響宣傳到各家各戶做好防控工作。」

黨員腳下千萬步,防控傳進千萬戶,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科普知識、防範措施,將最大程度帶動廣大群眾從自身做起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贏得群眾的高度肯定。

鋪前鎮鋪前村委會文園村村民陳奕武:「這樣子非常好,因為這樣子,特別是對老年人,因為老年人沒有什麼知識,用海南話宣傳,他就聽得非常清楚明白,但是有些小孩,他在海口外面外地讀書的,海南話不是很好、不是很順暢,用普通話來宣傳,他也很清楚,這種宣傳方式是非常好的。」

鋪前鎮鋪前村委會文園村村民姜華:「宣傳效果很好,這樣可以達到家喻戶曉,人人都重視,對這個防病抗病肯定有很大的幫助。」

目前,流動廣播覆蓋了全鎮4個墟和236個村民小組,用接地氣的表達,通俗易懂的鄉音,最大限度地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連日來,鋪前鎮全體人員堅守陣地,每天定時發布最新消息、播報防疫科普知識,讓群眾第一時間了解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真正將宣傳「下沉」到農村千家萬戶。

鋪前鎮黨委委員葉雄飛:「利用廣場舞音響喊話喇叭作為農村最接地氣的宣傳載體,彌補了微信、微博、新聞、APP等網際網路平臺無法覆蓋的老年人的不足局面通過多角度廣範圍的宣傳,為村民送去黨和政府的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關知識和最新的消息,使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在農村地區,真正做到了全覆蓋、無死角。」

