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桑不改,紅色印記歷久彌新

2020-12-21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江西是一片紅色的熱土。戰火硝煙的年代,老一輩革命家在這裡留下了無數的紅色足跡,其中,簡短生動、極具號召力的紅色標語見證了革命先烈的初心和使命。近年來,江西省採取多項措施,系統性保護和展示紅色標語,為我們追尋紅色密碼留下一份寶貴的財富。

滄桑不改,紅色印記歷久彌新

江西省保護紅色標語、傳承紅色文化紀事

■劉以華 記者郭冬明 龍禮彬

2020年元旦過後,江西這片紅色熱土迎來一批又一批探尋紅色基因的遊客。

在井岡山茅坪鄉八角樓旁的謝氏慎公祠左側牆壁上,「消滅新舊軍閥戰爭!」「消滅屠殺中國工農的國民黨!」等紅色標語,雖歷經風雨侵蝕,在陽光照耀下仍然熠熠生輝。

「看著這些斑駁的紅色標語,仿佛穿越到風雨如晦的戰爭年代,看到革命先輩在這裡打土豪、分田地的場景。」深圳大學學生周愛國的一席話,把大家的思緒拉回到波瀾壯闊的那個年代。

紅色標語,在戰火中誕生

「井岡山綿延幾百裡,橫跨幾個縣,先後有4支部隊在這裡活動,第一支是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第二支是由袁文才、王佐領導的農民地方武裝;第三支是南昌起義的隊伍;第四支是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的紅五軍。」井岡山黨史專家肖郵華向記者介紹。

井岡山紅色歷史資源豐富,發生了三灣改編、朱毛會師、黃洋界保衛戰、龍源口大捷、五次反「圍剿」等歷史事件。老一輩革命家領導工農紅軍在這裡進行過大小100餘次戰鬥,留下了大量革命遺蹟。

「勇敢堅決的工農當紅軍去」「徹底粉碎敵人圍剿與大舉進攻」「紅軍絕對保護工農利益」「工農群眾,春耕到了,趕快起來分豪紳地主的田地;工農群眾,紅軍到了,趕快暴動起來,建立自己的蘇維埃政權」……

「一支筆可以當得過三千毛瑟槍」,紅軍用木炭、石灰、墨汁這些最粗糙的「筆」去書寫,用最簡單、最直接、最生動的語言宣傳、鼓動,充分展示了黨和紅軍的主張與智慧。

在複雜的鬥爭環境中,紅軍官兵以標語作為發動群眾的武器,在江西共寫下了「打土豪、分田地」「反對帝國主義瓜分中國」「建立工農蘇維埃政權」「中國共產黨十大政綱」等上萬條革命宣傳標語。

據統計,截至2018年,江西省普查登記紅色標語9798條,其中依附在文物建築上的7733條,依附在非文物建築上的1960條,入館藏的105條。這些標語激勵著老區群眾為創建和保衛革命根據地浴血奮戰。

保護標語,留住紅色記憶

元旦前夕,冬日暖陽斜照在樂安縣湖坪鄉善和村的一處老宅前,這是一幢早已無人居住的清中期建築。大門口幾名工作人員站在鐵架上小心地切割、揭取牆面上的標語。

「紅色標語是紅色基因傳承的載體,是見證中國革命歷史風雲的『活化石』,將部分瀕臨損毀的標語揭取下來進行保護,就是要留住紅色記憶。」樂安縣縣委書記彭銀貴對記者說。

善和村地處樂安縣西南,1930年前後就是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並成立了善和蘇維埃政府。1933年夏,紅一方面軍在湖坪一帶進行著名的「大湖坪整編」,善和村是紅一方面軍總部所在地。作為當年中央蘇區的北大門,樂安縣經歷了5次反「圍剿」,且是第四次反「圍剿」主戰場,當年紅軍留下的標語數量極多。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紅軍被迫實行戰略轉移。國民黨軍隊佔領湘贛根據地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強令清洗或剷除這些標語。

