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下鄉配合網際網路+,我校商學院大創團隊打好扶貧助農組合拳

2020-12-11 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

編者按:

在東北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商學院工商管理系,有這樣一支「農·電·商」扶貧助農團隊,從2015年起,他們一直在扶貧助農的路上耐心探索、奮力前行。

01.工商管理系主任穆麗副教授介紹團隊

「鄉培」電商興農項目是聯合高校教師和願意致力於農村發展的大學生志願者團隊,以公益傳播講授的形式知識下鄉,讓農民學會應用電商平臺售賣農產品。同時,我們系成立了直播團隊,發動了我們校友的電商企業一起為吉林省農產品打開銷路,實現電商興農。

02.學生講述助農故事

姜黎黎(工商管理系19級):直播初期,我們的觀看量和粉絲量都非常少。我們把連結分享到家人群、朋友,讓他們進入我們的直播間,給我們一些支持和鼓勵。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的積極性和活躍性也會非常高,我們會越說越興奮,並樂於回答觀看者提出的問題。

苑馨元(工商管理系18級):我們下鄉進行電商培訓,已經達到了37個村。我記憶最深的是2018年,我們和老師下鄉到鎮賚縣。開車歷經六個小時,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八點。到達時已是深夜,大家已經筋疲力盡。我們團隊第二天早上六點到達鎮賚縣五五村進行培訓。沿途的風景都是矮矮的平房,我們看到村子裡堆積成山的農產品。我們與當地的村委會進行對接。在培訓後,和農民進行交談,他們談到運輸不發達,只能將農產品賣給中間商,收取微薄的利潤。我們看到一些鎮賚縣的瓜農在公路旁,將2500斤的瓜以2200元的價格售出,平均每斤僅得八毛錢,而我們在市場上看的是五倍的價格。所以我們更加堅定想要去幫助農民,我們利用特有的課程體系,培訓過後,農民開啟了小店,日子也是越來越富足。

我校黨委書記付宏政教授寄語

我非常高興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系有這樣一支團隊,他們把農電商扶貧這個平臺搭建了起來。這個活動對於落實中央的「六穩六保」工作是一個非常好的舉措,而且我們的師生他們能夠搭建這個平臺,把目光投向我們廣大的貧困的農村地區,這也是非常好的一個做法,學校是非常贊同並支持這個活動。

我特別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活動或者是一個大賽,讓我們的師生能夠更多地把目光關注到農村,特別是貧困縣。助農活動最後一公裡還是在我們廣大貧困落後地區,所以我非常高興看到我們的師生把目光投向了這裡,而且也真真切切的在為落後貧困地區的農民來直播、來帶貨,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

結語

2015-2020年,工商管理系的師生堅持前往吉林省多個貧困縣,做下鄉電商培訓,教會農戶認識電商平臺,掌握電商技術,幫助農民解決實際困難。

隨著直播教室逐步建立,直播設備逐步完善,扶貧助農項目逐步成熟,2020年8月,工商管理系的師生們開始為貧困縣農產品直播帶貨。至今,他們已為吉林省八大貧困縣的50餘種農產品代言,月均銷售額達上萬元,得到了很多農企的信任。他們扶貧助農的項目也得到了學校的高度認可和鼎力支持。

深入鄉村做培訓,直播帶貨賣農特產品……工商管理系師生們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想出多種方法扶貧助農,不怕苦、不怕累、堅持付出、不求回報,體現了一代青年大學生的勇氣與擔當。希望他們越做越好,在扶貧助農的路上走得更遠、更長。

