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籤約作家】滄浪水:年節裡的「蘸料、烹汁」 (下)

2021-02-17 現代作家文學

蒜泥汁:

家裡但凡有涉及到蒜香的涼拌菜,大都會選擇在臨上桌之前調拌,如此調拌的冷盤,素菜不至於發黑打蔫,也不至於縮水脫相。蒜泥黃瓜、蒜泥豇豆、蒜泥白肉、蒜泥茄子,蒜泥茼蒿,蒜泥耳片,蒜泥皮凍……

調製蒜泥以選用紫皮蒜為佳,紫皮蒜退了皮,用刀輕拍開裂,分量墜進蒜臼,先輕砸、碾、壓,稍加些鹽粒則是免得出現蒜末飛濺的關鍵。隨著時間的推延和捶、砸、研磨的加持,蒜泥向著稀爛轉化。把砸妥的蒜泥蒯入一個碗中,調胡椒麵一小撮,砂糖一湯匙,蠔油一湯匙,醋需蓋過蒜泥,生抽少許,鹽、雞精、香油調味,和至均勻。若有人比較牴觸蒜泥生辣的猛烈,可以在調拌好蒜泥汁後,選用熱油「衝炸」一下,口感會有所改變,少了生辣,多了蒜香。這味蒜泥汁還能有個小變通,調拌素菜時,加些「澥」好的芝麻醬,用其濃香;調拌肉菜時,可以加些辣椒油或是老某媽,取其香辣。

以蒜為主要調味料的菜還有很多,蒜蓉蒸扇貝,蒜蓉蒸對蝦,蒜蓉娃娃菜,蒜香排骨,蒜燒肚條,蒜香金針菇……熱菜裡蒜蓉、蒜瓣,少見生用的,也就是熱菜裡面常說的「生蔥熟蒜」。

麻辣蘸汁:

這味麻辣蘸汁是得自父親的親傳。據父親透露,是在三、四十年前,身四川瀘定出差時,於一家不知名的村野小店「偷學」的成果。一晃經年,眼見父親華髮鬢鬢,小兒也在追風似的茁壯,時間真的是經不住念叨,耐不住撩撥,這就是傳說中的「剎那芳華」麼?思念之餘,唯剩唏噓。

滷好切盤的肘花,腿肉,五花,或是牛腩、腱子,亦或是白滷的雞、鴨,手撕亦或是刀切,攢成一盤,周側若再配上這樣一碗蘸汁,雖說稱不上天生絕配,落個相得益彰總是夠得。

瓷碗裡配四份香醋,兩份砂糖,一份生抽,兩份油潑辣子,取雙筷子將碗中一應所有攪拌均勻。燒火坐鍋,乾鍋裡將花椒粉、胡椒粉以八二比湊成一份的量,焙香後散於料碗,再墜上些香蔥末,燒熱油歡快的來次「衝炸」,花椒的椒麻,辣椒的辛辣,醋水的醇香,都會被這燒沸的滾油激出別樣的香氣。或蘸食,或調拌,箇中滋味,嘖嘖!只可意會。

豆豉醬:

記憶裡第一次品嘗到豉香,源自舅父的一道「豆豉蒸盤龍」。此間的盤龍是改了花刀的白鱔,經調拌、醃製後,盤放於餐盤之上,再經籠蒸八、九分鐘,此菜即成。白鱔皮下油脂浸潤著的黑色豆豉,會在油亮、晶瑩裡勾搭著豉香和魚香,會誘惑著你著魔似的去夾上一段白鱔肉放到嘴裡,口腔裡緊緻的魚肉會被豉香激發出成倍的鮮甜,充斥著口腔,奔湧向腸胃。

