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元寶老師。有一句話,叫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們學習寫作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多讀一些範文,尋找自己與範文的差距,學習遣詞造句和布局謀篇的技巧。相信這樣你的作文水平一定會提升。那我們去哪裡尋找高水平的範文呢?元寶老師幫你整理出了部編版教材每個單元同步習作的範文,希望可以幫助到你哦!
範文1:端午節看賽龍舟
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設立的節日。這一天,人們要吃粽子,還有一個讓我難忘的風俗——賽龍舟。
那一天,我們全家人來到江邊看龍舟比賽。江邊人山人海,我好不容易才擠進了人群中。站在人群中,我感到一陣熱浪撲來,真有一種步入火焰山的感覺。盼啊,盼啊,終於盼來了期待已久的比賽。主持人宣布去年的冠軍隊——紅隊出場,江邊頓時沸騰起來。不一會兒,所有的隊伍都出場了,他們做好了最後的準備,蓄勢待發。
這次比賽共有七支隊伍參加,他們的龍舟按彩虹的顏色順序排列。裁判員宣布比賽開始,所有的隊伍一齊出發。有的隊伍依照船頭指揮員擂鼓的節奏前進著,一下子領先排在了前頭;有的隊伍一邊划動著,一邊大喊著「加油!加油!」;有的隊伍卻手忙腳亂,落在了後面。江邊的觀眾邊看邊大喊著「加油!加油!」那助威聲如同海浪一樣,一陣比一陣強大。選手們在觀眾的助威聲中劃得更加賣力,勁頭十足。此刻,指揮員擂鼓的聲音震耳欲聾,選手們配合默契,節奏統一,各條龍舟上的選手們都士氣高漲。
比賽漸漸接近尾聲,到了衝刺的階段,選手們都在拼盡全力地划動著。觀眾們都屏住氣,全場吶喊的聲音立刻少了許多。紅隊依舊領先,排在最後一名的紫隊開始奮起直追。這時,有的觀眾忍不住了,高聲地吶喊著,為紫隊打氣,這無疑讓紫隊更加充滿信心。紫隊一鼓作氣,連續超過了五個隊伍,將自己的排名提升到了第二位。突然,裁判員鳴哨了,比賽也隨著哨聲結束了。最終,紅隊衛冕成功,紫隊獲得了第二名。觀眾們再次沸騰起來,對紫隊這種奮勇爭先的精神給予了鼓勵。
比賽結束了,但一陣陣吶喊的聲音依然響在耳畔,似乎在激勵我前進,再前進……
小作者圍繞端午節賽龍舟的風俗來寫,具體描寫比賽的場面與精彩的過程,細緻刻畫了參賽選手和觀眾的動作、語言、神態等,讓賽龍舟的過程更加生動有趣。另外,結尾小作者的感情自然流露,讓文章有意猶未盡之感。
範文2:中秋賞月
今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忙碌一天的人們早已放下手中的活兒,在月光下一起賞月亮、吃月餅。
我們一家人圍坐在陽臺上,把「大團圓」月餅分成幾塊,細細品味。月亮如同一個大玉盤掛在空中,放射出清幽的光輝。雖說「月到中秋分外
明」,可今天的月亮似乎多了一些「思念」的味道。此時,我不由得想起剛剛分別的好朋友——苗苗。苗苗與我是形影不離的好朋友,如今她隨父親到城裡去讀書了。苗苗啊,你現在也在賞月嗎?你是否也在想我呢?我希望月亮能傳遞我的思念與祝福:祝你心想事成,祝你每天都開開心心。
圓盤似的月亮掛在空中,是那樣的恬靜,那樣的美好。它把銀輝灑向大地,如同給大地鋪上了一層銀色的霜。此刻我不禁脫口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爸爸接著背:「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我笑了笑,看著爸爸接著背:「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爸爸也接著背:「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背完了古詩,我的腦海裡又冒出一個疑問:中秋節還有哪些說法呢?我十分好奇,便問爸爸。爸爸告訴我:「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作『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朗朗明月,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快看,月亮裡有黑色影子,那恐怕是廣寒宮裡的嫦娥、吳剛、玉兔和桂花樹吧!」聽著爸爸的講解,我陷入了沉思……
望著月亮,吃著月餅,凝神聽爸爸講中秋節的有關知識,真是快樂無比啊!
小作者圍繞「中秋節」寫了很多風俗,如賞月、吃月餅、背古詩等。其中「賞月」「背古詩」等內容寫得很詳細,而「吃月餅」寫得很簡略,這樣就有詳有略。文章結尾點明作者對中秋節的喜愛和與家人一起過中秋的快樂,流露出小作者對中秋節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