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父母都不在了,兄弟之間來往就變少?三個過來人說了心裡話

2020-12-12 微風聊天下

傳統上中國人比較重視家庭觀念,逢年過節都會走親戚,看望家裡的老人,大家聚在一起吃吃飯,聊聊天,共同享受一下難得的親情時光,畢竟年後大家都各奔東西了。

老人們經常對子女說,兄弟姐妹之間要團結互助,這是你們的緣分,血溶於水,互幫互助才能讓家族興盛,生活才會更美好。但是父母去世了之後,有一個奇怪現象,就是兄弟姐妹之間很少來往了,甚至變成了陌生人,有的誇張的變成了仇人,到底是什麼原因?

1.劉先生,60歲,因為老人當年非常偏心,鬧得很不愉快。

我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由於自己常年在外打工,父母在世的時候兄弟之間的感情還可以,逢年過節回來看望一下父母。我家的條件還行,弟弟家的條件現在非常好,在廣東做生意 ,以前也是很窮的,因為錢的問題我們之間還吵過架,後來他就到廣東做生意發財了,哥哥家就不行了在農村務農。老人的養老問題我一個人出了大半個部分,雖然弟弟很有錢但是很小氣,每年出的錢很少,大哥基本上都不出錢,可以忽略不計。關鍵是當年分家的時候,大哥跟弟弟都得了房子,我什麼都沒有,後來是自己打工掙的錢蓋的,父母去世以後,我們三個人基本上就形同陌路。弟弟由於做生意賺了錢,在廣東買了房子在那邊定居了,也不理我們這些窮人,大哥今年也去世了,就剩我一個孤零零的在農村裡了。

2.馬先生,58歲,沒有人組織家庭之間的聚會。

我上面有兩個哥哥一個姐姐,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年齡都相差不大。以前父母在的時候,無論多遠過年都會回來聚一聚,自從父母去世以後,這十幾年基本上沒啥來往了,主要的是大家都離得比較遠,有的在打工的地方,有的在另一個城市去了,姐姐也嫁到外省去了。再加上我們的年齡也不小,不想跑來跑去,也沒有人組織家庭聚會,也就慢慢疏遠了。

3.楊先生,61歲,哥哥好吃懶做,不想搭理他了。

我上面還有一個哥哥,我是讀大學出去的,哥哥又沒什麼技術,從小不務正業好吃懶做,父母在的時候要我多幫一下哥哥,其實我放了很多,我把他安在我們單位幹活,每月開他1萬塊錢一個月的工資,因為我是公司的領導,有一點小權力,他卻拿著工資不幹活,我不能因公徇私,最後直接把它開了。

開了之後,我又通過關係給他安排了一個做保安的工作,一個月5000塊錢,月休5天,對他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其實也可以,但是它就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好好上班,最後他直接就不幹了,他覺得這份工作太累了,我也無語了,那你就在家天天睡覺去 ,我也給了他一些錢,三天兩頭就花完了,我就自然不想再搭理他了。

我就覺得我這個哥就把我當成錢包了,只要打電話就是談錢的事,其事情從來不會找我的,以後他想要錢,那就老老實實上班吧,我還是可以跟他安排一個輕鬆一點的工作的。自從我沒有給錢他以後,他再也沒有理我了,已經一年多沒有來往了。

結語:

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在的時候我們還有家,父母走了,家就解散了,成了一個孤兒。

通過以上三位朋友的對話我們可以看出,父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還可以,畢竟父母是兄弟姐妹之間的紐帶,但是隨著老人去世兄弟之間的親情會逐漸變淡,無論怎麼情況我們都應該要血濃於水,好好地珍惜這份親情。錢雖然是好多,但不是萬能,兄弟姐妹之間不要為了利益搞得四分五裂,要珍惜前世來的緣分。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千萬不要被利益衝昏了頭腦失去了理智,父母在的時候兄弟姐妹之間多走動聯繫一下感情,父母走了可以多聚一聚,這樣親情和血脈才不能斷,不走動就真的完了。

