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錶市場留給小米的時間不多了,然而還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
-shenzhenware-
2019 年 12 月 30 日上午,小米米家官方微博正式宣布,小米第二款智能手錶將在 2020 年 1 月 3 日全渠道開售,手錶命名為「小米手錶 Color」,是一款「有 1540 種潮流搭配的長續航智能手錶」。
與早前發布的「果味」十足小米手錶不同,小米手錶 Color 換上了圓形錶盤,並有四種配色(或是材質)的表身、多種配色的錶帶可選。
根據早前的爆料信息,小米手錶 Color 或採用 1.39 寸 AMOLED 屏幕,解析度 454*454。手錶搭載心率、加速度、氣壓計等傳感器,並支持 5ATM 防水,可識別並監測多種運動數據。手錶支持小愛同學、支持 NFC 等。
另外,根據小米生態鏈總經理屈恆在微博上的官方抖料,小米手錶 Color 手錶在使用一周後「電量還有 65%」,以此推測,小米手錶 Color 的續航時長大概可以到 20 天左右。
小米生態鏈總經理屈恆在微博上曬出了小米手錶 Color 的真機上手圖
在國內可穿戴市場上,小米當了很多年的「老大」了。然而,小米這一「第一」的位置卻越發顯得尷尬。
一方面,第二名華為的出貨量正在步步逼近小米了——IDC 數據顯示,Q3 季度小米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為 667.6 萬臺,市場份額在 25% 左右;而華為出貨量 561.7 萬,市場份額 20.7%。
更要命的是,當前小米可穿戴產品的出貨主力依然是小米手環。Q3 季度,小米可穿戴設備出貨量為 1240 萬,小米手環單品出貨便超過 1000 萬。
如深圳灣在多篇文章中說過的,輕便、便宜是手環的優勢,也是手環的桎梏,硬體形態決定了手環能所能承載的信息量有限,「大彩屏」的小米手環 4 NFC 版已經逼近這一品類的天花板了。
在 5G 技術和全場景應用逐步普及之後,大屏幕、高配置的智能手錶會是更加理想的隨行入口,而手環的未來或許在健康醫療、運動的更加專業的場景。
轉戰智能手錶市場後,小米所面臨的局面也沒有好到哪裡去。
小米第一款智能手錶在上市之初打出了「腕上的智慧型手機」的口號,然而,在產品開始發貨之後很多短板就藏不住了,小米手錶系統的流暢度、應用生態的豐富程度都非常有限,很多功能甚至都沒有追上同行水平。
更讓人著急的是,眼見第二款手錶馬上就開賣了,小米穿戴在 iOS 端的 APP 依然沒有上線。
在屈恆的爆料微博中,熱度最高的評論是質問小米穿戴 iOS 端的 APP 何時上線
反觀智能手錶市場格局,iOS 市場蘋果Apple Watch所向披靡,安卓市場華為 Watch GT的超長續航深入人心,華米、出門問問等廠商的智能手錶也各有不錯的表現。在這些老玩家外,OPPO、一加等手機廠商明年也都會加入智能手錶的戰場。屆時,小米需要面臨的競爭局面會更加嚴峻。
智能手錶市場留給小米的時間不多了。
或許也是因此,小米在第一款智能手錶上市兩個月之後,圓形錶盤的小米手錶 Color 便來了,與小米手環共同構成了「手環+方表+圓表」的腕上可穿戴產品完整鏈條。
至於這款小米手錶 Color 是否能給我們驚喜,1 月 3 日我們就都知道了。
微信號:shenzhenware
主筆、編輯:大樹/ 深圳灣
智能可穿戴專題
深圳灣年度巨獻
《智能可穿戴七年不完整回顧》萬字特稿
//可穿戴市場報告//
//智能手錶、手環//
深圳灣(公眾號 ID:shenzhenware)連接全球硬體創新者,連接硬體生態鏈上下遊,連接跨界產品的設計、技術、生產、渠道、商業、創新。深圳灣持續關注「AI+硬體」帶來的場景和交互創新,以及與平臺和應用相連的全產業鏈升級,歡迎相關團隊與我們聯繫,微信私人客服:小炫(ID:ware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