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大咖:呂呂
網易雲音樂 · 設計專家
擁有十餘年設計經驗,曾任職於網易美學、美麗說、愛家 365。
項目經驗:milk 雜誌、優眾(奢侈品電商)、美麗說、網易美學、網易雲音樂。
有人說,網易雲音樂其實是一家設計公司,爆款頻出。尤其是年底,朋友圈總會被「聽歌報告 H5」刷屏,設計與文案相得益彰,不僅帶給人舒適的視覺感受,而且直抵心靈。為什麼網易雲音樂能做出有效的設計呢?本期【藍湖大咖訪談】,有幸邀請了網易雲音樂的設計專家兼負責人呂呂,為大家分享:如何做有效的設計?
什麼是有效的設計?
先看看設計是什麼?
設計是設想通過合理、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感覺形式傳達出來的過程。(來自百度百科)
既然是通過感覺傳達的過程,那產品、運營同學的靈魂拷問 :「設計帶來了哪些效果?」,也不無道理。
觀其源可以知其流,知道什麼樣的設計是有效的,才能做出有效的設計。
一般來說,能做到以下幾點的設計,基本上可以算作有效。
1. 解決現有問題
很多設計類乾貨文中,都會提出「設計要解決問題」的觀點。現實也是如此,目前要解決的問題,是設計的核心目標。
問題從何而來呢?一方面來自於用戶,另一方面來自於公司業務。
發現問題後,設計師首先要證明問題是目前需要解決的。
可以從三方面入手 :
貼合產品目標和規劃來分析問題。
證明解決問題能夠幫助產品或運營完成 KPI。
貼合產品目標和規劃,給出可被量化的評估數據。
2. 推動業務增長
如果你的設計在眾多的條件限制下,可以為業務帶來增長,那麼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個有效的設計。
舉個跟錢掛鈎的案例吧。我們團隊是做營收設計的,禮物團隊的設計師是一群逗比且喜愛八卦的傢伙,所以我們經常做一些和熱點相關的禮物。
比如,前段時間很火的「淡黃的長裙、蓬鬆的頭髮」,我們做了十幾款結合熱點的禮物,在當天上線。上線後,不僅為公司帶來了千萬流水,還讓用戶有新鮮感,提高了平臺的活躍度,可以說是雙贏。
3. 滿足用戶心理
提到網際網路設計,大家肯定會想到「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是一種純主觀的,在用戶使用一個產品或者服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心理感受。(來自百度百科)
用語文老師教的方法抓這句話的關鍵詞就是:純主觀 / 用戶 / 心理感受。用戶純主觀的還是心理感受,疊加在不同場景下,基本上是千變萬化。
可以說是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定位用戶體驗問題。
要注意的是,設計師不能憑空想像用戶痛點,首先要證明相關的問題是確實存在的。
我會通過這幾個方法找答案:
數據是最具有說服力的,你可以多跟 BI (又稱商務智能,指用現代技術進行數據分析,輔助公司做決策,以實現商業價值)同學喝喝咖啡。
真實的用戶反饋不可忽視,在網易雲音樂,設計師會定期去做客服,直面用戶需求(和用戶在一起)。
找到競品相同的功能,做對比。如果競品相同的功能提供更好的體驗,我們就需要研究學習咯。經過一系列的分析後,確定用戶體驗問題,再通過系統性的設計,解決問題。
怎麼做出有效的設計?
網際網路產品有一個特點:項目進度非常緊湊,設計才上線,還來不及驗證,就要進行迭代。
這意味著,在設計上線前,就要確定設計是有效的。所以,在接到需求後,我會問自己很多問題,證明設計的有效性。
1. 調研要全
剛接到需求時,我們對它的認知僅存在於表面。此時,不妨通過調研,從宏觀的角度觀察行業和需求。
我會問自己幾個問題,幫助了解大環境:
需求市場的格局是怎樣的?
競品有哪些,競品都做了什麼?
競品有什麼值得我們借鑑的?
對大環境有基本的認知後,再問問自己:
具體的業務數據、業務策略是什麼?
產品的用戶群是什麼樣的(用戶的喜好 / 用戶特徵)?
業務方的訴求是什麼?
是快速上線驗證,還是精工打磨?
基於這些問題,以及分析結果,我們可以評估出:市場大小 — 業務訴求 — 用戶特徵 — 設計發力點 — 以及相應的風險點,以此確定設計的人力投入以及時間投入。
案例:
我們在做網易雲音樂的新欄目「唱聊」時,設計師調研了以上的問題,找到了這些答案:
聲音社交市場格局比較大,有很多可玩的,並且已經有兩家做的比較大了。
目前有比較多的競品,評估下來覺得陌生和赫茲做的不錯,尤其是赫茲的豎向用戶列表,操作方便,非常贊。
動態背景也是值得考慮的發力點,但是後續的更新是一個比較大的瓶頸。
用戶主要是年輕用戶,年齡在 16 歲到 22 歲之間,對於頭像的要求比較高。所以我們需要引導用戶拍攝真實並且美麗的頭像。
業務方的訴求是儘快上線,預計設計 6 天完成,加上 LOGO 及相關的市場分發。
除了問自己前文列舉的問題,我們還可以諮詢專業人士的意見,或者添加種子用戶聊一番,完成最基本的前期評估和調研。
2. 方向要對
設計的過程就像建大樓,如果執行到一半,才發現方向不合適,回頭就難了。沒有上線驗證,難以確保設計是否有效。
為了讓設計方向儘量往對的方向靠,除了宏觀的調研,在執行前,設計師一定要想清楚這些問題:
產品目標是什麼?
