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x
犀利的成分黨
復旦大學微生物學系
500強企業護膚品配方師
大家好,看起來很正經的Rex又出現了。
秋冬已至,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各位小仙女們的臉蛋也要格外小心,雖然沒有了夏日紫外線的肆虐,但乾冷的空氣會帶走皮膚的許多水分,加上皮膚的油脂分泌減少,大油皮只要在外面走一圈,妥妥地變成了大幹皮。
怎麼辦呢?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用面膜,要是不趕緊用掉點,怎麼對得起雙十一剁的手呢?每每到了晚上,沐浴更衣,聽琴焚香,然後用上一片面膜進入沉思狀態,從來不給加工資的老闆和浪費人生的工作都能被拋在腦後,把自己幻想成女神,別提有多美了。
但是,面膜的廣告鋪天蓋地,種類花樣繁多,而且面對前有範冰冰(現在沒有了……),後有林允等明星的狂轟亂炸似的種草,什麼樣的產品才是我需要的,已經越來越搞不清楚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捋一捋面膜這回事,把各種類型的面膜都掃一下。
為了能夠更有邏輯地講好面膜這一個系列的產品,我會分成幾個小問題:
○ 這是個啥?
○ 這東西有啥用?
○ 這玩意兒怎麼用,有啥注意點?
○ 怎麼選適合自己的產品?
○ 有啥好推薦?
好了,我要開始我的表演了,不,講課了。
貼片面膜呢,肯定要算得上是面膜裡面的「始祖鳥」了,一般我們口中的面膜,指得基本上就是它。
l 它是個啥呢?
本質上很簡單,一塊布,20-30ml精華液就搞定了,不管你做成兩片式三片式,還是凝膠蠶絲,其實原理上和熱毛巾敷臉基本上沒有很大的區別。
l 貼片式面膜有啥用呢?
很明顯,最關鍵也就是最重要的就是保溼。想想平時我們往臉上用的護膚品大概有多少量,能有個1克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面膜一下子給你20倍、30倍的量,而且通過一塊膜布緊緊地覆蓋在臉上,阻止了水分的蒸發。同時由於角質細胞像泡海參一樣被泡大了,一些活性物也能夠進入皮膚裡面,各種效果就被放大了。
但,這並不意味著面膜會有更多更好的功能,因為成本上根本划不來啊。大部分面膜裡面的精華液,能有一點保溼和舒緩的功能就已經謝天謝地了,額外的抗衰老、美白、祛痘啥的,忽悠的居多,真材實料的太少。
讓我們算一筆帳:市面上大部分面膜大概在10-20元一張,裡面的精華液大概有30ml,還有一塊布,所以如果去掉布的價格,那麼30ml的精華液大概也就最多在十來塊錢。而價廉物美的Olay小白瓶,30ml也要200~300元左右。所以你還相信十來塊錢的產品能夠有吹上天的功能嗎,如果是十來塊錢的精華液放在貨架上,你根本都不會看一眼。
這麼說來,除非是幾百塊一片的貴婦面膜可能還有些東西,普通的面膜呢,也不要奢望太多,只要保溼效果好、上臉不刺激、香味好聞就可以了,包裝花哨得上天也沒用,不管你選了橘子口味還是蘋果口味的,端上來的都是一樣的料。
l 那麼貼片式面膜到底怎麼選,怎麼用?
當然不能隨便選和隨便用(廢話)。
個人還是喜歡成分簡單一些的配方,不少韓式面膜花裡胡哨放了50種活性物,過敏的可能增加了50倍,效果毛線都沒有,實在是大坑。而且由於面膜上臉的劑量特別大,一些平時不會有啥反應的防腐劑(如尼泊金酯類、苯氧乙醇等)說不定也有刺激,一些香香的面膜,也有過敏的可能性,實在放心不下,醫美面膜等著你(詳見之前的文章:醫美面膜就能任性敷嗎?)。
而在使用頻次上呢,估計很多人已經知道了面膜不能天天用,用多了皮膚屏障反而受損,一周2到3次就好(醫美手術修復除外)。膚質方面也要注意下,要是最近經常出油冒痘也就不要瞎摻和了。
其他的就不用很講究啦,包括是15分鐘還是20分鐘啊,躺著用還是站著用啊,是洗掉還是不洗掉啊,看個人喜好就行了,糾結那麼多,還不如去吃碗麵。
最後的最後,不要用來路不明的微商產品,面膜是激素和抗生素的重災區,凡是醫院皮膚科裡面爛臉的,大多數都是用了面膜導致的,再便宜的大牌,也比這些產品好一萬倍,切記。
清潔面膜(泥面膜、撕拉式面膜等),這一類的產品雖然沒有貼片式面膜這麼火,但也有許多人喜歡得不要不要的,雖然它們沒有滋潤、保溼和舒緩的作用,應該歸為清潔類產品,不過仍然可以拿出來講一講的。
這些產品用起來都挺酷的,前一陣子挺火的悅詩風吟泥面膜也是設計成了7種顏色,大概是深受葫蘆娃的啟發,每天用一種顏色也是棒棒的。
和貼片式面膜不一樣,這一類產品提供的不是水分,而是故意從皮膚上把水分或者油脂拿走,讓皮膚變得很乾。
泥面膜通過裡面的各種泥土(高嶺土、蒙脫土、膨潤土等)來把水分和油脂都吸走,然後洗掉,皮膚就變得很乾爽。而撕拉式面膜呢,裡面有高含量的聚合物,這些聚合物在水分蒸發完以後形成了一張強韌的膜,通過撕拉的力量,強行把皮膚的角質、黑頭等都拽出來(聽著都疼),皮膚也能感覺比較清爽。
反正就一個字:爽!
