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網絡犯罪日益猖獗,已成為我國第一大犯罪類型;打擊整治刻不容緩,需網上網下全鏈條綜合治理。」我省公安機關網絡偵查專家、嘉峪關市公安局網安支隊支隊長劉鋒軍表示,現在越來越多的犯罪藉助網絡實施,使得網絡安全形勢十分嚴峻,淨化網絡空間任務更加艱巨。
他說,網絡犯罪已呈現出低成本、產業化、鏈條式發展趨勢,而且具有傳播快、範圍廣、隱蔽性強、社會危害大、偵查取證難等特點,這就要求網絡警察不斷提高專業素質和偵查技能,努力做到「知己知彼」,實施全鏈條打擊整治。
2017年5月,劉鋒軍榮獲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榮譽稱號。今天,《甘肅政法好故事》專欄為您講述他偵辦網絡犯罪大案的故事。
(一)
2014年5月8日,嘉峪關市公安局成立專案組,調集刑偵、網安等多警種精幹警力,採取網上網下並行偵查措施,參與公安部發起的「3·20」專案集群戰役。
當時,公安部刑偵局交辦一條線索:在嘉峪關註冊的甘肅金信大宗商品電子交易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信公司)涉嫌網絡投資詐騙犯罪,要求迅速開展專案偵查。
劉鋒軍帶領網上偵查組,實時收集信息,研判金信公司涉案情況。他發現金信公司有自己的網站、APP及線上交易平臺,而且網上活動十分活躍。他試圖註冊會員進入交易平臺,但數次未能成功,可見其防範嚴密、警惕性很高。於是,他和偵查員充分運用網絡偵查技術,對交易平臺軟體進行大數據分析,並嘗試截獲有關信息、破譯交易平臺密碼,尋找網上偵查突破口。
與此同時,由刑警組成的網下偵查組實地調查取證,發現金信公司原由嘉峪關市民範某在蘭州註冊成立,後又把公司註冊地變更到嘉峪關,轉讓給一個叫夏某的重慶人經營,現法定代表人為夏某,股東為夏某、張某兩人,但註冊地已人去樓空。種種跡象表明,該公司設立的詐騙窩點可能隱藏在重慶市的某個地方。網下偵查組趕往重慶偵查,並向網上偵查組反饋情況稱,金信公司始終未取得從事大宗商品電子交易的資質,其網絡投資詐騙的嫌疑重大,希望網上偵查儘快突破,為網下查緝布控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為此,劉鋒軍帶領網上偵查組加班加點幹,由於過度勞累,飲食不規律,他突發胃潰瘍,疼痛難耐,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流下。大家勸他住院治療,他卻抓來幾副中藥服用,依然帶病堅持工作。
(二)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劉鋒軍深諳這句古語的道理。他說,在現代網絡偵查戰役中,「知彼」是決勝的關鍵,必須摸清網絡犯罪實情,提取關聯數據, 固定電子證據,否則犯罪嫌疑人即使到案,也無法定罪懲辦。
經過連續數日的「知彼」工作攻堅,劉鋒軍終於從大量數據中發現金信公司交易平臺軟體中存在的漏洞。他立即帶領偵查員趕赴上海,請有關技術人員支持,獲取了後臺登錄權限。
劉鋒軍和偵查員喜出望外,連夜登錄進入交易平臺伺服器,拷貝了一個200G的後臺資料庫,下載後開展數據分析。他們發現,交易平臺內正在掛牌交易枸杞、鎖陽、小茴香、石英石等農礦產品,並有各類產品價格漲跌走勢圖,客戶就像投資股票一樣可以買進賣出,看似正常的交易實則暗藏貓膩。
「這都是虛擬交易,後臺有虛擬資金注入,有『操盤手』控制價格漲跌。」劉鋒軍從相關數據路逕入手找到了「操盤手」,進而從一個與平臺客戶聯繫密切的QQ群中發現有「分析師」忽悠客戶的大量信息。網上偵查取得重大進展,偵查員們及時固定了有關證據。