在于都縣博物館,講解員向記者講述「拆屋迎賓」「標語穿褂子」的感人故事,再現了當年老區人民保護紅色標語的生動事跡。

為留住這些標語,老區群眾有的在標語表面刷上泥漿或石灰水,有的將室內標語用紙糊封,有的用柴草等雜物將其掩蓋……

據了解,為保護利用好這些珍貴的革命文物,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江西省就著手開展調查、登記工作。特別是2016年以來,江西省文物部門啟動紅色標語普查和保護利用試點,先後印發《關於做好紅色標語普查和保護利用專項工作的通知》《江西省紅色標語保護利用試點工作方案》,連續3年從基層文保資金中安排1880萬元專項用於紅色標語保護利用。全省各地陸續成立專門機構,開展普查、統計、研究、技術保護和展示利用工作。

「因紅色標語保存形式不同、依附載體材質不同、珍貴級別不同,我們會相應採取不同措施。」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革命文物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對依附在文物建築上的紅色標語,通過保護文物建築加以保護,並在原址展示;對依附在非文物建築上的紅色標語,根據其級別、保存現狀等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不同的保護手段;已入博物館(紀念館)館藏的標語,及時做好定級、技術保護和展示利用工作。

「部分十分珍貴的紅色標語,我們將其移置到紀念館內進行館藏;一旦毀壞就無法修復的標語,外請專業技術人員採用手工切割方法進行揭取。」樂安縣博物館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搶救保護這些紅色標語,他們在揭取的過程中,就像呵護嬰兒一樣,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經過幾年努力,逐漸形成高位推動的「樂安模式」、與鄉村建設爭搶時速的「於都模式」、與傳統村落保護開發並行的「青原模式」等特色工作經驗。

以吉安市青原區為例,他們聘請黨史檔案專家對紅色標語進行跟蹤、梳理、解讀和定位,做到形象準確地反映真實的史實;編輯、印刷出版《紅色記憶永放光芒——青原區紅色標語擷英》宣傳冊;對紅色標語進行展陳,全面反映青原區紅色標語保存現狀。

2019年,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紅色標語保護利用現場推進會,印發《關於全面加強紅色標語保護利用工作的通知》《江西省紅色標語保護利用工作規範(試行)》,全省紅色標語保護利用工作全面鋪開。

復原展示,傳承紅色基因

政府在大力保護紅色標語的同時,民間也緊鑼密鼓地對珍貴文物進行保護。

近日,記者來到樂安縣湖坪鄉漢上村,86歲的王宗耀老人指著家裡牆上的黃陂大捷紅軍漫畫告訴記者,他家當年是紅軍駐地,共留下標語、漫畫30多條(幅),多年來,他一直視為珍寶。年輕的時候,他教孩子們不能在牆上亂塗亂畫,現在兒孫都在外地,他選擇在家堅守保護。

為了讓紅色標語永不褪色,多年來,一代又一代像王宗耀一樣的樂安兒女,用老區群眾當年支持革命、支持紅軍一樣樸素的感情,保護著紅軍給這片土地留下的寶貴遺產。

「通過瞻仰紅軍標語,我們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福建遊客張先生觀看了遍布在吉安市青原區鄉間的紅軍標語後說。

「紅色標語形象直觀、內涵豐富,是極具說服力、感染力的愛國主義教材,烙印著黨的理想信念和根本宗旨。我們把紅色標語保護利用與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在傳承紅色基因中汲取強大的前行力量。」青原區區委書記肖梓才告訴記者。

據了解,經有效保護後的紅色標語所在舊址大都布置復原陳列,或設立非遺文化傳習所,或開發為景點,已成為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研學旅遊的重要場所。各地還從編輯出版、陳列展覽、社會教育等方面入手,努力讓紅色標語「活」起來,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