既然這一類清潔面膜的主要功能是控油和清潔,那自然其他雜七雜八的功能就不要信了,反正要洗掉的,管你是美白抗衰老,活性物加得再多也沒用,只要關心是不是能夠有效控油,用完皮膚夠不夠清爽就好,包括一些用了會起泡泡啊,或者會變色的稀奇古怪的面膜,都是好玩而已。
之前還有一種所謂的凍膜,在小X書上也很火,聽起來好像很神奇的樣子,但本身和大碗的蘆薈膠配方沒有任何區別。只不過由於厚敷的關係,角質層會被泡軟,然後再洗掉的話,一些白頭黑頭都有可能一起帶走,但總的來說清潔能力不是很強,和泥膜以及撕拉式面膜沒得比。
在使用注意事項上面呢,由於控油能力比較強,而且在清洗和撕拉的時候會對皮膚的角質有損傷,所以這一類清潔面膜敏感肌就不要去嘗試了,混合肌可以在出油較多的部位局部使用。
頻率方面一般一周一次即可,年輕人不要貪心,不要追求過度清潔,以及想看到黑頭成片被撕下來的邪惡想法,實際上都是不利於皮膚角質健康的,往往是花上一個月修復的努力,花一天就毀於一旦。
哎呀,說到這一類面膜,我真猶豫要不要把它們歸到面膜裡頭去,因為實在是標準的掛羊頭賣狗肉的代表啊。我到現在也沒搞清楚,為什麼人們要放著好好的晚霜不用,去用此類產品,它們本來就是晚霜好嗎?!
這些睡眠面膜的配方,本質上就是輕盈的啫喱形式,無非是一類加強型的蘆薈膠罷了。在用法上面,取決於是厚敷呢,還是薄薄地塗一層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要是厚敷的話,相當於是沒有面膜紙的面膜,一般肯定要擦洗掉,一直敷在臉上過夜也不是個事兒。如果是薄薄地塗一層呢,就美其名曰「免洗型」睡眠面膜,實際上隨便從柜子裡掏出個護膚品放在晚上用,都可以叫免洗型的睡眠面膜啊!
所以說,這一類產品,真沒必要去仔細研究和對比,有這些時間還不如挑選個好點的晚霜靠譜。如果要用呢,就當作普通的晚霜來用,但需要注意的是,油性皮膚還是省省,大多數睡眠面膜裡面高分子聚合物的含量很高,膚感粘膩,很容易悶出各種小閉口來。
下面挑幾個產品來講講。
○ 蘭芝
蘭芝的睡眠面膜算是這一行當的祖師爺了,配方上面當然還算可以,保溼的葡聚糖、多元醇、透明質酸鈉都有,防腐劑也算溫和,還有一點兒維生素C衍生物用來美白,建議薄薄一層就好,用多了,實在是黏枕頭。
○ 菲洛嘉
有一陣子比較火的菲洛嘉十全大補面膜呢,十全大補肯定稱不上,但活性物還是不少,包括維A醇這麼猛的藥也在裡面,但保溼效果全賴裡面的液體石蠟油,而且含二氧化鈦,最後還是建議要擦掉,只適合有錢有閒的朋友們玩耍。
○ Elixir
Elixir家的睡眠面膜,繼承了資生堂的優良傳統,一些資生堂的活性物都在裡面,各種保溼劑也不缺,保溼效果是不錯,但一定不要厚敷,這裡面的高分子聚合物真的是會讓你黏到懷疑人生,醒來說不定還有閉口。
這一類DIY面膜肯定是最不推薦的,但這卻是最能體現勞動人民創造力的一類產品了,不管是黃瓜+香蕉、雞蛋+牛奶,還是紅糖+白醋,反正周圍的蔬菜瓜果調味料,在不靠譜的網站上,都是祛斑美容的秘方神器,仿佛不試試就可惜了(送給我吃更好)。而臨近的友邦國家日本和韓國,更是用蝸牛或者小強來做面膜,實在是令人膽戰心驚。
為什麼有些人還這麼熱衷這種DIY的面膜呢,一來是因為自己DIY出來的放心,天然無添加,不然總是提防無良商家害人;二來是感覺天然的產品營養好,說不定就能讓臉白一圈。
但事實上,這些美好的幻想基本上一個都不會成立,反而帶來無窮多的風險。
天然的產品不僅不代表著安全有效,而且導致過敏和刺激的可能性也很大,比如檸檬白醋的腐蝕性、芹菜菠菜裡面的光敏性成分,還有使用不當導致的微生物風險等,實在是防不勝防。科學家們辛辛苦苦從各類天然植物中提煉出來各種安全有效的成分不用,反而要回到原始社會,何苦呢?