豆豉是一味黃豆或黑豆經發酵後的獨特調味料,以廣東羅定、江陽,重慶永川最為出名。粵某牌豆豉鯪魚、老某媽辣醬都大量使用了這種發酵過的小豆子。

將包裝內的幹豆豉取出,用清水泡洗兩、三次,清洗過的豆豉加兩勺砂糖,二兩高度白酒及清水浸泡一晚。次日,經再次淘洗後,瀝乾水分撈出,晾乾。燒火坐鍋,用小火慢慢煸炒豆豉,炒出香味,千萬莫要心急,豆豉一經炒糊,整個鍋裡就會被一股子不可逆轉的焦糊味汙濁,不堪復用。炒香的豆豉盛出備用,一個紫皮洋蔥切米粒,一頭紫皮蒜脫皮切成米粒,姜四、五片也切成米粒;柱候醬兩勺,白砂糖兩勺,蠔油兩勺,生抽一勺,高度白酒二兩調成一碗備用;熱鍋入油,油多些,待油熱後,炒香洋蔥粒、蒜粒、姜粒,炒到焦黃最佳。炒香的豆豉入鍋,翻炒均勻後,將料碗倒入;再切碎幹海米五、六隻,泡好切碎的陳皮一塊,一併加入其中。遂轉小火繼續翻炒,直至湯水收幹。期間,萬不可心急開火,也不可移心他用。世間事冥冥中都很公平,就像這一鍋醬,只有付出了辛勞和等待,才有可能收穫美味和快樂。

將做好的豆豉醬,封進一個淨水帶蓋子的廣口瓶,放進冰箱的冷藏室,隨取取用。有這瓶將的加持,豉香類的蒸菜就隨心可得。無論葷素,只需洗淨食材,斷好大小,將瓶中的「醬膽」蒯出些許,以蠔油、生抽、砂糖、料酒化開,精心的用調好醬料給主食材做一個無縫的全身按摩,再醃製些許時候,剩下的就只是考究蒸籠時間的長短了。蒸素菜時,大概率無需醃製,做好按摩,直接上籠四到六分鐘,就能齊活。蒸葷菜時,魚類和雞醃製兩、三個小時以上,上籠蒸八到十分鐘;排骨五、六個小時以上;上籠蒸二十分鐘左右,以牙籤能輕鬆插透排骨且無血水冒出為標準。蒸籠甫開,必有豉香陣陣,饞蟲隱隱,一桌子的虎視眈眈,磨刀霍霍,一種被需要的成就感能直接爆表……

後記:

年幼時,記得過了臘月二十三,各種年貨就會陸續的多起來,市場和店鋪都會盯緊了客人們的錢袋,卯足了勁,備足了貨,雞鴨魚肉,南北乾鮮,什錦糖雜……農家莊戶,販夫走卒,幹部工人,一家家都在為了備齊年夜飯忙碌著,蔥姜辣椒大白菜,排骨肘子雞魚蝦,炸饊子,炸花花,炸面葉子,醬肘子,滷豬蹄,燻雞,燻魚,糟雞,醃鴨……就算是忙的腳打後腦勺舍了,氣也願意親力親為。有和面發麵的,有人開膛破肚、有人燙皮拔毛,一派忙碌,一屋子的雞飛狗跳,在吵鬧忙亂裡,許是為了圖個新鮮、富足,許是為了吃個寓意、虔誠,許是圖個歡快、熱鬧,就算是腰酸腿疼也是樂此不疲了。

筆名:滄浪水,實名:何冬青。生於己未年臘月冬至日,三輩皆是平凡如常的市井人家。長在紅旗下的第一代獨子,有過純真,有過不羈,懵懵懂懂,竟已入不惑!兜兜轉轉仍未能走出電力行業的圈子。得幸,還依舊保持一份難捨的執拗,不改對文字的喜愛;現系《現代作家文學》籤約作家。