相關焦點

  • 文昌鋪前鎮:流動廣播村村響,防控知識進萬家
    為將疫情防控工作做到家喻戶曉,構建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近日來,鋪前鎮發動由黨員幹部、鄉村振興工作隊和民兵組成的疫情防控隊伍,利用流動宣傳車、廣場舞音響、喊話喇叭等工具,將疫情防控宣傳帶到千家萬戶。「少出門、不串門,預防傳染病,從戴口罩開始…」在鋪前鎮墟上的大街小巷、各村卡點和村莊裡的房前屋後,可以看到一支支由黨員幹部帶頭的防控隊伍,他們戴著「疫情防控員」紅袖章,把平日裡給群眾帶來娛樂的廣場舞音響、喊話喇叭和收音機變成將防疫宣傳不落死角的「神器」。黨員腳下千萬步,防控傳進千萬戶,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科普知識、防範措施,將最大程度帶動廣大群眾從自身做起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 三天架設應急廣播,防疫喇叭村村通
    為了加強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番禺有線全力以赴,僅用三天時間便幫助黃編村完成了「村村通」應急廣播系統架設工作,及時疫情防控「強音」傳遞至該村的大街小巷。今日,記者實地走訪黃編村,聽到村內的大街小巷都播放著疫情防護知識的廣播。
  • 湘鄉白田鎮:護林員化身防疫宣傳員,「流動摩託車小喇叭」來了
    「廣大村民朋友,當前正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間,請大家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常通風,儘量減少探親訪友、親朋聚餐…..」1月30日,湘鄉市白田鎮「流動摩託車小喇叭」又在走村串戶地開展宣傳。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湘鄉市白田鎮除了「村村響」廣播播放防控知識外,還在規定動作外「發明」了特殊的宣傳工具。這批「摩託車小喇叭」的主人原來是村裡的護林員,他們對村組的路況和人員都非常熟悉。防疫宣傳小分隊成立之後,他們每天穿梭在各個村組,用小喇叭循環播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
  • 科普廣播響不停
    連日來,潮南區不少村社區用大喇叭和廣播車等最傳統、最接地氣的方式開展防控疫情宣傳,引導群眾重視疫情、做好防護,以確保人民群眾健康平安。「由於病毒在人與人之間通過空氣和接觸傳播,所以要阻斷傳播,就要儘可能地避免人員流動……」神山社區村幹部每天都通過廣播進行科普。近幾天來,神山社區廣播站響個不停,村幹部也沒有休息過,每天都在忙著循環播報通知、通告以及防範疫情的注意事項。
  • 疫情防控順口溜
    各級響應總動員,防控疫情勇擔當。喇叭廣播村村響,大街小巷廣宣講。防疫知識進家門,謠言莫信更莫傳。常戴口罩勤洗手,不湊熱鬧不亂走。不走親戚不訪友,疫情過後再碰頭。居家隔離莫要慌,鎮村幹部幫你忙。體溫每日來測量,生活服務解憂盼。聯防聯控不放鬆,群防群治添保障。春分時節春耕到,復工復產少不了。農忙復產可開展,疫情防控要抓好。
  • 再度集結、迅速行動,密雲區西田各莊鎮全面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
    針對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出現的新變化,為降低轄區風險,築牢安全防線,密雲區西田各莊鎮快速響應、積極統籌、全面落實,堅決保障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切實做到各項防控措施無死角、無遺漏、全覆蓋。落實責任鎮黨委政府立即恢復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應急指揮部數據專班,由鎮主要領導任總指揮;制發了《西田各莊鎮關於繼續紮實深入做好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的緊急通知》,自6月13日起,黨政班子成員和131名機關包村幹部停止休假,迅速回到工作崗位,指導督導村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同時迅速召開34個行政村兩委班子視頻會議
  • 湖南澧縣:幹群爭做「傳音筒」 疫情防控「聲」入人心
    修理故障廣播。紅網時刻常德2月19日訊(通訊員 毛璇 羅楊)「各位父老鄉親,重要通知講三遍:澧縣電視臺新聞頻道將於今天晚上九點半左右播出我們縣疫情防控專題訪談節目……」2月17日晚,湖南澧縣夢溪鎮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彭德軍在接到用「村村響」廣播傳達收看的通知後,急匆匆穿著睡衣便趕到廣播室傳達消息,確保全鎮16個村(社區)群眾第一時間了解訊息。
  • 防控疫情,郴州各縣市區在行動!
    嘉禾縣宣傳部門通過電視、廣播、網站、報紙、兩微一端等平臺,迅速轉發人民日報、新華網等權威媒體的健康知識、防控知識等信息,並及時報導全縣開展聯防聯控工作的動態情況,製作並下發了《嘉禾縣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告知書》《嘉禾縣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音頻和紙質版本,到各村(社區)進行廣播粘貼,增加市民對疫情的知曉率,消除市民對疫情的誤解。
  • 內蒙古通遼市:「防控不留死角、不存盲區,咱老百姓心安」
    在疫情防控警報全面解除前,基層黨員幹部需每天上門走訪聯繫戶,落實好「三項」職責,即「三必到」,出現相應病症時必到、需要代跑代辦時必到、發生矛盾糾紛時必到;「三必問」,問家庭成員身體狀況、問生活物資儲備情況、問代跑代辦代購需求;「三必看」,看防控措施是否落實到位、看是否有陌生來訪人員、看是否有逃避檢查或外出跡象。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每個網格、每個嘎查村、每戶家庭,確保不留死角、不存盲區。
  • 嶽池縣臨溪鎮「細實嚴」持續抓好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建立12個疫區返鄉人員交流群,發布公告和防控宣傳小知識192次,印製《8號公告》《9號公告》共計8200份,利用廣播村村響累計播放疫情防控知識13000餘次,出動2臺宣傳車,微信發布最新疫情信息和返崗復工信息138條,形成鋪天蓋地宣傳氛圍。三是抓嚴人員管控。
  • 文昌鋪前鎮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疫情防控和發展生產兩不誤
    抓好瓜菜生產 為貫徹落實好市委市政府關於「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生產」的部署要求,鋪前鎮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深入調研、全面分析,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幫助各行業克服疫情帶來的阻力,有序推動復工復產
  • 寧鄉:當移風易俗遇上疫情防控一場場「聚餐危機」就這樣被化解
    當移風易俗遇上疫情防控,一場場「聚餐危機」就這樣化解,這既是各級聯動勸阻的成效,也是市民對疫情防控工作的積極配合,更是寧鄉市持續深化移風易俗,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的結果。市委、市政府高位統籌部門單位嚴控聚餐戰疫情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臺江:「動靜結合」 大喇叭防控疫情「發聲」忙
    13輛流動宣傳車、200多個應急廣播大喇叭,每天不厭其煩的告訴大家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和政策、信息,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防疫意識和防護能力。動:13輛流動宣傳車讓宣傳速度跑贏疫情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人心,而人們防控疫情所做的努力更鼓舞人心。
  • 環衛車變宣傳車,廣場舞音響變小喇叭 疫情防控面前沒有局外人
    環衛車變宣傳車,廣場舞音響變小喇叭疫情防控面前沒有局外人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30 日訊(通訊員 王旅 周司詩 廖嵐)疫情防控,形式嚴峻,匹夫有責,長沙市望城區茶亭鎮黨員幹部群眾紛紛主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積極加入疫情防控隊伍。
  • 【防控疫情·科技範兒】小程序、大數據、小區廣播 北京疫情防控戰...
    &nbsp&nbsp&nbsp&nbsp因為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個「宅」字不僅成為2020年春節的主題詞,更道出了應對疫情的最佳方法——防控人員流動和聚集,北京社區防疫工作人員都用上了哪些方法呢?一起來看看。
  • 密雲區北莊鎮:發揮基層治理優勢 保障防控發展「雙勝雙贏」
    北莊鎮黨委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領導班子靠前指揮,召開會商會30餘次,統一部署、統籌調度全鎮力量投入防控。組織人員下沉充實一線,以236名網格員為基礎,將鎮機關幹部、「兩委」委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黨員志願者全部納入網格隊伍,確保24小時在崗值守落實到位。
  • 抗疫一線 黨旗飄揚|爬樓練就「鐵腳杆」 試看區縣黨員幹部防控疫情...
    當戰「疫」一聲令下,有一群人挺身請戰,衝鋒在前。在隔離病區,日夜不休忙碌的身影裡;在街道社區,萬家燈火交織的樓道間;在農家院落,振聾發聵的鄉村廣播中……他們錘鍊「十八班武藝」,為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構築「紅色防線」。
  • 鄉鎮|疫情防控中那一抹「紅」冷水灘區牛角壩鎮治安志願者築起...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2月11日訊(通訊員 黃宗傑)為對抗疫情,冷水灘區牛角壩鎮鎮、村組織治安志願者們組建起16支疫情防控工作隊,戴上紅袖套,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築起一道道「紅色屏障」,提升百姓安全感。鎮黨委書記周海軍組織鎮班子成員召開疫情防控工作安排會時說道。為了克服醫療物資告急的問題,不給區裡拖後腿,牛角壩鎮不等上級安排調配,鎮幹部職工各自開始了「掃貨」,通過親戚、朋友、網絡等各種渠道,這裡買300個口罩,那裡買200個口罩,湊齊口罩、消毒液等緊缺物資,給鎮村一線工作人員提供充分後勤保障。截至目前,共籌集醫用口罩1萬個,酒精200瓶,84消毒液500瓶,紅外線測溫器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