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分享我的海口行。海口的真正魅力,就在騎樓老街區裡的小巷子裡,那裡展現的是海口人真實的生活風貌。
騎樓老街是每位來海口的遊客必到之處,這處海口最具特色的街道景觀,至今有700多年歷史,騎樓老街有著十大「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美譽。海口騎樓區涵蓋得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新華路、解放路、長堤路等,而最有特色的卻是這裡的小巷子。
住在了騎樓老街裡,最喜歡在騎樓老街裡漫無目的閒逛的感覺。博愛北路上有個打鐵巷,進去逛逛。
狹窄的打鐵巷,學名叫作大興東路。路過即將放學的海口第十四小學門前,眾多騎著電動車的家長們在校門口翹首以待。繼續前行,前方突然熱鬧起來,遠遠看去,人流車流塞滿了不寬的小巷。
再往前走,出現了很多街邊的小店,這是一家出售烤鴨的攤子。我對這樣小巷子裡的攤子情有獨鍾,能在小巷子裡生存的,一定有它的獨到之處,口味、性價比等等,因為這裡遊客罕至,都是做街坊生意的,想生存就得實實在在。
沒想到,小巷裡也有網紅店,招牌上寫著:王記網紅外賣店,現炸現賣。小店櫥窗前的客人還不少呢。
與王記網紅外賣店相鄰的是一家叫做曾記炸排骨的小店。這兩家店很聰明,既可以「報團取暖」,又將「業務」分開,王記是專營炸雞類的,曾記是炸排骨,井水不犯河水。這家小店的小門臉上,自豪地寫著眾多分店地址,而這裡叫「水巷口老店」,剛剛路過的水巷口街裡,現在有一家「吳日彪炸排骨」,也很火。而這家曾記卻退居在打鐵巷裡,是房租的壓力嗎?個人感覺,這裡的炸排骨應該不錯。
穿過幾家小店,就來到這個大興東路、大東路和振東街的三路交匯處,這裡熱鬧非凡,不同尋常,圖中的商家門前聚集著大量人群,吵鬧聲一浪高過一浪,大家神情緊張,爭先恐後低往裡面擠,什麼情況?
在旁邊觀察了一下,應該是每當新鮮的魚蝦運到店裡時,店家喊出一個實惠的價格,大家蜂擁而上,挑選自己心儀的海鮮。看圖中攤主的「河東獅吼」,那種「激烈競爭」的場面太火爆了,現在買個海鮮都這麼拼了?
很多海鮮都有類似的情景,最新鮮的海鮮運到後,大家一擁而上。搶到的心滿意足付款離去,沒搶到的也不氣餒,等下到的海鮮說不定更新鮮更實惠。
這就是裝新鮮海鮮的竹筐,裝運新鮮海鮮時,裡面都是滿滿的碎冰。
市場中最辛苦的就是騎三輪車送海鮮的漁民們,就是圖中帶著南海特色鬥笠的女人們。
這個露天的海鮮市場沿著大東路一直向南延伸,目測有近500米長,特別是在傍晚的下班時間段,人聲鼎沸,窄窄的小街被擠得水洩不通,寸步難行,大家卻是樂此不疲。
海鮮市場裡,我最迷惑的是各種貝類和螺,模樣千奇百怪,真的不知道有多少種?從我的角度看來,這些都是絕佳的下酒菜,辣炒比較好操作,最牛的是那種酒釀醃製的,下酒別提有多爽了。
在海南的海鮮攤位上,攤主都會把魚給你處理好,一般就是用一把鋒利的菜刀,先是去鱗,再在魚頭下面稍偏的位置劃一刀,幾下就把魚鰓和內臟清理乾淨了,動作麻利,一氣呵成,頗有些「庖丁解牛」的韻味。
市場上,不斷有新鮮的海鮮運進來,買家的激情不斷被點燃。行走在嘈雜的海鮮市場裡,經常會遇到身邊突然響起喧鬧聲,不要被嚇到,這是這裡的常態,這就是活色生香的煙火氣,老海口人的生活狀態表露無疑。
規模巨大的海鮮市場就在騎樓老街的小巷深處延伸著,走進海鮮市場,就是走進了海口人的日常生活場景,沒有丁點的修飾,一切就是那麼真實。還有比擁抱老海口人的生活更爽的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