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最上治心,當下清淨。才動即覺,覺之即無。
大概最高明的改過方法,就是從自己的內心改正過錯,當時就能使內心變得清靜。心裡剛剛出現了一個惡念,立刻就能察覺出來,察覺之後便能立即打消這個念頭。
在這段中,了凡先生給了一個明確的說法,那就是從心裏面改正自己的過錯才是最高明的方法。
首先我們看從事情上去改正自己的錯誤的方法:
如果用這種方法的話,那麼就需要人們每天都反省自己都犯下了什麼樣的錯誤,找到錯在哪裡了,然後再強制自己改掉那些錯誤的地方。
這樣想到一個錯誤就強制自己改正一個錯誤,麻煩不說,還有可能由於自己強制改掉了這個錯誤而忘記了再去改掉另一個錯誤,同時,這也是對一個人的精力的一種嚴重的浪費。
所以,從事情上改過這種改掉自身錯誤的方法其實是不可取的。
再看一下從道理上改正自身過錯的方法。
如果要從道理上改錯的話,那就要等到發現自身犯了錯誤之後,然後在自己的心裏面認真地進行反省、推理和分析,找到自身究竟為什麼會犯錯,然後在心裏面從自身犯的錯誤的道理上來說服自己,只有在說服自己之後才能夠改正自身的錯誤並且讓自己以後再也不去犯同樣的錯誤。
但是這裡面還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就算從道理上改變自身所犯的錯誤很簡單,也不用消耗多少精力,但是畢竟也要等到犯了錯誤之後才能進行,有一種亡羊補牢的感覺。
如果這個錯誤能改掉的話還好說,如果是一個改不掉的錯誤呢,比如說殺了一個人,就算人們在事後能夠把殺人是錯誤的這個道理全部都想明白,並保證以後自己再也不去殺人了,但被殺掉的那個人會重新活過來嗎?
所以說,從道理上改錯雖然說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十分好的辦法,但依然只能是治標不治本。
從心裏面去改變自己的錯誤就不需要那麼麻煩了,既然所有的錯誤都是由於自己的心中產生了妄念,那麼只要人們能夠把心中的妄念一一地去除,那不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這樣做,既不需要強力地約束自己不能去做某些事情,也不用耗費精力分析這樣或者那樣的道理,簡單而且方便。
最重要的是,這是從源頭上掐斷了人們可能去犯錯誤的原因,不僅能夠改掉已經犯過的錯誤,甚至還可以防止以後再犯錯誤。
所以說,在這三種方法中,從心裏面去該變自身的錯誤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真正善於改掉自身的錯誤的人,是不會去一一地改變自己所犯過的錯誤的,而是會讓自己的內心時刻保持純淨的狀態,保證自己的內心中不會生出妄念。
做到心中無惡,那麼在平常的生活中自然就不會做惡事和犯錯誤了。
了凡先生認為,從心裏面去改正自己的過錯才是改錯的最好的方法,因為從心裏面改錯的話,能夠使一個人的內心變得清淨起來,起到一個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心裏面清淨沒有妄念的人基本上是不會產生過錯的。
「才動即覺,覺之即無」這句話的意思是每當人在心裏面產生了惡念和妄念的時候,人們就能夠立刻察覺出來,然後馬上讓這種念頭消失,這樣的話過錯自然就不能夠產生了。
其實這句話說的還是從心裏面改正自己的過錯的好處,也相當於是再一次強調從心裏面改正自己的過錯才是最正確的改錯的方法。
「才動即覺」,這裡的動指的是心動,心動就是人的心裏面產生了妄念。
大家都知道,一旦人們在心裏面產生了妄念之後,那麼人們的內心也就不再清淨了,一旦人們的內心不清淨,那麼就有可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包括善念和惡念。
前面我們講過「一切唯心所造」的理論,就是說人們的所有惡行都是因為人們的內心不清淨了或者是說人們的心裏面產生了妄念。
妄念在心裏面產生的話,就說明一個人有可能要犯錯誤。
那麼,怎麼樣才能夠保持自己的內心不產生妄念呢?
一旦受到了外部世界的影響,那麼人在內心裏面就必然會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念頭,這就說明想要一個人的心裏面永遠都不產生妄念是不可能的。
想要摒除妄念,必須處處留神,一旦心中產生妄念,就應該馬上覺察。
妄念其實並不是洪水猛獸,雖然如果察覺到得晚的話很可能會讓人遭受很大的損失甚至是釀成禍端,但是只要察覺得夠早,那是不會有任何的問題的。
這就需要人們時刻都要保持著內心的敏感性,只要能夠在妄念形成的最初時間就察覺到,然後立刻在心裏面將剛產生的妄念去除和扼殺,這樣人就不會去犯錯,也不會做惡事,造惡業了。
正是因為人們可以在第一時間察覺到妄念產生時就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所以了凡先生在這裡才會說「覺之即無」。
當然了,從心裏面去改正自己的錯誤是十分艱難的,畢竟妄念這種東西可以算作是人們最初、最原始的欲望在作祟,這種東西有時候根本就不受人的控制。
但是不可否認,也正是因為艱難,所以從心裏面改正自己的錯誤才能成為人們改過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