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的城堡》,我看的時候有一點疑惑。這背景明明就是歐洲啊,完全不像日本。難道是日本人在歐洲的故事。後來看到士兵的衣服和後續的戰爭,我才比較確定這個地點應該是法國的阿爾薩斯為原型的(可能就是斯特拉斯堡)。
而戰爭的原型應該就是普法戰爭
普法戰爭時的法軍軍服
影片中的士兵服裝
蘇菲去見國王的地方
最左邊的建築應該是柏林大教堂
【柏林大教堂】柏林大教堂(德語:Berliner Dom)是座基督新教路德宗教堂,位置在柏林博物館島的東部;曾經是霍亨索倫王朝(德意志帝國)的宮廷教堂。柏林大教堂始建建於1895年,1905年落成。
中間的我猜測是新天鵝堡
【新天鵝堡】新天鵝城堡(德語:Schlo Neuschwanstein),亦稱新天鵝石城堡,是十九世紀晚期建築,位置在今巴伐利亞的西南方,與高天鵝城堡(Schloss Hohenschwangau)鄰近;距離菲森鎮四公裡,離德、奧邊界不很近。這座城堡是路德維希二世(巴伐利亞國王)的行宮之一,共有三百六十個房間。
普法戰爭是歐洲歷史上重要的一場戰爭,以法國失敗,普魯士的勝利結束。
普法戰爭是很神奇的,普魯士當時是一個小國,雖然這個軍事還算強大,因為它是一個軍事貴族的國家(比較能打仗),拿破崙曾經說過,這個普魯士人是炮彈裡孵出來的這個人,但是畢竟這國家還不大,因為它不是德國嘛,它是德國東北的一小部分。
法國是一個很大的國家啊,尤其這個在這個那個世紀初的時候,在拿破崙的指揮下,橫掃歐洲。所以在開戰的時候那法軍是驕傲極了,但是驕兵必敗,不要小看你的對手。
在這個都德就是寫《最後一課》的這位作家的另一本小說裡一篇小說,叫《柏林之圍》中介紹一個退役的將軍,每天讓家裡孩子念這個報紙上戰報,這報紙上報導當然都是敗退的消息啊,但是他家的孩子們為了讓他高興,就自己編造法軍退敵的消息,最後聽見軍號聲的時候將軍穿好了絨裝站到陽臺上,發現從凱旋門下這個走過來的是普魯士的軍隊,然後就是就當場氣死在了陽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