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園區非公企業黨建工作如何做?許昌這樣幹!)
11月24日,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長達333米的標準化廠房內,14條生產線全部開啟,工人們穿著無塵服、戴著口罩,忙碌而有序;大門口,一輛輛裝滿產品的貨櫃貨車緩緩駛離;
(平煤隆基生產間)
位於鄢陵縣產業集聚區的振德健康醫療產業園內,每天下午5時許,一輛輛卡車滿載醫用敷料,駛往青島港後再裝船運往世界各地;
在位於長葛市產業集聚區的河南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企業自主研發的鎂合金輪轂通過美國審核,現已大量銷往歐美地區,預計全球市場有1200億隻需求,是一片亟待開發的藍海;
……
(德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輪轂)
這是我市園區企業運行逆勢上揚、持續向好的見證和縮影。
園區是非公企業聚集地,園區黨建已成為黨的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我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牢牢抓住園區非公企業黨建這一「牛鼻子」,著力健全組織、凝聚合力、主動服務,發揮紅色引擎賦能作用,助推高質量發展,實現非公經濟黨組織、群團組織全覆蓋,把黨的工作落實到每一個家企業。
健全組織 ——讓園區黨建實起來
通過園區集中開展非公黨建,完善的組織是關鍵。
禹州市產業集聚區在許昌市率先成立非公企業黨委,統籌指導園區內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結合企業實際,採取「單獨建」「片區聯建」「行業共建」等方式全面推進黨組織組建工作,構建起集聚區黨工委、非公企業黨委、企業黨支部三級管理架構,實現了產業發展到哪裡,黨的組織就覆蓋到哪裡,黨的工作就跟進到哪裡。目前,集聚區130家規模以上企業,單獨建立黨組織56個,30家企業建立6個聯合黨支部,發製品協會黨支部覆蓋所屬企業25家,其餘企業全部派駐黨建指導員,集聚區內黨組織應建盡建率達到100%、黨的工作覆蓋率達到100%。
在鄢陵縣產業集聚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金亮看來,要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始終做到把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重點任務有機融合、互促共進,通過成立非公企業黨委、設立黨建工作指導站、建立非公企業黨支部聯繫點,才能形成上下貫通、各方聯動、齊抓共管黨建工作格局,做到各項工作抓得住、推得動、落得實。
如今,鄢陵縣產業集聚區堅持全區統籌、重點培育、動態調整,依託縣委「紅色領航」黨建工作室,對振德醫用敷料、正德醫療、宇晟科技等一批黨支部進行了重點打造,完善其軟硬體設施,選優配強了一批黨支部書記及黨務工作者,培育打造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示範點13個。實施非公企業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提升工程,開啟把黨員培育成生產經營骨幹、把生產經營骨幹培育成黨員「雙培」模式。截至目前,已把生產經營骨幹培育成黨員215名,把黨員培育成生產經營骨幹73名,讓廣大黨員在生產經營中也能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今年1至9月,鄢陵縣產業集聚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2億元,增速78%。
打造陣地 ——匯聚黨建凝聚力和向心力
只有抓好陣地建設,才能讓黨組織有個設施完善、內容豐富的「家」。
近年來,長葛市堅持以高質量黨建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以加打造實體陣地等為抓手,形成了「產業集聚區黨工委——園區企業黨委——網格黨總支——非公企業黨支部——車間(班組)黨小組」五級黨建工作聯動體系,建強了層級聯動、協同發力、運行高效的園區黨建動力主軸,使園區黨建工作紮實推進,走在了全省前列。
「有3名以上黨員的全部成立黨支部,黨員3人以下的企業合併成立聯合黨支部,沒有黨員的企業安排黨建指導員,實現產業發展到哪裡,黨的組織就覆蓋到哪裡,黨的工作就跟進到哪裡。」據長葛市產業集聚區有關負責人介紹,不僅如此,還打造了「園區——網格——企業」三級黨群活動陣地,形成了園區黨群服務中心,設置園區黨校、初心力量讀書社等多功能區域,並設立「園區智慧黨建中心」,建立微信公眾號,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發布黨建動態、服務信息等內容,真正匯聚黨建工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聚焦黨建引領作用,圍繞企業科學決策、科學管理、技術攻關、人才建設和文化建設等,持續推動黨建工作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同向發力。其中,以晶銳科技有限公司和西繼迅達電梯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一大批企業最有發言權。截至目前,晶銳科技有限公司獲得專利授權33項,黨員主導參與的多達26項;獲得軟體著作權授權8項,全部由黨員主導參與。還有西繼迅達電梯有限公司,由黨員參與的創新項目共取得各類專利技術證書累計達100件。「在這裡,黨建的紅色效應,真正轉換成了企業發展的生產力、凝聚力和戰鬥力。」許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提升服務——讓園區企業強起來
許昌瑞翔鞋業有限公司廠區,位於襄城縣產業集聚區。「今年以來,我們公司已實現營業收入4000多萬元、利潤400多萬元, 訂單與去年同期持平。能有這樣的成績,多虧了市、縣兩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鼎力幫助。」該公司總經理劉輝告訴記者,公司成立於2016年2月,員工600人,年加工鞋80萬雙,由於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原有廠房不能滿足生產需求。2017年7月以來,該公司投資5億元,租賃智能裝備科技園5號、7號、17號廠房,新上14條鞋面生產線、2條成型生產線。
今年以來,特別是疫情期間,襄城縣產業集聚區領導深入企業調研,對梳理出的問題開展研判,查找原因,釐清思路,解決問題,並協調該縣住建、交通運輸、人社等相關職能部門第一時間成立問題專班,第一時間協調幫助企業徹底解決問題。「我們完善政策措施體系,打好援企穩崗社會保險『幫、減、免、緩、返』政策組合拳,確保企業正常生產。」襄城縣產業集聚區主任喬亞強表示,下一步,襄城縣產業集聚區將會同有關部門,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上級各項決策部署,將已經出臺的各項支持政策落實落細,為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為推進「一張智慧網」建設,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中原電氣谷產業集聚區探索建設中原電氣谷園區黨群服務中心,充分利用大數據、雲平臺和示範區黨建融媒體建立互聯互通,為黨務日常工作提供信息技術支持和數據云服務,提高工作效率,節約人力物力,後續將陸續開發和推出手機App 遠程服務平臺,融合5G信息技術建設應用,為園區企業項目和黨員群眾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學習、交流、業務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