相關焦點

  • 父母去世了,為什麼有些兄弟姐妹不來往了?3個過來人說出了實話
    但是,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也不是人們想像的那樣美好,不管做什麼樣的事情,很多都是把各自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如果父母尚在,可能因為父母表面上能夠維持關係,等到父母走了以後,就翻臉不認人,那麼,父母走了以後,為什麼有的兄弟姐妹不來往了?不妨聽聽三位過來人的心裡話。
  • 父母年邁久病臥床,兄弟姐妹為什麼會鬧僵?3個過來人說了實話
    他們說我有點錢就不認兄弟姐妹了,開始傲氣了,你一句我一句,吵了起來,後來大哥做主,誰也別想逃避責任,就平攤。從那以後,我們兄妹6個分幫派了,一個幫派的經常走動,其他幾乎不來往。兄弟姐妹多了都有指望和依靠心理,對於孝順老人這塊,差勁的很,還不如那些只有一兩個子女呢!
  • 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們為什麼不再來往了?原因現實又無奈
    因為,她不明白小時候感情那麼好的兄弟姐妹,為什麼在父母相繼去世之後,慢慢開始不再聯繫,慢慢感情開始變淡,淡到連陌生人都不如。她說,自己前段時間做了一個手術,那時候感覺自己要挺不過去,所以就想了很多。想到自己的兄弟姐妹,想要在手術前見上一面。可是,大哥說現在工作太忙,沒辦法去看她,囑咐她不要想太多,還給她轉了一千塊錢的紅包。而妹妹,正忙著帶孩子,也說不能去看她,說手術後跟她視頻。
  • 多子女家庭中,以下孩子長大多半不願與兄弟姐妹來往,父母要注意
    文|文兒 多子女家庭中,子女教育,手足感情,一直都是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比如,父母為什麼會偏心?兄弟姐妹們為什麼整天打打鬧鬧,遇到外人欺負時又開始一致對外?還有的手足間,關係為什麼連陌生人都不如? 前段時間回老家,遇到一個老同學。
  • 「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道出了親戚間相處的難處,引起共鳴
    尤其在跟親戚相處時,更加要懂得避忌,老一輩常勸告我們:「兄弟不共財,姐妹少來往」,這句話看似很不近乎人情,但是細讀之下,卻字字有理,確實如此。它道出了親戚間相處的難處,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矛盾,造成家庭不和。
  • 「小時候兄弟姐妹是玩伴,長大就是親戚」過來人的話,戳中現實
    文|文兒很多的父母要二胎時,都會說一個原因,那就是為了給老大一個伴,這樣倆人一起成長,就不會太孤單,將來等父母老了也能相互有個照應。但這也只是父母自己的想法而已,給孩子找一個伴,孩子也可能並不願意,並且小時候是個伴,等將來會怎麼樣呢,能跟小時候一樣不變嗎?閨蜜就是那種堅持不生二胎的人,主要原因是覺得生兩個養不起,其次就是並不覺得一個孩子就肯定會孤獨成長。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農村兄弟姐妹之間也不親了?
    是大多數不是縮例,隨著住在農村的父母逐漸老去,那此曾經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也沒有以前那麼親了,甚至變得有些距離感,原因是多方面的。父母不在了,標誌著家裡向心率散了,失去凝聚力,兄弟姐妹之間見面少,往來少,自然共事少,顯的有點不親近了。
  • 為什麼原本溫暖和諧的兄弟姐妹,會變得像仇人一樣,不再來往?
    兄弟姐妹多的家庭,每個人的性格脾性本身就不一樣,有的人天生就是想要想方設法地去佔便宜,於是原本應該和睦的家庭,因為一個人的貪便宜,形成了不應該出現的親情隔閡。一個家庭是否美滿和諧,光是有愛是不夠的,還需要兄弟姐妹之間相互包容,相互鼓勵,理解對方。無論何時何地,遇到困難都不離不棄、風雨同舟,才能使得那一份讓人暖心的溫暖親情猶在!
  • 「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原來這才是親戚之間的真正相處之道
    每個親人都可以說是我們最親近的人,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現在的親戚關係慢慢發生著一個微妙的變化。所以,現在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都聽到身邊的人說一些有關親戚之間相處的一些俗語,比如:「兄弟和氣金不換,妯娌和氣家不散。」
  • 過來人說了心裡話
