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9年世界主要自然災害

2020-12-21 土羊新理論

2020年是我們進入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起點,站在新十年的起點上,回顧過去的第二個十年(2010-2019),發現我們的世界深受自然災害的影響。這裡簡單匯總了這些年中比較重大的災害事件。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2010年

2010年,1月12日 海地大地震,造成超過22萬人死亡。

2010年,橫掃俄羅斯的夏季熱浪,造成約56,000人死亡,

2011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超過1.5萬人在地震和隨後的海嘯中喪生。地震同時引發了福島核電站事故。

2011年,肯亞,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厄利垂亞和吉布地的大範圍乾旱。估計造成3萬多名兒童死亡。

2012

2012年3月4日,阿富汗東北部的巴達赫尚省發生雪崩。最大的雪崩摧毀了一個約200人的小村莊,造成100多人死亡。

2012年8月11日,伊朗和阿富汗發生了兩次地震。估計有300多人喪生。伊朗位於地震帶上,1990年的地震造成5萬人死亡,2003年的地震造成約2.6萬人死亡。

2013年

2013年10月15日,菲律賓中米沙鄢區保和省大地震,造成222人死亡,35萬人流離失所。

2013年11月8日,颱風海燕席捲菲律賓中部,造成近6000人死亡,超過360萬人流離失所。

2014

2014年9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洪水:約1300人死亡。

2014年8月3日,中國雲南昭通地震,造成600多人死亡,約23萬人流離失所。

2015

2015年4月,尼泊爾大地震,造成8000多人死亡。

2015年,印度南部的夏季熱浪,在安得拉邦和泰蘭加納邦奪去了2000多人的生命。

2016

2016年2月6日,臺灣地區屏東市地震。估計造成117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2016年4月,厄瓜多地震,至少有670人喪生,超過6000人受傷。