相關焦點

  • 安陸市李店鎮: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
    安陸市李店鎮: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安陸市李店鎮充分發揮「一事一議」、「一站式」報銷、醫療救助等各項醫保措施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帶給困難群眾的是參保繳費有資助、報銷支付有傾斜、管理服務更高效、就醫結算更方便
  • 助農直播 科技下鄉--市科技局開展「雲助農」系列直播帶貨活動
    按照市委宣傳部組織的「文化惠民生同心奔小康」系列活動統一安排,12月24日下午,市科技局在市電子商務產業園電商平臺,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助農直播,為愛拼單」的「雲助農」系列直播帶貨送科技下鄉活動。由網紅主播為本地農產品代言,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助農增收。
  • 「大創」扶貧為實現中國夢添磚加瓦
    本版聚焦參加「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的6支大學生創新創業扶貧(簡稱「大創」扶貧)團隊,聽聽他們在接到總書記回信時的感受和體會,讀讀他們的扶貧故事。  【創業掃描】  2015年,艾薩·阿尤普和團隊小夥伴為了幫農戶賣棗、賣農特產品,開創了「毓成優選」創業項目,走上精準扶貧之路。  去年,陝西漢中秦嶺深處的紫柏山區蜂農銷售蜂蜜受阻,團隊為解決蜂蜜推廣渠道不足問題,策劃了紫柏山土蜂蜜項目。
  • 陳村打出助農「組合拳」,與桔農「同甘苦」
    以線上連線相互打氣為序幕,在接下來為期一個月的推廣月活動中,陳村鎮將以「網際網路+」及文化創意賦能,打出搭建年桔「雲銷售」平臺、舉辦陳村鎮年桔文化融媒體大賽、2021年陳村年桔創作大賽等一系列的助農「組合拳」,以「線上+線下」的方式推廣陳村年桔文化,提振桔農信心,助力桔農銷售。
  • 消費扶貧生活館:「線上+線下」助農增收
    紅網吉首站12月10日訊(記者 石豔)12月8日,吉首消費扶貧生活館正式啟動,聚齊全市優質農特產品,通過「線上+線下」的運營模式擴大銷售範圍和渠道,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吉首市領導谷綱要、黃承業參加啟動儀式。
  • 我校美術學院大創項目在第十二屆「挑戰杯」山東省大學生創業計劃...
    新聞網訊 近日,由共青團山東省委、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山東省學生聯合會主辦,山東科技大學承辦的第十二屆「挑戰杯」·華夏天信山東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普通高校組)終審決賽在山東科技大學落下帷幕,我校美術學院侍錦教授、彭衛麗副教授、肖羽翎老師指導,2017級紡織藝術與裝飾設計專業吳茂林同學創作的
  • 我校參加第十二屆大創年會獲「最佳創業項目」獎並直接晉級2020年...
    經過層層選拔與激烈角逐,我校推薦的2項創新訓練項目、1項創業實踐項目入圍本次年會參展,其中 「小型水面清潔機器人」的項目獲得本屆大創年會「最佳創業項目」獎,並直接晉級2020年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大創年會是依託「國創計劃」開展的一項重要年度性展示交流活動,是全國高校本科教學改革中覆蓋面最廣、影響力最大、學生參與最多、水平最高的盛會之一。
  • 以「菁彩青農」工程為統攬 培養新農菁英人才
    記者13日獲悉,為助力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團省委要求,今年各級團組織要圍繞產業扶貧、教育扶貧、人才扶貧、公益扶貧和城鄉「手拉手」等工作主線,實施共青團助力脫貧攻堅十大行動。各級團組織將突出扶智扶志,持續開展「萬名學子扶千村」三下鄉社會實踐扶貧專項。
  • 肇慶市供銷社舉辦消費扶貧黨旗紅--助農秋收活動
    肇慶市供銷社舉辦消費扶貧黨旗紅--助農秋收活動 2020-11-30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校​「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圓滿結束
    新聞網訊 7月26日,我校「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在浮山校區辦公樓第一會議室舉行。大賽主題為「我敢闖,我會創」,旨在加快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持續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熱情,展示創新創業教育成果,搭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與社會資源對接平臺,為山東省決賽選拔優秀項目。
  • 興寧農商銀行 打好金融扶貧「四手牌」 助力蘇區奔小康