這邊還是建議大家,出門左轉屈臣氏,閉著眼睛挑一款面膜用就好。
今天給大家盤點了一堆的面膜,相信原來不懂的人應該也明白了三分,而原來懂的同學呢,也可以加深印象,溫故而知新。
我想說的是,面膜並不是神奇的發明,也不是洪水猛獸,適當地使用,在這種秋冬季節確實能夠保溼舒緩,遇到什麼問題,儘量多諮詢言安堂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作為小哥哥的我,在等著你們喲~
PPPS:
不久前各位小可愛們參加的面膜調研,我們勤勞的@罐兒同學已經把結果整理出來啦,大家可以參考看看哦~
1. 為什麼不喜歡面膜這個品類?
從以上數據來看,極力不喜面膜這一品類的人數佔10%,而其中不喜歡的原因主要為懶、功效不能滿足要求、使用膚感不滿意、產品選用不當和自身不適宜、價格不滿意。大家還是渴望正確合理的選用使用面膜的。
根據不喜歡原因當中的其他項整理總結到一些小問題:
(1) 懶
太麻煩了 我承認我懶 哈哈哈哈
貼起來麻煩
用起來很浪費時間
敷完需要洗臉。
麻煩要躺15分鐘
全職媽媽帶兩娃基本沒有時間
(2) 功效不能滿足要求
感覺沒啥用
不如剩下面膜錢買適合且靠譜的精華來用
覺得沒什麼實際意義,僅僅是一時水嫩。
皮膚並沒有因此變好
油皮不需要面膜,而且麻煩
即時效果假象而已
沒啥用,還過敏了
用完和沒用一樣,或者說一晚打回原形
本身皮膚不需要額外護理,使用面膜後膚感膚色上也沒有太大的明顯提升,貼面膜的麻煩和收穫不對等。另外,強烈不喜歡各種黏糊糊的東西。
貴的買不起,便宜點貼了沒效果
沒有什麼效果,不如多喝水、多睡覺、多吃水果,而且敷多了對皮膚也不好,還要花錢,我是傻嗎?
(3) 使用膚感不滿意
貼臉上很涼,不舒服
不能笑 冬天會冷臉
面膜在黏黏溼溼的,還老擔心會下滑之類的
敷完20分鐘上面還是溼答答的,感覺太浪費
經常忙別的忘記拿下來,敷太久
冬天敷太冷,試過幾次不同品牌敷T區黑頭撕拉的,反而爆痘,免費送試用的也不敢塗了
黏黏的,敷完只能立刻洗掉,很浪費
(4) 產品選用不當和自身不適宜
使用時經常過敏,刺痛紅腫,幾分鐘內消退
以前受明星和美妝博主誤導天天敷,導致非常嚴重的皮膚問題,好幾年才徹底好轉
用了沒卵用,還長痘
皮膚太脆弱,敷完面膜之後臉部發燙髮癢,所以不敢輕易嘗試
一用面膜就愛悶痘
面膜不是必需品,想要保溼功能可以用其他產品代替,如面霜、精華等。而且對於痘皮來說,敷面膜就是痘痘的培養基地,總而言之能不用則不用。
我是油痘皮,不太想用面膜
屏障比較脆弱,不敢用怕過度水合
角質層薄,面部有紅血絲,輕敏,肌膚屏障時好時壞。
(5) 價格不滿意
對大臉不友好。。性價比太低
覺得買面膜錢不如買精華
花費又多了一項
性價比太低,而且用了之後使用功能性產品容易泛紅(用的是Fancl的面膜)
雞叻玩意兒
2、對片狀面膜這個品類有什麼不滿意的?
從以上數據來看,片狀面膜六宗罪:會滴液、不服帖、補水不鎖水、無宣稱作用、香味過重、會下滑。期望能找到一款不滴液、很服帖、補水鎖水、功效真實,香味合理,不會下滑的好的片狀面膜。可以從面膜精華液的黏度、功效成分、面膜紙的剪裁、設計、材質選擇來優化。
看完這篇文章,了解了大家對於面膜的訴求和不滿,卷福醬決定約Rex喝茶,討論一下面膜的未來。
讀了這麼多文章,還是沒解決你的問題?
你的私人護膚助理在等你
識別下方二維碼 客服小姐姐任你撩
言安堂護膚俱樂部
定製你的專屬護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