2019年12月14日,「于都縣紅軍標語保護與利用」被評為「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優秀案例」,于都縣博物館對縣域內遺存的蘇區時期1720餘條紅色標語,進行數據採集和加固修復,並納入精準扶貧土坯房改造及鄉村振興總體規劃,融紅色教育研學於鄉村旅遊,給遊客帶來新體驗。他們在于都縣工農兵革命委員會舊址設立非遺文化傳習所,現已成為當地民眾特別願意親近的活動場所;他們還對中央紅軍第一軍團軍團部舊址、登賢縣蘇維埃政府舊址、於北特區革命軍事委員會舊址進行復原陳列,成為紅色文化現場教學點及重走長徵路研學旅遊兵站點和體驗軍民魚水情的互動體驗場所,吸引了一波又一波遊客。

「滄桑不改紅色印記,紅色基因代代相傳!」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丁新權告訴記者,紅軍標語是時代的符號,是歷史的見證。他們將充分利用好這一寶貴資源,把紅色基因傳承好,讓紅色標語激發贛鄱大地新活力。

紅色標語永不褪色

■張慶文

在中央蘇區的革命實踐中,紅色標語是一種最直接和最有效的宣傳方式。江西現存紅色標語分布廣、數量多、形式豐富。遍地開花的紅色標語,對積極宣傳黨的政策主張,喚醒民眾覺悟,瓦解敵軍士氣,起到了重要作用。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很簡單的一些標語、圖畫、講演,使得農民如同每個都進過一下子政治學校一樣,收效非常之廣而速。」可以說,紅色標語為中央蘇區的創建和中國革命勝利做出了積極貢獻。

鏗鏘的話語,斑駁的字跡,紅色標語已成為重要的革命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然而這些標語都是書寫在年久失修的老屋上,由於多年的風雨侵蝕,牆皮已剝落,木板、石壁也已腐朽、風化,標語的損壞日益嚴重,有的地方對紅色標語價值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保護紅色標語已成為刻不容緩的工作。

為保護好這些紅色印記,從2016年底,江西省啟動紅色標語普查和保護利用試點工作,並列入「十三五」規劃。2018年3月,出臺《江西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18~2022年)實施方案》,制定紅色標語保護利用辦法,加大修繕、監管和保護力度,多方籌措文保資金,進一步保護革命文物和紅色文化遺產。

紅色標語見證了革命先輩對革命理想的不懈追求,是我們學習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不可多得的教科書,是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史料和載體。

利用紅色標語進行宣傳動員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一大創舉。通過學習紅色標語,可以幫助我們學習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了解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的發展過程和黨的宣傳藝術,對做好新時代宣傳工作具有很強的借鑑作用。因此,我們在加強保護的同時,充分發揮紅色標語的教育價值,對紅色標語進行深入挖掘整理,編撰紅色標語書籍,舉辦紅色標語講堂,開展紅色標語陳列展覽,講述紅色標語背後的故事,讓廣大人民群眾尤其是青少年領略紅色標語文化的風採和魅力,讓紅色標語永不褪色。