    興寧農商銀行圍繞當地扶貧實際,結合區域經濟特點,把金融扶貧作為服務鄉村振興、建設普惠金融的著力點,勇於擔當、積極作為,打好金融扶貧「四手牌」,助力蘇區全面奔小康。截至目前,該行完成對轄內貧困戶實施信用評級4973戶,發放扶貧貸款1522戶,累計發放金額2016.6萬元。
  • 安徽涇縣:團組織變身助農「店小二」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葛粉、蜂蜜、土雞蛋……近日,記者來到涇縣首家「青春扶貧 愛心助農」示範點——縣直屬機關食堂,30多種農產品被整齊擺放在貨架上,這些都是各鄉(鎮)貧困戶家和村集體扶貧產業基地裡滯銷的農產品。
  • 《我們在行動》第五季收官助農成績再破億 鳳凰傳奇李汶翰合唱神曲...
    Yes娛樂10月16日訊  昨晚,中國首檔精準扶貧公益紀實節目《我們在行動》第五季第十二期節目在東方衛視播出。本季最後一站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的扶貧助農行動,以總金額1.32億的亮眼成績圓滿告捷。
  • 周口建業愛心助農 20噸大蒜精準扶貧
    得知這一情況後,淮陽區市場監管局、區工商聯攜手周口建業,將劉莊村定位扶貧點,解決農戶大蒜滯銷問題。6月19日,淮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駐王店鄉劉莊村第一書記賈飛、建業地產周口區域總公司助理總經理兼淮陽分公司總經理楊豔起、建業地產周口區域總公司營銷管理部副經理申亞輝帶領團隊來到淮陽區王店鄉劉莊村商議扶貧事宜。
  • 做好經濟工作,要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
    2020年第15期《求是》雜誌刊發寧吉喆同志文章《經濟穩定恢復 發展呈現新機》,文章分析強調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一起來看!  助民需幫民困解民憂  ◆ 全面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有針對性穩崗拓崗,突出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多措並舉增加居民收入。  ◆ 加大對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和飲水安全、育幼養老等方面投入,持續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 蘇寧618超級買手開啟助農直通車,副縣長帶貨一掃光
    618狂歡不停歇,助農行動再掀高潮。作為疫情後的首個大型電商購物盛典,今年蘇寧618為推動農產品銷售投入了大量資源和全新玩法,全方位發力扶貧助農。在6月17日播出的蘇寧「618超級秀」中,公益助農作為獨立環節驚豔亮相,為消費者帶來近十款優質助農單品。
  • 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廣德福亮相拼多多扶貧助農直播間,新電商助力...
    10月16日,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主任廣德福,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顧幸偉,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馬洪濤一同走進搭在食博會會場的扶貧助農直播間,向全國的網友推薦精選自三區三州地區的扶貧農特產品。
  • 「虛擬農場」變助農網紅賽道 二三四五推助農產品矩陣
    即,2020年天貓雙十一,累計銷售了全國1406個縣城的41萬款農產品,大大推進了國家的助農扶貧工作。  這並非踏足公益助農的網際網路企業孤例,事實上,一批上市企業、電商企業早已在此開疆拓土,包括京東、拼多多、蘇寧、一畝田、二三四五等等。借力之下,中國廣大貧困地區及貧困人口得以共享網際網路下半場紅利、實現脫貧致富,同時也為中國農業供給側提供了結構性調整的藍本。
  • 荔波:「打好組合拳」發展壯大特色 木瓜種植加工產業
    群眾在木瓜基地務工 近年來,荔波縣瑤山瑤族鄉緊緊圍繞農村產業革命"八要素",以推進"村社合一"改革為突破口,以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為紐帶,引進龍頭企業,對鄉境內特色種殖產業進行聚攏規劃管理,打好
  • 拼多多創新電商扶貧新模式:現代農園進大山,「農地雲拼」直連1200...
    拼多多還將依託平臺自身電商培訓團隊「多多大學」,實施農村新型電商人才線上培育計劃。條件成熟後,在瀘水市建立拼多多農貨電商直播基地。近年來,拼多多不斷利用自身技術優勢,探索科技扶貧的研發應用。2018年率先推出以「多多果園」為代表的扶貧產品,截至2019年年底,「多多果園」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6000萬人,每天送出的扶貧助農水果超過200萬斤,其中絕大多數採購自「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國家級貧困縣。「『多多農園』將利益留在農村,把人才留在農村,通過引入農產品電商上行通路和現代企業管理模式,培養新型電商經營主體,精準幫扶建檔立卡貧困戶,提高農民收入」,拼多多副總裁狄拉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