相關焦點

  • 籤約作家 | 李紫嫣:
    我在這樣的盛夏,在向晚,在水天蒼茫一色裡不會與任何人邀約他們是抽屜裡的硬殼蟲,一雙尖銳的觸角一粘上肩膀上的肉就痛徹心扉又摧心蝕骨,這樣的愛像彼岸花開妖冶又充滿了攝魂的蠱惑我蜷縮成夜貓,爪子正踐踏著一枝薰衣草花薰衣草是由許多碎細的小花瓣拼成的一簇,很憂鬱的紫,悽惶地打開著小巧精緻的雙眸原來,我曾經望向你的眼神也如薰衣草花開一樣哀戚
  • 理想與現實的碰撞—《滄浪之水》有感
    2002年的時候,讀過一本書叫《滄浪之水》,作者閻真,印象非常深刻、也很震撼,讓剛出茅廬的我知道,職場,社會,世界跟你想的不一樣,跟理想不一樣,憑添了N多的思考,反思自己的理想與欲望……《滄浪之水》主要講述的是農村出生的池大為,父親在他出生那年因替同事講了幾句公道話被劃為右派
  • 莫是滄浪子,悠悠一釣船——滄浪之水及三澨歷史沿流
    《尚書·禹貢》載:「潘冢導漾,東流為漢,又東為滄浪之水,過三澨,至於大別,南入於江。」漢水源出陝西省秦嶺寧羌縣北磻冢山,「因地而名,曰漾,曰沔,曰漢,曰滄浪。」宋代禹跡圖(1136年),顯示漢水中下遊主航道何謂「滄浪之水」?
  • 任瑾(籤約作家)丨野芋
    點擊右上側「金秋文學」關注本微刊,欣賞更多精彩作品野芋作者:任瑾(籤約作家)野芋本來生野裡根莖花葉天然麗藥王青睞錄本草食用藥用皆珍稀如今野地難尋覓養在盆內嬌滴滴花鳥市場佔一席搖曳嫵媚討人喜系淮北市詩詞學會會員,市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詩詞協會會員,省作家協會會員。現為《金秋文學》籤約作家。 作家王孝付籤名售書:王孝付創作的批判現實主義長篇小說《江南新夢》於2019年1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書價58元,另加郵費10元。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李凱婷
    中國散文網特約編審、創作員、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CN37-0083籤約作家、2018年中國先進文藝工作者、中國詩歌學會成員。冬欲去春還來》《柳芽兒》《清明吊》《水仙花》8篇作品在《一點資訊》《搜狐》《網易》《中國時間報》《天天快報》《今日頭條》《記者報》《觸電新聞》《中外藝術網》《趣頭條》《搜狗新聞》《西部開發報導網》《百度新聞》《中華人物百科》《UC新聞》《騰訊新聞》國家一線官網選登,同時榮獲「中國當代傳統文化十大官網實力詩人獎」榮譽獎盃和「中國當代傳統文化十大官網實力詩人」榮譽證書;2019年10月入選中國當代詩人作家精英榜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專訪‖荊菲:詩歌是一種精神上的寄託
    報導優秀作家,出版優秀作品  青年作家網:用文學點亮夢想  全新的文學IP孵化平臺  網址:www.qnzj365.com  ◆籤約作家與文學會員投稿郵箱:  籤約作家:qingnianzuojia@163.com
  • 籤約作家:在水一方《祝自己生日快樂》誦/蘭公子,解/幸福老頑童
    >走過的四季在綿綿細雨中濺起的淚滴是思念母親的詩行奔流的歲月把光陰的故事蔓延悄悄的閉上眼睛許下心願不是你有太多的財富而是將自已擁有看得很珍貴人活一世不要帶著情緒生活要活出自已骨氣我把自己的節日描繪皺紋裡寫滿了思念與牽掛
  • 琴簫合奏《泛滄浪》萬頃滄浪心所愛
    《泛滄浪》 古琴:龔一 洞簫:羅守誠 泛滄浪,漢族古琴名曲。本曲常作為《瀟湘水雲》的序曲,表現"志在駕舟於五湖"(《神奇秘譜》)的意境。作者郭沔,南宋傑出的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
  • 籤約作家 | 李紫嫣:一個被人遺忘的世界(組詩)|| 寧古塔作家網
    在一瓣瓣飄落的傷口裡,我無法應諾而去,也無法仍在原地,守候註定是一場場漫無邊際的黑夜。              明白了呀隔了山隔了水,又隔了萬水千山即便不隔山不隔水更不隔千山萬水他也不會赴約而來,這個塵世的約很沉很沉
  • 一條河竟有兩種顏色 蘇州「滄浪之水」出現「鴛鴦鍋」奇觀
    在重慶朝天門水域,綠色的嘉陵江水和黃色的長江水交匯到一起,形成了著名的「鴛鴦鍋」景觀。昨天,有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滄浪亭前的河水也有了類似的狀況。該處河水出現了綠色和透明色兩種截然不同的顏色,且兩邊涇渭分明,互不交融。
  • 滄浪亭的審美價值
    在歷史上,明代的歸有光是真正讀懂滄浪亭,認識滄浪亭價值的第一人。
