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卡
植物分類學裡位階排序為界·門·綱·目·科·屬·種
阿拉比卡種屬於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葉植物綱·合瓣花亞綱·茜草目·茜草科·茜草亞科·咖啡屬·阿拉比卡種
在咖啡屬下大概有103個咖啡物種,其中有阿拉比卡種、羅布斯塔種(剛果種的突變品種,羅布斯塔較大眾熟悉,與剛果種視為同一種類)、賴比瑞亞種、尤珍諾底斯種等。具有商業價值且市場流通最多是阿拉比卡種65%,羅布斯塔35%,賴比瑞亞種僅在西非部分國家流通或栽種來供研究使用
在基因方面,羅布斯塔(二倍體植物)為阿拉比卡種父源,尤珍諾底斯(二倍體植物)為母源。阿拉比卡是咖啡屬下唯一一個擁有四倍體植物(繼承父系與母系各一套.即有4套染色體且為自花授粉),其餘102個咖啡物種均為二倍體植物(異花授粉)。其中羅布斯塔喜高溫潮溼主要分布西非和中非一帶,烏幹達往東是羅布斯塔的界限。尤珍諾底斯則分布於東非的肯亞、坦尚尼亞、馬達加斯加和烏幹達一帶。阿拉比卡最可能是在蘇丹東南的波瑪高原與衣索比亞西南部咖法森林誕生。
提到阿拉比卡,就不得不提我們的咖啡發源地衣索比亞(埃國也是人類的搖籃,這裡發現人類的遺骨有著四百五十萬年之久,衣索比亞高原也有益於人類進化,人類能直立行走得以在平原上一覽無餘,看得更遠能預測危險的到來)。衣索比亞不僅是阿拉比卡種咖啡的發源地(境內咖啡全是四倍體植物),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咖啡飲用國,是尋豆師的聖地,咖啡基因的寶庫。埃國擁有豐富的地形與地貌讓咖啡更加的豐富多彩,味譜振幅最大,地域之味從粗暴的土腥、木頭、皮革、榴槤、藥水、和豆腐乳,到迷人的茉莉花香、肉桂、豆蔻、丁香、松衫、薄荷、檸檬、柑橘、莓果、杏桃、烏梅、巧克力、麥茶、奶油、糖香等
埃塞境內以山地高原為主,大部分屬於衣索比亞高原,中西部是高原的主體,佔全境的三分之二,東非大裂谷貫穿全境,平均海拔近3000米,素有「非洲屋脊」之稱。高原四周地勢逐漸下降,咖啡產區被東非大裂谷分割成東西兩個半壁。東半壁咖啡產區有耶加雪菲(原屬於西達摩.風味獨特就獨立出來)、西達摩、哈拉,西半壁產區有伊魯巴柏、金比、列比提、林姆、咖法森林的金瑪、鐵比、貝貝卡。其中耶加雪菲、西達摩、林姆、哈拉屬於主要精品產區(SCA80分以上),其它產區大多屬於大宗商品用豆(SCA60-80分.60分以下不出口)。東半壁咖啡風味最好,但抗病力弱。西半壁咖啡風味稍遜東半壁,但抗病力強且品種更為龐雜基因多樣性也就更多。
衣索比亞栽培系統全球最多元化:
森林咖啡(原始森林裡的野生咖啡樹.受政府保護.有專人前往採收.產量極低佔總產量5%-10%)
半森林咖啡(半野生咖啡樹.農民定期入林修剪遮蔭樹或咖啡枝葉.增加透光量與產果量.佔總產量35%)
田園咖啡(農民在自家農田混種咖啡樹.多數種於芭蕉樹的下方.這是埃塞咖啡主要生產方式.佔總產量50%)
種植場咖啡(有國營或私人開闢農場.一般選用抗病力強高產能品種.面積最小佔總產量5%-10%)
衣索比亞位於非洲之角的中心,紅海西南的東非高原上,是內陸國,非洲聯盟成員國(聯盟總部在其首都阿迪斯阿貝巴)。東與吉布地、索馬利亞毗鄰,西同蘇丹、南蘇丹交界,南與肯亞接壤,北接厄利垂亞。2018年國內生產生產總值721億美元。貨物出口85%通過吉布地港轉運,每年支付7億美元港口使用費(若是有個自家港口咖啡成本也能降一丟丟)。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埃塞出口外匯咖啡大約佔24%,產量佔世界咖啡產量15%。
外交政策方面,主張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互不幹涉內政基礎上與各國發展關係,認為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潮流。1970年11月24日與中國建交,埃革陣政府堅持一個中國立場,重視對華關係,願學習和借鑑我國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經驗。兩國籤有貿易、經濟技術合作、文化合作等協定。鐵路由中國提供融資並承建的阿迪斯阿貝巴至吉布地標準軌電氣化鐵路於2016年10月竣工通車,2018年1月正式投入商業運營,全長約760公裡,埃塞境內長約670公裡,是埃塞唯一一條電氣化跨國鐵路。公路60%也由中國承建。
如果世界上只能選擇一個地方的咖啡,那我們一定會選擇衣索比亞
西達摩花魁小店最愛(歡迎下單訂購)
喜歡可關注小蘇老闆(淵墅咖啡主理人 、SCA高級烘焙師、咖啡文化分享與交流、意式咖啡、研磨與萃取、咖啡烘焙培訓 、熟豆供應、門店運營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