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路面塌陷已致9人遇難,專家稱每年全國發生道路塌陷數千起!

2020-12-15 騰訊網

1月13日下午5點多,青海西寧市南大街長城醫院門前突發一起路面地陷事故,一輛正在行駛的公交車陷進坑內。截至14日22時10分,事故已致9人遇難,仍有1人失聯,17名傷者送醫治療,目前傷情穩定。

目擊者稱公交車內乘客全部逃生,受傷的主要是旁邊的人。西寧市近年來發生過至少14起路面塌陷事故。專家稱,每年全國發生的災害級道路塌陷案例有數千起。

公交站臺旁,地面忽然塌陷,一輛公交車車頭向下傾,準備上車的多名乘客掉入坑內。有的路人迅速跑開,還有的留在坑洞邊救人。但數十秒後,二次塌陷發生,坑洞面積擴大,幾名施救者掉入坑中,公交車繼續下傾,隨後坑洞內發生燃爆,閃出火花、冒起黃煙。

事發地附近一家店鋪老闆向《中國新聞周刊》描述,塌陷發生後,車裡的十來個乘客開始往外逃生。她和身旁另一位女性看到,公交車裡的乘客當時都被救了出來,身體並無大礙。「車裡的人沒多大事,主要是旁邊掉下去的人受傷了。」 而在公交車外,水流不止,混著周圍的土質,坑裡很快成了泥潭。一位救援隊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分析,地面下出現了巨大的空洞,可能是之前就在持續地發生漏水,所以不清楚地下究竟有多少淤泥。

新京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坑洞長約20米,寬約10米,坑洞中多條管道斷裂。西寧市委宣傳部介紹,事故發生後,第一時間展開救援,採取停氣、停水、停電等措施。官方成立了現場應急管理處置組,調用應急救援車輛30餘輛,應急救援、公安等共1000多人參與搜救

央視新聞報導稱,此次事故救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救護車、消防進行第一梯隊救援,將坑洞當中的市民和公交車乘客救出,送往醫院救治。第二階段,吊車將陷入坑洞中的公交車吊上來,但在公交車中未發現失蹤人員。第三階段,使用挖掘機和渣土車擴大坑洞,挖出泥土和砂石,尋找失蹤人員。

事發現場視頻曝光後,兩名救援者引起關注。這兩名救援者一人為退役武警孫萬紅,另一人是一個黃衣小男孩。孫萬紅在救人時遭遇二次塌陷,掉進坑內。在坑內,孫萬紅組織大家有序撤離。他的腰部遭硬物砸中,身上多處骨折,目前在醫院救治。

網絡視頻顯示,事發時,一名黃衣小男孩先是抱起一名嬰兒,放在離塌陷現場較遠的路面上,隨後折回坑邊繼續參與救援,此後在二次坍塌時掉落。媒體報導,這名小男孩先是救了弟弟,返回是去救母親。目前男孩受輕傷。

新京報記者檢索發現,包括此次事件,西寧市近年來發生過至少14起路面塌陷事故。北京、深圳、哈爾濱、蘭州、鄭州、廈門等多個城市也都發生過路面塌陷問題。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常務秘書長劉會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近五年來每年全國發生的災害級道路塌陷案例有數千起

各城市路面塌陷事件頻發,背後有哪些原因?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中國管理科學院資深院士文國瑋:

我們城市地下管線是幾十年逐漸修成的,很難保證在過去的施工當中,由於施工不太嚴格或者沒有達標,偷工減料,造成地下管線的毀壞。比如管道漏水等,就容易造成路面坍塌。有的地方還和地質有關係,比如地下有溶洞,如果一旦破壞,也會出現這種坍塌。

城市地面屢屢塌陷,該如何應對解決?國內有學者建議,應該借鑑日本經驗,建設「共同溝」。共同溝,在我國又叫地下綜合管廊。簡單來說,就是在地下挖掘隧道,把自來水管、汙水管、電力管線、煤氣管線、通訊電纜等管線統一囊括其中。既便於人們及時維護各類管道,又能避免反覆開挖造成的回填不實。在我國,已經有部分城市正在建設地下綜合管廊,以北京為例,到2020年,將建成地下綜合管廊150-200公裡。