    過來人說了心裡話。正所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喜歡高個子的男人不在少數,喜歡矮個子的女人也大有人在。娶了個個子矮的女人是什麼體驗?下面這三位說出來心裡話。第1位沈先生,他說我的妻子是一個軟萌妹子,嬌小的身材讓我有一種強烈想要保護她的欲望,小鳥依人的她讓我捨不得對她發脾氣,每到冬天寒風一吹,我就忍不住直接把他裹在我的懷裡,這一刻我覺得特別的溫暖,柔情似水的,他讓我覺得很暖心。
  •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
    為什麼父母不在了,兄弟姐妹就疏遠了,這4個原因太過於現實"手足情深",兄弟姐妹之間互相陪伴成長,成年之後彼此幫襯照顧,這是人之常情。後來各自長大了,大家都外出打拼,唯獨過年過節才會回家團聚一下,但小時候的感覺還是沒有變。父親走得早,只剩下了母親一個人,哥哥只好從外地回老家結婚,承擔起了照顧母親的義務。姐姐遠嫁了,好幾年都回不去一次,小萍後來嫁到了城裡,也是過年過節才回去探望一下媽媽。
  • 有些女人剛過40歲,為什麼開始抗拒夫妻生活?三位過來人說了實情
    就算曾經再恩愛的夫妻,到了中年之後,感情似乎也會變淡。彼此之間經常會產生爭吵,女人甚至會討厭和老公單獨相處。 為什麼有些女人剛過了40歲,就開始抗拒夫妻間的生活?三位過來人的心裡話讓人心疼。
  • 「父母都走了之後,兄弟姐妹就散了」,基本不來往了,是真的嗎?
    是真的,我認識的兩個人都是這樣的,父母走了,兄弟姐妹就斷了聯繫。第1個是我在藥企工作時候的同事,年輕的時候去武漢打工,後面因為長的長相還不錯,嫁給了一個比她大10歲的本地人。爹娘還在的時候,每次回家都買點禮品,家裡兄弟四五個個,每家都有。
  • 兄弟之間不和睦,父母從小偏心才是主要原因
    按理說,就算父母偏心,一般偏的也是家裡最小的,但到他這卻反過來了,從小在家裡就不受待見,當成空氣一樣無視,父母把所有的寬容、疼愛和無私都給了哥哥。甚至可以說,他從小就是沒人管沒人問的,哪怕在外受了天大的委屈,被人欺負。如果他向父母說自己被人欺負了,父母準會回:「怎麼人家就欺負你,不欺負別人?」
  • 為什麼父母離開後,兄弟姐妹就疏遠了?彼此不往來的原因很現實
    都說父母在,家就在。對於一個大家庭來說,孩子是維繫夫妻感情的紐帶,父母也是維繫一個大家庭的關鍵。 我們的父輩和祖輩大多是多子女家庭,那時雖說生活艱苦,但日子也還是過得熱熱鬧鬧的。
  • 兄弟姐妹不和,和仇人一樣不來往,這什麼什麼心理?
    「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在,我們還有家,有個心心念念牽掛相聚的地方,父母不在了,我們就成了孤兒,只剩下歸往人生最後的歸宿。首卷語:親情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感情。因為有了親情,讓我們生活得更好,做事情也更加有底氣。因為我們深深的相信,即使全世界都不愛我們了,至少還有親情不會離開。
  • 男人如何「撩」你,女人想不動情都難?過來人說了心裡話
    導讀:男人如何「撩」你,女人想不動情都難?過來人說了心裡話男女之間相處,如果一個男人願意主動「撩」女人的話,最後能夠和女人在一起的機會很大,因為女人喜歡被男人追求的感覺。但在這裡,男人們也要注意了,「撩」不等於是輕浮,女人都喜歡甜言蜜語,但絕對不喜歡油膩。
  • 男女之間的曖昧關係究竟能保持多久?過來人說出心裡話
    人人都想有一個完美的人生,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並不容易。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愛情佔據了人生於了一大部分,如果沒有好好的把握,很多時候我們的生活就會陷入一片混亂。男女之間的曖昧關係究竟能保持多久?過來人說出心裡話。
  • 「有父母的地方才是家」,為什麼父母一走兄弟姐妹就疏遠了呢
    比方說,哥哥去看父母,就會跟父母說一些事;等到弟弟去看父母,父母則會把哥哥的事告訴弟弟。類似這樣的,兄弟之間的情況也就彼此知道了。所以說,父母在時,就是兒女們的中心點,是把他們擰結在一起的那個「結」。★父母一走,紐帶就斷了當父母一走,就像一個結拆開一樣。那些線帶就會各自分開,成為一條條獨立體。沒有了那個結,這些線想再擰結在一起就很難了。
  • 三個過來人說了心裡話
    要不就是他心裡還有前任的影子,所以你跟他鬧起來理所當然,不然平時真的沒必要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畢竟前任只是前任,現在在他身邊的人是你,你糾結這個就是跟你自己過不去。那他們會想起前任嗎?三個過來人說了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