就這樣,劉鋒軍和戰友們在興奮中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次日上午,全員休息,下午繼續奮戰。他們決定在上海多留數日,獲取金信公司交易平臺實時數據,查清投資詐騙的業務流程和人員構成情況,為網下偵查組提供更多信息支撐。
(三)
根據偵查員獲取的信息流、資金流等數據資料,劉鋒軍初步分析判斷認為,金信公司「操盤手」「分析師」和客服人員分設在3個不同地點,由客服人員向不特定的客戶打電話,「甜言蜜語」吸引有投資意向的客戶首先進入QQ群聽「分析師」講解,然後忽悠客戶在交易平臺註冊席位、綁定銀行帳戶,開展網上虛擬交易,再由「操盤手」以控制價格漲跌的方式騙取客戶資金,構成了一個流水線式的網絡投資詐騙鏈條。
據此,劉鋒軍繪製了一份金信公司機構和人員分布圖,帶領網上偵查組趕赴重慶,向網下偵查組詳細反饋情況,並建議實施前期偵查布控,而後擇機發起收網行動,一舉摧毀整個詐騙鏈條。
這時,網下偵查組已初步掌握主要犯罪嫌疑人夏某、張某在重慶的活動軌跡,在網上偵查獲取的大量數據支持下,在重慶警方的密切配合下,很快摸到了金信公司設在重慶市九龍坡區的3個詐騙窩點。
一切就緒,只欠東風。專案組立即通過省公安廳向公安部刑偵局報告案情,請求協調指揮,實施抓捕行動。刑偵局有關負責人不敢相信嘉峪關專案組不到20天就摸清了3個窩點,慎重地核實了解偵查情況後表示,「3·20」專案移交多地的線索還未取得實質性進展,甘肅警方好樣的!
(四)
專案組經向公安部刑偵局匯報溝通,決定在5月30日這天採取收網行動。刑偵局統一協調指揮,調集甘肅、重慶兩地警方150餘人,多警種密切配合,協同作戰,迅速控制了3個詐騙窩點,一舉抓獲了操縱交易平臺的夏某、張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
「有意思的是,我們選擇抓捕的時間是端午節,金信公司正好給員工發工資、送禮品,兩地警方控制現場後,凡涉案人員來一個抓一個,共抓獲60餘人,整個案件沒有漏網之魚。」劉鋒軍說,這為隨後的調查取證打下了良好基礎。
收網行動中,警方同時查扣涉案電腦24臺及部分物證,繳獲贓款30餘萬元,並順線搗毀了此前尚未掌握的由犯罪嫌疑人正在搭建的另一個窩點。劉鋒軍指導專案組民警現場固定證據,人機對應提取電子物證,提審犯罪嫌疑人並開展搜查、勘驗等工作。
後經進一步分析調查,該犯罪團夥先後誘騙180多名不明真相的受害人參與網上虛擬交易,共騙取受害人資金330餘萬元。不少受害人投入資金虧損後,還以為自己沒抓住「機遇」,任由被騙……
2015年8月,法院一審以詐騙罪判處主犯夏某有期徒刑13年、張某有期徒刑12 年,其他涉罪團夥成員均被判處刑罰。
結 語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劉鋒軍自從部隊轉業成為一名網絡警察以來,他潛心鑽研網絡偵查技術,認真總結網上作戰技法,不斷向網絡犯罪發起信息戰、合成戰、集群戰,主導偵破了一批網上販賣假證、「偽基站」詐騙等電信網絡犯罪大案要案,在網絡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書寫自己的傳奇人生。
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劉鋒軍說,網絡犯罪手段複雜隱蔽、花樣翻新,涉及領域日益廣泛,跨地域、跨國界作案顯著增多,給網絡偵查帶來諸多困難和挑戰,迫切需要網絡警察提高線索發現、全程追溯、證據固定、依法打擊能力,切斷網絡犯罪鏈條,營造清朗網絡空間。
via.甘肅法制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