地下綜合管廊在我國建設的總體現狀如何?是否適合推廣開來?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中國管理科學院資深院士文國瑋:

地下綜合管廊從提出到現在大概有30年歷史了。為什麼這麼長時間沒有得到普及?最主要的原因是經濟原因。修地下綜合管廊,要花費很多錢。我們國家最近的經濟狀況比較好了,所以,有的城市才可以投入建設綜合管廊。

建設地下綜合管廊,除了花費大量資金,也要有很好的規劃設計,還需要地下有足夠的空間。地下管線的鋪設有技術要求,有些管線和其它管線之間要保證一定的安全距離,有些管線不能放在一起。國家現在應該有一個鋪設規範。比如說高壓電纜,不能和通訊管線放在一起。最後,主要的幹線通過綜合管廊的方式來進行鋪設,而其他一些支線,比如說這個線要進入小區,用綜合管廊肯定是不合適。所以,不能認為綜合管廊這樣一個技術措施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

現階段該如何預防和治理城市路面塌陷的問題?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中國管理科學院資深院士文國瑋:

建設綜合管廊目前在一些新城區,在一些大城市,實現的可能性比較大。小城市沒有財力,街道也都比較窄,沒有那麼大的空間。所以修綜合管廊現實性比較差。目前來說,關鍵就是質量,一定要把好施工質量。另外,我們城市的道路不是什麼車都能走的,過重的車輛,可能會壓壞下面的管線,因此應該嚴格對城市道路限制核載

(部分圖片和報導來自《中國新聞周刊》、新京報等)