來源:中國國防報

相關焦點

  • 滄桑不改:江西省保護紅色標語、傳承紅色文化紀事
    滄桑不改:江西省保護紅色標語、傳承紅色文化紀事來源:中國國防報作者:劉以華 郭冬明 龍禮彬責任編輯:李晶2020-01-16 10:00 滄桑不改,紅色印記歷久彌新
  • 《紅色印記》紀錄片,在各界引發強烈反響
    正如湖南省委黨史研究院第二研究部主任朱柏林所言,《紅色印記》,使我們在深切感悟湘籍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崇高精神風範的同時,更進一步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堅定理想信念、為譜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華彩篇章、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的信心和決心。
  • 讀《共產黨宣言》有感:歷久彌新的紅色經典 共產黨人的精神源泉
    讀《共產黨宣言》有感:歷久彌新的紅色經典 共產黨人的精神源泉 2021-01-08 14: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時光湖裡 | 尋找紅色印記不必去遠方,高崎就有!
    時光湖裡 | 尋找紅色印記不必去遠方,高崎就有!高崎地下交通站很好地承擔起掩護與接送任務成為地下黨員傳輸信息的重要樞紐很多可歌可泣的革命壯舉在湖裡這片革命熱土上刻下了一個個永恆印記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紅色傳人本期,【時光湖裡】紅色文化宣講
  • 歷經滄桑初心不改 飽經風霜本色依舊
    原標題:歷經滄桑初心不改 飽經風霜本色依舊 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攝   「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黨中央對此高度重視,做了精心準備、周密組織。」   1月8日在北京召開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重要講話,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 徵集|《紅色印記》「映像中國」攝影月賽
    北京)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承辦單位中國網圖片中國影像中國網光映視界臻空間《革命搖籃井岡山》 鄭小英 攝徵稿主題《紅色印記為了慶祝即將迎來的百年大慶,「映像中國」攝影月賽特以「紅色印記」為題,面向廣大攝影愛好者徵集革命遺蹟、革命老區新貌、紅色傳統教育、紅色紀念活動等與紅色相關的攝影作品。
  • 雷米格ROMAGO | 復古印記
    每一塊青銅潛水錶的氧化紋理都是獨特的,在你隨心把玩青銅表的過程中,因個人肌膚狀況、佩戴習慣、生活環境的不同,青銅表面還會不斷產生微妙的變化,仿佛打上你個人的獨特印記,隨時光流逝而溫潤滄桑,韻味十足。此款青銅表共有四種配色:對比而和諧的藍紅分色表圈,保留青銅原色的啞光灰藍圈,錶盤表圈顏色一致的大氣墨黑,以及掌握漸變技巧的玫圈青盤,多元配色,凸顯出或滄桑或動感的氣質
  • 歷久彌新愛國心(張玉田)
    歷久彌新愛國心(張玉田)作者:張玉田甘肅學習平臺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從1949年到2020年,從過去到現在再到展望未來。七十一載砥礪奮進,七十一載滄桑巨變。無數仁人志士以國任為己任,積小愛成大愛,愛國自古以來就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脈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1977年一位考生參加完高考後,在日記中寫道:「我聽到了夢的聲音,感覺自己剛好踩在了時代的鼓點上」。幸逢盛世,我也恰好踩在時代的鼓點上,帶著夢想前行,我聽到新時代愈來愈激昂的鼓點。
  • 追尋紅色印記 威海乳山12名「小遠落」回家啦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7日訊 近日,威海市乳山市舉辦「回乳娘家鄉看看」系列活動,12名膠東乳兒回到乳娘家鄉尋親,參觀育兒所舊址,看望紅色乳娘,找尋父輩們留下的紅色印記。膠東育兒所乳兒看望93歲的紅色乳娘王葵敏乳兒參觀膠東育兒所舊址在乳山市崖子鎮田家村膠東育兒所舊址,乳兒張東海第一次回到曾養育他的地方。