設計策略是什麼?
分發渠道是哪些?
界面流程是否搞清楚?
界面、流程與競品一樣,設計的差異點是什麼?
設計能做什麼?
如何實現路徑最短?
你怎麼給用戶和業務解決問題,從而帶來價值?
確定這些問題的答案之後,對設計有了大概的方向,再關注交互好用與否,設計做得美不美等,最終做出好看、有效、體驗好的設計!
3. 方案要驗
剛接到需求時,我們對它的認知僅存在於表面。此時,不妨通過調研,從宏觀的角度觀察行業和需求。
通常完成一個需求,要經過產品 → 交互 → 視覺 → 技術 → BI → 運營 → 用研 6 到 8 個職能。他們憑什麼相信你的設計方案是對的,能讓用戶在使用產品時有好的心理感受?
為什麼大家會有擔憂?舉個例子,設計師是非常有想像力的群體,對設計有很多美好的構想,比如炫酷的動效,多是開發難以實現的。因此,驗證設計方案是否有效、是否好執行非常重要。
設計師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驗證設計方案:
① 證明設計方案是有效且具有安全度的
從競品的角度進行分析。因為競品都在用的方式,基本上是經過驗證且有效的。
分析設計方案相比競品的優勢,以及目標的貼合程度。
分析核心用戶,尤其是非常挑剔的用戶的用研結果。
② 證明設計方案是到達目標路徑最短的
實現路徑最短,儘量少牽扯到上下遊。
頁面流程最短,操作最少。
證明你的方案有效,可以讓你獲得認同。如此三番五次之後,在團隊成員眼裡,你是可靠且能快速解決問題的設計師,成員對你的信任感,以及你在團隊的話語權都有了。
4. 落地要穩
因為上下遊的關係,設計與開發的工作一環扣一環,設計定稿後,要通過開發上線。很多設計師說:設計落地效果差,怎麼辦呢?
我有以下四個建議:
團隊要明確設計規範。
在設計過程中,讓技術小哥提前介入。設計師可以不斷的諮詢技術小哥,尤其是牽扯到動效或者比較複雜的需求時。讓技術同學先行介入,不僅能避免設計完成後技術不能實現的問題,也能讓技術同學有心理預期,提前準備。
整個團隊要注重視覺還原,網易雲的設計團隊無論設計師、技術,還是產品,對於視覺呈現的精細度和效果都有一定的潔癖。
多輪走查是必須的。
達到目的,付出才有意義,設計師的工作目的是做有效的設計。所有的產品邏輯、交互方式,都要靠視覺去展示,你要想得更多一些。
閉環驗證設計是否有效
項目上線後進行閉環,驗證設計是否有效,是新的開始。
我理解的閉環驗證是驗證設計的有效性,也就是設計價值量化。我在經營團隊,所以也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會從如下五個階段進行閉環驗證:
為什麼做?→ 要怎麼做?→ 如何才算做好了?→ 做好了嗎?→ 還需要優化嗎?
拓展一下,包括:
業務定位(用戶以及需求解決的痛點 )
業務目標(需求目標/設計目標)
設計團隊定位(設計團隊參與度/可發揮的空間)
設計專業目標(業務目標下拆解的設計目標)
資源(時間 / 人員 / 審核機制 )
評估體系(定性,定量)
驗證(定性/定量 在過程中的合作方式和態度)
後續優化
關於定量驗證,這兩篇文章寫得比較清晰,推薦大家閱讀,幫你徹底掌握(建議複製連結在瀏覽器中打開):
《高級設計師都在學習的數據指標,這篇文章幫你徹底掌握!》
地址:https://www.uisdc.com/data-analysis-2
《思路最值錢!如何通過設計提升高達 12% 的註冊轉化率?》
地址:https://www.uisdc.com/design-improve-signup-rate
個人覺得,很難單純從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去驗證或者量化設計價值。因為中間有太多的因素,包括時間、需求質量、需求側重點、設計的空間、實現程度、用戶面、分發渠道等等。
怎樣才能進網易做設計師?
在招募團隊成員時,我會看團隊缺少什麼能力的設計師。
選擇候選人時,
首先,我會看作品集來進行初篩;
接著會看他的從業經歷,以描述項目細節、結果為主;
然後再看設計在項目中的作用和設計細節;
最後,在面試中,我一般會針對簡歷中具體的項目進行提問,從其對項目的業務目標理解、上下遊環節的協作和具體設計案例的思路、輸出等進行考察,候選人可以結合做的比較好或者比較有亮點的項目來回答。
有時候我還會問,設計師碰到的難搞的項目,來判斷他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中,
設計質量是錄取的基礎標準(雲音樂一直採用筆試題的方式);
對項目的理解,以及設計過程中的思考是及格項;
協作能力、表述能力、抗壓能力、思維能力是加分項。
我認為有潛力的設計師,常常具備自驅力和不認輸的素質,自驅力就是主動學習,不認輸是一種倔強,這兩個詞聽起來有點雞湯哈哈。
最關鍵、最最關鍵的是,網易雲音樂正在招資深互動設計師、資深視覺設計師、高級視覺設計師等眾多設計師。來雲音樂一起做美好設計,感受音樂的力量吧!
有意者可以投遞簡歷至郵箱,HR 小姐姐郵箱:liangqin@corp.netease.com
本期【藍湖大咖訪談】就到這裡,感謝呂呂老師的分享,如果有問題想跟大咖交流,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用藍湖,不加班!
藍湖網址:LanhuApp.com
藍湖,高效的產品設計協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