end

微信編輯 | 路瑤

編輯、採訪 | 楊迪、李瑞先

相關焦點

  • 西寧路面塌陷已致6人遇難,目擊者稱坑內發生巨大爆炸
    圖/中國新聞圖片網青海省西寧市路面塌陷事故,截至今天上午9點30分,已陸續找到6名遇難者遺體。根據央視新聞最新消息,遇難者遺體身份信息正在核對,16名傷者傷情穩定。幾個小時前,西寧市政府新聞辦和西寧市應急管理局於14日凌晨3點召開新聞發布會稱,失聯人員由2人上升為10人。
  • 西寧市區再發路面塌陷慘劇,兩年不到發生10起,為什麼?
    截至目前,塌陷現場已找到6具屍體,另有16人受傷。此次塌陷最終的傷亡人數,有待官方進一步核查。 救援工作仍在繼續。有消息稱,事發後當地上千人參與救援。與此同時,一位為救嬰兒掉落坑中的黃衣男孩,也在網上刷屏。 網友在感動的同時,也在追問此次事故的原因。
  • 西寧道路塌陷事故,揭開城市「地下傷疤」
    視頻顯示,公交車停穩約5秒後,乘客正排隊上車,前方地面突然塌陷,車頭一下栽進坑內,靠近車門的乘客也一併掉了下去,站臺邊的一根路標杆倒伏下來。在隨後更大面積的塌陷和燃爆中,又有更多的人墜入陷坑。據西寧市政府通報,截至目前,事故共造成9人遇難,1人失蹤,入院治療的16名傷員,已出院6名,10名仍在治療之中。
  • 已致9人死亡!杭州、廈門、廣州、西寧……塌陷的城市馬路能不能治?
    ,雖然從2019年12月1日事故發生後,廣州各部門全力開展搜救,但在2020年1月11日下午,廣州市政府通報了事故最新進展:3名失聯人員均已遇難……2019年12月1日上午9時,廣州市廣州大道北與禺東西路交界處出現路面塌陷,事發路段為廣州地鐵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一輛清汙車和一部電動單車掉入塌陷區域,造成3人失聯。
  • 西寧路面塌陷致公交車墜坑,現場這名黃衣男孩為何刷屏了?
    不幸的消息,上午從青海西寧傳來:因路面塌陷失聯的10人之中,有6人已遇難,身份正核對。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事故現場一名小男孩的安危受到格外關注。他兩次跳進塌陷坑救人,還遇到爆燃……昨天傍晚5點半左右,西寧市城中區南大街一公交車站前突然發生大面積路面塌陷,一輛等候乘客上車的公交車和行人掉入坑中。今天上午,西寧市政府新聞辦、市應急管理局召開第三次新聞發布會,表示已陸續找到6具遇難者遺體,16名傷者傷情穩定。
  • 西寧路面塌陷公交車陷入,遇地面塌陷該如何自救?
    1月13日17時許,青海省西寧市城中區長城醫院門口公交車站路面發生塌陷事故,一輛正在站內上下客的公交車墜入塌陷坑內。截至14日上午9時30分,已找到6具遇難者遺體。
  • 36%路面塌陷由水力管線引發,比地鐵施工引發的還多
    近日,青海西寧坍塌的路面吞掉了公交車的半個車頭。截至1月14日晚,已經造成了9人死亡17人受傷,另有1人失蹤。近來,路面塌陷的新聞格外頻繁。5月28日,青島地鐵4號線沙子口靜沙區間施工段路面塌陷。12月1日,廣州十一號線沙河站施工區域出現路面塌陷,3人掉入坑內。
  • [分享]路面塌陷怎麼處理資料下載
    11月29日上午,深圳沙井街道共和大道距共和碼頭橋200米處路面突發塌陷。至晚上8時40分左右,現場透水面積擴大,導致隧道管片變形及破損,引發地面季華西路三十多米路段坍塌。
  • 城市道路坍塌頻現,來看看日本怎麼做的
    文 | 張偉超2020年1月14日,青海西寧發生地面塌陷事故,目前已致9人遇難,事故具體原因正在調查中。近年來,國內外出現路面塌陷的城市越來越多。01城市路面塌陷,是天災,亦是人禍暴雨等自然原因會造成路面塌陷。當地面下的鬆散沉積物孔隙處於飽和狀態,砂礫石間的摩擦力有所減小,道路就容易塌陷。一項統計表明,雨季發生道路塌陷事故的,佔到了事故總數的41%。
  • 道路塌陷事故頻發 道路監測勢在必行
    近年來,有關城市道路塌陷的報導經常見於電視、報紙、網絡等媒體中,因塌陷造成的經濟損失慘重,其場景讓人「憂目驚心」,更使得人們「步步驚心」。全國多地都不同程度發生道路路面塌陷。那麼,為什麼會有道路塌陷的事故發生呢?應該如何做,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人們的安全呢?
  • 鄭州今年發生45起塌陷,逐年下降,這才是真正原因
