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可以無意識地犯77次錯嗎?
如果說一個人在犯了77次錯誤的情況下,自身卻渾然不自知,你會覺得不可思議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電影《原諒他77次》,電影男主Adam就是這樣一個人。
由於下雨塞車導致看電影遲到了2小時,他覺得沒啥問題;換工作時怕女友不支持就偷偷換了不告訴她,自以為這是為了她好;Eva父親病危的時候,他給人當伴郎喝醉了,所以無法給Eva幫上忙,他也覺得這是情有可原,沒啥錯誤……
在Adam自己看來,他簡直是個完美的情人,有錢有才還有情趣,他是唯一配得上Eva、可以給她幸福的人。但是事實上,Eva卻覺得他自大沒擔當,像長不大的孩子,令人沒有安全感。當他們發生不愉快的事時,Eva有向Adam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訴求,但是Adam永遠都覺得自己沒問題,永遠都只是打馬虎眼哄哄Eva就過去了。
Adam做錯了77件事,Eva一直選擇原諒,最後終於提出了分手。電影的最後Adam跪地求原諒,卻也只是因為Eva對他太好了他捨不得,而不是因為清楚了自己錯在哪裡。
看完這部電影,你有沒有在Adam身上找到熟悉的感覺?你有沒有遇到過原來戀人、朋友對你評價和印象和你想像中的不一樣?
有時候看不清的,只有你自己
我們來回想一下,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樣的困惑?
●我明明很愛對方,凡事為她好,但是並沒有換來同等的愛?
●我認為自己是個易相處的人,但別人似乎對我愛搭不理?
●我自認為遇事有擔當,朋友卻覺得我總是喜歡找藉口逃避問題?
其實,這都與自我認知偏差有關,心理學上稱之為「性格盲點」。
在17世紀的時候,法國有一位名叫馬裡奧特的物理學家,他發現人的視網膜上存在一部分沒有感光細胞的區域,當物體的影像落在這個地方不會引發視覺,也就是說,人類眼球上有個盲點,雖然它就在你的面前,但你一點也察覺不到它。
不僅在我們的視覺有盲點,其實在我們的性格中也存在著一個盲點,令我們察覺不了,但卻影響著我們的日常認知和行為。
在我們的周圍可能會存在這樣的人:當他做了某件錯事,或者他身上有某個問題,周圍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只有他自己渾然不覺,甚至還自我感覺良好。這類人往往錯誤判斷了自己的言行以及對人造成的影響,讓周圍的親友很無奈,有可能這人在其他事情上挺聰明的,偏偏就在某一點上看不見自己的實際狀況。
那麼他是故意的嗎?他也不是故意忽略的。我們有句俗語叫做「烏鴉站在豬身上,看得到豬黑,卻看不到自己黑。」不僅是身邊的人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自身也會出現同類問題:你的優缺點、思維定勢,別人看的比你更清楚,只是我們自己不知道,也就是所謂的當局者迷。
我和老婆的感情一直很好,可是有時候因為小事吵架的時候,我們就會互相揭對方的短。有一次吵架時,老婆跟我說:「你這個人最討人厭的地方就是嘴太損,喜歡挖苦別人,喜歡拿別人的缺點開玩笑。別人其實都不喜歡你,但是你自己卻不知道。」
我當時在氣頭上,覺得她就是對我有偏見!明明那麼多朋友都喜歡跟我相處,我性格那麼好,怎麼會討人嫌呢!
過了沒幾天,我跟一個較好的朋友一起吃飯,想起老婆說的那些話,我就想求證一下,看是不是她瞎說的。我問這個朋友:「我是不是經常拿別人的缺點開玩笑,還經常挖苦別人,把別人弄得非常不愉快,但是自己卻不知道?」
朋友一看我態度是認真的,也就很嚴肅地對我說:「其實這一點啊,大家都已經習慣了,你也不必往心裡去。」朋友的話驚醒了我,我突然意識到這其實就是我性格中的盲點象限。如果老婆不跟我說,朋友不跟我說,我可能永遠不會認識到這個問題。
性格盲點就像視覺盲區一樣,危害極大
開車的朋友都知道駕車時有一個視覺盲區,性格盲點就像這個視覺盲區一樣,你根本不知道在那個區域暗藏的什麼,如果視而不見,如果這裡有安全隱患,就很容易出問題。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當年吃完飯美滋滋走出餐館的時候,你沒有察覺到自己嘴角有一粒米,但是經過你的路人一眼就看到了,你就鬧了笑話,當眾出了醜。
如果陷入性格盲點中不自知,很容易在盲區中鑽牛角尖,陷入莫名的困惑中,甚至以自我為中心,面對問題一意孤行,最後不撞南牆不回頭。
我有個朋友小時候父母離婚了,她跟著母親生活長大,後來她談了一個男朋友,談了近10年。她覺得男朋友很愛她,雖然遭到母親的強烈反對,最後還是堅持己見地嫁給了她。
儘管母親曾經警告過她,說經過多次觀察,媽媽發現那個男人並不是真正愛她的,而且她對他的愛也有些扭曲,兩個人註定要受傷。但是在朋友眼裡,這個男人陪伴了她十年,從她高中到工作這個漫長的時間裡給了她缺失的愛,她已經非他不可。
但是結果如媽媽所料,朋友的婚姻沒能有一個好的結局。由於童年缺少父愛,讓她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拼命想從丈夫身上找補回來,婚後變本加厲地養成「病態依賴」的性格盲點,而且對丈夫的佔有欲達到了變態的級別,給了丈夫特別大的壓力,在哭鬧中一次次將丈夫推遠。
結婚不到一年半時間,在無數次歇斯底裡的吵鬧後,他們最終分道揚鑣,慘痛離婚。
正所謂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有缺點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有缺點卻不自知,然後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樣的錯誤。
更可怕的是,我們身邊親近的人或是因為愛,或是因為怕,包容了我們的缺點,不願意提出來,我們就可能不知道自己性格盲點的存在,依舊我行我素,這其實對個人來說危害是非常大的。
在那塊看不見的陰影區,恰恰是你最大的弱點。如果你對自己的性格盲點有了清楚的認識,知道自己哪裡不足,就會明確地利用時間和精力,去彌補去改進,或許這一塊看不見的盲點,也能變成你的性格優勢。
所以古代的帝王就需要諫官的存在,需要廣開言路,多聽不同的聲音。發現自己的性格盲點,並學會擺脫它對我們的支配,你將走出陰霾,擁有十倍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