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11:49 |浙江新聞客戶端 上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樓麗君 通訊員 任健 文/攝
一批批來自餘姚的投資商穿行在餘梁線永和段兩側,考察洽談,投資新項目;一撥撥餘姚的工商業主懷揣巨款來到永和,承包土地,當起農莊主;一群群餘姚市民購買高檔小區「錦繡四明」的房子,當起了「新上虞人」……初秋時節,記者在永和鎮進園區、訪企業、聽心聲,深刻感受到永和經濟社會發展與寧波越來越密切。
在紹興市委市政府提出「融杭接滬聯甬」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地處紹甬、餘上兩市(區)交界處的永和鎮,正在下一盤大棋。「我們要爭當聯甬橋頭堡,打造生態宜居鎮。」永和鎮黨委書記陳鑫淼告訴記者,工業、農業和第三產業與寧波同頻共振,在聯甬的新格局中施展一番新拳腳,開創一片新天地。
「永和經濟要破題,我們需要跳出傳統『畫地為牢』思維。」永和鎮鎮長張華堯說,從被動接受溢出產業,到主動接受輻射,實現與寧波融為一體,在寧波的發展中分一杯羹。
建設「一園一區」 工業蒸蒸日上
近日,記者來到永和精亮小微產業園,一幢外觀宏偉的辦公樓正在進行裝修。伴隨著隆隆的機器聲,車間內生產線有序運作,倉庫內物流車來回穿梭,一片繁忙的景象。
這裡曾是浙江精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本營,佔地達162.8畝。「近幾年,我們的發展市場主要在蘇州,在永和這邊的10萬平方廠房一度被閒置。」浙江精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永軍向記者坦言,2013年,衝著永和鎮發展邊界經濟的勢頭選擇了這裡。
今年初以來,永和鎮的發展進入與寧波市一體化發展風口浪尖上,這讓善於捕捉商機的韓永軍感到陣陣暖意。在永和鎮主要領導的遊說下,今年4月,韓永軍毅然決定將閒置廠房改造成永和精亮小微產業園,開始走上孵化企業的路徑,並於6月順利通過省級小微工業園認定。如今,精亮小微產業園已成為一方投資熱土。「截至目前,已入駐企業13家,涉及汽車配件和小家電等產業,且八成以上是餘姚企業。」永和鎮分管工業副鎮長應波介紹,還有不少項目正在洽談中。
記者在現場看到,精亮小微產業園依山傍水,風光旖旎,辦公區、生活區、生產區規劃整齊劃一。令人欣喜的是,韓永軍將工作重心從蘇州轉移到永和鎮,他將加大投資力度,大刀闊斧動建他的「精亮王國」。
永和精亮小微產業園是永和鎮發展工業經濟的其中一條腿,另一條腿是打造完善青峰工業功能區,花大力氣建設「一園一區」兩大平臺。早在2002年,永和鎮就依託餘梁線便捷的交通優勢和豐富的山水資源,開發總面積達486畝的青峰工業功能區。目前,入駐企業達18家,其中規上企業6家,2019年實現銷售5億元。
為了加快工業集聚,永和鎮大力實施「騰籠換鳥」戰略,青峰工業功能區的批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盡和低效土地等「四未一低」土地提到了議事日程。
浙江永欣建材有限公司通過「退二優二」的形式,對老廠房推倒重建,新建一期廠房11030.7平方米,建築容積率從0.27提高至0.82;浙江永晟叉車有限公司通過新增項目擴建和新建廠房4500平方米,建築容積率提到1.07;上虞星火電器廠通過對合法土地上違章建築,補辦消防檢測報告、房屋質量檢測等手續,對加層的5665平方米違章建築補辦建設規劃許可證,建築容積率提高至1.35……全鎮土地使用率顯著提升。
總投資6000多萬元的保險柜項目順利籤約,計劃投資8000萬元的賽迪世金屬製品有限公司達成落戶意向,投資2000萬元的雷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等等,從去年底以來,青峰工業功能區已引進項目4個,總投資超過2.5億元。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永和鎮規上工業產值5.18億元,同比增長9.8%;限上批發業銷售額1069萬元,同比增長125.6%;實現財政收入3287萬元,同比增長2.9%,工業經濟逆勢上揚。
發展「四季仙果」 農業充滿活力