    那麼,您知道城市道路塌陷是怎麼形成的嗎?如果發生道路塌陷又該如何治理?講知識:十塌有九漏,填埋管道不對也可能引發塌陷您知道嗎?從今年年初到今年11月14日,鄭州市已發生了45起塌陷。11月15日上午,在培訓研討班中,來自鄭州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管理處養護管理科的扶濤濤副科長,首先為大家介紹了關於鄭州市城市道路的一些塌陷情況和數據,並結合實際案例講解了城市道路塌陷的成因和一些新技術的防治方法。雖然從扶科長口中的數據得知,今年已發生了45起塌陷,感覺上很高,但比起2016年的83起和2017年的72起塌陷,可以明顯的看出,塌陷的發生已在逐年下降。
  • 中儀股份管道地下空洞探測機器人亮相第三屆全國城市道路塌陷論壇
    近年來,因地下管線破損或管線缺陷等引起的道路塌陷時有發生。排水管道的破損及缺陷使得管線外滲的水使路基軟化,水同時又會通過管道帶走部分泥沙,對路基進行不斷掏蝕形成空洞造成塌陷。7月21-25日,由中國煤炭地質總局、公路養護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等聯合主辦「第三屆全國城市道路塌陷災害防治高峰論壇暨第二期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體綜合檢測與風險評估技術崗位培訓會議」在西寧舉辦。會議旨在進一步提升我國城市道路地下病害體綜合檢測與風險評估專業的項目管理水平和作業能力,培養一批高水平、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
  • 交房才月餘,倉山這個樓盤就曝出路面塌陷!原因是……
    日前,福州市民程女士向海都報記者反映,因福州盤嶼中醫骨科醫院工程地下室施工,隔壁小區內部道路出現塌陷,圍牆斷裂,3號樓的地基處和路面也出現裂痕,居民擔心房屋的居住安全。路面塌了一半 裂痕約5釐米物業已封閉塌陷區域記者在小區看到,塌陷的地方位於小區3號樓前的道路上,塌陷區域已被鐵網圍擋起來,並蓋上了一層幕布。
  • 西寧地陷,廣州地陷,總發生地陷,城市的道路怎麼了?
    西寧地陷,圖片源自百度截至14日9時30分,救援人員陸續找到6具遇難者遺體,有10人失聯,身份信息正在核對。 事故發生後,公安等多方參與救援。事故現場視頻顯示,下陷的公交車剛在站內停靠,乘客正在上下車時,突然發生路面塌陷,車身前半部分陷入坑內,部分乘客也陷入坑洞。事故發生後,部分群眾主動參與救援,在拉拽陷入地坑的被困者時,現場發生第二次塌陷,多名救人者也陷入坑洞。隨後,坑洞內閃現火光和黃色煙霧,疑似有爆炸發生。
  • 朝陽區建華南路發生路面塌陷
    原標題:朝陽區建華南路發生路面塌陷  本報訊(記者 吳迪)昨天17時30分,朝陽區建外街道建華南路附近發生路面塌陷。市委市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安順前往現場指揮,他要求有關部門和施工單位各司其職,迅速組織施工搶修,儘快恢復交通,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推動問題井蓋治理 督促維修塌陷路面
    近幾年,由於人為或自然原因造成窨井蓋缺失、破損、位移、鬆動等,窨井「吃人」事件、造成車輛損壞等事故頻發,群眾反映強烈。近期,木壘縣人民檢察院組織幹警對轄區內城市道路、公共廣場、住宅小區等範圍內的百餘處井蓋設施進行檢查,涉及雨汙排水、自來水、電力、熱力、通信、廣播電視等各類城市道路管線井。
  • 西安長勝街路面塌陷竟有個空心洞 官方:已進行修復
    11月25日,有市民向華商報反映,稱西安市碑林區長勝街都市朝陽小區門口道路中間路面從前一天開始塌陷,直徑一兩米,隨後發現形了個洞,感覺洞裡面是空的。有熱心人在塌陷的周圍放了兩輛自行車暫時攔住過往車輛。得到回覆稱,接到問題後,碑林區城管局工作人員達到現場對此處塌陷的路面進行修復,現已修復完畢。
  • 路面塌陷?莫慌,演練進行時
    路面突發塌陷公交車與小車碰撞多人受傷今年1月,省外一城市路面突然塌陷,一輛搭載乘客的公交車掉入坑中,造成10死17傷。為深刻吸取該事故教訓,保障城市安全運行,12月4日,南昌市特舉辦「2020年南昌市地質災害引發的城市安全運行綜合應急演練」。
  • 銀川又一路面塌陷現大坑!警方及時處置,無人員受傷……
    自來水管爆裂致路面塌陷,多部門緊急搶修 !9月20日19時左右,銀川市興慶區友愛街與北京路路口處,路面發生局部塌陷,形成一個直徑約2米、最深處近1米的橢圓形大坑,坑內可見黑色瀝青路面塌土,周邊有懸空現象。事發後,警方及時對塌陷處進行處置,幸無人員受傷。
  • 新苑小區管網改造後路面塌陷,車刮底盤人崴腳
    龍頭新聞15日訊近日,哈市新苑小區業主趙先生向記者反映,他家小區經歷過二次供水等管網工程改造後,由於回填做得不好,出現路面高低不平、單元門前臺階塌陷等諸多問題。小區居民曾向相關部門反映,但至今沒有很好解決。