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號,隨著日本平成天皇的退位結束了30年的平成時代。可能性冷淡風是我們對日本設計的第一印象,不妨我們重新梳理一下這30年的平成年間設計到底發生了那些大事件,讓我們更加清楚的還原一個真實的日本設計。
1988年 :2121幻想的起點
■5月,在紐約佩斯畫廊的野口勇展上,安藤忠雄、三宅一生與年逾八十的野口勇相遇,發出了建立一個為設計而作的博物館的設想。這個設想在很多年後成為現實,就是著名的21-21 Design Sight。
■12月,野口勇去世。
■同年,48歲的荒木經惟和夥伴成立了自己的事務所。
20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大地震與日本的反思
1990年
■1月,荒木經惟的妻子陽子去世
■隈研吾建築師事務所成立。
荒木曾說:「我的人生,是與陽子相遇開始的」
隈研吾 / 淺草文化旅遊信息中心
1991年
■三宅一生在巴黎時裝周第一次披露發表了後來著名的PLEATS PLEASE ISSEY MIYAKE的原型
1993年
■村上隆作為第一個獲得日本畫博士學位的人,從東京藝術大學畢業,而後作為Neo-Pop藝術流派的代表活躍在現代藝術領域。
■槙文彥憑藉東京體育館項目,成為繼丹下建三後第二個獲普利茲克建築獎的日本人
村上隆與他的版畫作品
槙文彥與其設計的名古屋大學豐田紀念講堂
1994年
■黑川雅之第一次獲得GOOD DESIGN部門大獎。
黑川雅之獲獎作品:Grand Blue FIENO潛水用氧氣罐
1995年
■7.3級阪神大地震,關西出身的建築師安藤忠雄獲得普利茲克獎,並將所有獎金捐給了地震孤兒
安騰忠雄和他的獲獎作品光之教堂
安藤事務所 / Photo by Chie Sumiyoshi
1996年
■IDEO JAPAN成立,深澤直人就任支社長。
■草間彌生連續兩年獲得國際美術評論家聯盟的最佳美術獎。
深澤直人 / Tile Light-1998
草間彌生
1997年
■日本5月11日,83歲的龜倉雄策因為心衰竭去世。
2000-2010年:第三代設計師接棒領跑,第四代嶄露頭角
2000年
■橫尾忠則進入紐約ADC名譽殿堂。
■佐藤可士和從博報堂獨立,設立武士工作室。
■吉岡德仁成立了個人事務所。
橫尾忠則-1965 / 紐約近代美術館藏
佐藤可士和
吉岡徳仁 / Resonant rainbows radiate from prisms
2001年
■原研哉與深澤直人從田中一光手中接棒,成為無印良品的主要成員。
2002年
■1月,一代大師田中一光去世。
■同年,一位名叫佐藤大的理工男從早稻田建築專業畢業,成立了著名的nendo工作室。
■杉浦康平從神戶藝術工科大學視覺情報設計學科退任
2003年
■1月,森山大道獲得第44回每日藝術獎。
■3月,長嶋裡佳子從武藏野美術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畢業。現在已經成為AGI最年輕的會員。
《光的獵人》森山大道1965-2003作品集
長島裡佳子受邀為武藏美設計了手冊和海報
2004年-2005年
■原研哉,深澤直人先後成為武藏野美術大學基礎設計專業教授。
2006年
■7月,三宅一生、佐藤卓、深澤直人在東京Midtown發表了21-21 Design Sight的創設。
■優衣庫委託佐藤可士和進行品牌的更新,展開了全球事業
21-21 Design Sight/安騰忠雄設計
佐藤可士和 / 優衣庫品牌設計
2010年
■瀨戶內海藝術祭開始,每三年舉辦一次。
■妹島和世、西澤立衛的(SANAA)工作室獲得了普利茲克獎。
2016瀨戶內海藝術祭海報
2011年:福島核洩漏
■71歲的淺葉克己成為桑澤研究所第十代所長。
■同年的聖誕節,產品設計的巨匠柳宗理去世。
淺葉克己柳宗理和他的設計2013年
■伊東豐雄獲得普利茲克獎。
伊東豐雄 / 多摩美術大學圖書館
2014年
■原研哉就任NDC總經理及董事長。
■深澤直人成為多摩美術大學統合設計專業教授。
原研哉的海報
深澤直人事務所2014-2018部分作品
2015年
■年初,佐野研二郎獲得龜倉雄策獎。
■7月,佐野研二郎設計的東京奧運會logo被曝抄襲。
2017年
■草間彌生美術館開館。
2019年
■88歲的磯崎新獲得普利茲克獎。
2019年
■tokyo midtown award(中城獎)與由原研哉、深澤直人、中村勇吾參加的sachihata獎分別都將主題定為了「未來」。
TOKYO MIDTOWN AWARD2016
/Grand Prix:おつかれさま通帳/小川貴之/市川直人
SHACHIHATA2018
/Grand Prix:自己的二維碼/ 清水邦重
SHACHIHATA/準Grand Prix:世界上唯一的印章/ 明間大樹
寫在最後
平成整個30年都處於昭和之後的泡沫影響之中,阪神地震、福島核洩漏等等災難不斷,這都深深影響了現在的日本。龜倉雄策,田中一光,柳宗理皆成長於昭和黃金時期的大師們沒於平成。平成最後的這幾年,第三代設計師的代表原研哉也已年近60,比起設計更多關注於宏觀上設計對於日本未來的產業構造的影響。波普的再次回春讓性冷淡設計顯得不在那麼讓人興奮 。
誠如色部義昭在評論龜倉雄策時所說的 「像龜倉先生一樣具有象徵性,有極具向心力的設計師在當今這個社會是很難成功的,與曾經家族圍坐在一起通過電視來滿足自己的單一媒體時代不同,如今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末端,人們所需求的事是最適合自己的情報。這裡面所需要的便不再是向心力,而是迅速的擴散性。」 最後的大師時代,並不是意味著以後不再會出現偉大的設計師推動這個行業向前發展,比起極強具有象徵性的設計的個人,在如今這樣末端滲透到了生活細節中的令和時代裡,設計這個行業反而是會更加均一,細緻與多元化發展吧。
再見平成,最後的大師時代。
整理/編輯:SO編輯部
©️
https://www.noguchi.org
https://www.storm.mg / 言人文化
https://m.taihuoniao.com
http://blkmtnphoto.com
https://www.fashionsnap.com
https://www.japantimes.co.jp
http://www.blogfundacionloewe.es
https://setouchi-artfest.jp
https://www.brand-mgr.org
http://naotofukasawa.com
https://bijutsutecho.com
http://www.archcollege.com
掙扎在東京的藝術從業者
www.s-o.tokyo
設計製作・信息發散・留學教育
-
INS :S_O.TOKYO
WEIBO : 株式會社SO/SchoolOfDesign
AD : 高田馬場1-7-8若月ビル1f・202
MAIL : solab.design@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