  • 火影忍者:為什麼六道仙人的頭上有紅色印記,為什麼輝夜和斑沒有
    而這個時候,六道仙人覺醒了輪迴眼,而在覺醒輪迴眼的同時,六道仙人的額頭上也發生了變化,在他的額頭上,出現了一個紅色的印記,而這個印記和大筒木輝夜額頭上的輪迴寫輪眼的位置相同,
  • 紅改黃方法改紅色4大步驟
    10萬髮型師共同選擇美發技術網:www.meifajishu.com 一個學習不求人的網站全面升級服務號!掃描二維碼關注【改紅色4大步驟】////////////////////1.分解2.分離3.還原4.重組第一步分解:0/00+6%先塗抹一遍,打過一次紅色蠟停留15分鐘,兩次蠟以上停留20分鐘。
  • 「微」走長徵路—在昌平青山秀水間來一場紅色印記旅行
    9月16-17日,由北京市昌平區文化和旅遊局推出的「微走長徵路 —— 紅色愛國主義之旅」活動,在風景秀麗的昌平區流村鎮舉行。  弘揚紅色文化,挖掘紅色內涵,講好紅色故事,推動紅色文化薪火相傳。此次活動融合「長城歷史文化」和「昌平西山紅色抗戰主題文化」,以市級古村落長峪城村、悠久歷史的革命老區狼兒峪村為依託,推出流村鎮「狼兒峪—長峪城」紅色旅遊產品,使之成為北京市著名的紅色主題文化旅遊線與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大家在青山秀水間探尋北京的紅色印記。
  • 西南分院參觀美術館展覽:尋訪紅色印記,牢記抗疫艱辛
    6月10日,中國足球運動學院西南分院組織部分學生及教職工前往市美術館,參觀了「紅色印記——紀念遵義會議召開85周年美術作品展」與「戰疫情 助春耕——2020年遵義最美志願服務圖片展」。
  • 香奈兒印記唇釉色號 chanel2016印記唇釉試色效果圖
    香奈兒印記唇釉是2016秋冬的新款唇釉喲,容量雖小,可是質量卻沒有縮水喲,今天小編就要為大家介紹一下,香奈兒印記唇釉色號和香奈兒印記唇釉試色!  香奈兒印記唇釉色號  140 Amoureux – pink-beige:裸粉色,日常百搭色和GA紅管500#有點類似。
  • 痘痘沒了,留下紅色印記,還有黑印怎麼去除?
    現在痘痘都成了很多年輕人的陰影了,因為這傢伙經常治好了稍微不注意就會復發,而且還會越來越嚴重,好不容易花了時間和金錢治好了痘痘,但是問題又來了,它會留下一臉的痘印讓自己著實難看,那麼痘痘沒了,留下紅色印記,還有黑印怎麼去除呢?
  • 塵情續夢162:業火鬼族出現,用火符在魏無羨臉上,留下紅色印記
    藍湛驚慌地拉過魏無羨,用手撫著留在他臉上清晰的紅色印記,「魏嬰,你怎麼樣?」藍湛眉頭緊鎖,慌亂至極。魏無羨用手摸了摸臉,只感覺到一陣鑽心的刺痛,剛才只是險些擦到而已,並沒有碰到臉龐,可見這股力量是多麼可怖。「我沒事!藍湛。」魏無羨道。
  • 選對口紅色號有多重要?寧靜誤用裸唇妝致氣場縮水,頓顯憔悴滄桑
    7月24日,「凍齡」姐姐寧靜為了籌備《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三輪公演拼盡全力,不料卻因為一支裸色口紅「翻車」,曾經可以完美駕馭黑色、紫色、粉色、藍色等這些他人眼裡災難色的靜靜子也在挑選色號上出錯,裸色口紅沒能給寧靜帶去淡雅的質感反而成了讓她氣場縮水的罪魁禍首,節目裡她的裸唇妝看起來很憔悴,曾經怎麼塗都減齡提氣的寧靜因為錯誤色號也頓時顯得滄桑許多。
  • 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老西藏精神」歷久彌新——十八軍後人重走父輩...
    「我的父親李覺92歲高齡時,還經常費力地使用放大鏡逐字逐句地讀別人送過來的關於西藏的文章,細心地用藍色和紅色的筆提修改意見。」十八軍後代李洪說,「他對西藏的使命感、責任感從未消退,為西藏群眾謀幸福的初心從未改變。」
  • 【染髮技術】紅色改黃色的方法
    而不同顏色的純色相,其「色相本身也有明度的不同」〈此時的明度並非指上面色調的明度〉,黃色是純色明度很高的色相,比紅色色相純色明度還高,且黃色色相是不帶紅色。基於上述二點因素,頭髮若已染過紅色,要轉換成黃色,就必需要先做漂淺的處理了。首先,方式一:〈能漂淺的處理方式〉先用漂劑把紅色漂淺,漂至黃色的底色,再上黃色的顏色即可。這是比較好轉換的發況。
  • 最新口紅色號,諳洛伊口紅愛之印記
    當下潮流諳洛伊口紅,當下愛之印記諳洛伊口紅。妝若無感,香檳質感ulnconve口紅印記諳洛伊口紅2020香檳金愛之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