  • 籤約作家 | 李紫嫣:你若不來,缺了一半的月亮會疼(組詩) || 寧古塔作家網
    一個英俊莊重的神父我心一直疼痛著的,並非那一年的薰衣草開在法國南邊小鎮一些房東老太扔掉的奶酪,草莓甜醬,一本我亂七八糟的小說初稿一座關於貓關於狗關於飛鳥與花草的後花園,在那裡兩年,二十歲以後的光陰始終沒有與你遇見心若能當一朵棉花糖來舔,我輕舔一下巴黎聖母院會不會免於一場火災醜陋的他,會不會在愛情的光輝下,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沈小寧:流浪者文學歌,文學使命,作家徵程
    作者身份: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曾在《作家報》《南腔北調》等報刊上發表詩歌數篇。曾任過《六盤水日報》採編員、《作家報》通訊員、《北方文學》採編員、《黃河文學》創作員、北方文學研究所創作員。國際文學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青年作家協會理事、《民族時報》記者。 文山州作家協會會員、文山市作家協會會員。
  • 籤約作家 | 李紫嫣:秋瓷(散文三篇)|| 寧古塔作家網
    三毛就開始在撿來的石頭上,一筆一划地畫出嵌在那塊石頭裡的靈魂。          後來呀!在炫白的日光裡,我感覺自己像極了對面那棵香樟樹下的貓咪麻妹,它毛色麻麻花花的,看上去有一些醜醜又憨憨的樣子,又仿佛帶了幾分百無聊賴的荒涼又孤寂。        麻妹很好奇地將頭仰起,一直仰看著濃密的香樟樹上那兩三隻黑大個子的斑鳩,斑鳩在枝丫間不安份地躁動著,麻妹突地兩隻前爪撲在樹身上,伺機噌噌噌躥爬上去。而秋天午後的日光是炫白的,炫白到讓我落落寡歡的憂鬱。
  • 馬銘澤冷泡茶&旅行作家黃明博士品牌代言人籤約儀式
    所有的美妙發生源於遇見,在機緣巧合之下,馬祥波先生偶遇了「重走唐僧西行路」,自由行走160多個國家的文行者,旅行作家黃明博士,在得知茶農企業當前的困境,了解到馬銘澤冷泡茶的特性,特別是適合戶外一族對茶飲品的需求,與自身的行為藝術相匹配
  • 中國蘸料分五派,你家鄉裡的是哪派?
    中國被認為是當今世界上為數不多、具有完整體系、深厚文化的飲食大國之一在獨特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孕育出了多樣的飲食文化而蘸碟中的不同蘸料正是我國幅員遼闊、南北地區差異的重要體現今天就讓我們以小小的蘸碟和蘸料去認識「最中國」地域味道的「各美其美」說起各地蘸料的異同
  • 籤約作家 | 李紫嫣:愛的記憶(三篇)| 寧古塔作家網
    只知道大山深處的一大片超級古老的木板房子裡,住著我的外婆還有二姨三姨,而二姨已嫁掉了,那就只有外婆與三姨。        三姨大我十五歲,還沒有出嫁。        外婆與二姨三姨,對我來說都是陌生的,陌生如大山裡長滿了的野菌子,還有山澗溪流邊的野醬果,一些散開在山崗溝渠裡的花香,像孩子似地奔放與任性。
  • 籤約作家(詩人)作品 詩歌:石鏡(外二首) 作者/孛兒只斤·巴·哈斯巴根
    點擊上方藍字「作家前線第二刊」免費訂閱本刊 華人、華語,中國作家講中國故事籤約作家(詩人)作品
  • 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與三門峽甘棠院吳啟明先生告別
    在青年作家網組織的三門峽創作採風行,歷經三天兩夜,12月11日我們與中國知青作家們一起訪了甘棠院拜謁召公,走進地坑院,領略特殊的民居風採,去了天鵝湖,看候鳥天鵝棲息與飛翔的英姿。晚上,這些知青作家們舉行「中國知青作家杯"十佳文學獲獎作品頒獎典禮,我們青年作家網籤約作家創作採風團在汪鑫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老一輩文學家們的這次盛會,向他們學習,吸取文學的營養:作品首先要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文學創作與學歷沒多大關係;一個文學家是半個哲學家(孟翔勇老師語);文學植根於生活的土壤,又高於生活……聆聽獲獎作家們的發言及孟老師的點評,我們如沐春風,受益匪淺,無不是給我們青年作家們上了一堂文學課
  • 潮汕蘸料·普寧豆醬
    總有些挑剔的食客追求完美,廚師為了對付食客和食物,便發明了蘸料。因此,潮汕蘸料雖五花八門,使用上卻非雜亂無章,每種蘸料都有對應的菜式,反過來說,每類菜式都有專門的蘸料。但萬變不離其宗——調五味不改其真——這才是潮汕蘸料值得稱道的地方。潮汕地區有不少特有的蘸料,有的是開罐即用的單一型:普寧豆醬、沙茶、三滲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