這幾天,位於永和鎮項家橋村的匯林農業精品園遊人如織,火龍果、獼猴桃等當季水果,吸引了眾多寧波遊客慕名而來。「得益於『以新引新』,一批寧波籍工商業主將投資目光放到了永和,在此開發農業項目,讓我們的『四季仙果』充滿活力。」永和鎮分管農業副鎮長鄭亞軍說,所謂「以新引新」,就是以在永和發展農業的寧波籍工商業主來帶動和吸引更多的寧波遊客走進永和。
被譽為「虞東糧倉」的永和鎮,土地肥沃,適合種植糧食和「四季仙果」。作為我區「四季仙果之旅」的一大「巨鱷」,「匯林農業」佔地超過1000畝,由余姚籍工商業主陳梓華投資8800萬元建成。「匯林農業」種植培育了櫻桃、藍莓、火龍果、枇杷、樹莓、八月瓜、冬棗、山楂等數十種「四季仙果」。「我們的目標是打造集農業生態、新品研發與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綠色農業實踐基地。」陳梓華告訴記者。
在「匯林農業」採摘基地,記者發現到這來的遊客大多是操著「阿拉」口音的寧波人。為打造成一個與眾不同的「四季仙果」精品園,吸引更多的寧波遊客,「匯林農業」目前正在與高校聯姻,開闢出20畝土地,種植何首烏、覆盆子、金銀花、食用玫瑰等中草藥材,打造青少年中醫藥科普教育實踐基地。「這裡的一花一葉都有故事,一草一木都有學問,我們將它布展成中醫藥科普教育實踐基地,努力將單一的仙果發展成多元化的休閒文化旅遊,從而留住遊客的心。」陳梓華說。
另一名餘姚籍工商業主陳冠軍則在項家橋村承包了600多畝山坡地,投資2000多萬元,打造四明湖黃浦嶺生態農莊。櫻桃、楊梅、枇杷、獼猴桃、紅美人……「黃浦嶺」的「四季仙果」成熟期跨度同樣很長,每年的4月至12月瓜果飄香。
叢林穿越、索道滑行,騎馬、射箭、燒烤、真人CS、山地越野……為進一步豐富農莊內涵,去年,陳冠軍動建九庭山莊,增設水上皮划艇、滑草等項目,加快打造「網紅農莊」,推進農旅深度融合。據不完全統計,去年「黃浦嶺」吸引上萬名遊客紛至沓來,成了不少餘姚市民的網紅打卡地。
據介紹,當前,永和鎮擁有「四季仙果」農莊11家,種植面積近3000畝,年產量超過1960噸。「無論是『匯林農業』還是『黃浦嶺』,對我區『四季仙果之旅』升級具有輻射意義。」曹娥江旅遊度假區相關負責人說,像「匯林農業」的落戶,成為永和鎮加速形成集休閒採摘、旅遊觀光、住宿餐飲於一體的「農業+旅遊」新模式。
試水「綜合體」 商貿厚積薄發
「這裡將崛起一個商貿綜合體。」在永和鎮青峰村,應波指著一塊空地向記者介紹。
永和鎮一邊依偎高聳崔嵬的四明山,一邊環擁碧水汪洋的四明湖,生態優勢明顯。然而,由於缺乏生活配套設施,當地不少企業面臨留不住員工的尷尬。對此,永和鎮黨委政府決定在三產服務業上全面聯甬。今年4月,一個計劃投資3億元、佔地30畝的商貿綜合體呼之欲出,包括市場、超市、小吃一條街、商住樓等配套設施。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在永和鎮,到處是前來度假休閒的寧波人。不少寧波遊客說,「阿拉是衝著永和特有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空氣環境而來。」
為了吸引更多的寧波人來休閒度假,永和鎮以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精品線路、3A標準村建設、四明湖水庫下遊河道整治工程、「五星3A」等工作推進為契機,「一縱一橫」貫穿永和全境的兩條鄉鎮景觀慢憩軸已初具雛形。
在佔地面積近900多畝的高檔住宅小區——「錦繡四明」,購房者中近九成來自寧波。可以說,該住宅小區為寧波籍人士入駐上虞打開了綠色通道。為了集聚更多人氣,永和鎮乘著「融杭聯甬接滬」行動的東風,著力打造「邊界活力鎮、幸福養生地」。當前,永和鎮在「錦繡四明」小區旁劃出兩塊土地,上馬房地產項目,以此吸引寧波人入住。一塊土地施工人員已進場,另一塊土地正在辦理「退二進三」手續。
「我們將以『美麗田園』為特色,以四明山、四明湖旅遊資源為依託,組合麻岙湖石斛養生基地、餘梁線『四季仙果』基地和賀溪十八裡櫻花廊道,實現全域的跨越。」陳鑫淼表示,圍繞「兩頭出擊」的思路,一頭積極向西銜接,在上虞發展的大格局中爭一席之地,形成特色顯明、發展強勁的產業優勢;另一頭主動向東拓展,充分發揮緊鄰寧波、餘姚的區位優勢,語言相近、風俗相同的人文優勢,主動迎合、對接餘姚,在大寧波發展中力切「蛋糕」,在聯甬中有所作為、有大作為。
16006601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