2017

2017年6月至7月,中國南部和中部的特大洪災影響了超過1400萬人。

2017年8月,獅子山洪水和山體滑坡,超過1,000人喪生,數千人無家可歸。

2018

2018年9月,印度尼西亞地震和海嘯,死亡約2800人,33萬多人無家可歸。

從2018年持續到2019年的剛果伊波拉疫情,死亡人數超過2200例。

2019

2019年3月,颶風「伊代」襲擊莫三比克、辛巴威和馬拉威,造成1000多人死亡,影響近220萬人。

2019年7月,日本的熱浪造成162人死亡。

在災難面前,我們人類是渺小的,希望我們能攜起手來,共同應對自然災害。

(素材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發布:我國自然災害損失相較近10年...
    《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發布:我國自然災害損失相較近10年總體偏輕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20-05-08 災害頻次減少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
    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全年相繼發生青海玉樹雪災、四川木裡森林火災、山西鄉寧和貴州水城山體滑坡、四川長寧6.0級地震、超強颱風「利奇馬」、主汛期南方多省暴雨洪澇、南方地區夏秋冬連旱等重大自然災害。
  •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
    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公布 2020-01-13 16:01:47 來源:人民網  |  作者:佚名 | 字號:A+ | A- 【十大自然災害發布】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紅十字會總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等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會商核定
  • 2019年自然災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近日,應急管理部發布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自然災害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倒塌房屋數量、直接經濟損失佔GDP比重較近5年均值分別下降了25%、57%和24%。總體來看,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呈現5大特徵。一是洪澇災害「南北多、中間少」,中南、西南地區地質災害高發。
  • 2019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魏玉坤、譚涵文)記者16日從應急管理部獲悉,應急管理部近日會同國家減災委成員單位對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進行會商分析。經核定,2019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528.6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
  • 應急管理部公布2019年全國十大自然災害
    【編者按】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經應急管理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衛生健康委、統計局、氣象局、銀保監會
  • 《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發布 我國防災減災能力排名上升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在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發布。這份由應急管理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中心、應急管理部信息研究院等單位完成的報告,綜合利用比利時魯汶大學緊急事件資料庫、中國災害資料庫、部分保險公司資料庫等相關資料,對2019年全球和中國自然災害、近30年全球自然災害及中國災害在全球和亞洲的排名情況等進行了分析評估。
  • 河南2019年遭受自然災害41次 1222.9萬人受災
    中新網鄭州5月9日電 (闞力)9日,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5·12防災減災日暨宣傳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河南省遭受自然災害41次,共造成1222.9萬人受災。河南省位於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地區,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是自然災害易發多發區。乾旱、洪澇、極端天氣、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在該省地域分布廣、發生風險高、造成損失重、救災難度大。
  • 《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發布:我國綜合防災減災能力排名上升
    光明日報北京5月8日電(記者姚亞奇)在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來臨之際,《2019年全球自然災害評估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由應急管理部-教育部減災與應急管理研究院等單位完成,對2019年全球和中國自然災害、近30年全球自然災害及中國災害在全球和亞洲的排名情況等進行了分析評估。
  • 2019年河南發生41次自然災害 1222.9萬人受災
    河南省位於暖溫帶和北亞熱帶地區,地跨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是自然災害易發多發區,乾旱、洪澇、極端天氣、地質災害、森林火災、地震等自然災害,該省地域分布廣、發生風險高、造成損失重、救災難度大。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與經濟增長、財富集聚、人口集中等因素相互交織疊加,進一步增加了自然災害的複雜性、衍生性、嚴重性。
  • 2019年十大自然災害,分別造成了多大損失?火災事故必須擁有姓名!
    剛剛過去的2019年,我們經歷了各種自然災害的考驗,相關部門的統計數據表明:2019年全國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億人次受災,909人死亡失蹤,12.6萬間房屋倒塌,農作物受災面積19256.9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70.9億元。
  • ...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national survey on natural disaster...
    2020年6月8日,洪水奔流的灕江流過廣西陽朔縣境內(無人機照片)。(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全面掌握我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情況,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經國務院同意,定於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 2010~2019,告別世界的100個人 | 年度企劃
    10年時光,無論對個體,還是對整個世界,都是一段不短的旅途。 其實,在最初的企劃中,我們是想要梳理2010年代誕生了哪些美好的、驚喜的、充滿生命力和創造力的事物。 然而我們驚覺,比起得到的一切,我們痛失的更多。於是編輯部一致決定盤點在這十年裡,我們到底失去了什麼…… Voicer以離開時間為序,回顧2010年代告別世界的100個人。
  • 曾預言日本自然災害,這是真的嗎?
    曾預言日本自然災害,這是真的嗎?科技的進步和發展速度是常人難以想像的,在50年之前誰能想到,今天的我們可以在相隔萬裡之外也可以看到親人的模樣,能實現這樣的面對面交流呢?如果忽略這50年中間發展的過程,突然讓你來到50年之後,告訴你未來的高科技是怎樣的,相信沒有人可以接受。
  • 2020年全球性自然災害,電影界竟早已寫好劇本,你關注過哪一部?
    點擊上方關注 訂閱小強札記獲取更多好看內容2020年全球性自然災害,電影界竟早已寫好了劇本。自1996年至2019年,不斷有電影描繪了人類即將遭受到的災難,然而又何曾引起人們的關注呢?1 《龍捲風》,1996年上映《龍捲風》,20世紀90年代最成功的電影之一,主要是因為它的特效符合很多人想要的一個自然災害電影的場景。觀影時,觀眾認為這部電影很有趣,或許在當時,自然災害確實還沒那麼嚴重,認為這部電影是遠離真實生活的虛構而已。
  • 世界上5個「神秘」發現,人類之所以能找到,是自然災害幫的忙!
    自然界並非一成不變的,人類存在的近萬年間,其實出現過太多的自然災害。某些大型自然災害對於人類的生活和財產都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我們在自然災害面前也有些無能為力。其實有些自然災害的出現,也可以帶領著人類發現一些從未解開的秘密,比如接下來我們所說的這5個神秘發現,便是由於氣候變化才重新出現在了世界上。樹木根部發現的人體骨骼。這具人體骨骼是在愛爾蘭挖掘出來的,愛爾蘭一直是悠久文化的代表者。
  • 行業| 「一張圖」助力自然災害防、減、抗
    可快速關注我們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的國家之一,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自然災害嚴重的地區,災害種類涉及洪澇、乾旱、颱風、地震、地質災害、森林草場火災等多災種。
  • 《電影手冊》雜誌2010-2019封面賞
    《電影手冊》雜誌2010-2019封面賞 2019-12-30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2010年,已經是10年前了……
    2010年還沒有微信呢!這個如今我們「賴以生存」的軟體,問世還要再等一年。2010年,跨進新世紀的激動早就過去了。世界告別了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開始進入第二個十年。如同今天的我們,面對第三個十年,心情複雜。站在那一年,我們看到了一些故事的開始,但其中的絕大多數,在後來有了意想不到的走向。
  • 2010-2019年荷蘭人口數量及人口性別、年齡、城鄉結構分析
    華經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荷蘭人口總數為1733.29萬人,相比2018年增長了10.12萬人;與2010年人口數據對比,荷蘭近十年人口增長了71.75萬人。數據來源:世界銀行,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從性別結構來看,2019年荷蘭男性人口數量為863.22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的49.80%;女性人口數量為870.06萬人,佔總人口比重的5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